朝鮮的1984:援助韓國7200噸大米340輛卡車物資

2021-01-16 文娛範兒

很多人一提到朝鮮,就先入為主地將其與貧窮落後劃上等號,殊不知,在1990年以前,朝鮮是亞洲有名的富國,糧食不僅滿足居民溫飽,還大量出口。1956年,朝鮮開啟千裡馬運動,大搞經濟建設,經濟發展的勢頭一直延續到70年代末,1970年,朝鮮宣布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1978年,朝鮮人均GDP達到600美元,同時期中國只有245元人民幣。可以說,在經濟發展上,中國當時與朝鮮存在巨大的差距,當時的韓國,在現代化方面也難以同朝鮮相比。

朝鮮平壤「千裡馬」雕塑,象徵經濟騰飛的年代。

1984年8月底,韓國的漢城、京畿道、慶尚南道、慶尚北道等地連降暴雨,致使36000餘所房屋倒塌,20萬餘人無家可歸,67000餘公頃土地被淹沒或衝毀。水災造成的財產損失達771億餘韓元,約合9600餘萬美元。面對韓國災情,9月8日,朝鮮紅十字會決定向南方災民提供7200噸大米、50萬米布、10萬噸水泥和大量藥品等救濟物資,對韓國進行援助。韓國紅十字會經過研究,表示願意接受捐贈。

載滿水泥的貨輪從南浦港等待出發
朝鮮援助韓國的貨車抵達卸貨場
朝鮮救濟糧到達韓國京畿道坡州郡郡內面大城洞卸貨場

這段歷史,很多人並不了解。朝鮮的經濟轉折,源於90年代的蘇東劇變,許多國家轉換政體,朝鮮沒有了貿易對象,尤其是蘇聯的廉價石油,在朝鮮工業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失去了石油,工業沒有了血液,70年代亞洲最大的化肥廠---興南化肥廠幾度停產,機械化的耕種回到人工,因為沒有油,機器就成了破銅爛鐵……1987年朝鮮「三七」計劃宣稱的讓「人民能夠吃米飯、喝肉湯、穿綢緞、住樓房」的願望成為泡影。

如今的朝鮮,仍處於經濟的恢復發展中,相信也會越來越好!朝鮮也曾輝煌過,就如我們曾經輝煌過,相信只要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沒有封鎖,沒有不平等,互利互惠,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相關焦點

  • 朝鮮可以說很典型了!
    韓戰以後,70年代是朝鮮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蘇特別是蘇聯的援助下,朝鮮提前完成了工業現代化,甚至與日本並稱為東北亞兩大工業國,也是東亞地區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人均GDP不但高於中國,也高於韓國。甚至在1984年8月底,韓國水災,造成嚴重災害。朝鮮向韓國災民提供7200噸大米、50萬米布、10萬噸水泥和大量藥品等救濟物資,韓國港口堆滿了朝鮮的援助物質。
  • 韓國援助朝鮮的首批6200噸重油運抵朝鮮先鋒港
    韓國援助朝鮮的首批6200噸重油運抵朝鮮先鋒港 2007年07月14日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時隔9年 韓國再次向朝鮮援助糧食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6月19日報導,韓國統一部19日表示,經政府與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密切磋商,韓國決定先向朝鮮提供5萬噸大米。這將是韓國時隔9年再次向朝鮮援助糧食。 韓國政府將在同世糧署就運輸途徑、日程等細節完成協商後,走韓朝交流合作推進協議會的審議和通過步驟,為大米援助撥款,然後在韓方境內港口向世糧署移交大米,由世糧署方面負責對朝運輸。
  • 大起大落,糧食背後的朝鮮與韓國
    美韓軍演、朝鮮核試驗、政權更迭、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一切影響國際關係的變量都可以體現在韓國援朝物資上,使之成為朝韓關係的放大器和晴雨表。朝鮮如同東北亞的經濟窪地,和周邊差距巨大需要大量的援助,但也並非誰的都要▼
  • 韓國建議通過清津港向朝鮮提供玉米援助
    韓國建議通過清津港向朝鮮提供玉米援助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1月26日14:22   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韓聯社26日報導,韓國政府的對朝玉米援助
  • 小國的左右逢源:中蘇關係破裂前後,朝鮮從中國獲得了多少援助?
    中國派往朝鮮援助工作的中國專家,只收取與中國同等工資,這比之蘇聯派往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專家費用相差懸殊。 出了人員援助,1954年,中國曾向朝鮮提供13萬噸糧食的援助,1955年,則這個數據則為15萬噸,而到了1957年,經過反覆談判,中國再次為朝鮮提供了15萬噸糧食。
  • 郵政、快遞企業運輸防控物資累計23224 噸、包裹 9237.2 萬件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截至2月18日,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23224噸、包裹9237.2萬件,發運車輛7999輛次,貨運航班212架次。2月17日16時30分 ,郵政航空CF9122航班裝載著紙尿褲、溼巾等14.93噸防疫醫療用品,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17時51分飛抵武漢天河機場。
  • 1961—1965年:中國給了朝鮮多少經濟援助?
    這一時期,在中國對朝經濟援助的過程中,「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的特徵顯著。1963年,朝鮮向中國提出以3萬噸大米換6萬噸小麥的要求,原因是朝鮮大米在資本主義國家銷路不好,賣不出去。鑑於當時中國國內小麥尚不夠供應,如要供應朝鮮,中國只能從澳大利亞購買。外貿部經請示中央後決定同意交換。這樣一來,小麥的買價、運費、保險費加在一起,中國要虧損外匯16萬英鎊。
  • 解放戰爭期間朝鮮的援助,2000多火車皮軍事物資,直接拉到東北
    解放戰爭最困難的時候,有一個國家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那就是朝鮮。很多人都說蘇聯在解放戰爭期間給予了東北野戰軍大量援助,其實並沒有,而且由於美國的幹涉,蘇聯不但沒有給予了大量的援助,還從東北掠奪了大量的資源。相比於蘇聯,朝鮮要慷慨很多,當時朝鮮也很困難,但是朝鮮卻做出了巨大幫助。
  • 萬年援助鄱陽、餘干生活物資發車儀式舉行
    7月14日下午,萬年援助鄱陽、餘干生活物資發車儀式舉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姚晗出席。雖然萬年自身防汛抗災壓力仍然很大,但在知悉鄱陽、餘干兩個兄弟縣的嚴峻災情,萬年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20噸大米,4噸豬肉,1000斤貢米油等生活物資進行支援。
  • 曼谷廊曼機場成為國際援助緬甸物資中轉基地
    新華網曼谷5月19日電(記者沈敏)國際人道援助機構19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表示,曼谷的舊機場廊曼機場已成為國際機構援助緬甸物資的中轉基地。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等國際人道援助機構當天在曼谷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國際援助緬甸的最新進展。
  • 印度冬季物資緊缺,前線10萬大軍面臨凍死,派100輛卡車搶運物資
    《印度防務新聞》網站8月17日表示,冬季已經很快來臨,部署在邊境高原絕地的一線士兵們已經超過10萬人,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需要提供更多的軍用物資才能確保他們平安度過冬季。但是,印軍補給能力落後,運輸道路曲折艱難,空中運輸載具不足,印度後勤運輸十分差勁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 一批人道主義援助救災物資從南京運往加德滿都
    裝載救災物資的戰鬥,在機場打響……  4月27日上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接到通知,一批186噸,由10輛掛著「援助尼泊爾抗震救災物資」橫幅的集裝卡車裝載著包括帳篷、防布、帳篷架等一批救災物資,於下午02:40運抵至南京機場貨運站,國際貨運站區前貨場,在安檢護衛人員維護下,一字排開,並為救災物資車輛專門設立了特別卸貨區
  • 曾經的朝鮮比韓國、中國富:60、70年代,家家戶戶奔小康
    這就好比朝鮮和韓國,朝韓分離已逾60年了,大家知道,現在的韓國跟朝鮮原本都是一個國家,三八線一划,成為了兩個國家,北邊的叫朝鮮,南邊的叫韓國。當時的朝鮮在蘇聯的大力扶持下,年均經濟增長量達到驚人的百分之二十五,高居世界第一,這種超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持續了三十年。1960年朝鮮人均GDP為253美元,韓國僅為82美元,不足朝鮮的1/3;1978年,中國人均GDP僅有245元人民幣,朝鮮卻已達到約600美元。
  • 韓國民眾抗議向「薩德」基地運送物資
    韓國民眾抗議向「薩德」基地運送物資 央視網消息:27日,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部分民眾和公民團體舉行抗議活動
  • 130噸物資援助奧地利 2架777飛往廈門
    130噸物資援助奧地利 2架777飛往廈門
  • 朝鮮推出最新旗艦手機,一部手機價格能買1.25噸大米
    近期,各國對於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越見深入,一度被視為與外界隔絕的朝鮮在這方面也沒有放慢自己的步伐!據韓國媒體報導,朝鮮自主研發了一款配備多點觸目功能的手機!儘管該手機只能安裝朝鮮官方批准的APP,但卻十分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價格最高時曾達690美元!
  • 海地太子港市中心發生哄搶救援物資事件
    新華網太子港1月25日電(記者 欒翔)海地地震後第13天,原本已恢復平靜的海地首都太子港出現了災民哄搶賑濟物資的事件。城市中心的總統府前,上萬受災民眾將聯合國維和人員預備分發的食物等一搶而空。當地時間下午3時,載著由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助的成袋的大米、豆類等食品的8輛卡車停放在總統府廣場前,並由100名至150名烏拉圭籍維和人員負責向災民分發。災民被分成每百人一組,按順序領取糧食。最初的十五分鐘,災民們領取食物的秩序較為井然,但發現帶來的食物遠不夠人手一份。在場的受災民眾一擁而上,攀上卡車,爭搶剩下的糧食。幾分鐘之內,車上糧食被一搶而光。
  • 糧食嚴重短缺美國藉此施壓 朝鮮這個冬天特別冷
    預定為朝鮮營養不良的兒童、懷孕和哺乳的婦女以及老年人提供的數十萬噸國際糧食援助計劃已經受到破壞。  作為對朝鮮秘密進行鈾濃縮計劃的懲罰,美國及其盟友已經停止向朝鮮提供燃油。西方認為朝鮮的首要目的是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朝鮮5歲以下的兒童中,幾乎半數的兒童長期營養不良,約400萬學齡兒童因飲食不當造成身體和智力發育不健全。
  •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善行團公益基金等向武漢捐贈300餘噸物資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善行團公益基金等向武漢捐贈300餘噸物資 2020-03-0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2020年3月2日,一隻由15輛大型貨車、9輛保障車組成的車隊悄然出現在武漢街頭。這支由42位勇士組成的團隊來自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善行團公益基金(下稱「善行團」),由創建人鋼子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