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糧食背後的朝鮮與韓國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作者:中年維特

製圖:孫綠 

2020年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閱兵儀式上,金正恩發表講話,他提到因為新冠疫情和颱風,朝鮮面對巨大的壓力,甚至一度激動落淚。為了應對經濟壓力,他下令開展80天會戰。

又要搞會戰了

(圖片:YTN news/YouTube)▼

從以往經驗看,所謂的會戰意味著強制性動員令下的超額工作任務和超長工作時間,簡單來說就是全民強制996,配合節衣縮食的配給政策。朝鮮面臨的困局可見一斑。

臺下軍民哭倒一片,不知是被主席的話感動

還是對未來的艱苦日子擔憂..

(圖片:YTN news/YouTube)▼

相比這種勒緊褲腰帶的生存方式,外部援助是更快更直接的福利,朝鮮在這方面也是有著豐富經驗。

援助,從來都是朝鮮半島南北博弈的關鍵要素之一。美韓軍演、朝鮮核試驗、政權更迭、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一切影響國際關係的變量都可以體現在韓國援朝物資上,使之成為朝韓關係的放大器和晴雨表。

朝鮮如同東北亞的經濟窪地,和周邊差距巨大

需要大量的援助,但也並非誰的都要▼

苦難行軍

朝鮮地形較為崎嶇,山地佔據了國土的八成,自東北向西南地勢逐漸平緩,西南部集中了珍貴的平原,包括平壤平原、載寧平原、延白平原、龍川平原等。這裡集中了朝鮮最重要的農業產地。而除了西部沿海,在東部沿海,狹長的鹹興平原也被開發利用成為重要的農業區。

朝鮮韓國都多山而少丘陵

朝鮮的幾個主要平原和我們熟悉的中國大平原相比

可以說是非常小的

(底圖:shutterstock)▼

高強度的開發,使得朝鮮的可耕地佔國土面積的22%,實際耕地佔國土總面積的19%。雖然仍然無法與那些遼闊的世界糧倉比肩,但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高於其他東亞國家。

即使開墾出儘可能多的土地,也未必能保證糧食豐收

現代農業高產同樣離不開科技和工業水平

(圖片:Attila JANDI/ shutterstock)▼

朝鮮半島全境為溫帶季風氣候,雨水則53~63%集中於6月到8月,但相較於南面的韓國,大陸性更強,冬暖夏熱更加明顯,但仍然可以發展相對高產的水稻農業。

由於人口只有韓國的一半

朝鮮的人均耕地面積比韓國要大很多

與中國東北類似,水稻和玉米都是關鍵作物

(圖片:Torsten Pursche/shutterstock)▼

朝鮮的基礎條件若配合上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必要的國際貿易,滿足朝鮮民眾的基本營養需求不應是一件難事。所以在上世紀蘇東劇變前,與蘇聯交好的朝鮮,糧食局面其實相當樂觀。

朝鮮曾經的繁榮和蘇聯的援助分不開

雖然朝鮮不是經互會體系的成員

但作為蘇聯在東北亞最重要的「助手」

其權重並不比越南等國要低▼

作為美蘇冷戰的前沿陣地,朝鮮備受蘇聯領導的重視,中國出於歷史原因與安全考慮也大力支持朝鮮。韓戰後,在蘇聯的扶持下朝鮮的重工業迅速崛起,成為東亞又一個工業國。

1972年的平壤自動化鞋廠

(圖片:https://humus.livejournal.com/)▼

工業化為朝鮮帶來了化肥、塑料棚、農機,他們與種子一起通過集體農場下發給農民,農民再將收成上交換取食品和生活用品。這種史達林式的集體農莊農業,在60-80年代滿足了朝鮮人的糧食需求,甚至在半島發生水災時援助過韓國。

支援生活在南方水深火熱中的朝鮮族同胞

(圖片:https://blog.naver.com/)▼

和東德一樣,朝鮮一度成為蘇東陣營在東亞的樣板和櫥窗。反觀此時尚處草創階段的韓國,國際形象則顯得腐敗、混亂、貧窮。韓國一代代左翼激進青年中,不乏將朝鮮視為精神母邦的人。

大家各有各的陣營,各有各的國際和友邦

到底哪邊的制度更優越,普通人視角下很難判斷

(1984,金日成訪問東德)

(圖片:wikipedia@德國聯邦檔案館)▼

然而朝鮮的繁榮卻是畸形的。它不是一個農業國通過自身的比較優勢和集中投資實現工業化、商品化的成果,而是社會主義陣營互通有無、大力援助的結果,他是一個櫥窗,而非背後那臺機器本身。

現階段,農業的機械化率仍然很低

不足的部分只能靠人力填補

不僅效率低下,畝產量也是遠低於南方鄰國

(圖片:Uwe Brodrecht/Wikipedia)▼

蘇聯是朝鮮石油、化肥的重要來源,出口價格往往低於國際市場價。朝鮮遭遇天災人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也會援助工業品和糧食。中蘇關係破裂後,為了拉攏地緣上至關重要的朝鮮,雙方更是陷入到「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的怪圈,朝鮮在其中自然獲益頗豐,但這種躺賺的生活並不是沒有代價的。

您看著我,我看著您▼

80年代,蘇聯自己的經濟帳已經越來越不好看了,嚴重依賴資源出口的蘇聯開始要求朝鮮以市場價格購買糧食和原油,這成為朝鮮糧食問題的前奏。當蘇東劇變、中韓建交,這種被繁榮掩蓋的發展模式自然也就無以為繼。

在中韓建交之前,中美早已相當熟絡

所以在蘇聯解體後更加速融入世界市場

而抱緊蘇聯的朝鮮,此時仿佛棄兒一般

(圖片:shutterstock@Steve Heap)▼

朝鮮工業、農業、商業產值在1993-1996年急劇萎縮,其中農業產值直接腰斬。恰逢1994年遭遇嚴重水災,不但糧食減產,貯備糧也損失慘重,即使金正日推行一天只吃兩頓的運動依然無法阻止饑荒蔓延,這場饑荒的具體死亡人數至今都是未知數。

經濟崩潰還創造了「主體思想理論的構建者、朝鮮核心人物」黃長燁脫北的奇聞。

不知死了多少人

膽子大的為了活命就往鄰國逃▼

也正因國內外形式都對朝鮮政府極端不利,朝鮮對於自身政權的安全感進一步降低,開始大力發展飛彈與核武器,並引起制裁。朝鮮糧食問題從此成為長期問題。

此時懷念老朋友的援助

(圖片:wikipedia)▼

陽光政策

1998年,韓國左翼金大中政府上臺後,對朝鮮態度親善,提出陽光政策,希望用高層互動和經濟援助改善與朝鮮的關係,明確表達不希望吞併朝鮮或促成朝鮮政權更迭,開始了一段朝韓蜜月期。

1998年,韓國的援助通過非軍事區進入朝鮮

政府的和氣,也給了韓國企業援助朝鮮的機會

(圖片:TSGT RENEE` SITLER/Wikipedia)▼

韓國一度成為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金剛山旅遊區成為朝韓合作開發的樣板工程。2002年位於朝韓邊境朝鮮一側的開城工業園區成立,韓方先後入駐了一百餘家企業,僱傭53000名朝鮮工人,而他們的工資要先付給朝鮮政府。韓方獲取了廉價勞動力,朝方獲取了珍貴的外匯,確實是落到實處的各取所需,成為朝韓合作的象徵。

1998年,朝鮮向韓國遊客開放金剛山旅遊

2002年,金剛山觀光區成立,為朝鮮貢獻了不少外匯

(金剛山大酒店 圖片:Oleg Znamenskiy/shutterstock)▼

當然,援助也是絕對少不了的,陽光政策開啟了韓國大規模、長時間援助朝鮮的序幕。

1998-2008年之間,左翼總統金大中和盧武鉉先後當政,韓國對朝援助節節攀升,到2007年時,援助額高達5.58億美元,糧食援助為430550噸。而朝鮮的人均配給口糧是550克每天,這些援助相當於2152750人(接近當時朝鮮人口的8.8%)一年的配給口糧。

蘇聯解體後的朝鮮,和韓國進入了蜜月期

十分之一的國民吃著來自兄弟國的糧

(數據:韓國統一部)▼

對於陽光政策,韓國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右翼普遍認為這種政策過於天真,會被朝鮮牽著鼻子走。他們認為,當朝鮮的經濟壓力得到緩解,剩下的錢就可以用來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最終統一的機會沒有增加,反而讓朝鮮有恃無恐。在韓國生活的脫北者也普遍對陽光政策持負面觀點。

總之,他們對金家毫無信任可言

(圖片:https://news.naver.com/)▼

美方同樣不贊同陽光政策。特別是小布希政府熱衷於擔任世界警察的角色,將朝鮮劃入支持恐怖主義的邪惡軸心國家,並且真的在隨後入侵了同樣被劃為邪惡軸心的伊拉克。這也加劇了朝鮮與美國的相互猜忌,導致朝鮮大力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至於在2006年公開宣稱擁有核彈。

布希在朝鮮宣布進行了核試驗後發表聲明

重申對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承諾,並要求安理會作出反應

(圖片:Wikipedia)▼

2008年韓國右翼重新執政,糧食援助斷崖式下跌至2008年的8605噸,2010年又減少到7568噸。同年朝韓先後爆發天安號事件和延平島炮擊事件,李明博宣布陽光政策失敗,不再援助朝鮮。之後的歲月中其他地緣相關國家成了援助朝鮮的主力。

韓國和美國都認為是朝鮮的魚雷導致了天安號的沉沒

右翼和朝關係本就緊張,這下就更雪上加霜了

(圖片:wikipedia)▼

新冠時代的糧食問題

文在寅上臺帶回了陽光政策,但是朝鮮對於近年來變化無常的國際形勢顯然缺乏信任,從去年起,朝鮮就曾提出要自力更生。

脆弱的兄弟情誼

(圖片:The White House/Blue House)▼

在2019年7月譴責韓美軍演後,朝鮮又拒絕了韓國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筆援助,涉及價值1170萬美元的大米。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此時朝鮮正在發生十年來最嚴重的減產和糧食短缺,約40%的朝鮮人會受到影響。

緊接著新冠爆發了,朝鮮因為輿論管控嚴格,成為了令人好奇的黑箱,一度因為長期零現存確診的成就被調侃為人類之光。

朝鮮國內醫療水平雖然薄弱,但是人員的國際流動較少,通過隔絕境外輸入病例的方式確實可以避免疫病流行。與此同時,朝鮮對進口進行了嚴格限制,早在今年年初就關閉了與中國的邊境。

世衛組織在朝鮮也進行了檢測

暫時沒有發布感染病例,嚴格的封鎖或許有用吧

(圖片:https://www.npr.org)▼

如此嚴格的防疫措施不是沒有代價的,畢竟對華貿易對於朝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命脈,而2020年前三個季度,朝鮮對華貿易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

有消息稱,目前朝鮮糖和調料價格上漲四倍,白菜價格上漲25%,同時還要考慮食品並非開放市場,存在限制價格的價格管制,價格未必反應真實供需,可能存在有價無市的短缺情況。朝鮮的其他物資恐怕也不會有多充裕。

2019年12月和2020年3月同一市場的比較

市場的蕭條可能是供貨不足,也可能是居民無錢可買

(圖片:https://www.rfa.org/)▼

物資緊缺也讓一部分人鋌而走險,做起了走私生意。為了打擊走私,8月有一名海關工作人員因為沒有恪守進口禁令被處死,10月又有一名外匯交易商被判死刑,朝鮮政府甚至一度暫時封鎖了邊境城市,但是需求客觀存在,走私依舊屢禁不止。

在非特殊時期,農民進行一點小貿易還是可以的

幹部們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圖片:Wikipedia)▼

今年想要自力更生並不容易,颱風導致朝鮮半島水災頻繁,農業生產必然受到影響,世界糧食計劃署對朝鮮糧食現狀做出了較為悲觀的評價,認為目前朝鮮大量人口食品消費水平低,飲食多樣性差,新冠同樣為朝鮮帶來了經濟衝擊,加劇了糧食短缺的情況。

梅雨季節趕上了兩個較強的阻塞高氣壓帶

阻礙了夏季風北上並給當地帶來大規模降水

梅雨季節後又迎來了五號和六號颱風

韓國發生嚴重洪澇

(韓國首爾 圖片:LegoCamera/shutterstock)▼

朝鮮的富裕階層信息來源通暢,早早開始囤積食品。朝鮮政府則宣傳節約糧食,打擊食品浪費,反對飲酒造成的穀物浪費。但是朝鮮如今到底有沒有出現糧食危機,危機情況會有多嚴重,外界也不得而知。

沒糧吃的往往都是種糧的

(圖片:Oleg Znamenskiy/shutterstock)▼

往年,國際社會通常會對朝鮮施以援手,但如今,富國也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慈善舉動必然會減少。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廳(OCHA)目前為朝鮮籌款金額還不到所需金額的三分之一。

貿易不開,資助不來,做好苦難的準備

(圖片:https://www.rfa.org/)▼

即使援助可以到位,朝鮮如何換得糧食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因為恐懼病毒流入,朝鮮拒絕了韓國的糧食援助,也拒絕了中國提供的11萬噸水稻援助。中韓疫情並不嚴重,援助尚且被拒絕,其他國家出口的糧食恐怕更難獲取朝鮮政府的信任。

隔壁韓國的大白菜都供不應求了

朝鮮又會有多少人吃不上泡菜呢

(圖片:Wikipedia)▼

在全世界因疫情而哀鴻遍野的同時,也許不會有人注意到這個沒有疫情的國家,也在進行一場苦難行軍。

參考資料:

1.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northkorea-southkorea-aid-idUSKCN1TK0UQ

2.https://www.eastasiaforum.org/2020/12/05/north-korea-faces-one-of-its-toughest-winters/

3.https://thediplomat.com/2011/09/why-to-give-north-korea-food-aid/

4.https://www.donga.com/en/article/all/20201201/2257651/1/Pres-Moon-s-plan-to-provide-rice-to-N-Korea-is-canceled

5.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48637518

相關焦點

  • 時隔9年 韓國再次向朝鮮援助糧食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6月19日報導,韓國統一部19日表示,經政府與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密切磋商,韓國決定先向朝鮮提供5萬噸大米。這將是韓國時隔9年再次向朝鮮援助糧食。 韓國政府將在同世糧署就運輸途徑、日程等細節完成協商後,走韓朝交流合作推進協議會的審議和通過步驟,為大米援助撥款,然後在韓方境內港口向世糧署移交大米,由世糧署方面負責對朝運輸。
  • 糧食嚴重短缺美國藉此施壓 朝鮮這個冬天特別冷
    預定為朝鮮營養不良的兒童、懷孕和哺乳的婦女以及老年人提供的數十萬噸國際糧食援助計劃已經受到破壞。  作為對朝鮮秘密進行鈾濃縮計劃的懲罰,美國及其盟友已經停止向朝鮮提供燃油。西方認為朝鮮的首要目的是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朝鮮5歲以下的兒童中,幾乎半數的兒童長期營養不良,約400萬學齡兒童因飲食不當造成身體和智力發育不健全。
  • 媒體曝朝鮮人集體「叛逃」背後有韓國特工推動
    媒體曝朝鮮人集體「叛逃」背後有韓國特工推動 2016-09-25韓國當局在這些反常的事情上大作文章,本就令人質疑。最近韓國媒體報導了部分事實的真相,讓人們大跌眼鏡,原來在這些事件的背後包藏著深不見底的陰謀。  今年4月8日,韓國統一部高調宣布,在中國一家朝鮮餐廳工作的1名經理和12名女服務員「集體脫北」,經東南亞第三國抵達韓國。之後,朝鮮數次發表聲明,稱這些服務員是被「誘拐綁架」到韓國的,要求韓國馬上送回相關人員。
  • 朝鮮和韓國當初是怎麼分道揚鑣的?
    >這時候的朝鮮半島背後有兩個真正的老大前蘇聯和美國在美國的支持下1948年8月朝鮮半島南部成立大韓民國>朝鮮認為統一的時機來了本來只能拿砍刀上戰場的朝鮮因為有了蘇聯全方位的武器支持很快便把韓國「幹」趴下了韓國一看,這可不行
  • 朝鮮正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糧食短缺,影響全國40%人口
    據東方網·縱相新聞5月8日報導,今年朝鮮遭遇了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歉收,超過1000萬人在煎熬中等待外界的援助。今天(5月7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紙《勞動報》發表多篇與農作物、飼養相關的文章,再次強調自力更生的決心。
  • 韓國建議通過清津港向朝鮮提供玉米援助
    韓國建議通過清津港向朝鮮提供玉米援助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1月26日14:22   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韓聯社26日報導,韓國政府的對朝玉米援助
  • 朝中社:越南向朝鮮提供糧食援助 已運抵朝鮮
    朝媒報導截圖海外網6月14日電朝中社14日報導稱,越南政府向朝鮮提供糧食援助,相關貨物已於13日運抵朝鮮西海岸的南浦港。文章評價稱,越南政府向朝鮮提供糧食援助,有利於發展朝越兩國具有悠久歷史根基的友好合作關係。報導沒有提及援助糧食的種類和規模等細節。
  • 我們將韓國稱為南朝鮮,南朝鮮和韓國有啥區別?
    原標題:我們將韓國稱為南朝鮮,南朝鮮和韓國有啥區別? 在現在世界上,每個國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名字,如美國、法國、英國等等。但是呢,有一個國家國名卻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那就是朝鮮半島,有高麗、朝鮮、韓國、南朝鮮、北韓等等。每個國家對其的稱呼都不一樣。
  • 走進朝鮮,朝鮮人有多節約糧食?
    民以食為天,糧食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要。糧食和農業密切相關,百姓都渴望風調雨順大豐收。現在我國早已解決溫飽問題,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東西多了,有的人養成了不良習慣,喜歡鋪張浪費。
  • 韓國華裔名將揭開朝鮮韓國組隊背後內幕 丁寧拍攝朝韓9將全家福
    世乒賽團體賽激戰正酣,國際乒聯宣布突發消息表示朝鮮和韓國臨時組隊集體進入下一輪,這種見證歷史的時刻,國乒隊長丁寧也是急忙拍照作紀念!國際乒聯宣布了這個極為震撼的重磅消息:「今天女團1/4決賽即將上演,原本在1/4決賽中交手的朝鮮女隊和韓國女隊宣布將合併組成「朝韓聯隊」,參加下一輪的比賽。」今天沒有比賽任務的丁寧和恩師陳彬也是紛紛拿出手機拍攝朝韓9將集體亮相組隊的畫面,國乒隊長也是調皮地表示道:「歷史時刻,我得記錄一下啊!」
  • 韓國宗教及民間組織 呼籲恢復對朝鮮糧援
    據聯合早報網消息,韓國宗教及民間組織領袖昨天呼籲政府恢復對朝鮮的糧食援助。美國的朝鮮人權問題特使羅伯特·金今天訪問朝鮮,韓國民間組織領袖昨天呼籲當局放軟首爾對平壤的強硬態度。韓國約30位民間組織領袖也承諾,在7月底之前運送5000噸的麵粉到朝鮮西部城市沙裡院(Sariwon)。
  • 到底是誰挑起了韓戰?朝鮮?韓國?還是它們背後的蘇聯與美國
    從此,朝鮮半島出現了南北兩個在意識形態上完全對立的國家,而且這兩個政府都宣稱自己對全國具有管理權。包括蘇聯和美國在內,沒有人會相信朝鮮半島上的社會主義朝鮮和資本主義韓國會相安無事。美國駐韓大使穆喬表示,「戰爭是早晚的事,說不定就會在哪天早上發生。」穆喬的看法一點也不假,在蘇聯紅軍於1948底撤離朝鮮半島、美軍在1949年6月底撤出朝鮮半島後,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 朝鮮80年代經濟達到準列強水平,完爆當年中國韓國!
    近些年來,各路媒體報導朝鮮的時候,有一個字眼跑不了——「窮」,不少國人也為此有了優越感。然而,朝鮮經濟本來並不了落後,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朝鮮經濟曾達到西方發達國家列強的水平,人均gdp高達3000美元以上,可以說完爆當時的中國和韓國。
  • 朝鮮對韓國大動幹戈,其實是為了「討好」川普?
    韓朝聯絡處淪為犧牲品變廢墟朝鮮對「脫北者」散發反朝傳單一事做出了激烈回應,6月16日,韓朝開城聯絡辦事處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聲勢」上足夠浩大,但朝鮮的激烈舉動似乎並沒有在混亂的全球局勢下引起太多持久性關注,儘管韓國在這件事中所處的境地尷尬,但朝鮮的反應未必就真的是做給韓國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朝敲山震虎,其釋放的信號不知美國是否接收得到。
  • 曾經的朝鮮比韓國、中國富:60、70年代,家家戶戶奔小康
    這就好比朝鮮和韓國,朝韓分離已逾60年了,大家知道,現在的韓國跟朝鮮原本都是一個國家,三八線一划,成為了兩個國家,北邊的叫朝鮮,南邊的叫韓國。以下中國大陸、臺灣、韓國、朝鮮的經濟對比:1952年到1959年,朝鮮最富,中國臺灣次之,中國大陸再次,韓國最窮。1959年到1961年,朝鮮最富,中國臺灣次之,韓國再次,中國大陸最窮。
  • 韓國衛星拍攝到朝鮮水災現場 江河水位飆升(圖)
    第2頁:一輛汽車駛過被水淹沒的街道 韓國衛星拍攝到的朝鮮水災地區對比圖像。  最新消息:朝鮮洪災致600多人死亡失蹤 穀倉地區損失慘重        朝鮮暫停《阿里郎》演出 稱災區重建結束後復演  視頻新聞:朝鮮洪災損失最新情況 十萬多人無家可歸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最近韓國方面拍攝的衛星視頻顯示
  • 朝鮮一天發4枚飛彈 聯合國稱1/3朝鮮人面臨斷糧
    韓國軍方正對朝鮮加強警戒,擔心朝鮮有可能在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再發射飛彈。韓國《朝鮮日報》7月2日還發表社論稱,「如果朝鮮發生突發事件,韓國需要46萬兵力進駐朝鮮執行維持治安工作,屆時還需要提防中國軍隊介入的可能」。此外,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有關「朝鮮正處在一場新的糧荒中」的說法也引發了外界的種種議論。
  • 韓國特別部隊窺伺朝鮮軍情
    在美韓新一輪軍演導致半島局勢再度緊張的背景下,鑑於國內對朝鮮可能採取報復行動的擔憂情緒蔓延,韓國國家情報院院長元世勳日前在接受該國媒體採訪時透露,專司對朝監聽的韓軍「777部隊」完全能掌握朝鮮的任何重大軍事動作,國民不必過分擔心。
  • 朝鮮和韓國的恩怨情仇
    朝鮮和韓國為什麼分開  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期間,美蘇軍事首腦就蘇聯對日宣戰後雙方海、空軍活動範圍達成協議,但雙方陸軍間並未劃出明確界線。因此,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蘇軍立即在朝鮮北部登陸向南推進,大有佔領整個半島之勢,而美軍這時仍在太平洋與日軍激戰,遠離半島。
  • 朝鮮藝術團在韓國江陵舉行首場藝術演出
    據新華社2月8日報導,正在韓國訪問的朝鮮藝術團當天晚上在韓國江原道江陵藝術中心舉行了首場藝術演出。 2月8日晚,由朝鮮三池淵管弦樂團組成的朝鮮藝術團成員在韓國江陵藝術中心表演  新華社 據韓國文體部發布的消息,本場演出門票申請中籤率接近1:140,可謂一票難求。 據韓國媒體報導,當天的演出場面火爆,觀眾反應熱烈。演出以一曲韓朝民眾都非常熟悉的朝鮮老歌《見到你很高興》拉開帷幕。朝鮮演員們身著粉白相間的傳統服裝,伴著歡快的曲調在舞臺上載歌載舞,讓人耳目一新。 演出曲目不僅包含朝鮮人氣歌曲《我的國家第一好》《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