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為什麼要發這篇稿子呢?因為最近,我們敬愛的一位CEO在經歷了多次航班取消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就在昨天,我們的一位同事定了早班機,並順利登機,結果卻是:
我們的另一位同事,在飛機降落前10分鐘,才發現目的地已變更:
近期航班延誤有多嚴重呢?來看一組8月8日的數據:
受雷雨天氣影響,北京17:00-22:00通行能力下降30%左右;上海11:00-18:00通行能力下降50%左右。浦東機場出港航班取消138架次,未出港航班中延誤2-4小時45架次、4小時以上8架次;進港航班取消175架次。虹橋機場出港航班取消48架次,進港航班取消47架次,未出港航班中,延誤2-4小時14架次,延誤4小時以上2架次。
仔細回想,好像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有人因為航班延誤、取消在朋友圈吐槽。而每年我們都會說——我勒個去,今年的延誤真TMD多。
關於航班延誤的文章很多,也許大家並沒有系統看過。所以主頁君貼心地整合了一篇稿子,讓你們一次獲取所有信息。這篇文章綜合整理自《財經》、《南華早報》、知乎。希望你們在傷過、痛過之後至少知道為什麼。以下,Enjoy:
國際調查顯示,從準點率方面講,美國機場和航空公司總是排在前20位,而排名墊底的10位多屬中國的航空公司和機場。
據官方消息,去年內地有約1/4的航班延誤。最嚴重的延誤出現在——香港、廣州和深圳至東部沿海的上海和北京的航線。
造成航班延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點:
01 惡劣天氣
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延誤的最大原因是天氣,佔2016年延誤的56%,高於2015年的29.5%。
夏季雷雨,是造成航班延誤最常見的因素,也被公認為嚴重威脅飛行安全的天氣狀況。
從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冬季和夏季航班受惡劣天氣影響時間最長,尤其是2016年11月,長達434小時。
除此之外,航班延誤「偏愛」一線城市——深圳、上海、北京。今年6月,深圳到上海、上海到廈門、北京到上海這三條航線,準點率均不到18%,佔據準點率最低的前三位。
整體而言,雷擊、暴雨、大風、風切變、積冰等,這些惡劣氣象條件都可能影響航班。
會有旅客質疑:「為什麼根本沒下雨,卻說因天氣原因不能飛?」
事實上,航空飛行領域中判斷天氣狀況,除是否有雷雨外,還要關注出發地與目的地的能見度、低空雲、風力風速等。
02 航路不足
目前,國內航班架次保持著較高的增速,以2016年為例,國內所有機場實際出港航班同比增長9.5%,總量為389.5萬班次。而航路則多年僅僅保持在1%-2%的增速,熱門航線更是爆滿。一旦遇到惡劣天氣或其他突發狀況,只能靠「限流」來緩解,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延誤、取消。這也是國內準點率總比不過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
逼仄的航路,使航班幾乎沒有任何靈活性。當機長通過機載氣象雷達看到前方航路上的雷雨區,便要選擇繞行,從而影響準點率。
03 決策效率
通常情況下,航班起飛前,籤派控制中心便已經將出發地、目的地、航路沿線的所有氣象資料搜集齊全——有氣象專員負責搜集整理,籤派員據此做出分析和趨勢判斷。
航班是否按計劃出港,取決於籤派員、管制員與機組共同商議。至於降落,主要由管制員與機組溝通。遇到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就只能一層層向上匯報。在這個過程中,就造成了延誤。
在亞太地區範圍內,出港準點率「狀元」是日本新千歲機場,平均延誤時間僅7.3分鐘,準點率高達96.18%。到港位列第一的還是日本航空公司,準點率是97.1%,平均延誤僅4.11分鐘。
亞太地區的大型航空公司中,四川航空以70.24%的準點率位列第11名,平均延誤36.83分鐘,這已經是國內航空公司在今年6月的最佳表現。
在中國十大主要客運航空公司中排名「墊底」的是深圳航空,準點率不到五成,平均延誤72.55分鐘,足夠看完一集美劇,再喝杯咖啡。
04 流量控制
中國對空域有嚴格限制,空中禁區多,軍方負責組織實施全國飛行管制工作,民航方面可調節的餘度很小。
另外,由於空軍活動造成的流量控制涉及國防機密,按現有空域管制機制是所有民航班機都要等待。一旦解除管制,空域往往又大量「塞機」,繼續出現延誤。
05 飛機故障
航空公司安全至上的運行原則和車不一樣,並不是只有發動機壞了,起落架壞了,鳥擊了才算是故障。任何一個已經發現的問題,都一定要被處理好,絕不會出現湊合著飛的情況。有時候因為某個燈壞了,某個顯示器有故障,或者老太太祈福把硬幣扔進發動機......就需要機務上機檢查排故而把航班延誤,其實就是為了保障安全。
06 其他......
主頁君以延誤、乘客、大鬧進行關鍵詞搜索,百度檢索結果為89700個。
它們有些長這樣:
航班延誤或是取消,是所有人不想看到的。乘客的出行被耽擱,地勤工作組的壓力也同樣巨大——他們可能比任何人都希望乘客們能夠準點飛行,順利抵達。當然,好的航空公司和機場地勤,會採取更為妥帖的方法去安撫乘客的焦慮。
所以我們請求大家
不要把氣撒在為你們服務的工作人員身上。
最後,我們想告訴大家:
不要對客服電話抱太多的希望,因為可能經過了20分鐘漫長的等待接聽後,最終你還是會被告知——需要親自到櫃檯辦理相關手續。
再最後,今天我們在北京東三環的某個角落辦了一場CHUANG接會, 這個活動聚集了55家經緯系優質公司的創始人和200家主流基金的300多名核心成員。許多CEO和投資機構負責人昨日赴京的旅程也因為航班延誤或取消而非常坎坷。你們對於這個活動的重視,讓我們萬分感謝。
最後的最後,願所有讀者寶寶航班順利、心想事成。
Reference:
《財經》:「為什麼中國的航班準點率這麼低?」 by 習楠、王小
《南華早報》:「中國的機場世界領先——但為何老是延誤?」 by 王祥偉、陳俊安
知乎:"為什麼中國航班延誤率、被空中管制率為什麼比國外高那麼多?" by 匿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