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孔子生平(上)

2020-12-23 洞見鷹之羽

孔子出生在魯國的昌平鄉陬邑,祖先是宋國人,名叫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紇。叔梁紇與姓顏的女子生下孔子,孔子生下來的時候頭頂中間下凹,所以起名叫丘,字仲尼,行二。

孔子

01早年無為

孔子剛出生不久,父親叔梁紇就去世了,葬在防山。防山在魯國東部,孔子無法確知他父親的墓在哪裡,因母親對他隱瞞了這件事。孔子小時候做遊戲,常常擺設俎豆等祭器,模仿祭祀時的禮儀動作。孔子的母親去世後,就把靈柩暫時停放在路旁,大概是出於慎重而沒有馬上埋葬。陬邑人蓊父的母親告訴了孔子他父親的墓地,然後他才把母親的靈柩運往防山和父親合葬在一起。

叔梁紇

孔子17歲的時候,魯國大夫孟釐子病危,告誡他的兒子懿子說:「孔丘,是聖人的後代,祖先在宋國敗落。他的先祖弗父何當初本是宋國的繼承人,讓位弟弟厲公。他的另一祖先曾經輔佐戴公、武公、宣公,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鼎上的銘文說:第一次受命時曲身而受,第二次受命時彎腰而受,第三次受命時俯身而受,走路時靠著牆根走,也沒有人敢侮辱他。他曾用鼎煮麵糊,煮稀飯,以此餬口度日。'他的恭謹節儉到了這種程度。我聽說聖人的後代,雖然不一定當國執政,但必定會有顯達的人出現。現在孔丘年少而喜好禮儀,大概就是要成為顯達的人吧!我馬上就要死了,你一定要拜他做老師。」等到孟釐子去世,懿子拜孔子為師。

孔子家境貧寒而且地位低賤。等到成年後,曾經做過季氏的門下小吏,負責管理倉庫,出納錢糧計算得清楚準確;又當過管理牧場的小吏,牲畜繁殖得很好。於是被提升為管理營建的司空。不久離開魯國,到齊國後又受到排斥,在宋國、衛國遭到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於是又返回魯國。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們都叫他「長人",覺得他跟常人不同。因為魯國再次善待他,所以返回魯國。

02赴周問禮

孔子要去周面見老子,魯人南宮敬叔對魯君說:"請讓我的兒子跟他一起到周去吧。」魯君給了他一輛車,兩匹馬,一個值僕,隨他出發到周去學禮,據說見到了老子。孔子向老子請教了周禮。告別離去時,老子送他說:「我聽說富貴的人送別時贈送財物,仁德的人送別時贈送言辭。我不夠富貴,就盜用仁德之人的名號,用言辭為你送行,這些言辭是說:『聰明深察的人常常靠近死亡,這是因為他喜歡非議別人。博學善辯、見識廣大的人常常危及自身,這是因為他喜歡揭發別人的罪惡。做子女的不應該只想到自己,應該一心想著父母,做臣子的不能夠只顧及自己,而應該—心想著君主。'"

孔子從周室返回魯國後,門下的弟子漸漸多起來。

孔子入周問禮處

03周遊列國

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約已經30歲了。齊景公和齊相晏嬰來魯國,景公問孔子說:「從前秦穆公國家弱小而且地處偏僻,為什麼能夠稱霸呢?」

孔子回答說:"秦國,國家雖小,但志向遠大;地方雖然偏僻,但施政卻很公正。曾親自推舉用五張羊皮贖回來的百裡奚,封給他大夫的爵位,把他從拘禁中解救出來,跟他交談了三天,就讓他主持國政。憑藉這些而奮發進取,即使稱王也是可以的。」景公聽了很高興。

齊相晏嬰使楚圖

孔子35歲那年,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家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轟走了。孔子就到齊國去,求見齊景公,跟齊景公談了他的政治主張。齊景公待他很客氣,還想用他。但是相國晏嬰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結果齊景公沒用他。孔子重新回到魯國,仍舊教的書,跟隨孔子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到了公元前501年,魯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東汶上縣)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長官),又從司空調做了司寇。

有一天,魯定公把準備到夾谷跟齊國會盟的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齊國屢次侵犯我邊境,這次約我們會盟,我們也得有兵馬防備著。希望把左右司馬都帶去。」

魯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張,又派了兩員大將帶了一些人馬,隨同他上夾谷去。

在夾谷會議上,由於孔子以禮法來約束齊國,魯國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會後,齊景公決定把從魯國侵佔過來的汶陽(今山東泰安西南)地方的三處土地還給魯國。

齊國的大夫黎閔認為孔子留在魯國做官對齊國不利,勸齊景公給魯定公送一班女樂去。齊景公同意了,就挑選了80名歌女送到魯國去。

魯定公接受了這班女樂,天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政事。孔子想勸說他,他躲著孔子。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 於是,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可是,那個時候,大國都忙於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著被併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孔子宣傳的一套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主張,當然沒有人接受。

孔子周遊列國形勢圖

他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後又輾轉來到宋國。由於宋國的司馬對他所提出的禮節很厭惡,想殺掉他,把孔子嚇得慌忙逃出宋國。於是孔子又帶著弟子先後到過鄭國、陳國、蔡國、楚國,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沒有用他。

有一回,孔子在陳、蔡一帶,楚昭王打發人請他。陳、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發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圍困在那裡,斷了糧,幾天都沒吃上飯。後來,楚國派了兵來,才給他解了圍。

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在列國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許多釘子,年紀也老了,面對這種情況,孔子無奈地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這批人中有些弟子志向遠大,只是行事有些疏淺,他們有上進心,沒忘記自己的初衷。」最終,他還是回到魯國,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學生上面。

相關焦點

  • 至聖先師孔子生平(下)
    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禮儀制度,重新編次《書傳》,上起唐堯、虞舜之際,下至秦穆公時期,按順序排列史事,說:「夏朝的禮制我還能講述,只是杞國沒有足夠的文獻資料來證實這些制度。殷朝的禮制我還能講述,只是宋國沒有留下足以證明這些制度的文獻資料。如果文獻充足的話,那麼我就能很充分地驗證這些制度了。」
  • 儒家至聖先師孔子,及其七十二賢人的畫像及簡介(2)
    北京孔廟後部有叫「北京孔廟國學文化景觀」景觀,有至聖先師孔子的畫像,還介紹了七十二賢人,使我們能夠有耳聞七十二賢人而做到目睹七十二賢人的名諱和形象。【布衣鏡界】將分多次一一介紹,敬請關注。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開創了私人講學,倡導仁、義、禮、智、信,儒家學派創始人。榮旗,字子祈、子祺,一作子顏,春秋魯國人(一說衛國人)。小孔子九歲,早年到洙水、泗河跟孔子學習,精通六藝,幫助孔子刪《詩》、贊《易》、序《書》、定《禮》。
  • 一代聖人孔子生平功績
    特別是孔子自己說如同喪家之犬時,惆悵陡生。並不體現孔子的偉大,讓我感受到了孔子的悲涼。孔子和顏回之間真摯動人的男男之愛一定會讓你們大為亢奮。當孔子離開魯國時,顏回跪地保住他的大腿,哭道:「夫子去哪兒,我就去哪兒!」當顏回落冰水凍死,孔子保住他僵硬的屍體長達四個時辰,試圖用身體溫暖他,拯救他……他的眼神傷心欲絕。
  • 話劇《孔子》走進孔子故裡曲阜 把儒學熱推向新高潮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及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00多年來,其儒家思想滲入到中華民族的政治、生活、文化等領域中,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話劇《孔子》用舞臺藝術的形式,把孔子的生平和思想精髓呈現在觀眾面前。  話劇《孔子》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上演。
  • 話劇《孔子》上演感受「至聖先師」的偉大
    再現真實的孔子現場掌聲經久不息當日晚,距離演出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曲阜會展中心主會場內卻早已座無虛席。在會場入口處,巨大的宣傳牌上,鐫刻著「濃墨重彩」一般的兩個字——孔子。不少觀眾評價說,他們曾經從小聽到大的有關於孔子的故事,如今栩栩如生的立在舞臺上,感官上的蛻變讓他們難忘。觀眾曹璐告訴記者,在觀看的過程中她感受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孔子。「像孔子殺少正卯那一章節,無論是司馬遷的出現,陽貨與僕人賴三的對話,還是孔子握緊雙拳仰天長嘆,都能看出這段歷史的複雜糾葛。」
  • 「孔子文化藝術剪紙展」臺北舉行 圖
    (1)1月13日,觀眾在「孔子文化藝術剪紙展」上參觀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新華社臺北1月13日電(記者 劉歡 吳濟海)山東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的「孔子文化藝術剪紙展」,13日在臺北中華藝術館舉行開幕式暨交流會,吸引不少臺灣民眾前來參觀欣賞。    此次剪紙展主要展出山東剪紙藝術家盧雪創作的《至聖先師孔子》系列藝術剪紙作品50餘幅。
  • 孔子生平若干疑誤辯正
    孔子其人,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孔子其事,大多數人都茫然無知。縱然有些人能說上一二,也多以訛傳訛。本文將對孔子生平中,若干存疑或有誤的細節,加以考辯,以存其正。1野合野合之說,出自《史記·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 臺灣苗慄縣孔子廟祭孔大典繼承傳統表達對孔子的崇敬
    華夏經緯網9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苗慄縣28日頭屋鄉玉衡宮孔子廟舉行釋奠典禮,傳承傳統六佾舞、三獻禮儀及民俗表演,表達對孔子的崇敬,並向平日辛勤的教師獻上感謝之意。慶祝教師節以及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年,在頭屋鄉玉衡宮孔子廟舉行釋奠典禮。
  • 孔子後人現在還享受衍聖公待遇嗎?
    但,有這麼一個家族,始於宋至和二年(1055年),歷經宋、元、明、清、民國,長盛不衰,它便是孔子嫡系子孫的「衍聖公」家族,歷經八百餘年,直至1935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止。而這也是孔子後人的「衍聖公家族」,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繁榮時間最長的家族的主要原因。只要統治者還用儒家思想治國,那麼衍聖公家族就不會衰落。但,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被推翻,沒有了皇帝,儒家學說的衰弱也成為必然。
  • 孔子生平簡介
    孔子孔子 Confucius名丘,字仲尼,魯國人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於:公元前479年4月孔子於公元前551年出生在春秋時代的魯國,即如今中國東北部的山東省。他幼年喪父,與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年青時,這位未來的哲學家做過小官,幾年後辭官不做。他在隨後的十六年中教書,招募了大批信仰其哲學的弟子。約在50歲時,他在魯國擔任要職。四年後,被反對派逼下臺,在隨後的十三年中,他四處遊說,晚年返回魯國。五年後(前479年)與世長辭。
  • 從海昏侯墓看孔子究竟有多高?
    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風,不僅有迄今為止所有載體上發現的孔子像,還記錄了孔子的生平,因為文物保護的原因,此次首都博物館沒有展出孔子屏風,讓人覺得十分遺憾。然而屏風內容卻不得不讓我們重新來審視我們這位熟知的「至聖先師」。
  • 孔子生平介紹(圖)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
  • 電影《孔子》劇情被孔家後人批
    由國際級巨星周潤發主演,《雍正王朝》《喬家大院》胡玫導演執導的史詩電影《孔子》可說是未演先轟動,不僅是影史上第一部把孔子生平故事搬上銀幕的史詩電影,備受國際矚目,《孔子》更是明年年初最被看好的華語電影之一,而電影中周潤發精湛的演技廣獲好評,更有人說之後任何人飾演孔子都無法超越發哥的演技。
  • 孔子故鄉開排大型話劇《孔子》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7月21日電(於葦杭 吳書光)2020年是孔子誕辰2571年。21日上午,山東省舉行大型話劇《孔子》開排儀式,即將推出八場話劇《孔子》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
  • 吉林文廟庚子公祭孔子大典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石洪宇/供圖  中新網吉林新聞9月28日電(石洪宇)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誕辰2571周年,進一步弘揚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9月28日,吉林文廟隆重舉行2020庚子年公祭孔子大典。
  • 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東魯時期的孔子
    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東魯時期儒家思想家創始人孔子?根據史書記載,孔子在從東魯時期開始便有統治者給其封號,東周的魯哀公封孔子為尼父,漢朝的漢平帝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北魏的孝文帝封孔子為文聖尼父,北周的靜帝封孔子為鄒國公,隋朝的隋文帝封孔子為先師尼父,唐朝的唐高祖封孔子為先師,唐朝的唐太宗封孔子為先聖,宋朝的宋真宗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元朝的元成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朝的明世宗封孔子為至聖先師,清朝的清世祖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和至聖先師
  • 康熙親自祭奠孔子,看到孔子墓碑上寫的這個字後臉色都變了
    清朝的順治帝尊稱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康熙按照慣例,也去了曲阜祭拜孔子,康熙到達曲阜後,帶領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奔赴孔廟祭拜孔子。康熙對著孔聖人自然也不敢怠慢,就算是康熙貴為天子,對著千萬人所尊崇的孔子聖像也是恭恭敬敬,三跪九磕的大禮一點遺漏疏忽的地方都沒有,完整而又恭敬地一一行完。
  • 孔子後裔如何家祭?海內外孔子後裔曲阜祭祖
    9月28日,己亥年紀念孔子誕辰2570年孔子後裔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廟舉行。來自北京、天津、江蘇、山東以及瑞士、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孔子後裔代表,顏子、曾子、孟子、卜子、公冶、步叔後裔代表等800多人參加活動。
  • 在至聖先師的故鄉,中國教師博物館等你來打卡
    在文化強省齊魯大地,一項重點文化工程正彰顯山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傳統文化「兩創」的時代擔當,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2019年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動員大會上,將其作為「善謀」典型給予充分肯定;山東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列為要重點辦好的大事,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在第35個教師節前夕專門到現場視察。
  • 《孔子》舞劇尼山首演 古意盎然中傳遞孔子精神理念
    舞劇《孔子》由「序·問」、「亂世」、「絕糧」、「大同」、「仁殤」、「尾聲·樂」六部分構成。劇情從參政進諫,周遊列國,危困絕糧,弦歌幽蘭等情節入手,展示了孔子在藝術上「盡善盡美」的理想追求。「孔子弘揚的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