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谷容
到了夏威夷,才知道這塊浪漫的土地實在是一個很有歷史滄桑感的地方,這個印象是我從看到的一些紀念像上得到的。
夏威夷是位於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由夏威夷、瓦胡、毛伊、莫洛凱、考愛等20個火山島和一百多個珊瑚島組成,共有132個島嶼。這些島嶼原先分屬於不同的部落。自從1778年歐洲、亞洲移民的到來,打破了原來土著民單純的居住區域格局,而歐洲移民也把西方文化帶到了夏威夷,使原住島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
卡米哈米哈一世像
1795年,一個名叫卡米哈米哈的酋長通過武力與和平談判把分散於各處的夏威夷群島統一起來,建立了夏威夷王國,卡米哈米哈成為夏威夷王國的第一位國王,史稱卡米哈米哈一世。夏威夷王國的歷史延續了近一百年。到了1893年,夏威夷王國被由美國人組成的安全委員會推翻,次年成立了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後於1898年合併於美國,在1959年成為美國的第五十個州。夏威夷人民為了紀念卡米哈米哈一世的功績,在瓦胡島的伊奧拉尼王宮附近的夏威夷法院前為他豎立了一尊紀念像。黑色的卡米哈米哈國王雕像頭戴金冠,身披金袍,神色堅定地舉起右手作展望狀,左手握著權杖,顯示了他心中的偉大抱負。雕像基座的正面浮雕展現了夏威夷的明媚風光:棕櫚樹、海灘、帆船,天上飄著雲朵。每年的6月11日是卡米哈米哈節,許多人會向《卡米哈米哈一世像》敬獻花環和花帶,長長的花帶從雕像一直垂到地上。同時在市中心的街道上還舉行盛大的彩車遊行。
莉莉·烏庫拉妮女王像
在伊奧拉尼王宮與夏威夷州議會大廈之間的一條小道中間建有另一座重要的人物紀念像,這是夏威夷王國的最後一位國王——莉莉·烏庫拉妮女王。她於1891年當上女王,雕像後面的伊奧拉尼王宮便是她最後居住的官邸。她只執政了兩年,在1893年被美國人推翻。《莉莉·烏庫拉妮女王像》儀態大方,衣著甚為簡樸,她左手握著一卷文件,有1893年起草的夏威夷王國憲法,也有她自己譜寫的歌譜,卷在最外層的歌譜是一首「Aloha Oe"。時至今日這首歌幾乎是夏威夷的酒店每晚現場音樂會的指定序曲。她微微抬起右手,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在訴說著種種無奈。基座上鐫刻著「夏威夷人民友好的贈予」,表達出人們對她的熱愛和眷戀。
維多利亞·卡尤蘭妮公主像
與莉莉女王有點血緣關係的一座紀念像則建立在市中心的一個街心花園,一隻孔雀陪伴在一位少女的身旁。初看到這座富有詩意的雕像時,還以為它只是一件優美的裝飾雕型,但是當我看到少女那富有思想的眼神,以及那充滿激情的塑造手法,顯然與那種追求裝飾性的甜美風格不同,它更像是一座紀念像。果然,這位少女是有故事的。少女的名字很長,這裡簡稱她為維多利亞·卡尤蘭妮公主。卡尤蘭妮公主是夏威夷公主和總督的女兒,也是夏威夷最後一位女王莉莉的外甥女,為皇室成員。夏威夷人民紀念她,不是因為她的顯赫身世,也不是她作出了多大的貢獻,而是她在短暫的生命裡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卡尤蘭妮公主出生於夏威夷的火奴魯魯,童年時就失去了母親,13歲被父親送到英國的寄宿學校學習,九年之後,當她回到家鄉時,夏威夷已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島國了。卡尤蘭妮公主為了爭取夏威夷島的主權飄洋過海,先後到紐約和華盛頓向美國人民和總統表達自己的願望,要求恢復女王的合法地位,最後是無果而返。回到夏威夷後,她又與莉莉一起爭取夏威夷人民的投票權,這次她們成功了。卡尤蘭妮公主後來因在暴風雨中騎馬淋了雨而得了一場重病,不幸離開人世,年僅23歲。
達米恩神父像 委內瑞拉 馬利索·埃斯科巴 作
在夏威夷州議會大廈前也有一座人物紀念像,他頭戴圓頂帽,身披大袍,幾乎蓋住全身,右手持一根拐杖支撐於地。從他的這副打扮上就可以看出他不是夏威夷本地人。原來他是一位來自比利時的牧師,人們稱他為達米恩神父。達米恩神父於1866年被流放到夏威夷的莫洛凱島,一生與土著麻風病人生活在一起,以其畢生的精力來照顧這些病人。委內瑞拉雕塑家馬利索·埃斯科巴創作的《達米恩神父像》,塑造的就是這樣的一位憨厚還帶點木訥的傳教士。
杜克·保阿·卡哈納莫庫像
維基基海灘是夏威夷最著名的旅遊勝地,在那裡也有座人物紀念像。這是一位體格健壯的男子,有著發達的肌肉和棕紅色的皮膚,他張開雙臂歡迎大家的到來。這位土生土長的夏威夷人確實有資格代表數十萬夏威夷人民,因為他在1912年至1932年中的四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了三塊金牌、兩塊銀牌和一塊銅牌,被稱為是遊得最快的遊泳健將。他又倡導了衝浪運動,將衝浪介紹到了美國東海岸、歐洲和澳大利亞,享有「國際衝浪之父」的美譽。不僅如此,他還在衝浪時救起了八個人的生命。雕像身後豎立的一個大型衝浪板猶如一座豐碑,銘記著他的不朽功績。他的多才多藝還表現在他於1925年至1933年當過一名演員,在1934年至1960年擔任了火奴魯魯市的一名警長。他的名字叫杜克·保阿·卡哈納莫庫。
小商品市場的紀念雕塑
我們下榻的酒店旁邊有個出售小商品的市場,小街的街口立著一件當地的民間木雕作品,下部放著的一塊紅牌子上寫著個人的名字——保羅·惠特尼·特魯茲臺爾。這個人是夏威夷國際百貨和夏威夷杜克斯百貨的老闆。原來它也是一個人物紀念碑。
小巷中的衝浪板景觀
在另一條小道上,由數十個衝浪板聯排成一道奇特的景觀,同樣令我印象深刻,那些高低不等、顏色不同的衝浪板組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件現代雕塑作品嗎?而且可以說是一件上好的波普藝術品。
自行車雕塑
珍珠港的抽象雕塑
閒逛在街上,看到一家餐館門前站了一位夏威夷姑娘,她穿著粉紅色的衣裙、金色的長髮上插著一朵花,身上掛著花環,這件現代版的草群舞女郎雕塑有著典型的美國文化審美趣味。今天雖然穿著草裙跳舞的姑娘已不多見,然而戴花的姑娘還是處處能碰到;今天雖然鮮花正在被人造花逐漸取代,但是不管是鮮花還是人造花,依然是夏威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花與「啊羅哈」一樣盛載的是夏威夷人民的友好和熱情。
夏威夷女郎雕塑
END
陳 暉 | 出 品 人
鬱欣怡 | 主 編
龔雲表、朱國榮、包於飛 | 特約撰稿
《美術博覽》是一本專業性藝術類雜誌,本刊從2008年創刊至今,不僅專注於藝術家故事分享、藝術創作、還立足當下藝術環境,傳播不同的藝術視角與藝術觀點,旨在將藝術帶進大家的生活,人人都可以享受藝術之美。通過深度的剖析與不同形式的藝術解讀,為大家展示一個別樣的藝術世界。
藝術空間 | 教育空間 | 生活空間
展覽·公教·藝評·文創·教育·定製·沙龍·餐飲
美博藝術中心位於上海大虹橋板塊,閔行區黎明路88號,是一個佔地12000平方米的複合空間,融合了美博藝術空間、美博教育空間和美博生活空間三大板塊。另設有藝術品商店、學藝堂、咖啡廳、餐廳、下沉式音樂廣場和屋頂花園等功能設施,構成全方位一體式藝術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