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難休 長假太堵——「中國旅遊」遭遇「時間」尷尬

2020-12-26 央視網

年假難休 長假太堵——「中國旅遊」遭遇「時間」尷尬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 題:年假難休 長假太堵 彈性假遇阻--「中國旅遊」遭遇「時間」尷尬

  新華社記者張紫贇、羅鑫、王敏、趙丹丹

  假期究竟「宅」在家裡還是外出旅遊?又到了春暖花開,休假出門旅遊一趟容易嗎?這些問題都讓人糾結。

  新華社記者日前赴京、滬、皖、瓊等地調研發現,當百姓有錢有出遊衝動後,時間卻成為攔阻百姓出遊腳步的重要因素。現實條件下,帶薪休假該如何保障?彈性休假的路線圖又該從哪開始?

  休假之難:我的時間我做不了主

  每個黃金周,出門旅遊的人一堆牢騷,宅在家裡的人等著「看熱鬧」。

  據某地圖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遊客人數最多的景區為杭州西湖,309萬人次湧進西湖景區。「斷橋真快被擠斷了!可年假難休,明知道會暴堵,也只能硬著頭皮舉家出遊。」湖北遊客郝軒邊說邊抱怨,自己工作10年從未休過年假。

  郝軒的經歷是當前國人出遊普遍缺少時間的縮影。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國民旅遊休閒狀況調查報告(2014)》顯示,目前帶薪年休假普及率低,全國只惠及大約50%的職工。這意味著有一半在崗職工難以休假。  年假難休的另一面是,國人年休假時間明顯少於制度安排時間。按照在職職工工齡分析,我國人均帶薪年休假約為10天。而相關調查顯示,我國人均享受帶薪年休假天數僅為6.29天,民營企業職工甚至不足4天,超72%未完整享受過休假。

  「較之國有企業,中小民營企業、個體戶和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帶薪休假落實情況更差。」湖北省勞動保障監察局局長趙芝斌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發現,別說帶薪休假,對於一些民營企業的職工而言,法定的雙休日、節假日都難以保證。安徽省合肥市一房地產公司職工倪明歐吐苦水稱:「公司規定,工作前3年禁止休假,並且周末只給休一天,也沒加班工資。只有春節,是我全年唯一能休的完整假期。」

  帶薪休假遭遇「不能休」之痛,公共假日的集中休假則加劇了供給矛盾。湖北省旅遊局政法處調研員陳同月說:「據測算,清明節等小長假,遊客量比雙休日高3至4倍,春節、國慶長假,遊客量是小長假的5倍以上。」

  假日裡,景區人滿為患、旅遊價格飛漲……令人「不敢休」。「中國式集中出遊,不僅使遊客體驗大打折扣,也迫使旅遊資源在短期內承擔巨大壓力,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北京市民周憶已連續兩年在長假期間選擇「家裡蹲」。

  備受期待的彈性休假,在一些基層工作人員看來「真難休」。中部一省份旅遊局去年向該省政府報送了《關於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的指導意見》,倡導落實帶薪休假,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等,然而遲遲未獲通過,據說「上面」可能擔心影響經濟發展。

  時間之痛:為何不能「說走就走」?

  「年假難休,長假太堵,彈性休假遲遲沒有實質進展。看起來假日不少,卻不能『說走就走』。」工作3年從未休過年假的安徽合肥一國企職工顧靜無奈地說。

  專家認為,「時間之痛」反映出,社會還沒有把旅遊休閒看成公民的基本權利。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關於帶薪休假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不明確,違規成本低且處罰執行難。因此,不少企業缺乏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的自覺性,規模越小的企業越是如此。

  即使被督查發現了,真正按要求限期改正、支付賠償金的很少。相關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77%的未享受帶薪年休假人員未得到應有補償,其中66%的未休假者沒有享受到任何補償。

  同時,職工自身更看重加班工資兌現、社保參保等權益,不敢或不想主動提出帶薪休假。「專項檢查之外,勞動監察局就較少收到專門的帶薪休假投訴。」趙芝斌說。

  為緩解「時間難題」,2015年8月國辦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鼓勵彈性作息。隨之江西、湖南等地出臺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長假」措施。

  然而,新浪網此前一項調查顯示,高達60.7%的網友對這一彈性休假的落實並不樂觀,認為實現「兩天半小長假」的難度很大。

  在走訪中,遊客、導遊普遍反映,實施彈性休假缺少環境基礎。一方面周五下午的4個小時從哪裡挪。如果從工作日中挪取,周一至周四要每天工作9個小時,可操作性差。如果從帶薪年假中挪取,相當於將長假打散,也不妥當。

  能不能恢復「五一」黃金周來解公眾的「長假饑渴症」?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在帶薪休假難以短期內實現的背景下,當務之急便是恢復「五一」黃金周,還可以在8月上旬增加3個法定假日,通過前挪後借,增設一個避暑黃金周。但也有專家對此提出異議,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認為,黃金周設立帶來集中排浪式消費,存在安全隱患等諸多弊端。他建議,甚至應該取消「十一」黃金周,增加小長假,以促進旅遊波峰波谷間大致平衡。

  多省旅遊局負責人坦言,取消「十一」或者重設「五一」假日,不僅僅是旅遊行業的事情,更牽動全國經濟發展的大局。業界的存廢之爭恰恰折射出假期安排的現實困境。

  供給之變:落實帶薪休假 探索「彈性工作制」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戴學鋒指出,當前國內三分之一的旅遊需求沒有被釋放,加大並優化時間供給,將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康國明表示,是否增加假期,需要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民眾需求綜合考慮,既要縱向考慮我國法定節假日逐步增多的情況,也要橫向比較與我國處於相同發展水平國家的情況,更需要平衡好經濟發展同公民休閒娛樂需求的關係。

  專家認為,我國法定節假日為11天,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時間之痛」的根源在於,時間管理的制度性安排太強,不利於個性化發展,需要加快實行時間供給側改革:一是重視並保護公民的「時間權利」,不打折扣保障帶薪休假、雙休等法定假日權利;二是更加靈活,給予地方放假權力;三是還給個人假日安排權利。

  多地旅遊、勞動監察部門相關負責人普遍認為,需要制定更嚴格的約束制度。安徽省旅遊局監管處處長楊龍建議,可建立帶薪休假落實情況的定期公示與披露制度,要求單位對落實不力情況進行說明,倒逼一些單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僅僅保障帶薪休假制度還不夠,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魏翔副教授認為,可借鑑美國和歐洲經驗,增加地方政府安排假日的自主權和靈活性。

  業內人士認為,由國家負責規定全體公民假日,除春節、國慶長假使用的天數外,全國法定假期的餘量可由地方自主安排,緩解集中出遊之痛。同時,給予地方增設1至2天地方假期的自由裁量權,用於設立地方新節日,或者與原有節日結合形成組合效應。目前,已有10個省份提出了增設地方節假日意見,主要基於民族民俗、紀念日和適宜旅遊出行等三方面考慮。

  那麼,2.5天假等彈性休假的時間從哪來?

  魏翔認為,必須先試點「彈性工作制」。「美國等早已實行,如時間銀行、在家辦公、工作分享制等彈性工作方式。這樣在確保工作效率的同時,給予個人安排時間的權利,才能真正形成差異化的彈性休假。」

  專家認為,在確保工作時長不變的情況下,發揮地方與個人的自主決定與安排假期的差異性,既能將更多旅遊消費的需求轉化成現實,又有助於推動中國步入休閒經濟時代。(參與採寫記者:周慧敏、王蔚、潘強、魯暢、龐明廣)

相關焦點

  • 彈性休假「真難休」!10省份提出增設地方節假日,這次能落實麼?
    可年假難休,明知道會暴堵,也只能硬著頭皮舉家出遊。」湖北遊客郝軒邊說邊抱怨,自己工作10年從未休過年假。郝軒的經歷是當前國人出遊普遍缺少時間的縮影。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國民旅遊休閒狀況調查報告(2014)》顯示,目前帶薪年休假普及率低,全國只惠及大約50%的職工。這意味著有一半在崗職工難以休假。
  • 什麼時候出國旅遊最便宜?休年假選擇這些時間出國旅遊相當於賺錢
    很多朋友有年假,休假時間也比較靈活,選擇這些時間休年假出國旅遊的朋友可就真的賺到了,現在就讓鹿姐來給扒一扒哪些時間出國旅遊是真便宜。峇里島風光上半年一般春節後從3月~6中旬以前一般都是比較淡的季節,但是包機出國旅遊直飛線路航班相對會比較少一些,所以價格都不會降得太厲害。
  • 代表建議按工齡計增休年假,最多可休20天,網友:什麼是年假?
    兩會期間,有代表提出建議,按照工作年限增加年休假,工作滿1年的,年休假5天;從第2年起,工作時間每滿2年,年休假增加1天;職工享受年休假天數上限為20天。這個提案的初衷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然而有網友卻發出了靈魂一問:這位代表,什麼叫年假啊?
  • 勞動者如何休年假?不休年假有什麼待遇?
    以下4個案例,分別回答了勞動者如何休年假,以及未休年假有什麼待遇等問題。【案例1】 帶薪年假系法定 違法違規須糾正小徐在一家個體書店工作1年多時間後想出去散散心,於是,他就在2019年12月初向老闆提出休幾天年假的申請。不料,老闆竟然說自己是個個體戶,哪來什麼年休假?
  • 2019年餘額不足,你的年假休了嗎
    【連網】 時間總是留不住的,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眼看今年餘額不足,不少人開始忙著「清年假」,由此也帶熱了歲末旅遊市場。眼看著別人遊山玩水曬朋友圈,有人卻因為工作衝刺年度目標任務忙暈了頭:「看來,今年的年假又泡湯了!」那麼,有人不禁也會發問:「這個月過完,還沒休的年假會清零作廢嗎?」
  • 白領扎堆休年假 旅遊迎來小高峰
    大陸遊客在臺東熱氣球嘉年華上歡呼跳躍。(新華社發)   「馬上就要到年末了,年假再不休就沒時間了。」近日,市民周先生準備休年假,年假期間,他準備出去旅旅遊放鬆一下。   記者了解到,臨近年末,很多單位員工享受的一年一度的年假也即將到期,在這個時侯,不少白領和上班一族開始扎堆「休年假」,而長春旅遊市場也迎來了年底「年假遊」小高峰。
  • 今年沒休的年假明年還能休,未休年假可獲經濟補償
    2019年已到年尾,很多人到這時候才猛然想起來——哎呀,今年的年假還沒休呢!再不休就來不及了。可偏偏年底又是各單位工作最繁忙的時候,似乎不是休假的好時機。那沒休的年假會「過期作廢」嗎?能把今年的年假攢到明年一起休嗎?如果沒休年假,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歲末年終,「沒休的年假」成了不少職場人心裡的「痛」。
  • 這些人還能多休一個「小長假」!
    今年雙節合併,可連休8天!但這同時意味著,2020年下半年只剩下8天法定節假日了!嫌假期不夠用?工人日報(ID:grrbwx)小編提醒:別擔心,還有個「小長假」等待著你!好消息是,你可以休一個「加長版」的小長假,可連休8天。壞消息是,由於雙節合併,2020年只剩下這8天法定節假日了。這個「小長假」了解下?最長可休15天!
  • 年假相關法律規定 年假幾天?跨年休年假?年假沒休完補償?
    年假相關規定 年假幾天?可以跨年休年假嗎?年假沒休完補償?可以跨年休年假嗎?  年底扎堆休年假的現象並不少見,因為有些單位規定「年假不可跨年度使用,如因員工自身原因逾期未休年假則視作自動放棄」。  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年假是可以跨年休的。
  • 年末休年假令人糾結 請假條該不該遞?
    許多「上班族」猛然發現:自己還沒有休過年假。然而,該不該遞請假條呢?不遞,辛苦了這麼久,年假可能就要到期作廢了。遞吧,年底任務繁忙,手上工作放不下,單位裡能批准休年假的名額也少之又少……  休假感覺會影響工作  談及年末為何不休年假,許多市民都表示很糾結,雖然很想好好休息幾天,但越到年底越忙,擔心休假會造成工作任務成倍積壓;也有人坦言,領導「三令五申」不讓員工在年底請假。
  • 年假沒休完 你將怎麼辦
    陳女士是一名媒體從業者,單位鼓勵休年假,往年她都選擇8月份休假出遊,但今年工作太忙耽擱了。眼看年底到了,她決定在月底擠出時間休年假。「不出遊了,把爸媽從重慶接來武漢陪陪他們。」陳女士說。劉先生是一名武警,工作忙也是沒空休假,趕在年底將年假清零。他有兩個女兒,一個上幼兒園一個才1歲多,「年休假帶娃,讓老人解放一下」。
  • 2015請假攻略:年假5天請假4天春節拼出18天
    劉思敏說,12月初,有關部門曾委託中國人民大學調查中心就「春節法定節假日從哪天開始放」的問題公開徵求意見,「多數受訪者支持春節長假從除夕開始放。這和放假安排一致,這體現了對於假日安排的靈活性調整。」  不過對少數人而言,也意味著「隱形福利」的消失。「以前,有些單位也會在除夕給員工放假,這是一種隱形福利。
  • 七八月份休年假高峰 公司不準假合法嗎?
    馬上進入暑期,不少上班族都有休年假的想法,準備帶孩子外出旅遊。調查發現,很多用人單位接到了超四成員工在七、八兩個月請年休假的申請,休假申請超過上半年總和。但當時領導沒批,因為一個部門其他同事也要休年假,領導要求一個個輪流來,不能全走了,「輪到我的時候到八月底了,孩子都快上學了,最後就沒休。」   最熱的七、八兩個月,有孩子的員工想趁著暑假帶孩子出遊,沒孩子的也想出去旅遊避暑,員工扎堆休假頻現。記者調查了十家用人單位,從往年的情況來看,七、八兩個月,請年假的員工普遍超過四成以上,接到員工在七、八兩月的年休假申請超過上半年總和。
  • 網友總結請假攻略:年假5天請假4天 春節拼出18天
    劉思敏說,12月初,有關部門曾委託中國人民大學調查中心就「春節法定節假日從哪天開始放」的問題公開徵求意見,「多數受訪者支持春節長假從除夕開始放。這和放假安排一致,這體現了對於假日安排的靈活性調整。」  不過對少數人而言,也意味著「隱形福利」的消失。「以前,有些單位也會在除夕給員工放假,這是一種隱形福利。
  • 年假不休能要經濟補償?上班族:不是不休是不敢休
    對於一年到頭都沉浸在工作中的上班族來說,年假是一年中難得的帶薪假期,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抱怨公司強制不讓休年假以外,很多年輕人的年假不是不休,是「不敢休」。「休了年假就不及格了」「領導讓休,每年7天還不是一樣沒休過,休了喝西北風?」
  • 今年的年假休了嗎?
    資料圖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號2019年已到年尾,很多人才想起來——哎呀,今年的年假還沒休呢!沒休的年假會過期作廢嗎?能把今年的年假攢到明年一起休嗎?如果沒休年假,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沒休的年假成了不少職場人心裡的痛。
  • 明年五一沒有「小長假」,竟然是這個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春節、國慶兩長假分別休7天,清明、端午、中秋「借光」周末調休,「生成」三天小長假。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太對?旅遊專家劉思敏告訴知道君,2019年全年法定假日從總數上並沒有減少,只是五一小長假沒有了。五一假期確定為1天,是從2008開始實行的,根據《放假辦法》修訂內容,五一長假被取消,相應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中國傳統節日假期,全民放假的時間也從10天增長到11天。
  • 這些人還能多休一個「小長假」!錯過或要再等一年!
    今年雙節合併,可連休8天!但這同時意味著,2020年下半年只剩下8天法定節假日了!嫌假期不夠用?工人日報小編提醒:別擔心,還有個「小長假」等待著你!好消息是,你可以休一個「加長版」的小長假,可連休8天。壞消息是,由於雙節合併,2020年只剩下這8天法定節假日了。這個「小長假」了解下?最長可休15天!嫌假期不夠用?
  • 如何休年假?規則是什麼?
    隨著國家年假制度的完善,給一些人帶來了機會。關於年假有一些誤解,你知道嗎?我們一起分享吧。首先,經常換工作的朋友,一旦跳槽,很多人會認為沒有辦法在新單位休年假。根據相關規定,員工連續工作12個月以上,請注意,這是指累計工作時間。你在同一個或不同僱主的工作時間可以通過記憶累積。因此如果你連續工作超過12個月,你仍然可以在新單位休年假。
  • 2019年還有沒休完的年假 跨年休假難怎麼破?
    2020年元旦剛過,「2019年未休年假能在春節前後休嗎?」「未休年假能否要經濟補償」等話題再度引起熱議。「跨年休假」有必要嗎?哪些勞動者跨年休假更不容易?怎樣讓休假安排為勞動者帶來更多獲得感?新華社記者就此赴多地採訪了相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