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故事丨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向世界講述新疆故事

2020-12-16 贏商網

  提到絲綢之路、新疆、西域文化、影視城,或許人們都會或多或少聯想起影視劇中與之有關的各類故事。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用真實的嗅覺、味覺、視覺、聽覺、觸覺記錄了真實的絲綢之路,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現「絲路文化」最原生態的一面。

  在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沉浸在藝術創作當中的藝術家們用作品向外界講述幾十年來對藝術的執著與痴情。而在餐飲文化區,原生態的食材在各位大廚的掌控下變成美食,其過程幾乎可以與魔術相媲美……在這裡,你的所有感官都是真實的,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通過真實場景為人們帶來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

  

  做一個有情懷的實體絲路古鎮

  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是在「一帶一路」偉大構想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戰略背景下提出的,該項目位於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內緊鄰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天然旅遊資源豐富,距離烏魯木齊市區40公裡,是市民及外地遊客的天然旅遊目的地。

  

   

  「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暨「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園」項目是植根於古代絲綢之路燦爛的歷史文化,建設具有時代意義的絲路文化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由新疆山河絲綢之路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整個影城選取古絲路文化中最燦爛的西域三十六國及漢代西域都護府作為復原素材,融合高昌古城、交河故城、西域古民居等西域建築元素建設具有歷史感和地域特色的實體絲路古鎮。絲路文化影城(絲路文化產業園)的建設既展現了古絲路燦爛文化,又可將絲路文化與旅遊、休閒、冰雪運動相結合轉化為具有很強生命力的文化產業。

  

  絲綢之路文化影視城目前面向全國招商——民俗餐飲大排檔26席,涵蓋特色小吃/土特產/有機食品;地域文化特產門市16席:涵蓋工藝品/文玩/玉石/肉植;特色餐飲涵蓋複式度假特色餐飲7席;西域三十六國驛站涵蓋觀光主題客棧13席。

  影視城產業園內部業態豐富,其中分為:絲路古街區(含西域三十六國驛站、西域小吃街、西域古街拍攝區、傳統手工作坊區、坎兒井等)西域都護府(西域博物館)、絲綢之路歷代名人蠟像館、絲綢之路餐飲文化區、非遺與手工藝品展示銷售區、絲路文化藝術家工作室(美術、書法、音樂、影視創作)、茶樓酒肆等幾個區域。

  文旅產業掀起新疆投資熱潮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烏魯木齊文化旅遊產業也成為投資熱點。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新疆在建旅遊項目已達359個,實際完成投資達140.2億元,同比增長21%,而烏魯木齊市2016年旅遊直接投資達到46.35億元。烏魯木齊市旅遊局局長朱新榮今年7月在參加活動時提到,「2017年,烏魯木齊旅遊投資額預計將達到150億元,同比增長224%。烏魯木齊市2017年在建文化旅遊及旅遊融合類項目就有55個,預計總投資468億元。此外,烏魯木齊市還有文化旅遊投資儲備項目77項,預計總投資達670億元。」他說:「我們將按照『主題差異、功能互補、特色鮮明、呼應聯動』的原則,將烏魯木齊市文化旅遊產業規劃布局為七大產業組團,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旅遊項目。」

  據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目前正在創建重點旅遊項目庫並編制旅遊投資計劃,在做項目儲備的同時確保旅遊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早日落地建成。在投資模式方面,不僅支持企業通過PPP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旅遊項目,還積極探索「旅遊+金融」模式,藉助金融手段推動旅遊發展力度,支持有條件企業上市融資。面對新疆的文旅產業投資熱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楊曉東這樣評價:「新疆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新疆文化旅遊產業必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西安瑰寶:千年大雁塔 講述絲路傳承故事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瑰寶:千年大雁塔 講述絲路傳承故事   西安網訊 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遺存和文化瑰寶
  • 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講述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意義
    12月1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承辦的「2020 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高峰論壇上舉行了共同體成員間合作年度主題作品、4K紀錄片 《穿越絲路雙城記》全球首播發布儀式。
  • 回望絲路歲月,講述大時代下的小故事
    絲綢之路是世界文明的寶貴遺產,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段)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年是「絲綢之路:(起始段)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申遺成功的第五年,絲路沿線博物館圍繞「絲綢之路」主題策劃和舉辦的展覽非常之多,大多展覽基本都是站在宏觀的視角講述絲路故事,比如2014年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絲綢之路」大型文物展覽,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 ...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在大巴扎八方遊客向世界講述新疆故事
    在孫秀琴看來,設計旅遊文化產品是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她覺得,人們走到一個地方就會傳播一個地區的文化,帶走一個地區的故事。  「絲綢之路很神奇,作為新疆的設計師有責任去傳承好這裡的文化,也希望我們的文化帶著絲綢之路的芳香走向世界。」
  • 西北五省區和兵團共推「絲路中國·西北風」
    為了展現2020年西北旅遊新風貌,引導全國遊客和華僑認識西北、暢遊西北,在西北各省區和兵團文化旅遊部門支持下,西北旅遊協作區秘書處聯動國內外近30家華文媒體機構共同發起的「絲路中國·西北風」公益聯合推廣行動將於9月1日啟動,神奇大西北的山水美景、旅遊線路、文化故事等將通過網絡、廣播、電視、期刊、新媒體等廣泛傳播向國內外。
  • 沿海上絲路,講中國故事 ——「盛世公主號」羅馬起航
    此次活動旨在藉助郵輪平臺推動公共外交,通過郵輪這一載體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歐亞非等國民間友好交往,面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進一步宣傳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彰顯中國風採。此外,開闢「海上絲路」這一特色航線,還可以推動中國郵輪經濟發展,促進中國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為此,嘉年華集團專為我國量身定製了一艘充滿中國元素的全新郵輪,並特別命名為「盛世公主號」。
  • 新疆古絲路文化:絲綢之路上的明珠——龜茲古鎮
    以漢朝在西域設立官員為標誌,絲綢之路這條貫穿東西方交流的大通道開始進入繁榮時期。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漢代西域有南北兩道,樓蘭是兩道的分岔點。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庫爾勒) 、烏壘 、輪臺,再西經龜茲(庫車)、姑墨(阿克蘇)至疏勒(喀什)。
  • 絲路故事丨一帶一路上的新疆第一MALL 寶能城煉成記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性日益顯現,這片熱土由此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 「前沿」,在商業巨頭們參與建設絲路未來發展格局的行動中,寶能集團給新疆帶來了一個特別的項目——新疆寶能城,它讓新疆烏魯木齊這座城市向上生長了100米。這100米就是寶能版 「絲路春天的故事」。
  • 中國花燈成為加拿大國家博覽會亮點 講述古代絲路故事
    中國花燈成為加拿大國家博覽會亮點 講述古代絲路故事 2018-08  這一綜合展會設立了名為「絲路傳奇」的花燈專區。17組、約百件來自中國四川自貢的花燈向觀眾講述古代絲綢之路的故事。大會組織方形容,這些花燈營造了「萬花筒」般的奇光異彩。  除了再現馬可·波羅遠遊中國的場景外,花燈還展現了諸如辛巴達航海、阿拉丁神燈等不少經典神話故事的內容。不論人物或動物,花燈造型都惟妙惟肖。
  • 《絲綢之路文化叢書》新書首發式在新疆昌吉州舉行
    用文字講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昌吉州)地域文化特色、歷史沿革、文化風貌,回顧絲綢之路上的人、事、文化和精神,《絲綢之路文化叢書》12月15日上午在新疆昌吉州舉行首發儀式。《絲綢之路文化叢書》由昌吉州黨委宣傳部牽頭,知名作家劉亮程、考古學者巫新華主編,特約國內一線作家、學者撰稿,分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
  • 「絲綢之路」申遺6周年,首次發布「絲路文化遺產年報」
    2019年6月21日,依託於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國際絲綢之路與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Intercultural Dialogue on the Silk Roads, IIDOS,以下簡稱「絲路中心」)正式成立。「絲路中心」的任務就是要在UNESCO的支持下來設計和開展工作。這其中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年要發布《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年報》。
  • 講述絲路傳奇,七集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 央視播出
    自古以來,海上絲綢之路就是中外海洋交通的大動脈。它連接兩大洋,溝通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中東與非洲諸國的交往,使中國從陸地走向海洋。它與縱橫亞歐大陸的陸上絲綢之路交相輝映,見證了兩千多年來中國與外部世界經濟、技術、文化及民眾間交流的歷史,其影響時至今日曆久彌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所形成的「開放、互惠、和平、友好」的歷史基因,成為人類珍貴的文明遺產。
  • 西安城牆開啟2017新春燈會 花燈融合絲路故事
    1月21日晚,在西安城牆永寧門內,文化學者、民俗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市民、學生等社會各界代表500餘人一同見證了一個歷史時刻,隨著擊鼓聲和全場觀眾的倒數聲,滿城花燈齊綻放,充滿兒時回憶的「燈籠會」在耳畔迴響,由此拉開了為期44天城牆新春燈會的帷幕。第30屆「唐都上元不夜城」西安城牆新春燈會正式開啟。
  • 一份禮物一段故事丨 「寧夏故事」文化和旅遊外宣品徵集活動現在開始啦!
    自秦起,寧夏就誕生了不計其數的動人故事,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痕跡。在這裡,秦蒙恬興修水利、築垣建郡,漢武帝六巡朔方、開鑿絲路,唐太宗靈州會盟、曜威雲朔,李元昊建都稱帝、一展雄風……寧夏,是賀蘭護佑、黃河滋養的魚米之鄉,是朔色長天、大漠孤煙的雄奇之地
  • 絲路旅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絲路沿線目的地,如何針對這一文化主題發展當地旅遊業,講好絲路之上的中國故事呢?  風口之上,投資如何落地  「一帶一路」的全面推進,讓國內絲路沿線目的地和國內旅遊企業看到了巨大機遇。8000多公裡、途經66個國家和地區的絲綢之路,路線長、距離遠、景點多、交通接駁困難,所以絲路旅遊只可能是一個概念。」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認為,絲路旅遊破局要分三步走,包括中國段的完善、中亞段的提升和歐洲段的銜接。  浙江正努力成為「一帶一路」的排頭兵,借船出海是其破局的主要戰略。
  • 品味東西日常,講述溫暖的絲路故事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收官
    該系列片將絲路文明和絲路精神等宏大選題進行「碎片化」拆解,以專家實地探索、體驗式拍攝為主線,從不同視角和主題切入,借今日視角重讀歷史,挖掘立體而生動的絲路新故事。《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的五個系列分別從品味東西、城市奇觀、時尚設計、美術雕塑、治國之道五個主題切入。
  • 絲路古幣軼事《中國絲綢之路貨幣》誕生記
    甘肅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段,數千年來,在長達千餘公裡的絲綢之路上,商旅往來,使節奔走,東西方文化在交融。來自東羅馬帝國、貴霜帝國的錢幣,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神秘地出現在甘肅大地上。然而,古老錢幣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呢?1986年12月20日,甘肅省錢幣學會在蘭州飯店舉行了成立大會,選舉張文耀為會長,張忠山擔任秘書長,學會秘書處設在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金融研究所。
  • 海上絲綢之路:「東海絲路」與「南海絲路」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精彩故事情節,千萬不要錯過噢!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東海絲路」和「南海絲路」之分,「東海絲路」是指從山東半島經渤海到朝鮮半島最終到日本的航線。強大的唐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的經濟、文化強國,日本派遣了大量遣唐使來到唐朝,日本商人也想一睹大唐盛世的風採,於是也沿著這條「東海絲路」來到了中國。中國與朝鮮半島、日本的官方貿易交流十分頻繁,民間貿易也十分活躍。來到中國學習的著名僧人圓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對這些活躍在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民間商人做了詳細記載。在書中提到了當時的新羅國人張保皋。
  • 漫遊城固 邂逅清涼與故事
    擁有各類文化旅遊景點60餘處,其中尤以陝南唯一世界文化遺產張騫墓、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五門堰、中國柑桔生態觀光第一園桔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南沙湖,以及國立西北工學院舊址古路壩等景點聞名遐邇。,張騫精神與絲路文化再一次成為熱點。
  • 用民樂講述關公故事 向世界展示關公文化
    從耄耋老人到幾歲兒童,幾乎都能說出幾個關老爺的故事。」王曌華宸說,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已然成為了一種全民族的精神和大義,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但是用民樂講述關公故事的先例卻並不多。她覺得《關公頌》概括了運城幾千年以來關於華夏民族文化的傳承。「比如說,近千年的桃園結義,可以作為道德標杆的一個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