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另類解讀:第35期)
(文·張凡)
每當提起秋天,總是會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肅殺與蕭瑟之感。然而這卻只是一種習慣性的錯覺,真正的秋日,絕非如此悽涼的景象,反而是一幅絕美的繽紛畫卷。比如劉禹錫就曾直言不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可見在古代詩人的眼中,秋天乃是一道美妙絕倫的風景。而若是有人要問,怎樣的深秋盛景堪稱人間絕色,那麼便讓朱熹這首古詩,來帶你領略世間最美的秋光。
這首古詩名為《秋月》,乃是朱熹專門為描繪秋日盛景,而寫就的一首佳作。人間雖有萬般美景,可是卻都無法和此詩中的秋天相比。秋光流轉,動人心魄,妙筆之下,將一幅幅絕美的景色,盡情地勾勒。
在這首古詩當中,秋日的美麗,得到了異常完美的體現。紅葉繽紛,碧水清流,長空萬裡,白雲悠悠。風清雲淡天漸遠,山高水長氣微寒。這樣的環境,充滿了清新明快的意味,讓人的心中一片寧靜,不染塵埃。
《秋月》
宋·朱熹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朱熹是一位被後世學者評價很高的人物,在他所寫的古詩當中,總是能夠讓人體會到一種不同尋常的境界。似乎他的心間,裝滿了人生的妙理,而他筆下的風景,也都被賦予了一種奧妙無窮的韻味。包括這一首名為《秋月》的古詩,同樣具有著其他詩人的作品中,所沒有的境界。
此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簡單明了,話語直白。但是給人的感覺,卻遠遠不止這麼簡單,透過這些文字,仿佛讓人看到了一顆遠在紅塵之外,不入世間紛爭的清淨內心。清清泉水流過心田,悠悠白雲飄在心間,無論有多少煩憂,在此刻都已隨風而去。片片紅葉,點燃了生命的氣息,點點青山,象徵著高遠的境界。
他像是一位超脫了世間凡塵的聖者,在美妙的秋日中漫步於山水之間。舉目四望之下,一番良辰美景映入他的眼帘,「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秋天裡的泉水,比以往之時顯得更加清澈動人,溫柔中帶著一絲清冽的意味,從長滿碧草的山頭上傾瀉而下,似飛流瀑布,激蕩人心。萬道激流,沿著山體落下,最終在山腳下匯聚成一汪深潭,潭影悠悠,倒映著明淨的碧空。
水天一色,更顯秋意盎然。眼前這一切,就宛如他的內心一樣,清靜而又空曠,在這片天地間隨意的流淌。心中的思緒,隨著山頭的秋水遊走,無欲無求,順隨自然而動。清澈的目光,在萬裡長空中飄蕩,直到無盡的遠方。
「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綿延數十裡的蒼翠青山,為他隔斷了紛紛擾擾的紅塵,讓他能超脫在外,獨享安寧。就像是天空上悠然漂浮的白雲,起舞弄清影,不在人世間。一片又一片鮮紅如火的楓葉,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把這個秋天裝扮得極為絢麗多彩。
如果說秋天是一位風韻動人的佳人,那麼滿山遍野的紅葉,就是它微微輕啟的朱唇,傾訴著屬於秋天的柔情。紅葉白雲兩相宜,朱唇素衣,裝點著秋天這位美麗的佳人。它似乎不食人間煙火,從九天之上降臨人間,喚起人們最為純真的內心。讓那些迷失在紅塵之中的人生,逐漸變得清晰,找到寧靜的歸宿。
唯有這樣的深秋盛景,才能堪稱人間的絕色,朱熹這首古詩,帶領我們每一個人,都領略了一番人世間最美的秋光。它就像是一位紅顏知己,陪你走過今後的人生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