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古詩,堪稱大唐第一邊塞詩,氣勢磅礴千古無人能及

2020-12-16 公子小凡L

在千年以前的大唐盛世之時,神州大地上,湧現出了無數優秀的詩人。從而也將唐詩,發展到了無比輝煌的地步,尤其是描寫塞外風光的邊塞詩,在這個時期走上了有史以來的最巔峰。而其中有一首古詩,堪稱大唐第一邊塞詩,那種磅礴的氣勢,可謂是千古無人能及。

塞外

這首古詩,正是出自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之手,名為《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此詩乃是他隨軍出徵之時所作,他在詩中描寫了一場,極其駭人聽聞的大漠風沙,和三軍將士身上所攜帶的,那種英勇無畏的豪邁氣勢。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 》唐代:岑參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車師西門佇獻捷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所有邊塞詩中,最令人難忘的一首。因為從來沒有任何一首古詩,能夠寫得如此磅礴豪邁,令人熱血升騰。

岑參跟隨著大軍離開唐朝的國都,一路開赴茫茫大漠。他們走馬川行雪海邊,綿延萬裡的錦繡山河,早已被拋在身後,眼前所面對的是一片冰川雪海,還有那蒼茫無際的遍地黃沙。這裡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四下了無人煙,只有悽冷的寒風,在他們耳邊不停地呼嘯。

冰川雪海

隨著夜色漸深,風勢也逐漸愈演愈烈。兇猛的狂風猶如野獸般呼嘯而來,風中不僅攜帶著滿天滾滾黃沙,連同地上那一川鬥大的碎石,也被狂風吹起,遍地亂走。那種鋪天蓋地的場面,足以讓人感到心驚膽戰!

然而就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唐朝的軍隊依然毫不停留,在狂風中繼續向前穿行。因為此時此刻正是敵人入侵之際,遙遠的戰場上,已經是狼煙四起,黃塵飛揚。無數的大唐子民正在遭受戰亂之苦,眾多生死兄弟正在孤軍奮戰。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趕到那裡,驅逐敵寇,彰顯漢唐之威。無論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擋不住「漢家大將西出師」!

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們身先士卒,走在軍隊前方。他們的一身鐵甲,晝夜不曾脫下,早已被風沙染成了淡淡的金色。身後的士兵手持長戈,在風中相互碰撞,儘管每一步都走得那麼艱難,可他們的信念卻依舊堅定不移。

此時寒風正勁,冷冽的寒氣使每個人的臉上,都如刀割一般疼痛。戰馬身上的汗水,還未來得及落下,就已凝結成冰。甚至岑參正在用溫水研磨的墨汁,也在寒冷的天氣下,瞬間凝固了起來,可見當時的環境有多麼艱苦。

岑參

即便如此,他們最終還是挺了過來,堅強的走出了茫茫大漠,來到了這片期待已久的戰場。敵人聽說他們到來之後,全都望風而逃,不戰而潰。這就是他們自身攜帶的威勢,連那樣兇猛狂暴的風沙都能戰勝,又何況是對方這群烏合之眾,當然不敢與他們正面交鋒。不過他們並沒有得意忘形,而是乘勝追擊,勢必要給對方一個無比深刻的教訓。

趁勝追擊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大唐軍隊那種可戰天地的氣勢,已經完全壓倒了敵人。他們大勝而歸,高奏凱旋之歌。岑參在這萬分激動的時刻,親自動筆寫下了這首古詩,來講述這次不同尋常的經歷,與三軍將士的萬丈豪情。

與此同時,也正因為岑參親身參與了,這次異常艱苦的遠徵,才能夠把這首古詩,寫的如此磅礴大氣,千古無人能及。

這也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那些不同尋常的遭遇,他又怎能寫出這首,堪稱大唐第一邊塞詩的壯麗詩篇。所以說,只要我們戰勝了生活中的磨難,就能夠為自己創造出不一樣的輝煌。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中最氣勢磅礴的邊塞詩,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尤其是岑參的一首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氣勢磅礴的邊塞古詩,被譽為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這首古詩就是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 司空曙這首古詩堪稱中唐雅調,悲調自饒神韻,不必深遠
    他的詩作多有人生哀苦的表達,與當時的安史之亂、大唐的盛世轉衰有直接關聯。不過在中唐詩歌普遍萎靡的詩歌風氣當中,司空曙的詩作所發出的悲涼壯美之意,還是很出彩的。比如他的一首寫於安史之亂之後的古詩,堪稱中唐雅調,悲調自饒神韻,不必深遠。且看: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讓人們津津樂道。但如果你只會背《水調歌頭》這一首中秋詩詞,那就有點out了。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這4首描寫中秋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第1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 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大唐最著名的詩人有兩位,一位是飄逸灑脫的詩仙李白,一位是憂國憂民的詩史杜甫。他們的詩篇,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束光穿越時空,來到現今,光耀你我心房,故要時常吟誦、品味其中的美與智慧。下面我們一起來領略,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 什麼樣的古詩,才算好詩?千古流傳的名詩絕句都做到了這3點……
    直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痴迷於古詩創作。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算好詩呢?千古流傳的名詩絕句都具備三個特徵:意象豐富,意境唯美格律詩,字數多的七律無非56個字,而五絕僅僅只有20字。如此短的篇幅,如果是現代詩歌絕對無從下手,而古詩卻能做到言簡意賅,字少意豐。這也是古詩的魅力所在。其中的「意」字,就是指所描寫的意象和內容。
  • 怎樣的深秋盛景堪稱人間絕色?讓朱熹這首古詩,帶你領略最美秋光
    然而這卻只是一種習慣性的錯覺,真正的秋日,絕非如此悽涼的景象,反而是一幅絕美的繽紛畫卷。比如劉禹錫就曾直言不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可見在古代詩人的眼中,秋天乃是一道美妙絕倫的風景。而若是有人要問,怎樣的深秋盛景堪稱人間絕色,那麼便讓朱熹這首古詩,來帶你領略世間最美的秋光。這首古詩名為《秋月》,乃是朱熹專門為描繪秋日盛景,而寫就的一首佳作。
  • 小學必背古詩129首,第13首《登鸛雀樓》內容賞析,詩句千古流傳
    【您知道嗎】90%的小學生家長不清楚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多少首。 我來告訴您,最新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129首,這129首是需要小學生背誦、默寫、深刻了解字詞句的意思的、是階段性考試必考的內容。
  • 十首與柳樹相關的古詩,第一首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千古名篇
    它是古詩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描寫春天的古詩少不了它,因為它是春天的使者。描寫美女的古詩也少不了它,因為它隨風搖曳的姿態,猶如細腰美女,適合入詩。離別詩也不能忽略它,因為「柳」諧音「留」,象徵著離別的依依不捨。由於柳樹這些豐富的內涵,導致詩人頻頻運用它表達情感,因而產生了不少與柳樹有關的詩歌。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而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上聯一:畫上荷花和尚畫這是一個迴文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
  •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詩,寫得氣勢磅礴,堪稱千古名篇!
    李清照,宋朝時期著名的女詞人,其詞到現在,也依舊能獲得諸多好評,有人說易安只會作詞不會寫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首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詩烏江,此詩通俗易懂,堪稱千古名篇!這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種十分憤激的語氣,表現了詩人 的這種不滿:「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意思是說:一個人,活,要活得有點奈氣;死,也要死的英雄。
  • 李白這首詩洞察世事,看透時局但仍失偏頗,第四句堪稱千古諷刺詩
    這一句是諷刺古代君王尋求長生不老之術,堪稱千古諷刺詩。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這兩句是詩人對時局的判斷和對未來的期望。借蟾蜍食月來代指大唐王朝由盛轉衰,賢明的唐玄宗因受到楊貴妃美色的迷惑變得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社會局勢變得晦暗不明。 面對這種局勢,詩人希望能有一位類似於后羿的大英雄站出來拯救天下蒼生。
  • 新婚燕爾,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
    導言:新婚燕爾,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愛情,一直是人類的主旋律。當人們走出洞穴,不再為了吃喝而發愁之後,愛情便已成為人類分不開的東西了。《贈荷花》,李商隱新婚之作這首《贈荷花》,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既是一首愛情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這首詩的特點是簡單明快,通俗易懂。李商隱與妻子結婚後不久,贈給她的一首情詩,用以表達自己的心意,抒發內心的情感,通篇都是簡單通俗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情感。
  • 蘇東坡在廬山寫下5首古詩,第4首毀人清譽,第5首千古留名
    這首詩把廬山擬人化了,寫出了廬山對蘇東坡的那種親近感。其實這是蘇東坡把自己的情感賦予了廬山,反而凸顯了蘇東坡對於廬山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同時蘇東坡又寫了第3首古詩,《初入廬山三首其三》:「自昔懷清賞,神遊杳藹間。如今不是夢,真箇在廬山。」
  • 劉禹錫的一首懷古詩,餘秋雨贊其情懷「上天入地,沒有邊界」!
    唐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詩人劉禹錫罷歸洛陽 ,路過石頭城,見昔日豪華勝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於是寫下了一首懷古詩篇《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 用一首古詩送元旦祝福,您選擇哪首?我推薦一首千古名篇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每當傳統佳節到來,我們都能想起一兩首古詩。但是元旦節很特殊。古人過的元旦節,就是我們現在的農曆春節。如果用寫春節的古詩,來送元旦祝福,總感覺怪怪的。那麼,如果非要您選擇一首古詩,您會選擇哪一首呢?我推薦盛唐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
  • 唐朝詩壇最巔峰的鬥詩對決:三位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高下立判
    唐朝詩壇最巔峰的鬥詩對決,三位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高下立斷 耿湋、張喬、馬戴、吳融、殷堯藩、司馬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數不清的文人騷客在鸛雀樓揚頭放歌、縱橫風月,一首首的不朽佳作魚貫而出,一篇篇的豔華辭藻不斷湧現,鸛雀樓的火熱持續了整個大唐。然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一次巔峰對決,卻是發生在盛唐時期的群雄鬥詩,三位大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首首令人驚豔。
  • 如何寫懷古詩?兩首姑蘇懷古詩作,道盡千古歷史滄桑!
    懷古詩作在古代詩詞所佔比重也非常多。故地懷古也是常用的主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上乘佳作,詞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遂成千古名句。
  • 岑參有7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只有這1首是七絕古詩
    此時的大唐王朝正處於上升階段,盛唐已經來臨。但是即便是繁華的盛唐,也絲毫不能減去邊塞隨風而至的風沙。34歲的詩人就這樣騎著馬離開長安一路西行。他並不是不思念故鄉,也並非對邊塞有多麼深厚的感情。這首唐詩的題目是《逢入京使》,是岑參入選唐詩300首當中的唯一一首七言絕句。岑參一共有七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但是只有這一首是七言絕句。在這首古詩當中,最有名氣的詩句自然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古詩體現出了詩人複雜的情感。
  • 千古絕句,霸氣豪邁的古詩文,你不得不收藏!
    詩中體現了作者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使它成為後人稱頌的千古名篇。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唐)王昌齡的《出塞》。大意:如果龍城的守將衛青將軍如今還在的話,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起用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美好願望。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