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部分海港城市一樣,青島是個集摩登與老派於一身的小城。你可以在百年小洋樓裡面朝大海喝杯咖啡,也可以租輛山地車徜徉於民風猶存的舊房老街,坐在教堂旁邊等一段鐘聲,然後在夜晚,遊蕩到劈柴院或啤酒街,感受那裡永不落幕的大排檔。
如果蛤蜊是這座島城的滋味兒,那啤酒則更好的詮釋了青島人豪邁的性情,這座「啤酒之城」百多年來,都用獨特的方式演繹著啤酒的奔放特質,無論是滿大街的「青島一怪」的塑膠袋打啤酒,還是啤酒街1.5升的原漿扎啤,都足以讓你對啤酒產生全新的認識。更何況每年8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還有任你揮霍豪情的青島啤酒節!;-
青島的頭號怪事就是用塑膠袋打散啤酒,夏天的傍晚,市場裡可以看到趿拉著拖鞋的男人手中提著塑膠袋悠閒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袋裡是飄著厚厚白沫的黃色液體,那便是散裝的青島啤酒。這是青島的街頭一景,當然也只有近水樓臺的青島人才能有幸享用到其中的新鮮滋味。
散裝啤酒的消費在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塑膠袋出現前,50、60年代開始,還曾流行過罐頭瓶和大粗碗喝啤酒的潮流。那時候喝酒的人多,時間又集中,飯店的出酒管完全應付不了,於是就出現了大缸子+水舀子+粗瓷大碗的景兒。服務員只管把大碗擺在長條櫃檯上,從大缸裡舀上滿滿一舀子啤酒,從頭開始一碗一碗盛到大碗裡。這種賣法既沒有泡沫,也沒有生啤的殺頭,僅僅是一些黃湯,即使這樣也沒擋住青島人喝啤酒的興致。
大碗啤酒這段時間至少持續了20年,當時還是計劃經濟,除了飯店,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準銷售散啤,人們要想喝上啤酒,就只能到飯店去過癮。據說當時青島啤酒廠負責送貨的小夥兒也是島城的「人物」,由於供不應求,各家店主都巴結著送貨員,希望自己能成為排在前列的送貨店家,以免缺貨影響生意。
後來出現的扎啤機保持了鮮啤的低溫和爽口,出現塑膠袋散啤也就很自然了。一到夏天,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一桶桶堆起來的散裝啤酒,店門前只要擺著「一啤直供」(青島啤酒一廠直供),便是品質和信譽的保證。太陽還未下山,一間間燒烤店便坐滿了人,喝著啤酒,吃著烤串,悠哉自在。很多到過青島的外地人開玩笑說,夏天一踏上青島,就能聞到讓人流口水的散啤味。
另一個獨屬於青島人的幸福便是可以喝到新鮮的原漿啤酒,而且有經驗的青島人會告訴你要想喝到正宗的原漿必須要到位於青島啤酒街,就在青島啤酒最早的生產廠(青島啤酒一廠)周邊,整條街都是直接從啤酒廠生產線直接「截獲」的未經過濾的原漿啤酒,也保留著最新鮮、醇香的風味。
由於活性菌完好保留,啤酒的保鮮就相當困難,因此也只能在靠近酒廠的啤酒街一帶才能享受的到。每天下午,啤酒街便會出現一輛綠色的「青島啤酒街專供車」,笑盈盈地在每家店鋪前停下,放下幾桶預定好的新鮮啤酒。然後等待夜幕降臨,這裡每晚照常上演的啤酒狂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