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咖啡的歷史
藍山咖啡豆被譽為「閃著金光的豆子」,產於牙買加西部藍山山脈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帶,這裡山勢險峻,空氣清新,終年多雨,晝夜溫差大,加上得天獨厚的新火山土壤,使得這裡產出的咖啡豆微酸而醇香。同樣的咖啡樹種無論被種植到氣候類似的夏威夷、肯亞、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是其他任何地方,味道都大不一樣。
藍山位於北緯25度和南緯25度之間的咖啡帶,有肥沃的新火山土壤,空氣清新,沒有汙染,終年多雨,晝夜溫差大,令藍山咖啡的口感與香味出類拔萃。
喜愛藍山咖啡的人稱它是「集所有好咖啡優點於一身的『咖啡美人』」。
藍山咖啡的生豆是青色的,外觀很整齊,大小是中等偏小,兩端有些翹起。烘焙後體積增大很多,很飽滿。
由於市場需求巨大,藍山小種咖啡種植被引進緬甸,成為緬甸咖啡種植莊園的一大特色,也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咖啡美人的絕佳風味。
口感完美,濃鬱香醇
藍山小種的味道非常乾淨,而且它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咖啡之一。芳香、順滑、醇厚,給人的感覺就像寶石一樣珍貴。正是因為藍山小種的味道適度而完美,所以藍山小種一般都以黑咖啡的形式飲用。
藍山小種能如此火爆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擁有所有好咖啡的特點,不僅口味濃鬱香醇,而且由於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所以完全不具苦味,僅有適度而完美的酸味,一般都單品飲用。
水洗處理法
利用水洗和發酵的方法去除果皮果肉及黏膜。使用水洗法的農場一定要建造水洗池,並能夠引進源源不絕的活水。處理時,先去除果皮果肉,讓其發酵12—18小時,然後將完成發酵的豆子放入池內,來回推移,利用豆子的摩擦與流水的力量將咖啡豆洗到光滑潔淨。
經過水洗之後,這時,咖啡豆還包在內果皮裡,含水率達50%,必須加以晾曬乾燥,使含水率降到12-14%,否則他們將繼續發醇,變黴腐敗。此後對咖啡豆進行篩選,然後放置在專門的倉垛裡儲存,這些程序必須嚴格掌握,否則,咖啡的質量將受到影響。
藍山小種生豆參數
水分:11.4%
密度:833
風味:堅果、李子酸甜、醇厚且平衡感好、檸檬酸質透亮
處理方法:傳統水洗處理
推薦烘焙度:中烘焙
藍山小種衝煮方法
日常衝煮濾杯選擇:V60濾杯、kalita扇形和KON0均可
KONO 參數:15g粉,水溫86度, 研磨4,水粉比接近1:14,總時間1:50左右
手法:25-30g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0s,第一段注水到120g斷水;垂直水流,小水流慢繞圈;第二段注水到225g,水流和繞圈速度稍微快一些,減少粉粒堵塞濾杯,導致過度萃取。
其他萃取方法
法壓:3.5-4的研磨度/水溫90度
虹吸:4研磨度,水溫:89度
愛樂壓,4研磨度,水溫:88度
來源於:真紅咖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