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故事:揭秘比薩斜塔百年斜而不倒,究竟是什麼原因斜立百年的

2020-12-14 探秘故事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今天的探秘故事。相信大家提起義大利,人們立刻會聯想到,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斯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等。除了這些自然和文化遺產,義大利還保留著一些世界罕見的奇蹟,比如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那麼比薩斜塔究竟神奇在哪?目前這種傾斜狀態又能保持多久呢?

比薩斜塔是一座獨立式鐘樓建築,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作為當時重要的宗教建築,難道他的傾斜是在修建之初刻意而為的嗎?其實在最初的設計中,這座鐘樓是垂直豎立的,原設計為8層高54.5米。獨特的中世紀風格建築,進入20世紀,隨著對比薩斜塔越來越精確的測量,經過使用各種先進設備,對地基土層進行深入勘測,以及對歷史檔案的研究。一些事實才逐漸浮出水面,比薩斜塔本應是垂直的建築,但是在建造初期就開始偏離了正確位置。

在1178年,當鐘樓新建到第4層時,建造者發現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鐘樓已經偏向東南方傾斜,工程因此暫停。不過這座建築並沒有因此廢棄。據記載,1198年已有的建築內懸掛了撞鐘,實現了它作為鐘樓的初衷。1231年,這項工程得以繼續進行。建造者採取各種措施,試圖修正傾斜,並開始用大理石作為材料建造塔身,每一塊石磚都是石雕佳品。石磚與石磚間的粘合極為巧妙,有效的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個因素。同時建築師還刻意將鐘樓上層,搭建成反方向的傾斜,以便補償已經發生的重心偏離。但是當修建工程,進行到第7層的時候,塔身變成了凹型。於是工程再次暫停,但是義大利人民,並沒有放棄這座建築。

直到1360年,在停滯了差不多一個世紀後,鐘樓向完工,開始最後的衝刺,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傾斜外觀,經過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發現比薩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比薩斜塔地基下面,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薩斜塔下有好幾層不同材質的土層,由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黏土相接形成,而在深約1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後來的挖掘表明斜塔建造的位置,是在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在這種土質條件下,經過千辛萬苦修建起來的斜塔,依然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根據現有的文字記載,比薩斜塔完工之後,在幾個世紀以內的傾斜是緩慢的,建築本身和地基下方的土層,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因此人們也沒有,對斜塔進行特意的維修。然而1838年的一次考察工程,卻導致了傾斜的突然加速。當時的研究者,為了探究斜塔地基的形態,在原本密封的地基周圍進行了挖掘。

然而這一行為使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開裂,還發生了嚴重的地下水湧入現象,工程後的勘測結果表明這次傾斜,足足加劇了20釐米。而此前200多年的傾斜,總和不過5釐米。在工程結束以後,比薩斜塔的加速傾斜,又持續了幾年,然後才趨於平穩,減少到每年傾斜約0.1釐米,此時塔身偏離,垂直狀態已有5米多,由於傾斜程度過於危險。比薩斜塔曾在1990年初,停止向遊客開放。經過十一年的修繕,耗資約2500萬,斜塔被扶正44釐米,基本達到了修復預期的效果。專家認為只要沒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經過修復的義大利斜塔,300年內將不會倒塌。

2001年年末,比薩斜塔才再次向遊人開放。那麼究竟是用什麼方法,才減少傾斜的呢?斜塔的拯救,歷經過很多的方案,但都未曾見效,最終拯救比薩斜塔的事宜上,看似簡單的技術,地基應力解除法,其原理是,在斜塔傾斜的反方向塔機下面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體的重心後移,從而減小傾斜幅度。這個方法最早是在1962年義大利工程師針對,斜塔的傾斜惡化問題提出的,當時被稱為「掏土法」,但是由於過於淺顯而遭到長期擱置,直到在墨西哥城主教堂的糾偏中成功應用,這個方法才被重新認識和採納。

經過這麼多曲折,義大利人民對比薩斜塔,已經積累起了深厚的感情,解決了傾斜問題,他們又對斜塔進行了深層次的修復。由於比薩斜塔距離地中海較近,頻繁的暴雨襲擊讓塔身逐漸受損和褪色。於是一個10人的強力修復小組成立起來,並開始利用雷射鑿子和注射器清洗塔身。他們花費了8年零3個月的時間,清洗了兩萬多塊石頭,才讓這座獨立的8層鐘樓看起來煥然一新。

原本可能是建築敗筆的比薩斜塔,經過幾個世紀人們的不斷努力,最終有了如今的盛名。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世界奇蹟,在建築背後凝結的是人類創造的心血。無論在建築方面還是精神文化方面,對後人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了。我是探秘故事,一個故事講的不太好的人。但是我會竭盡全力講好每一個故事,下個故事再見。

相關焦點

  • 揭秘「比薩斜塔」百年不倒之謎
    相傳1590年,偉大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的頂層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從此,人們同時記住了伽利略和壯觀且斜而不倒的比薩斜塔。這些問題曾一度引起相關專家的熱議,到了20世紀,隨著科技的發展,對比薩斜塔的測量越來越精確、對地基土層的勘測設備越來越先進,最終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浮出水面。比薩斜塔在最初的設計中實際上是一幢垂直建築,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偏離了正確位置。  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地基下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薩斜塔下有好幾層不同材質的土層,各種軟質土層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而成,在約一米深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為了「站穩腳」,它用了幾百年的努力
    幾百年的歷史中,多次地震中還能倖存的比薩斜塔。人們為何要建造一座斜塔,這座塔是生來就斜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見識一下這座難以「扶正」的塔。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它原本的作用是一座獨立式鐘樓,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鐘樓,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這座塔的計劃建設是8層高,一座氣派的園形柱廊聯拱式建築,所以就算本塔不斜,一樣很耀眼!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義大利的地標性建築物——比薩斜塔,有很多人都知道比薩斜塔,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為什麼是斜的。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如此斜塔,為什麼不倒?現在帶著這兩個問題,跟著心心一起來看一下吧。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上,當今成為去義大利遊玩的遊客的必打卡之地。
  •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比薩斜塔,也就是義大利比薩城獨立式鐘樓,舉世聞名於它獨特的「斜而不倒」。或許曾經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傾斜角度這麼大,它還能夠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是不是當初的設計者讓它「生來就斜」呢?還真不是。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其實早在18世紀,關於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就有了兩派不同見解:由歷史學家蘭尼裡克拉西為首的,堅持比薩塔是有意建成不垂直的藝術派,和由建築師阿萊山特羅帶領的,認為比薩塔傾斜歸因於其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務實派。
  • 比薩斜塔為何逾千年斜而不倒,神奇之處在哪兒?
    經過將近11年的時間,花費了2500萬才將比薩斜塔扶正44釐米,專家稱,能夠保持300年不會坍塌。  比薩斜塔是著名的歷史古建築,能夠繼續保持這座古建築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比薩斜塔為何會傾斜呢?是建築技術問題還是那塊土壤的地質問題?既然傾斜了又為何不會倒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比薩斜塔的神奇之處。
  •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跟著旅行帶著風看遍全球各地風景,領略不一樣的風情!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創造了不少建築奇蹟。如我國的萬裡長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這些建築無不體現出人類的努力和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比薩斜塔,即使沒有去過義大利現場旅遊的人都知道,比薩斜塔和普通的塔不一樣,它站立的角度並不是九十度,而是傾斜的。那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 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是這樣斜
    在2個小時的車程中,在歐洲從事導遊工作近十年,來自北京的導遊紀大姐先是給我們做了專業性的講解,她首先給我們解答:比薩斜塔為什麼一直是義大利文化與形象的象徵?原因如下: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
  • 上海「比薩斜塔」,塔底有一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卻斜而不倒
    義大利比薩斜塔說到比薩斜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座建造於1173年8月的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因其「斜而不倒」的特點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築。小方依稀還記得初中課本裡就有關於比薩斜塔的知識點,當時就很想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建築。如今,距離出國這個夢想好像遙遙無期。不過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也有一座「比薩斜塔」,並且傾斜程度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所以,在國內也能一覽斜塔的神奇之處。下面跟隨小方的步伐了解上海的這座神奇塔吧。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說到世界上著名的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絕對是不能不說的,該塔1174年開工建設,竣工於1350年,擁有800多年的高齡,確斜而不倒,堪稱世界上最堅挺的建築。公元1590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自由落體試驗。把兩個不一樣重量的球同時扔下,看哪個球先著地。結果是不管扔什麼球,哪怕是一個球和一根羽毛同時扔,也會同時著地。有這座全球聞名的斜塔,再加上伽利略「做廣告」,比薩真可以說是賺翻了,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此打卡。
  • 傾斜了100年的南興斜樓,挺過12級颱風,比「比薩斜塔」還要斜?
    傾斜了100年的南興斜樓,挺過12級颱風,比「比薩斜塔」還要斜?從開平市區乘6路公共巴士,沿著潭江西行來到赤坎鎮的騰蛟村時,你會看見一座碉樓孤零零地矗立在潭江邊,上面寫著大大的兩個字:「南樓」。1945年7月,侵華日軍為打通南路撤退路線包圍了南樓,赤坎地方自衛隊隊部撤退後僅留7名隊員堅守在碉樓裡,他們頑強狙擊日軍,斃敵16人,堅持了七天七夜,直到彈盡糧絕,最後被日寇施放的毒氣彈燻倒而被捕,殺害後還被殘忍地肢解拋在潭江裡。南樓七英烈雖然只是普通的村民,但是卻書寫了中華民族極其壯烈而永垂史冊的一頁。
  • 比薩斜塔,歷經多年依然斜而不倒,至今也沒有準確答案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園中盛開的菊花,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是一座有近1000年歷史的鐘樓建築,它高高矗立在比薩奇蹟廣場上。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座塔是朝向東南傾斜著的,雖然歷經這麼多年的風霜雨雪卻依然斜而不倒,其原因至今仍然是難解之謎。自從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下兩個鐵球起,比薩斜塔就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座12世紀的建築原先是一個比薩大教堂的鐘樓,但是建成後不久這裡就開始朝東南傾斜,至今依然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傾斜著。神奇的是,雖然斜塔傾斜得很厲害,就是斜而不倒,這也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樁難解的公案。
  • 古代史:斜而不倒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義大利比薩斜塔修建於1173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於羅馬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比薩城的標誌。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3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1990年,義大利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
  • 中國版「比薩斜塔」,距今已有300年,8級地震都沒震倒它!
    談及斜塔,我們都會想到義大利比薩斜塔。建成於1372年的比薩斜塔,一直「傾而不倒、斜而不倒」,伽利略在上面做過自由落體運動,還曾經歷過4次地震,但至今依然斜立於奇蹟廣場。如今,義大利比薩斜塔已經成為旅遊勝地,每年吸引數百萬人前來觀光,被稱為世界九大奇蹟之一。
  • 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傾斜的樣子,又為什麼斜而不倒呢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座外國建築,說道比薩斜塔作為中國學生估計第一次聽說他還要感謝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那就是伽利略。因為我們在物理上都學過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不僅成就了自己,同時也令比薩斜塔聞名世界。那有的人就好奇了,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斜的呢?比薩斜塔為什麼斜成這樣了還沒有倒呢?
  • 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
    導語: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提起斜塔,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比薩斜塔。這座塔因為傾斜數百年不倒而聞名於世,更由於伽利略的「兩個鐵球」自由落體實驗而被寫進了中學課本。大家去義大利旅遊,幾乎都要去拍一張借位的手扶比薩斜塔的照片,但它其實並不是世界上傾斜度最高的塔。
  • 上海的"比薩斜塔",塔底有一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斜而不倒
    這座建造於1173年8月的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因其&34;的特點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築。小方依稀還記得初中課本裡就有關於比薩斜塔的知識點,當時就很想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建築。如今,距離出國這個夢想好像遙遙無期,不過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也有一座&34;,並且傾斜程度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所以,在國內也能一覽斜塔的神奇之處。下面跟隨小方的步伐了解上海的這座神奇塔吧。
  • 上海斜塔千年不倒 傾斜度超過比薩斜塔(圖)
    上海的護珠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在我國上海松江的天馬山有一座護珠塔,這座塔除了具有千年歷史之外,更為神奇的是,它也是一座斜塔,而且竟然比比薩斜塔還要斜。1986年秋,在上海松江文物保護部門工作的林曉明偶然間來到了天馬山,看到護珠塔傾斜欲倒的樣子,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擊打著林曉明。這座塔是開始建造時就是斜的,還是後來斜的呢?
  • 比薩斜塔,為何傾斜800年不倒?
    所以這裡還需提到一個冷知識:比薩斜塔不止是斜的,它還像香蕉一樣是彎的。見此狀,工程師們自然不敢逞強,剩下最後一層樓沒蓋上就又被迫停工了。有科學家推測,正是停工了百年,才保全了傾斜的塔身能屹立不倒。在重壓下,塔底的泥土層變形強化,使其負荷強度有所增加。若非工程被叫停,塔底鬆軟的土壤也許會無法承受整座塔的重量而倒下。
  • 跟我一起去探秘嚴重傾斜卻不倒的神奇斜塔——比薩斜塔
    2.3米,這麼嚴重的傾斜都能夠讓它屹立在比薩城幾百年,簡直就是奇蹟啊!比薩斜塔景觀曾經的人們一直認為這是建造師故意這樣設計的,可是並這樣子的哦~剛開始建造的時候就是按正常的思路垂直的設計圖紙,樓層是八層樓高54.8米,比薩斜塔是後來傾斜的,可是什麼原因造成塔的傾斜
  • 上海千年古塔斜而不倒 斜度超比薩斜塔(圖)
    比薩斜塔  松江千年斜塔更斜了「身體」將被實時監控  比比薩斜塔還斜1.6°,不過尚在安全範圍內  共七級八面,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晨報記者李曉明  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實有一座比它更加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馬山護珠寶光塔(以下簡稱「天馬山斜塔」),這座建於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最近一次「體檢」發現,這座千年古塔傾斜度增加了:從上世紀80年代的6.51°增加到7.10°。這也引發公眾擔憂:斜塔會倒下嗎?又該如何去保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