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斜而不倒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2020-12-14 貝貝歷史新說

古代作家也有這樣描述:「巨像曾矗立此地,是與第一個太陽面向相對的第二個太陽巨像沒有留下什麼複製品或模型,只能依據代文獻的記載而推測它的外觀,可是文獻中只把它當作一件奇物而不是一件藝術品來描述。更令人遺憾的是,巨像未倒坍時的樣子根本就沒有過直接的報導,這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事實上,主要資料都是來自普利尼,他說,最使人讚賞的是羅德島太陽神巨像。那是卡雷斯的得意之作,他當時是亞歷山大大帝宮廷內的雕刻家利西波斯的學生。這尊巨像豎立56年後,在地震中倒坍。不過就算是躺在地上時,它仍然是一件龐然大物,很少人能夠用雙臂環抱它的大拇指每隻手指都要比一整座普通雕像粗。

在它的面前,你真的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了,只是不知當時的人是否會有這樣的概念。而且倒塌後,巨像斷口處呈現巨大的洞穴,裡面巨石累累,孩子們甚至可以爬進去玩耍,或許那是用來豎立巨像時起穩定作用的。傳說還認為,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勒斯,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可惜大地震把這幢巨像推倒了,空留下巨大的軀體。公元654年,阿拉伯人入侵羅德島,入侵者把傾頹的巨像遺蹟運往敘利亞,由入侵的阿拉伯士兵敲碎當破銅爛鐵賣掉,此後杳無蹤跡,這就使這個奇觀的考察和研究更加困難,使後人找不到蛛絲馬跡。

然而,研究分析顯示,如果以港口的寬闊度和巨像的高度來計算,以上傳說和設計結構都是不合常理的,因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須要250米高才能辦到,不論以金屬或石塊來建造,跨立的巨像絕對無法承受巨大的張力和冬季強風,而且傾倒後,巨像的遺蹟亦會阻礙港口,所以估計真實的巨應該立於港口東面或更內陸的地方。至於姿勢根本不知道,到底站立、坐下,或是駕著馬車?至今仍無人知曉,人們所有的有關巨像的描述都只是想像。今天,聖約翰騎士團所建造的尼可拉斯堡壘就屹立在羅德島港口的城牆盡頭,只是旁邊沒有了太陽神這一巨像。堡壘由古代磚石結構築成,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些大理石塊。

仔細觀察這些大理石,你會發現它們最先是由古希臘雕刻家切割,但耐人尋味的是大理石塊非方形,而是略呈圓形的碎塊,每塊都有微微彎度,或許它們就是羅德島太陽神巨像的殘骸,願它們安息吧!義大利比薩斜塔修建於1173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於羅馬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比薩城的標誌。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3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1990年,義大利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專家對比薩斜塔的全部歷史以及塔的建築材料、結構、地質水源等方面進行充分的研究,並採用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測試。

比薩中古史學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後認為,建造塔身的每一塊石磚都是一塊石雕佳品,石磚與石磚間的粘合極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個因素但他仍強調指出,現在當務之急是弄清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奧妙。從事觀測該塔的專家蓋裡教授根據比薩斜塔近幾年來傾斜的速度推測出,斜塔將於250年後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緣而傾倒。但是公共事務部比薩斜塔服務局的有關人員卻針對蓋裡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駁,認為只按數學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薩斜塔是一個由多種事實交織成的綜合性問題。另一些研究者通過調查發現,比薩斜塔塔身曾一度向東傾斜,而後又轉向南傾斜,他們同樣認為250年後該塔會不會倒不能局限於簡單的假設和預測。當然,最關心斜塔命運的自然是比薩人,儘管他們也對斜塔的傾斜感到擔憂,但更多的是驕傲和自豪,為自己的故鄉擁有一個可與世界上任何著名建築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

他們堅信它不會倒下,他們有這樣一句俗語:比薩塔像比薩人一樣健壯結實,永遠不會倒下去。他們對那些把斜塔重新糾正豎直的建議深惡痛絕。如1934年,相關部門在塔基及四周噴入90噸水泥,實施基礎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穩,向周圍移動,傾斜得更快。三人們目前還難以預言比薩斜塔今後的命運,但仍感嘆它斜而不倒的壯觀景象新巴比倫王國修建過通天塔嗎。如今的人們,已能利用太空梭深入宇宙,更能用望遠鏡探望宇宙深處的秘密,但人們還是很嚮往更遙遠的天外,希望能達到世界的頂端。這種願望自古有之,基督教經典著作《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曾有這樣一段記述:古時候,天下眾多的人口,全都說著同一種語言,人們在向東遷移時,走到一處叫示拿的地方,發現那裡是肥沃的平原,就定居下來。

他們商定在這裡用磚和生漆修建一座城和高聳通天的塔,以此傳播聲名,免得四處流散。這件事驚動了耶和華,他看到城和大塔就要建成,十分嫉妒人們的智慧和成就,便施法術變亂了人們的口音,使人們的言語各不相同。結果工程不得不停頓下來,人們從此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大塔最終沒有建成,後人這座大塔稱作巴別,「巴別」就是「變亂」的含義。如何看待《聖經》中這段記述,史學界眾說紛,有的人認為《聖經》中這段傳說有所根據,認為《創世記》記載的那座大塔原型,就是古代兩河流域(即示拿)新巴比倫王國時代巴比倫城內的馬都克神廟大寺塔。這座大寺塔,被稱作埃特曼安基(意為天地之基本住所)。它興建於新巴比倫國王那波帕拉沙爾(公元前626-前605年)在位時,到其子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前562年)在位時才建成。這一傳說也反映了新巴比倫王國時代,巴比倫城內居民眾、語言複雜的情況。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所著的《歷史》書第1卷181節中,記載了如下事實:「在這個聖域的中央,有一個造得非常堅固,長各有一斯塔迪昂(古希臘長度單位,約合185米)的塔,塔上又有第2個塔,第2個塔上又有第3個塔,這樣一直到第8個塔。人們必須循著像螺旋線那樣地繞過各塔的扶梯走到塔頂的地方去。那裡有一座寬大的聖堂。」希羅多德說塔共11層,可能是把塔基的土臺或塔頂的廟也計算在內了。公元前331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到巴比倫時,這座大塔已非常破敗。為了紀念自己的武功,亞歷山大曾有意重建此塔,可是,據估,光是清除地面廢料,就需要動用1萬人,費時2個月。由於工程浩大,亞歷山大隻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相反,有的學者不同意《聖經》中提到的通天塔就是新巴比倫時代馬都克神廟大寺塔的觀點,認為在巴比倫城內,早在新巴比倫時代以前就曾有兩座著名的神廟座叫作薩哥一埃爾(意為「通天雲中」),一座叫作米提一猶拉哥(意為「上與天平」),它們很可能就是關於通天塔的傳說的素材。但是,有關這兩座神廟,沒有更多的史料可以提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比薩斜塔,也就是義大利比薩城獨立式鐘樓,舉世聞名於它獨特的「斜而不倒」。或許曾經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傾斜角度這麼大,它還能夠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是不是當初的設計者讓它「生來就斜」呢?還真不是。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其實早在18世紀,關於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就有了兩派不同見解:由歷史學家蘭尼裡克拉西為首的,堅持比薩塔是有意建成不垂直的藝術派,和由建築師阿萊山特羅帶領的,認為比薩塔傾斜歸因於其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務實派。
  • 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是這樣斜
    最新的挖掘表明,鐘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比薩斜塔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當初在修建時因地基不均勻與土層鬆軟而傾斜。     時近中午我們到達了比薩城,我們在一家中餐館用完午餐後,乘車來到了比較靠近比薩斜塔景區的停車場,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停靠在這裡的許多房車。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義大利的地標性建築物——比薩斜塔,有很多人都知道比薩斜塔,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為什麼是斜的。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如此斜塔,為什麼不倒?現在帶著這兩個問題,跟著心心一起來看一下吧。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上,當今成為去義大利遊玩的遊客的必打卡之地。
  • 比薩斜塔為何逾千年斜而不倒,神奇之處在哪兒?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有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
  • 義大利比薩斜塔「不那麼斜了」,好事壞事?
    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正面臨著「身份危機」。因為它正逐漸變得「不那麼斜了」。據BBC,義大利比薩斜塔的監測小組專家近日證實,比薩斜塔正在逐漸變直。報導稱,在過去20年間,比薩斜塔「糾正」了4釐米的傾斜。
  •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跟著旅行帶著風看遍全球各地風景,領略不一樣的風情!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創造了不少建築奇蹟。如我國的萬裡長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這些建築無不體現出人類的努力和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比薩斜塔,即使沒有去過義大利現場旅遊的人都知道,比薩斜塔和普通的塔不一樣,它站立的角度並不是九十度,而是傾斜的。那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說到世界上著名的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絕對是不能不說的,該塔1174年開工建設,竣工於1350年,擁有800多年的高齡,確斜而不倒,堪稱世界上最堅挺的建築。比薩斜塔其塔雖斜但卻穩如狗,正是它千比薩斜塔危而不倒的原因,你知道嗎?
  • 比薩斜塔為何歷經數次強震斜不倒?科學家揭開謎底
    義大利比薩斜塔為何歷經數次強震斜而不倒?由16名英國和義大利工程學和地震學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給出答案。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與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研究人員說,以比薩斜塔無法直立的「脆弱」結構,中度地震活動都會導致它嚴重受損甚至倒塌。然而,它所在地區1280年以來發生至少4次強震,斜塔卻安然無恙,讓工程師們長期以來迷惑不解。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
    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上海「比薩斜塔」,塔底有一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卻斜而不倒
    義大利比薩斜塔說到比薩斜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座建造於1173年8月的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因其「斜而不倒」的特點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築。小方依稀還記得初中課本裡就有關於比薩斜塔的知識點,當時就很想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建築。如今,距離出國這個夢想好像遙遙無期。不過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也有一座「比薩斜塔」,並且傾斜程度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所以,在國內也能一覽斜塔的神奇之處。下面跟隨小方的步伐了解上海的這座神奇塔吧。
  • 中國斜塔:斜而不倒,建造年代比「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
    中國斜塔:斜而不倒,建造年代比「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在一些旅遊城市,旅遊景區也在網際網路上宣傳自己,像這樣,原本不怎麼有名的觀光地,被人們所熟知。今天小編就和小夥伴們說說關於比薩斜塔的事情,不過,今天小編想和小夥伴們聊聊我國的斜塔,這座斜塔的建造時期比比薩斜塔早了將近200年,這座斜塔是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的五花寺塔,是黃河水域最古老的磚砌佛塔。
  • 上海千年古塔斜而不倒 斜度超比薩斜塔(圖)
    比薩斜塔  松江千年斜塔更斜了「身體」將被實時監控  比比薩斜塔還斜1.6°,不過尚在安全範圍內  共七級八面,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晨報記者李曉明  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實有一座比它更加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馬山護珠寶光塔(以下簡稱「天馬山斜塔」),這座建於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最近一次「體檢」發現,這座千年古塔傾斜度增加了:從上世紀80年代的6.51°增加到7.10°。這也引發公眾擔憂:斜塔會倒下嗎?又該如何去保護它?
  • 義大利: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是一組古羅馬建築群中的鐘樓。這座造型古樸而又秀巧的鐘塔,是羅馬式建築的範本,然而它使人們驚嘆詫異的地方還遠不止這些。每年80萬遊客來到塔下,無不對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憂慮和焦急,同時為自己能親眼目睹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蹟而慶幸萬分。     建塔之初,塔體還是筆直向上的。但興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塔體開始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體出現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層強度差,塔基的基礎深度不夠(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築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
  • 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傾斜的樣子,又為什麼斜而不倒呢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座外國建築,說道比薩斜塔作為中國學生估計第一次聽說他還要感謝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那就是伽利略。因為我們在物理上都學過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不僅成就了自己,同時也令比薩斜塔聞名世界。那有的人就好奇了,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斜的呢?比薩斜塔為什麼斜成這樣了還沒有倒呢?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為了「站穩腳」,它用了幾百年的努力
    比薩斜塔——一座難以「扶正」的塔,一座「千錘百鍊」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我們看見的是比薩斜塔的表面光鮮亮麗,卻不知道它為了「站穩腳」有多努力!在比薩斜塔建到第四層時,由於一系列問題而停止了建造工程。這座「爛尾工程」200年過去了,1370年,比薩斜塔終於完工了。這時就已經形成了其獨特的傾斜外觀。比薩斜塔到底是怎麼斜的?整個比薩斜塔向北傾斜了好幾度,懂數學的我們都知道,其實這不是個小的數學。
  • 揭秘「比薩斜塔」百年不倒之謎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是比薩大教堂的一座獨立式鐘樓,塔高54.45米,傾斜角度約為3.99度,始建於1173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義大利知名景點。  相傳1590年,偉大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的頂層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從此,人們同時記住了伽利略和壯觀且斜而不倒的比薩斜塔。
  • 蘇州虎丘塔 傾斜千年而不倒 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
    被譽為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一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數百年來斜而不倒,是世界上著名的建築奇觀。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是讓其名聲大噪,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實際上,在我國也有那麼一座塔,它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而且比義大利比薩斜塔的歷史還要悠久。今天,小旅兔就帶大家看看蘇州虎丘塔。蘇州是一座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城市。到蘇州旅遊,除了觀賞那精緻典雅的園林、逛逛那溫婉秀麗的江南水鄉,有著「吳中第一名勝」之美譽的虎丘景區也不可錯過。對的,蘇東坡「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讚譽說的正是虎丘。
  •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蔚藍色海岸」地中海,聖彼得廣場寬闊宏大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蔚藍色海岸」地中海,聖彼得廣場寬闊宏大說到義大利的城市比薩,相信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薩斜塔,外表看起來,塔是傾斜的,雖然看來有點誇張,但人們總希望這塔不倒。斜塔本屬於比薩大教堂的鐘樓,公元1174年動工興建,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塔身傾斜,被迫停建一個世紀之久。後繼續施工,塔建成之後,當時的塔頂中心點已偏離垂直中心線2.1米,斜塔建成至今有650年的歷史,其間風風雨雨,一直被人擔心會隨時倒塌下來。從前兩年的一次測量看來,塔身已向南傾斜了8度,塔頂中心點已偏離垂直中心線4.86米,確實到了危乎其危的地步。
  • 探秘故事:揭秘比薩斜塔百年斜而不倒,究竟是什麼原因斜立百年的
    相信大家提起義大利,人們立刻會聯想到,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斯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等。除了這些自然和文化遺產,義大利還保留著一些世界罕見的奇蹟,比如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那麼比薩斜塔究竟神奇在哪?目前這種傾斜狀態又能保持多久呢?
  • 義大利 · 比薩 親眼見證比薩斜塔的傳奇
    比薩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市北面。走過橋就是老城區,就在你走走看看沉醉在典雅別致的老建築群中快樂遊走時,漸漸的有了仿古馬車的噠噠聲,有了舉著小旗子的旅行團,這個時候你就走到了比薩斜塔的廣場了。抬頭一看,比薩斜塔就斜斜的直立在那裡。wow!斜塔好像更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