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斜而不倒,「蔚藍色海岸」地中海,聖彼得廣場寬闊宏大

2020-12-11 怪石嶙峋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蔚藍色海岸」地中海,聖彼得廣場寬闊宏大

說到義大利的城市比薩,相信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薩斜塔,外表看起來,塔是傾斜的,雖然看來有點誇張,但人們總希望這塔不倒。斜塔本屬於比薩大教堂的鐘樓,公元1174年動工興建,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塔身傾斜,被迫停建一個世紀之久。後繼續施工,塔建成之後,當時的塔頂中心點已偏離垂直中心線2.1米,斜塔建成至今有650年的歷史,其間風風雨雨,一直被人擔心會隨時倒塌下來。從前兩年的一次測量看來,塔身已向南傾斜了8度,塔頂中心點已偏離垂直中心線4.86米,確實到了危乎其危的地步。

面對日漸傾斜的斜塔,義大利當局已傷透了腦筋,曾經採用過不少援救的方法,包括在塔基四周灌漿以穩固其基礎,並重金懸賞向全世界徵求救塔方案,也沒有一個好的結果。但對比薩人來講,他們既不願意斜塔「改斜歸正」,也不希望斜塔有朝一日譁啦一聲倒塌下來,因為只有維持現狀,斜而不倒,才會吸引大批遊客接踵而來,給他們帶來賺錢的機會,舍此奇觀,比薩將被人遺忘,古城將遭到冷落,斜塔奇觀,不僅在斜,其建造本身也很出色。

眺望塔身,高54.4米,為8層圓柱形建築,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樣子比較獨特,尤其是塔身不見砌上堅厚的外牆,而是圍攏著一根又一根的圓柱,每兩根圓柱之間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拱形券洞。整個塔身由213個券洞組成,望之玲瓏剔透,輕巧多姿。塔內有道294級螺旋式的步梯從地向上直登塔頂。在最高114的那一層,面積稍小一些,四周突出來的是一個望臺。在未禁止登臨之前,可以讓人佇立其中,觀看比薩古城風光。從斜塔出來離開比薩,車子向東南羅馬方向行使。

再向西北走不足十公裡,就到地中海邊,可以飽覽蔚藍色海岸風光和摩納哥公國風情。因時間不夠,無法抓住這擦肩而過的機遇。不過,嚮導對這片風光作了細細的描述,我津津有味地聽著。地中海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內海,橫跨於亞、非、歐三大洲之間,有18個國家和地區分布於周圍,海岸線全長25000多公裡,但真正成為最美麗的「蔚藍色海岸」,是從與義大利接壤的法國境內東端的摩納哥公國起,向西經過法國沿海岸線的尼斯、坎城到馬賽為止二百多公裡這段,只佔海岸線全長的百分之一左右。

由於阿爾卑斯山作為天然屏障,冬季不受寒風侵襲,這裡一年四季陽光明媚、和風麗日、綠樹鮮花、豔麗蔥蘢,碧水藍天、五彩沙灘、濃蔭別墅、楚楚動人。這段亮點在馬賽、坎城、尼斯幾處尤為亮麗精典,它吸引著無數遊客蜂擁而至。摩納哥在全球九個袖珍國中倒數第二,是「袖珍國中的袖珍國」,面積不足兩平方公裡,人口不足3萬,沒有軍隊、外交、海關,這一切都由法國代理。就連1.7公裡的鐵路也由法國管理,每天有幾幹名法國人到摩納哥上班。摩納哥公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京城摩納哥,一部分是賭城蒙特卡羅。法律規定,本國公民不能參與賭博,只能在賭場任職。旅遊業是該國收入的主要來源。

聽完嚮導的介紹,我無不遺憾地想著,下次途經此地,一定到摩納哥領略藍色海岸迷人的風光。這時,車子已到羅馬。進入羅馬市區,映入眼帘的羅馬街景,有些使人不敢恭維,與前面我們所見到的巴黎、布魯塞爾、科隆、維也納等城市判若兩樣。雖然房子建得相當體面,但陳舊而灰黑,顯得有些「老氣橫秋」。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據說,假如你是春日融融的4、5月來,一座座建築之間有綠化帶相隔,四季常青的松柏和盛開的花卉相互映襯,一片春色曠神怡。車過臺伯河,看見一塊用圍牆圍住的高地,乳白色大理石建築的圓形屋頂高入雲端,巍然壯觀,這就是梵蒂岡的標誌性建築物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歷史上是個教皇國,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教皇紀的世俗權利結束。1929年,義大利承認梵蒂岡是主權國家,它位於羅馬城西南端,隨羅馬城靠臺伯河畔。該國的範圍像一個不規則的四方形,除了有一個缺口之外,四周都有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城牆圍繞,這個缺口就是聖彼得廣場。下車後,我們沿著一條寬闊的大街向前行進,聖彼得廣場出現在眼前。這裡是梵蒂岡的東南面,進入聖彼得廣場,就算進入梵蒂岡國內了。走進梵蒂岡時我在想,若說它是一個國家,但面積太小,不足半平方公裡,還沒有北京故宮的三分之二大,人口不足一千,不及一個普通村落。

若說不是一個國家,但它又擁有國家主權,有政府各部門的基本制度和應有的設施,有監獄、電臺、報紙、通信等,仍然是一個國家實體。只是沒有軍隊,它的保衛僅僅是瑞士衛隊。這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基督教的聖地和大本營。進入聖彼得廣場一看,無比寬闊宏大、莊嚴肅靜。前來參觀的各國遊人圍著偌大的廣場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儘管陽光強烈,照得人拾手遮面,但遊人全然不顧,仍興趣十足地排隊等待。趁著排隊時間,我出列對廣場細心打量起來,廣場中央,有一根高25米多目高的方尖碑直入雲霄。

碑的座基上,有四頭威猛的銅獅,眈眈而視於四方,狀若守護;碑尖上,神聖的十字架凌駕於碑頂,直叩蒼穹。據資料記載,這座方尖碑在1000年之前從遙遠的埃及運來羅馬,用作宮廷廣場的華表,直到公元1586年教皇西斯汀五世才把它移到聖彼得廣場上。和方尖碑左右輝映的是兩個噴泉,高14米,青銅鑄造,渾身刻有精細的浮雕,異常典雅。泉水從頂端中央的小口噴出,形成十餘根水柱,猶如一樹銀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宏大的廣場呈橢圓形,南北長340米,東西長240米,可容納50萬人,是羅馬最大的廣場。進廣場的正前方,是聖彼得大教堂,兩側是迴廊。廣場的南緣是一條有148米長的迴廊,彎彎地呈弧狀,正與北面的迴廊遙遙相對,活像張開兩臂把整個廣場擁抱著,氣勢磅礴而宏偉。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互動哦。

相關焦點

  •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比薩斜塔,也就是義大利比薩城獨立式鐘樓,舉世聞名於它獨特的「斜而不倒」。或許曾經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傾斜角度這麼大,它還能夠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是不是當初的設計者讓它「生來就斜」呢?還真不是。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其實早在18世紀,關於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就有了兩派不同見解:由歷史學家蘭尼裡克拉西為首的,堅持比薩塔是有意建成不垂直的藝術派,和由建築師阿萊山特羅帶領的,認為比薩塔傾斜歸因於其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務實派。
  • 比薩斜塔為何逾千年斜而不倒,神奇之處在哪兒?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有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
  • 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是這樣斜
    最新的挖掘表明,鐘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比薩斜塔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當初在修建時因地基不均勻與土層鬆軟而傾斜。     時近中午我們到達了比薩城,我們在一家中餐館用完午餐後,乘車來到了比較靠近比薩斜塔景區的停車場,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停靠在這裡的許多房車。
  • 比薩斜塔,歷經多年依然斜而不倒,至今也沒有準確答案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園中盛開的菊花,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是一座有近1000年歷史的鐘樓建築,它高高矗立在比薩奇蹟廣場上。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座塔是朝向東南傾斜著的,雖然歷經這麼多年的風霜雨雪卻依然斜而不倒,其原因至今仍然是難解之謎。自從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下兩個鐵球起,比薩斜塔就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座12世紀的建築原先是一個比薩大教堂的鐘樓,但是建成後不久這裡就開始朝東南傾斜,至今依然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傾斜著。神奇的是,雖然斜塔傾斜得很厲害,就是斜而不倒,這也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樁難解的公案。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義大利的地標性建築物——比薩斜塔,有很多人都知道比薩斜塔,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為什麼是斜的。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如此斜塔,為什麼不倒?現在帶著這兩個問題,跟著心心一起來看一下吧。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上,當今成為去義大利遊玩的遊客的必打卡之地。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
    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跟著旅行帶著風看遍全球各地風景,領略不一樣的風情!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創造了不少建築奇蹟。如我國的萬裡長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這些建築無不體現出人類的努力和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比薩斜塔,即使沒有去過義大利現場旅遊的人都知道,比薩斜塔和普通的塔不一樣,它站立的角度並不是九十度,而是傾斜的。那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 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傾斜的樣子,又為什麼斜而不倒呢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座外國建築,說道比薩斜塔作為中國學生估計第一次聽說他還要感謝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那就是伽利略。因為我們在物理上都學過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不僅成就了自己,同時也令比薩斜塔聞名世界。那有的人就好奇了,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斜的呢?比薩斜塔為什麼斜成這樣了還沒有倒呢?
  • 探秘故事:揭秘比薩斜塔百年斜而不倒,究竟是什麼原因斜立百年的
    除了這些自然和文化遺產,義大利還保留著一些世界罕見的奇蹟,比如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那麼比薩斜塔究竟神奇在哪?目前這種傾斜狀態又能保持多久呢?比薩斜塔是一座獨立式鐘樓建築,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作為當時重要的宗教建築,難道他的傾斜是在修建之初刻意而為的嗎?
  • 古代史:斜而不倒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義大利比薩斜塔修建於1173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於羅馬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比薩城的標誌。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3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1990年,義大利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為了「站穩腳」,它用了幾百年的努力
    比薩斜塔——一座難以「扶正」的塔,一座「千錘百鍊」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我們看見的是比薩斜塔的表面光鮮亮麗,卻不知道它為了「站穩腳」有多努力!幾百年的歷史中,多次地震中還能倖存的比薩斜塔。人們為何要建造一座斜塔,這座塔是生來就斜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見識一下這座難以「扶正」的塔。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它原本的作用是一座獨立式鐘樓,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鐘樓,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這座塔的計劃建設是8層高,一座氣派的園形柱廊聯拱式建築,所以就算本塔不斜,一樣很耀眼!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說到世界上著名的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絕對是不能不說的,該塔1174年開工建設,竣工於1350年,擁有800多年的高齡,確斜而不倒,堪稱世界上最堅挺的建築。公元1590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自由落體試驗。把兩個不一樣重量的球同時扔下,看哪個球先著地。結果是不管扔什麼球,哪怕是一個球和一根羽毛同時扔,也會同時著地。有這座全球聞名的斜塔,再加上伽利略「做廣告」,比薩真可以說是賺翻了,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此打卡。
  • 上海千年古塔斜而不倒 斜度超比薩斜塔(圖)
    比薩斜塔  松江千年斜塔更斜了「身體」將被實時監控  比比薩斜塔還斜1.6°,不過尚在安全範圍內  共七級八面,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晨報記者李曉明  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實有一座比它更加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馬山護珠寶光塔(以下簡稱「天馬山斜塔」),這座建於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最近一次「體檢」發現,這座千年古塔傾斜度增加了:從上世紀80年代的6.51°增加到7.10°。這也引發公眾擔憂:斜塔會倒下嗎?又該如何去保護它?
  • 比薩斜塔為何歷經數次強震斜不倒?科學家揭開謎底
    義大利比薩斜塔為何歷經數次強震斜而不倒?由16名英國和義大利工程學和地震學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給出答案。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與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研究人員說,以比薩斜塔無法直立的「脆弱」結構,中度地震活動都會導致它嚴重受損甚至倒塌。然而,它所在地區1280年以來發生至少4次強震,斜塔卻安然無恙,讓工程師們長期以來迷惑不解。
  • 中國斜塔:斜而不倒,建造年代比「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
    中國斜塔:斜而不倒,建造年代比「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在一些旅遊城市,旅遊景區也在網際網路上宣傳自己,像這樣,原本不怎麼有名的觀光地,被人們所熟知。今天小編就和小夥伴們說說關於比薩斜塔的事情,不過,今天小編想和小夥伴們聊聊我國的斜塔,這座斜塔的建造時期比比薩斜塔早了將近200年,這座斜塔是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的五花寺塔,是黃河水域最古老的磚砌佛塔。
  • 上海「比薩斜塔」,塔底有一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卻斜而不倒
    義大利比薩斜塔說到比薩斜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座建造於1173年8月的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因其「斜而不倒」的特點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築。小方依稀還記得初中課本裡就有關於比薩斜塔的知識點,當時就很想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建築。如今,距離出國這個夢想好像遙遙無期。不過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也有一座「比薩斜塔」,並且傾斜程度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所以,在國內也能一覽斜塔的神奇之處。下面跟隨小方的步伐了解上海的這座神奇塔吧。
  • 比薩斜塔由多種事實交織,倒與不倒不能局限於簡單的假設和預測
    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有關專家對比薩斜塔的全部歷史以及塔的建築材料、結構、地質、水源等方面進行充分的研究,並採用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測試。比薩中古史學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後認為,建造塔身的每一塊石磚都是一塊石雕佳品, 石磚與石磚間的粘合極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個因素。
  • 義大利比薩斜塔「不那麼斜了」,好事壞事?
    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正面臨著「身份危機」。因為它正逐漸變得「不那麼斜了」。歪了800餘年的斜塔要「變直」了?比薩斜塔矗立於義大利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是比薩大教堂的一座獨立式鐘樓。塔高54.45米,傾斜角度約為3.99度。
  • 比薩斜塔為什麼不倒?
    圖片來源:Creative Commons為什麼比薩斜塔看著似乎要倒了要倒了,卻仍然在600多年的歷史、無數次的大地震中屹立不倒這次研究由羅馬大學發起,通過分析現有的結構與地震資料記錄,並對建築材料的物理、機械、化學性質,以及塔下的巖石與土壤進行調查,分析總結了比薩斜塔至今不倒的成因,其規模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項相關研究。
  • 比薩輝煌的過去,不倒的比薩斜塔本來作用,生與死的共存
    比薩輝煌的過去,不倒的比薩斜塔本來作用,生與死的共存還記得物理書上伽利略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嗎?今天我們來看的這座城市就和比薩斜塔有關哦,沒錯這個地方就是比薩。有人說比薩能夠聞名只是源於比薩斜塔,但是曾經的比薩可是鼎盛一時的。當時的比薩是地中海的商業中心,有著強大的海軍艦隊,運貨的商船配置也是極好的。比薩利用這些條件不斷擴張,參與十字軍東徵,成立獨立的國家,在十一世紀裡達到頂峰,規定了新的海洋法規,還得到了認可,是海上霸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