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站建在家門口,泰州這個村的村民卻拍手叫好,為啥?

2021-02-15 微泰州

◆編輯:張雅 石晶 陸思韻

提起汙水處理站

大家會想到什麼?

翻騰著的黑臭水體

刺鼻的化學藥水味

……

NO!

今天,「揚帆正勁海陵潮」

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報導組

帶你去的村莊汙水處理站

將會顛覆這固有的印象

它就建在離村民家門口

不到10米的地方

村民反而紛紛拍手叫好

更神奇的是——

說是處理汙水的工程

表面卻看不到一滴汙水!

這些都是為什麼呢?

綠色的草坪和樹木,石頭椅子,體育健身器材、假山圍成的水池裡小金魚在歡快地遊動……乍一看,這裡就是一座城市裡很常見的街心小遊園嘛!

但仔細一端詳,你就會發現這座「小遊園」另有機關,只見地面上插著幾個牌子,上面寫著「厭氧池」「缺氧池」「生態濾池」……哦,原來,這裡就是建在海陵區蘇陳鎮大馮甸村裡的一座花園式村莊生活汙水處理站點。

大馮甸村支部副書記蔡昌南介紹,過去農村管網建設滯後,村民家產生的各種汙水都直排河道,嚴重破壞了水生態環境。尤其到了夏天,河道裡的汙水又髒又臭,蚊蟲蒼蠅滋生,村民都不敢隨便打開門窗。

 

今年4月底,這座生活汙水處理站點建成運行。村民廚房、生活洗滌及廁所汙水經過統一收集和處理後,直接用於農田灌溉、綠化澆灌,實現了農村生產生活汙水的無害化處置。

「現在看成效顯著,但是一開始,村民們其實並不支持建汙水處理站,我們工作推進阻力很大。」蔡昌南坦言,這是個新生事物,村民們以前沒見過,不知道建起來是個什麼樣子,而且農村裡大家很久以來都習慣把汙水直接排到河道裡,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根本不同意建汙水處理站。

「而且建汙水處理站是個大工程,需要挖開路面鋪設管網,有時還要從田地裡穿過,村民們就更不樂意了,最後甚至阻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蔡昌南說。

 「建汙水處理站是咱區裡的民生大工程,是為老百姓辦實事的,能更好地提升咱們居住的環境質量。」

「汙水淨化了,到了夏天蚊蟲會少很多,空氣裡異味也沒有了,在城裡讀書的小孫子放暑假,也願意來您這兒多住幾天啦!」

……

為此,大馮甸村的村幹部跑遍了試點村組的50多戶人家,講事實,擺道理,苦口婆心反覆地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再來……在他們的努力下,村民們也逐漸認識到這是一個服務百姓的好工程,大家都舉手支持。

最終,汙水處理站如期建起來了!

如今半年過去了,成效如何呢?

記者放眼望去,平靜的河道上倒影綽綽,清澈見底,水面上甚至連一個漂浮垃圾都看不到!

一位村民說:多虧建了這座花園式的汙水處理站,不僅讓我們告別了臭水與蚊蟲,而且為我們休閒鍛鍊提供了一個好地方。

「更讓大傢伙兒高興的是,生態環境美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到農村觀光度假、採摘瓜果、休閒垂釣,讓我們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更足了。」

目前,大馮甸村其餘16個村組的的汙水治理工程正在施工當中,蘇陳全鎮汙水管網改造和雨汙分流工程也已全面啟動。

蘇陳鎮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工程建設中將注重拆牆透綠、增綠造景,在排水口建立以沉水植物搭配為主的生態溼地,創新再生水生態補水回用體系,真正做到變廢為寶,努力打造一個「天藍、地綠、水淨」的生態美鎮。

不久,一個清新靈動的「水韻蘇陳」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尋變中砥礪奮進

打造高質量「品質蘇陳」

工業強鎮、商貿興鎮、生態美鎮,是海陵區委對蘇陳鎮提出的一道必答題。其中:

工業強鎮:做好存量和增量兩篇文章。存量上縱深推進「畝均改革」,扶持現存企業轉型發展,做大做強。增量上高標準建設工業集中區,加大項目招引和建設力度。

商貿興鎮:依託「四千一萬」基地建設,推動現代農業市場化、都市化發展,加快中部服務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形成現代農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生態美鎮: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集鎮環境提升,推進用地規範化建設,實施河道、岸坡更新改造,推進「綠滿蘇陳」,實現「綠化、美化、亮化」,打造更具特色的「品質蘇陳」。

如何答好這道題?

今年以來,面對區委的更高要求和激烈的競爭態勢,蘇陳鎮黨委創新推出「甦醒」講壇,聚焦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具體實踐要求,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引導黨員幹部認清發展形勢,增強創新思維,提升能力本領,更好地擔當作為。

在此基礎上,組織千人「升國旗唱國歌、聚黨心促振興」等一系列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增強凝聚力,加快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工程建設, 致力打造高質量「品質蘇陳」。

「甦醒」引領,刀刃向內,實現從無到有新突破。

近期,蘇陳鎮成功交出「畝均改革」第一單,「畝均優+」NO.1廠房落成暨興偉橡塑發電機組項目順利籤約。

從畝均改革辦公室掛牌、企業摸底調研、「一企一策」方案制定、企業分類評價、16家企業分類掛牌到畝均稅收20萬元第一單的開出,該鎮僅用了一個月時間,牢牢抓住了新一輪產業發展主動權。

相關焦點

  • 廣東杏壇逢簡村建4個汙水處理站
    杏壇逢簡探索農村分片汙水治理模式,日處理汙水能力超過2300噸順德在杏壇逢簡探索農村分片區治理汙水
  • 汙水不入水庫,密雲水庫旁41個村莊汙水處理站年內提質升級
    最近,密雲區石城鎮梨樹溝村的新汙水處理站正式投入運行,這讓村書記張小明鬆了一大口氣。他不用在用水高峰期惦記著派專人盯守了,也不用再花錢請汙水處理車抽水了,最重要的是,新汙水處理站給密雲水庫增加了一道強有力的保護。
  • 四川20市州今年建4000個村郵站 村民家門口收寄郵件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劉宇男)受地形和交通限制,我省還有部分偏遠地區未實現信函、包裹、印刷品和匯兌等郵政普遍服務直接到村。記者4月12日從省郵政管理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大力推進郵政普遍服務投遞到村全覆蓋,今年將在20個市(州)建立4000個村郵站,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收寄郵件。
  • 孟津這個村為啥能登上《洛陽日報》頭版頭題?
    孟津這個村為啥能登上《洛陽日報》頭版頭題?「不貪大求洋,不搞大拆大建。」楊瑞安坦言。在建設中,村裡本著因村制宜、力求節約的原則,自己動手搞規劃,能用「料姜」不用石頭,能用石頭不用磚頭,能種鄉土樹不種名貴樹,不但用較少的錢辦更多的事,還彰顯了鄉村韻味。明達村還一體推進改廁、改廚、改浴,建立汙水管網和汙水處理站,根治了汙水亂排問題。「我要給美麗鄉村建設打滿分!」村民楊佔朝看在眼裡、美在心裡。
  • 解決村民如廁難 京津冀農村地區最大汙水處理系統建成
    今天(12日),京津冀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的農村真空負壓汙水集中處理系統——天津造甲村溼地水鄉項目建成,將惠及4200戶村民、4000畝耕地。位於天津市寧河區的造甲城鎮造甲村真空負壓汙水處理系統,採用了源分離汙水收集技術和新興的排水技術,即從源頭上分離生活和糞便汙水,它通過村民室內安裝的負壓氣衝便器,與室外的負壓排汙管道、汙水處理系統等連接,可以實現排汙全過程的全密閉、無滲水和無異味的汙水輸送。
  • 東方市八所鎮羅帶村:廁所隨意建 汙水四處流
    原標題:東方市八所鎮羅帶村:廁所隨意建 汙水四處流 東方市八所鎮羅帶村村民家中的簡易廁所。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攝 推開家門,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在夜色中摸索著去「方便」,這是東方市八所鎮羅帶村村民羅明(化名)向海南日報記者反映的不方便的如廁之路。 9月12日,在羅帶村橋東路,海南日報記者在羅明的房屋外側,見到了他家的簡易廁所。
  • 紫金縣實現鎮級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投資超7億元新建鎮村兩級汙水...
    近日,河源市紫金縣舉行全縣(鎮、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完工儀式,標誌著紫金實現了鎮級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新突破,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鄉村,推動生態「融深」「融灣」打下堅實基礎。
  • 建在村民家門口的中醫館
    泉泉湖村衛生室建在村委會院內,佔地100多平方米,其中30多平方米的一處房子被闢出來懸掛上了一塊「中醫館」的牌子。 村醫馬保英說,群眾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中醫特色診療服務,這多虧了達坂城區衛健委在該村衛生室投建的中醫館。目前,該村衛生室中醫照射燈、中頻治療儀、火罐等中醫診療器械一應俱全,幾乎成了一個「微型中醫院」。
  • 珠海南澳村民為汙水處理工程剪彩
    新華網珠海9月13日電(記者魏蒙)12日,珠海幸福村居示範村之一的南澳村汙水處理樣板點工程順利完工。為該村「頭號民心工程」剪彩的是來自本村的村民代表。「這項工程不僅幫我們治理了汙水,淨化了生活環境,還為幸福村居環境美化增光添彩,為我們南澳村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個別致的景觀。」該村村民說。
  • 南平光澤:民企帶村 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工作時間比較機動,而且加工技術並不複雜,很適合她這樣年齡偏大的村民,每天計件工資約200元,每月上班10多天,收入有3000多元。「這筆收入解決了家裡很大問題,一家人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傅玉仙說。傅玉仙一家的變化,源於當地推出的民企帶村工作機制。鸞鳳鄉,是民企聖農集團的「大本營」。
  • 景德鎮市新建三座汙水處理站 南河南岸汙水找到新「歸宿」
    景德鎮市新建三座汙水處理站 南河南岸汙水找到新「歸宿」 發布時間:2018-12-04 14:47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雖然近期持續濛濛細雨,但在萬建新村汙水處理站建設工地,工人們依然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施工。
  • 湛江農村汙水治理樣本:小村莊建生態塘 淨化汙水可養蝦
    &nbsp&nbsp&nbsp&nbsp記者了解到,目前經淨化後的水除直排入海外,還被村民們用於飼養蝦苗。「養蝦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汙水經處理淨化後,大部分被用於村中養蝦,足見水質淨化的效果。」龍舍村一名村民如是說。
  • 加強農村集中式汙水處理站建設運營管理
    原標題:加強農村集中式汙水處理站建設運營管理 加強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是村容整治的組成部分,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目標的重要舉措,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生活汙水造成的環境汙染不僅是農村地下水水源地潛在的安全隱患,還會加劇地表水資源的危機,使耕地灌溉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農民的生存發展。
  • 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41個村莊汙水處理站年內提質升級
    日前,在石城鎮水堡子村汙水處理站提質改造工程現場,土建結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接下來在平整場地、調試設備後將實現村內生活汙水的統一收集和處理。水堡子村的汙水處理站是今年4月10日左右開工的,預計12月底就可以調試使用了,這個汙水處理站日處理量是245噸,採用的是MBR膜工藝,出水水質等調試完畢能夠達到北京市一級A標準。
  • 2020年六五環境日特刊|白沙汙水處理站管護員林明基:從環保旁觀者...
    白沙汙水處理站管護員林明基:從環保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海南日報牙叉6月4日電 (容朝虹)定期查看設備、記錄設備運轉情況、及時將問題反饋到微信群……這些看似簡單機械的工作流程,在白沙縣細水鄉江排村人工溼地汙水處理站管護員林明基看來
  • 淥口區在農村散戶中推行「三格化糞池+微型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模式
    微型人工溼地「洗白」農村生活汙水村民家的微型人工溼地。鄒怡敏 攝株洲日報記者 鄒怡敏通訊員/王曦 唐雙江株洲日報訊 生活汙水直排,汙染水體和土壤。農村人口分散,有些區域汙水處理廠也鞭長莫及,怎麼辦?淥口區結合「廁所革命」,在農村散戶中推行「三格化糞池+微型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模式,實現農村生活汙水就地處理、就地利用。
  • 企業偷排汙水,村民組隊「盯梢」,廣東一工業園汙染調查
    清華園管委會經濟事務局中級工程師張錦裕帶著管網設計圖紙也到了現場,他解釋,這個排汙口在當初設計時是用於居民生活汙水排放的,原則上不允許企業的汙水從這裡排放。目前,附近居民的生活汙水通過這個排汙口排放到滃江中,但「有沒有其他的,我們就沒有掌握到了」,張錦裕說。
  • 鶴壁這個村要建垃圾處理廠,周圍村民不願意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兵 實習生 李琬伊 文圖 6月初,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接到舉報稱,鶴壁市濬縣善堂鎮迎陽鋪村東南處擬建垃圾填埋場,當地村民認為垃圾填埋場環評調查表代籤存在造假行為,離居民區較近,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映無人處理,並對投訴人進行恐嚇
  • 從負債90萬到現代農業「明星」,泰州這個村5年實...
    從負債90萬到現代農業「明星」,泰州這個村5年實... 本文原標題:《從負債90萬到現代農業「明星」,泰州這個村
  • 蹲點深一度|告別「放任自流」,農村汙水去哪兒
    ◎現場:管子裡水流清澈見底2019年,新泰市西張莊鎮小白沙村投資36萬元,建設了8處小型汙水處理系統。「根據目前農村生活汙水常用的處理技術,結合村裡的客觀條件,村裡確定採用微型一體化汙水處理系統。村民的生活汙水通過院子裡的地漏,排入門前排水溝,就近匯入汙水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