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不入水庫,密雲水庫旁41個村莊汙水處理站年內提質升級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最近,密雲區石城鎮梨樹溝村的新汙水處理站正式投入運行,這讓村書記張小明鬆了一大口氣。他不用在用水高峰期惦記著派專人盯守了,也不用再花錢請汙水處理車抽水了,最重要的是,新汙水處理站給密雲水庫增加了一道強有力的保護。

梨樹溝村的新汙水處理站

梨樹溝村是密雲區有名的民俗村,別看村裡的常住戶只有240多人,夏季客流高峰期遊客能達到上千人。民俗遊為村民帶來經濟效益當然是好事兒,可每到這個時候,村書記張小明最緊張。

密雲水庫有兩條入庫河流,一條叫白河,一條叫潮河。梨樹溝村位於白河沿線,屬於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範圍,家門口流淌著清澈的入庫河水,張小明和村民們都深知責任重大。

然而,村裡的兩座老舊汙水處理站早就不堪重負了。張小明告訴記者,早在2006年,村裡建起了第一座汙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為30立方米,逢年過節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這座汙水處理站明顯感到「吃力」。2009年,村裡又建了一座小型汙水處理站,雖然日處理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15立方米,但遇上客流高峰仍然超負荷運轉。

「為了這兩座汙水處理站,我們村幹部輪流排班,只要看著來村裡玩兒的客流多起來,就派專人去處理站盯著。」張小明說,旅遊旺季村內汙水排放量增加,再加上設備老化嚴重,不能「消化」所有的汙水,村委會就得提前租用專門的汙水處理車,抽排汙水,並將汙水轉移到專業的汙水收納場所。張小明回憶,夏季尖峰時段至少需要租用汙水處理車20多趟。

今年,在區水務局的統籌下,梨樹溝村啟動了汙水處理設施提質改造工程,棄用了原來兩座老舊汙水處理站,在村東建起了一座全新的汙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為80立方米,汙水處理技術採用新型汙水處理工藝,將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提升出水品質。

在啟用新技術的同時,汙水處理站還新添了一塊面積約500平方米的人工溼地,村中生活汙水進入汙水處理站進行再生處理之後,將通過泵站提升進入溼地,用於營造溼地水面,而溼地中的水生植物還能將再生水進行進一步的生物淨化,富餘的中水用於綠化,確保沒有一滴汙水流入密雲水庫。

張小明說,等明年開春,村委會還打算在溼地內栽種荷花,在周邊修建一些可通行的木棧道,讓這個人工溼地在兼具淨化水質的同時,能成為村裡的一處休閒景觀。

截至今年年底前,密雲區不老屯鎮、石城鎮、太師屯鎮、溪翁莊鎮、馮家峪鎮、高嶺鎮、穆家峪鎮等7個鎮的41個位於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的村莊將全部完成汙水處理站的提質升級,全面提升出水品質,實現汙水收集處理和中水回用,守護好密雲水庫這盆「無價之寶」。

相關焦點

  • 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41個村莊汙水處理站年內提質升級
    密雲區在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對一級區範圍內41個村實施汙水處理設施提質改造工程,預計年底基本進入調試運行,進一步保護密雲水庫及周邊村莊環境。——北京久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吳海義水堡子村位於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範圍內,是白河沿線的一個民俗村,村內常住居民600餘人,夏季客流高峰遊客能達到千餘人,村內原有汙水處理場站逐漸不能滿足村莊汙水處理需求。
  • 密雲水庫上遊將全部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
    自2003年起,北京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以水源保護為中心,推動山區小流域內的汙水、垃圾、廁所、溝道、面源汙染開展綜合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目前,全市已建成434條生態清潔小流域。
  • 石市1019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達標
    昨天,記者從石家莊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保障飲用水水源和環境安全,市生態環境局將人口相對集中和環境敏感區域作為重點區域,開展先期治理和管控工作。包括鄉鎮政府駐地,南水北調工程輸水沿線村莊,磁河、沙河等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範圍內的村莊,崗南——黃壁莊水庫、滹沱河等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範圍內的村莊,以及洨河、石津總乾渠沿線等村莊。
  • 多股汙水排入廈門杏林灣水庫!怎麼回事?
    這個排口的直徑有1米多,雖然杏林灣水庫的水位已經淹到了管口一半的位置,但還是能夠清晰地看到,許多冒著白色泡沫的汙水,從管道內流出,站在岸邊就能聞到一股臭味。記者繼續沿著杏林灣水庫的岸邊,往廈門水上運動中心方向走尋,果真又發現了三個正在往杏林灣水庫排放汙水的排口。
  • 2年內 成都建成五個小型水庫
    2年內 成都建成五個小型水庫   不鋪設紅地毯,不懸掛標語,不擺設鮮花……12月1日上午,四川省20個市(州)432個汙染防治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42億元。標誌著我省汙染防治「三大戰役」拉開帷幕。
  • 河南省魯山縣下湯鎮:汙水直排昭平臺水庫
    沙河發源於魯山縣伏牛山脈石人山下,東流經寶豐、平頂山,葉縣到舞陽縣章化鄉河灣村入境,在漯河市區小宋莊村東澧河匯入,流到郾城縣老窩鄉大路李村出境,又東流經商水,周口,項城、沈丘,至安徽上沫河入淮河。沙河為淮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全長106.6公裡,流域面積19117平方公裡。
  • 問政山東丨濰坊一村莊非法洗沙窩點半夜機器轟鳴 汙水直排水庫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導  針對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範家溝村一處院子半夜非法洗沙、運沙,並將汙水直接排放到院子旁的範家溝水庫裡一事,濰坊市市長田慶盈在10月29日晚的《問政山東》欄目中表示,將於明天到現場調查,對當事單位和當事人嚴肅處理
  • 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成效顯著
    2020年1至11月,11個國省考斷面實際水質情況優於Ⅲ類比例81.8%,劣Ⅴ類為0。2018年至2020年,我市地下水水源地均達到地下水Ⅲ類,王快水庫和西大洋水庫水源地水質均達到了地表水Ⅱ類,全部符合國家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累計完成796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完成率108%,4245個村莊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完成率100%。
  • 密雲水庫之戀
    據統計,1958年密雲水庫建庫之初,庫區淹沒耕地16.9萬畝,加上築路、修渠、移民建房和料場取土,共佔用耕地24萬畝,相當於全縣耕地的三分之一。為保證密雲水庫施工及攔洪,分兩批搬遷了庫區內65個村莊,進行清庫。不到9個月,5萬餘人搬遷至5個公社的84個村。忽然之間,一家房兩家住,一村地兩村種,移民和安置地原有村民都有困難。
  • 天台裡石門水庫:用心護好「一缸水」 涓涓清流入萬家
    浙江在線10月15日訊(記者 季建榮)裡石門水庫,位於天台縣西面,距離縣城41公裡。曾因唐代詩僧寒山子長期在此隱居而又得名「寒山湖」。湖邊群山環抱,湖內水質清澈,湖中小島形態各異,山、湖、島渾然一體。
  • 貴陽:四項舉措徹底整治溶洞汙水流入阿哈水庫
    溶洞汙水流入阿哈水庫 四項舉措徹底整治    近日,有網友爆料,蔡家關貴陽理工學院及下壩村地下溶洞有汙水流入阿哈水庫,「這是汙染我們的水缸啊!」該網友痛心疾首的說。    對此,貴陽市生態文明委高度重視,通過現場踏勘,查找汙染源,同時採集溶洞流出的汙水進行監測分析,初步確定溶洞流出汙水為下壩周邊村寨生活汙水。
  • 密雲水庫:大水盆一甲子,潤京城六十年
    1949年至1959年,發生較大洪水8次,淹地達1100多萬畝次。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制定了密雲水庫修建規劃,決心治理水患。同時,還可使首都和天津當時的城市、工業缺水問題得以基本解決。日前,記者走進位於密雲水庫管理處的密雲水庫展覽館,跟著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穿越回到60年前。
  • 她從密雲水庫移民後代辦民宿 年入10萬元
    來源標題:密雲水庫移民後代辦民宿 年入10萬元 據密雲區文旅局副局長李志新介紹,目前,密雲有民俗村50個,星級民俗村25個,鄉村旅遊從業人員2萬餘人。2019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665.5萬人次,收入8.56億元。拆除舊屋建別墅 開辦民宿當老闆閣老峪村位於密雲區穆家峪鎮,這裡離密雲水庫僅有3裡地,在炎炎夏日透著一股溫潤的清涼感。一幢幢兩層小樓鑲嵌在青山之間,白牆灰瓦。
  • 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再次來到密雲水庫
    有著「燕山明珠」之稱的密雲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這座橫截潮、白兩河,坐落於燕嶺群峰之中的水庫從1958年決定開建歷時2年於1960年9月建成。水庫建成後即以大壩的巍峨,湖面的遼闊,周圍山靈水秀,景象萬千而吸引著遊人,成為京東最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揚州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333」攻堅...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加快補齊城鎮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提升城鎮汙水收集處理效能,根據《江蘇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方案》和《揚州市城鎮生活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圍繞「
  • 沙福河明年與萬豐水庫公園連片成景
    不久的將來,昔日的黑臭河流將實現「洪暢、水清、岸綠」,與規劃建設中的萬豐水庫公園交相輝映,將該片區激活成為一片親水近水綠色宜居樂土。利用工程手段恢復生態系統沙福河的治理分三步走:河道清淤、排汙口整治、水質提升。記者獲悉,清淤項目現已全部完成。而排汙口整治則是短期應急措施,通過對入河汙水口進行截流,避免汙水直排入河。
  • 西洲鄉汙水處理站完成提質改造
    11月6日,西洲鄉汙水站完成提質改造,開始試運行。該汙水處理站主要承擔裕民村、黃泥湖村的生活汙水處理,日處理能力300噸,排放標準達到1級A類水平。
  • 蔡奇:守護好密雲水庫一泓碧水 全力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
    本報記者 戴冰攝  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 範俊生)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9月5日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就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鄉親們的重要回信精神,到密雲水庫調研,並與水庫建設者、守護者代表等座談。蔡奇強調,回信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對北京的巨大關懷,對首都廣大幹部群眾是個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 陝西省神木市建成區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陝西省神木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神木市建成區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根據方案,力爭到2021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區內生活汙水直排口和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中村、老城區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
  • 紀實文學 | 密雲水庫之戀
    據統計,1958年密雲水庫建庫之初,庫區淹沒耕地16.9萬畝,加上築路、修渠、移民建房和料場取土,共佔用耕地24萬畝,相當於全縣耕地的三分之一。為保證密雲水庫施工及攔洪,分兩批搬遷了庫區內65個村莊,進行清庫。不到9個月,5萬餘人搬遷至5個公社的84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