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蘭的繁殖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播種繁殖,再就是分株移栽。我們家居養花,栽植盆數較少,一般以分株繁殖較多。
1,播種繁殖。韭蘭花期一般在夏季六七月份,期間,陰雨天氣較多,韭蘭喜歡在雨後開花,因此還有個名字就是風雨蘭。種子成熟期為九十月間。由於韭蘭開花是陸續次第開放,因此種子成熟期也不能整齊劃一。需要邊成熟,邊採摘。韭蘭種子成熟之後,需要在散蔭處鋪墊報紙或者蓋點等晾曬,切勿將種子直接置於鐵器和磁瓦等物之上在烈日下暴曬,韭蘭種子黑色,體積很較小,在高溫下暴曬,則不能生芽。晾乾之後,不宜用玻璃或者塑料瓶以及塑膠袋包裝貯藏,最好選用既有密封性,又不積水的牛皮紙袋包裝,放置於避光透風處貯藏。
韭蘭的播種時間,宜在春季氣候變暖之後。栽植用土,可用使用腐葉土、沙質土、園土混合配製。營養土土之上,覆蓋一層薄薄細沙,然後,因韭蘭種子太小,撒種不易均勻,需將種子以細沙或者秕糠混合攪拌,以便於撒種均勻。覆蓋土層,以稍微能夠覆蓋種子即可。對於微小植物種子或者雙子葉植物均需採用淺播方法。農諺:麥種黃泉谷露糠,豆子種在地附上。播種之後,細霧噴水,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韭蘭發芽之後,不能立即移栽,需待小苗生長出假鱗莖發育之後再進行移栽定植。
2,分株繁殖。韭蘭的假鱗莖萌發能力極強,成齡植株老球底部周圍每年會萌發很多小球莖。新發小球莖連株母體生長半年左右,即可獨立髮根。韭蘭植株過於密集,則生長不旺,因此需要一年一次在春季進行換土清球。將母球莖分櫱的小球莖全部清理摘除,這些清理下來的小球莖就是分株繁殖的種苗。摘除種苗多餘葉片,一株保留二年至三片葉子即可,剪除多餘根部,可保留三至四條老根,其餘剪除。初次栽植深度以露出盆土三分之一為宜,當植株生根發芽之後,可再次清理球莖土深,以露出假鱗莖的三分之二較好。切忌將假鱗莖全部埋土土中。韭蘭根系生長健壯,一年即可爆滿。需要一年一次清株剪根換土換盆,最好用新土重新栽植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