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銅陵吃的「雕胡飯」你吃過嗎?

2021-02-16 銅陵社科苑

淺議李白詩中「雕胡飯」

作者:葛錫林

內容提要:從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五言律詩歷史文化遺存,探討雕胡飯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為傳承弘揚地方文化,當今開發五松山下雕胡飯美食品牌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首五言律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生前最後一次到銅陵五松山下,小住農家,身臨其境、耳聞目睹、發自肺腑,同情感激抒寫而成的。此詩乃李白一生諸多詩詞中傑作之一,影響深遠,傳誦至今。

銅陵五松山原本無名,因有一本五枝的參天古松,李白當年見松起名,題詩名山。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李白經秋浦(今貴池)至銅官山(時屬南陵)由縣丞常建陪同出遊,留詩四首,其中首篇《與南陵常贊府遊五松山》有:「我來五松下,置酒窮躋攀。徵古絕遺老,因名五松山」詩句。李白指松作山名,以山附「五松」。五松山自李白來遊之後就大顯於天下。明萬曆年間文學家胡震亨說:「是五松山非山本名,乃太白所名,亦如名九華也。」

唐上元二年秋,李白獲朝廷大赦後,歷經輾轉又一次來到五松山下的一個小村莊,故地重遊,看望鄉鄰,夜宿荀媼家。荀家人像迎接親人歸來一樣,拿出家裡最好的雕胡飯,大家在月光下共進晚餐。李白被這種深情感動,再三道謝,難以下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詩中生動描繪了「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的農家日夜辛勞景況,體現了李白對勞動人民的傾慕與同情,充分反應了李白詩中顯現的知民、親民、愛民的人民性。被後人評為佳作,千古流傳。

詩中頷聯「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寫得很傳神。情景結合、感人至深。當時,荀媼為什麼要跪進雕胡飯呢?據考證,這在古時是一種雅俗的禮遇。古人造訪時進屋席地而坐,坐的姿勢是雙膝先跪而後身子向後傾斜,臀部坐在腳後跟上,稱之為「胡坐」。李白當年夜宿荀媼家進屋時,為了表示謙恭,採用的就是這種「胡坐」的坐姿。既然客人「跪坐」,那麼主人「跪進」也就是合乎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

星移鬥轉、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殊多變易。昔日五松山已非舊貌,山已不在,景已不存。山下的天井湖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如今五松山已融入了城市風光,但五松山文化餘韻仍在流傳。當年李白夜宿的荀媼農舍仍留想像,但雕胡飯也只能在李白的詩中相見了。

翻閱歷史,1251年前,李白品賞的雕胡飯又為何物呢?筆者查閱有關史料考證,雕胡即菰米,菰米煮成的飯乃雕胡飯也。1984年,商務印書館修訂本,《辭源》(二)1063頁〔雕胡〕詞條稱:菰米。古文苑二宋玉諷賦:「為臣炊雕胡之飯,烹露葵之羹,來勸臣食。」舊題漢劉歆西京雜記一:「太液池邊,皆是雕胡,紫蘀、綠節之類。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為雕胡。」北宋蘇頌曰:「菰生水中,葉如蒲草,其苗有莖梗者,謂之菰蔣草。至秋結實,乃雕胡米也」。唐杜甫秋興之七詩句:「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秋季正是菰米收穫時節。

菰同苽,亦名蔣,俗稱茭白。茭白又名蒿筍,茭耙,為多年生禾本科、菰屬植物,盛產江南水鄉。古與蓴菜、鱸魚並列為江南三大名菜。明朝有首《詠茭》詩云:「翠葉森森劍有稜,柔條松甚比輕冰,江湖若假秋風便,好與鱸蓴作季鷹。」菰的果實,又名雕胡,亦稱雕蓬、雕菰、茭米,又有雁膳、菰梁、安胡、蔣實、黑米等異名。古代六穀之一,(稻、黍、稷、梁、麥、菰)又為九穀之一。(黍、稷、稻、麻、大小豆、小麥、高粱、菰)唐孔穎達疏: 「蝸醢而苽食雉羹者,謂以蝸為醢,以苽米為飯,以雉為羹。」宋代詩人陸遊詩云:「二升菰米晨炊飯,一碗松燈夜讀書。」「芋魁加糝香出屋,菰首調羹甘若飴。」

早在秦漢以前,菰是作為穀物種植的,一直到唐,雕胡仍然是一種大眾化的食品,在人們的心目中菰米飯是一種難得的美食,它的獨特味道——香、滑,深受平民百姓、豪門貴族、文人墨客廣泛喜愛和讚譽。人們酒餘所食的是菰米:「閒烹蘆筍炊菰米,會向源鄉作醉翁。」(鄭谷《倦客》);待客用的也是菰米:「衣食既有餘,時時會親友。夏來菰米飯,秋至菊花酒。」(儲光羲《田家雜興八首》);隱者吃的是菰米:「野饋誇菰飯,江商賈蔗餳。」(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豪門貴族愛吃的同樣是菰米:「瓊杯傳素液,金匕進雕胡。掌裡承來露,拌中釣得鱸。」(元稹《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甚至有人認為,有資格與其配食的,只有熊掌、豹胎等野味。東漢劉梁《七舉》中,就有「菰梁之飯,入口叢流,送以熊蹢、咽以豹胎」之詠。杜甫詩云:「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王維詩曰:「香飯青菰米」,「楚人菰米肥」。

宋以後由於優質水稻的推廣,加之菰受黑粉菌的感染日趨嚴重,分泌出一種異生長素,使之不能開花結果,而莖節細胞加速分裂,形成肥大的紡錘形肉質莖,這就是常說的茭白。由於茭白味道鮮美,受到廣泛喜愛。利益的驅動,菰菜的生產逐步取代了菰米的生產,由穀物變成了水生蔬菜。因此,雕胡飯也就被人們慢慢地淡忘了。如今,除在藥房裡可見到雕胡外,已很少有人見過雕胡米了。

由於菰米產量很低,一般畝產四五十斤左右,同時成熟期不一致,取之不易,因此,顯得格外金貴。一般人是享受不到的,古時也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以品嘗到這香味誘人的雕胡飯。所以李白在接受「跪進雕胡飯」時,才有那麼虔誠的態度,反覆道謝了多次,而遲遲不肯下箸。與李白同時代的杜甫詩中也有《詠菰》云:「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玉粒定晨炊,紅鮮任霞散」,「乞為寒水玉,願作冷秋菰。」在《西京雜記》中記載這樣一則故事:「顧翔佚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飯,常率子躬自採擷還家。導水鑿川,自種供養。」因菰米產量極低,物稀為貴,一般都是自種自食;或饋贈親友;或招待貴賓。南北朝沈約詠菰詩云: 「結根布洲渚,垂葉滿皋澤,匹彼露葵羹,可以留上客」。在唐代以菰米飯待客,勝過任何美酒佳餚,有「請君留上客,容妾薦雕胡」之說。

(三)

隨著國內外對雕胡米獨特的營養、藥用價值的研究,雕胡米的開發利用逐漸又被引起重視。近年來,江蘇、江西、廣西、貴州等地擴大「米用菰」的種植,並作為優質米投放市場。研究表明:中國菰米是一種優良的野生食物資源,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也是一種優質食物蛋白質資源,它應該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有特色的食品進入我國居民的膳食。可以預料,用不了多久,曾被李白牽腸掛肚的雕胡飯,將會重新走進我們的生活。

1、「雕胡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唐宋時期詩壇大家李白、杜甫、王維、陸遊等都有詠菰詩作,受到他們的青睞,情有獨鍾,實非尋常之物,身價自然非同凡響。特別是詩仙李白親為五松山定名,又在五松山下農家品嘗雕胡飯,並有詩作證,為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化遺存,值得驕傲和自豪;也是我們銅陵特有的地方文化資源,更應十分珍惜。文化是一種力量,越是地方的,越是無比的。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當今,挖掘、傳承、弘揚銅陵地方文化,我們責無旁貸。

2、菰米營養十分豐富。據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菰米的營養成分及其蛋白質特性的研究》「為了開發利用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菰米資源,了解中國菰米的營養價值。我們從中國華東地區的駱馬湖、寶應胡、洪澤湖、微山湖和東太湖採收野生菰米,同時取微山湖附近的大米作對照,進行了一般營養成分、無機鹽、微量元素和胺基酸以及蛋白質功效比值(PER)的分析測定。結果顯示中國菰米有較高的營養素含量。以每100g樣品計,含蛋白質13.2g,VB10.59mg,VB20.11mg,VE0.29mg和鋅1.60mg,鐵2.69mg等。中國菰米蛋白質的必需胺基酸豐富,結構合理,第一限制胺基酸是蘇氨酸,其化學分高達84,PER高達2.75。這些結果表明,中國菰米是一種優良的野生食物資源,含有優質蛋白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極待開發利用,應如北美野米一樣,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有特色的新食物進入我國居民膳食。」

菰米的蛋白質含量是大米的二倍,尤其是含有較高的鈉、鎂、磷和微量元素鉻、鈷、鐵、鋅,更有營養學價值。今天,人們都在講究吃綠色、安全、無汙染的食品,以期開發利用野生菰米資源儘快為人類造福,這是當代和今後一個時期研究的課題。

雕胡的藥用價值應引起重視。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菰米,甘、冷、無毒,歸經入手足陽明經。主治:「止渴」,「解煩熱、調腸胃」,「治心臟病或作利尿劑。」用法:內服、煎湯、3-5錢。在開發利用菰米生產的同時,要重視菰米的藥用研究。

3、銅陵地處江南水鄉,適宜菰米生長生態環境優越。菰的生命力旺盛,不佔土地,不需要精細管理,其根、莖、葉、果都有多種用途,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我們的先民自古就有種植、食用雕胡飯的習俗。一千多年前,銅陵這裡地名叫過「江滸」。清乾隆銅陵縣誌載: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改舊義安縣為銅陵縣,移治於今之江滸(註:古為銅官鎮,今為五松鎮)。江滸,即江邊、湖汊、水涯、灘地,屬典型的江南水鄉。極適宜菰的生長繁殖。李白在五松山下荀媼家食用雕胡飯,可見當年銅陵沿江一帶的湖灘地菰生長很茂盛,食用也較普遍。由於滄桑巨變,野生菰逐漸減少,幾乎滅絕。據說,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銅陵縣的圩區,郊區的灰河鄉和普濟圩一帶的湖灘地,還常見到野生菰開花結籽,當地的老百姓秋天採集雕胡米留著過年吃,因為糯性十足,做圓子或蒸糕,吃起來又香又滑,口感特好。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食材的多樣性、合理性會給雕胡米的開發利用更加科學、更加時尚,更符合大眾的需求。筆者最近深入農村調研,發現東聯鄉玉樓村陶蘿圩三汊河大閘處有一片100多畝野生菰(俗稱野篙瓜),這是非常珍貴的種質資源。農業、科技等有關部門,要配合協作,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加強「米用菰」栽培技藝的研究攻關,為開發利用「雕胡飯」,解決「無米之炊」。

儘快地開發利用「菰米」這一古老而又有特色的食物資源,讓「雕胡飯」重返民間,再現餐桌,香飄銅都,譽滿中華。要充分發揮五松山「雕胡飯」這一美食品牌的社會經濟效應,為銅陵「四個之城」(現代產業之城,創新創業之城,精緻大氣之城,平安幸福之城)建設給力文化支撐!如果李白在天有靈,也一定會在遙望五松山,期待「雕胡飯」!

 

參考文獻:

1、《辭源》1984年,商務印書館修訂本,有關詞條

2、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菰米的營養成分及其蛋白質特性的研究》

3、鄭家風《破吾廬札記》 

作者為銅陵縣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退休幹部,高級農藝師,現年76歲。


相關焦點

  • 盛唐時最頂級的米飯,李白等到胃痛的雕胡飯
    南方人日常吃米飯,有點五穀不分,北方人是很清楚它們怎麼辨認怎麼吃的。黃米做黏豆包,也可以裹粽子,在糯米少的地方可以替代糯米做各種甜食點心;糜子沒那麼黏,做成黃饃饃(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裡那個一元錢一個的黃饃饃)當主食;小米熬粥,最是養人;小麥就不用說了,包子饅頭花卷餃子麵條麵包蛋糕等等都得靠它,屬百變星君。可是你知道嗎?
  • 李白死前都忘不了村婦的雕胡飯
    重獲自由的詩人從白帝城下江陵,吟誦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唱。李白流放漂泊在江南漂泊時,聽聞李光弼率軍徵討史朝義,花甲之年的李白北上請纓,途中因病折回。他又輾轉到皖南,流連於山水間時,重遊銅陵五松山,在山下農家借宿,農家的青壯年大都被徵兵打仗去了,農婦們的秋收勞作更加繁忙艱辛,鄰家女子整宿舂米(搗碎、搓揉脫殼)的聲音,在秋夜的寒涼中格外悽苦。農家主人,荀家老婦人依古禮跪坐著把一盤飯舉過眉梢,恭恭敬敬地端到李白面前。
  • 雕胡飯:古代網紅飯,曾是李白的人生絕唱
    在無數典籍裡見她驚鴻之影,而且貼著數不清的標籤:世上最貴的飯、穀物中的魚子醬、李白的最愛、盛唐時最頂級的米飯、惹無數詩人歌詠、曾為六穀之一如今卻難見蹤影……甚至,她的名字都存爭議。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我把雕胡飯獻給你。
  • 你知道李白杜甫都稱讚的雕胡是什麼嗎?餐桌常見 這幾類人要少吃
    唐代文人墨客吹捧的雕胡是什麼?杜甫:&34;王維:&34;在唐代,雕胡飯是待客的上品,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追捧,許多詩文和雜記中都有記載它。雕胡其實就是菰米,現代的茭白。菰米因產量高,和小麥、高梁等在當時統稱為「六穀」,在古代糧食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 舌尖上的銅陵美味佳餚,那麼這些好吃的銅陵美食,你都吃過嗎?
    銅陵資源豐富,物產豐饒,素有「銅陵雖小,八寶俱全」之美譽;隨著樅陽縣的加入,更是豐富了銅陵的特產地圖。今天就來說說舌尖上的銅陵美味佳餚,那麼這些好吃的銅陵美食,你都吃過嗎?順安酥糖,別名「銅陵酥糖」,是銅陵待客少不了的佳品。
  • 詩仙李白竟向一個老婆婆跪坐?網友:還不是想吃好吃的!
    對於此事,李白大大還特意做了一首詩: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這詩寫得很通俗,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個大概了。小編在此就簡單的講解一下,那年李白大大寄宿在五松山下的農家,正值秋季,對於農村來說按道理應該是一個豐收的好季節,但李白大大卻感到「寂寥無所歡」。
  • 李白平生最謙恭的一次,沒有狂傲也沒有架子,40個字足見詩仙人品
    李白的狂世人是見識過的,一句「安能推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他的人生哲學。雖然多數時候他都是一介布衣,無高官厚爵在身,但憑著一身才華,詩仙何曾對任何人低過頭。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這首詩作於李白60歲時,詩題中的五松山在如今的安徽銅陵縣,李白出遊至此被山中景色吸引,以至天黑了無法下山,於是借宿在山中村民家裡。
  • 李白晚年這首小詩,樸實無華,卻更值得一讀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在第二年就去世了。所以透過這首詩,我們也可以看出李白對自己一生的一點思考和反省。
  • 李白既不豪邁也不雄奇的一首小詩,字字句句樸實無華卻讓人感動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在第二年就去世了。所以透過這首詩,我們也可以看出李白對自己一生的一點思考和反省。
  • 我這2年來在銅陵吃過的美食,請您收好...【銅陵美食頭條專版】
    ,基本上到洞子張吃過火鍋的都會再去,72年的正宗重慶老火鍋,味不附身的獨特配方。【特別推薦/棒棒糖純K音樂火鍋】純k加火鍋 , 讓川味點爆你的味蕾  ;讓音樂嗨翻你的人生,點燃你的激情  !這裡是你聚會娛樂的不二之選。具體點擊↓↓↓■【銅陵美食頭條1115】一邊K歌一邊火鍋,銅陵這地方應該會火!!!
  • 收藏|銅陵這些好吃的麵館,吃過5家你就算吃貨!吃過10家就是骨灰吃貨!
    不然為什麼銅陵大街小巷裡都有那麼多好吃的麵館了,看到這條消息你有口福了!小編給你們盤點了銅陵那些好吃到爆的麵條、粉絲店!趕快看看你還有哪些沒吃過?PS:此文為交流帖!歡迎補充!【地址】:發電廠正對面【小編說】:想必很多銅陵人都吃過他家的粉絲和麵條吧,早上來上一份牛肉粉絲、再加上一份美味的牛骨,簡直是大寫的「完美」!
  • 胡餅蒸餅冷淘面,粟米稻米雕胡飯,還有粥糕,你不知的唐人主食
    導語:胡餅蒸餅冷淘面,粟米稻米雕胡飯,還有粥糕,你不知的唐人主食說到這個話題,不由自主想到了唐朝仕女肥胖健美的形象,到底該是多好的夥食才養出了這般珠圓玉潤的女子,養人靠的是吃的好,而不是吃得多,那麼唐人究竟都吃些什麼
  • 安徽銅陵這四種特產,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你吃過哪幾種?
    銅陵是安徽省地級市,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全市總面積3000多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64萬人左右。著名的景點有:天井湖、浮山等。這裡特產種類繁多,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
  • 有人說它是李白的下酒菜,其實它是一棵草的「前世今生」
    本著這份好奇,還真搜到有人寫過這方面的內容。」便是茭白,是詩仙李白的下酒菜。其米須霜雕(同凋)時採之,故謂之凋苽,或訛為雕胡」,這意思是,雕胡乃是茭草的果實,也叫菰。而這茭草,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茭白。按照這個邏輯,雕胡飯便是茭白做成的下酒菜。
  • 安徽銅陵美食,看著都流口水,你最喜歡吃哪個?
    銅陵資源豐富,物產豐饒,素有「銅陵雖小,八寶俱全」之美譽;在這裡的大街小巷裡隱藏著很多民間特色的特產和小吃,銅陵十大小吃,分別為樅陽大閘蟹、樅陽粉蒸肉、月亮牌茶幹、大腸面、雞湯麵、南湖對蝦、銅陵酥糖、樅陽麥隴香墨子酥、油炸毛豆腐、椒鹽豬手。其中安慶糕點名坊「麥隴香」的傳統特產。
  • 李白為農民寫詩,煙火氣觸動人心,赤子之心閃耀全唐詩,細讀落淚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作者對荀媼無形貌無一筆描寫,而是抓住荀媼為其送飯的細節細緻刻畫,更有情致。「跪進雕胡飯」一句,細節頗多,值得細細品味。△王和尚讀詩,李白被荀媼感動而「雕胡飯」也值得推敲,「雕胡
  • 你吃過水果也吃過黃瓜 那你吃過水果黃瓜嗎?
    架上爬身接綠瓜,瓜頭頂上開黃花,  生著吃來鮮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  打一蔬菜  你猜到了嗎?  水果黃瓜VS普通黃瓜  說了這麼多  除了個頭差異  水果黃瓜還有何  過「瓜」之處?  普通黃瓜表面會有一些小刺,凹凸不平,如果直接食用口感不好,一般都會削皮再吃。  水果黃瓜顏值更高,色澤光亮,體型圓潤。最重要的是表面光滑沒有小刺,易清洗,適合直接帶皮吃,完全不會影響口感。
  • 夏天這菜正當季,被稱為「水中參」,鮮香有營養,現在吃正是時候
    茭白,一種古老的植物,其種子「菰米」是古代的「六穀」之一,在唐代以前,菰米的地位相當於現在的米麵,是主要的糧食作物,李白有詩云:跪進雕胡飯,月光照素盤,這裡的「雕胡飯」指的就是菰米蒸出來的飯,香味撲鼻又軟糯,是上等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