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申遺成功,福建這個古村走紅,有望成為「網紅」村

2021-01-10 劉偉英講娛樂

我國「太極拳」和「送王船」兩個項目申遺成功,這兩個項目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共同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沿海地區,送王船主要是作為祭祀祈福的一種民間儀式,以表達對大海的敬畏及感激之情,歷史也比較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而且,我國閩臺送王船早在中國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的申報屬於國際層面,送王船也是中馬兩國人民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民間活動以閩南地區為主,在一些古老的村莊裡也有相當規模的活動,隨著「送王船」的成功申遺,福建廈門海滄鐘山村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這裡歷史悠久,早在鐘山村就已形成了聚落,宋代時這裡已有史書記載,古村落的民間信仰活動十分發達,種類繁多,鐘山村共有7座廟宇,其中3座曾被遺棄,但現已重建,部分廟宇歷史已不能考證。村子裡的水美宮,供奉著一些王爺,香火很旺,每隔三年就有「送王爺」的習俗,就像送王爺船一樣,被列入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福仁宮是在民國初期建造的一座水美宮,廟內還供奉著保生大帝。有石峰巖寺,哪吒廟等,每個廟宇主要供奉的人都不一樣,這個古村裡有許多典故,很有意思,這些廟宇也都讓鐘山村有比較豐富的旅遊資源,有希望成為一個「網紅」村,迎來很多的旅遊愛好者來感受這裡的民俗文化。我們的國家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很多已經逐漸失傳,令人惋惜,每種不同的文化我們都需要呵護,讓他在我們的國家能夠慢慢地成長,如果沒有傳人,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會消失,我們中國也失去了一大筆財富。送王船是一項民間風俗活動,能讓人體會到不同的風情,值得細細品味。

關於「送王船」申遺成功,福建這座古老的村莊走紅,有望成為「網紅」村莊,你的看法如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福建這個古村火了,「送王船」申遺成功,有望成為「網紅」村!
    福建這個古村火了,「送王船」申遺成功,有望成為「網紅」村!2020年12月17日,中國的「太極拳」和「送王船」兩個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 另一方面,「送王船」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共同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送王船的主要區域是中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這是以前民間的節日,表達對海洋的敬畏和感謝,歷史也比較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福建省臺送王船自古以來就存在於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這次申遺是國際水平的,送王船也成為中馬兩國人民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歷經五年,「送王船」成功申遺
    「送王船」是以廈門為主參與申報成功的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更是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業界認為,「送王船」的成功申遺,將有助於向世界推廣閩南文化、中華文化。中馬視為共同遺產提及「送王船」,閩南人恐怕無人不知。
  • 「送王船」申遺成功 福建又多一張世界名片
    這是廈門參與申報成功的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更是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送王船」到底是什麼民俗?非遺送王船活動在廈門沙坡尾舉行。
  • 送王船成功申遺!145秒了解什麼是「送王船」
    這是中國第一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合申遺成功的項目。你了解送王船嗎?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中國閩南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的禳災祈安儀式,既有共性,又有地方性。在閩南,大多每三或四年在秋季東北季風起時舉行;在馬六甲,則多在農曆閏年於旱季擇吉日舉行。
  • 「送王船」成功申遺 助力閩南文化走向世界
    「送王船」是以廈門為主參與申報成功的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更是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業界認為,「送王船」的成功申遺,將有助於向世界推廣閩南文化、中華文化。  中馬視為共同遺產  提及「送王船」,閩南人恐怕無人不知。
  • 「送王船」申遺成功,快來了解一下這個閩南民俗活動……
    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廈門送王船」活動儀式一般是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筊在固定的農曆月份確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製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製成,或是紙制把王爺請上王船載上柴、米、油、
  • 送王船,申遺成功! 福建又多一張世界級名片
    業界認為「送王船」的成功申遺將有助於向世界推廣閩南文化、中華文化提及「送王船」,「送王船」活動在何厝舉行2005年12月,「廈門送王船習俗」被列入福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7年6月,「送王船」被列入廈門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送王船」成功申遺!
    昨晚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民俗文化活動 「送王船」
  • 送王船,申遺成功!
    」(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海滄「送王船」 在廈門,思明區廈港、何厝、塔埔,湖裡區鍾宅、五通浦口、枋湖村,海滄區鐘山、石塘、芸美、新垵、溫厝、海滄社區,同安區呂厝
  • 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歷史記憶 共同遺產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中新社福州12月18日電 題: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歷史記憶 共同遺產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陳悅  「中馬聯合申遺成功,使『送王船』在世界的可見度大大增加了。」對於「送王船」申遺的成功,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組組長、閩南文化研究會原會長陳耕18日受訪時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將為廈門和馬六甲兩個旅遊城市帶來契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由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報送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簡稱「送王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送王船的申遺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3 「維繫人與海洋的和諧」 是一項共識「送王船」聯合申報啟動後,首要問題,是通過撰寫申遺文本,梳理出「送王船」獨特遺產價值。「送王船」是一項古老的禳災祈安儀式。歷經世代相傳和廣域流播,其內在特質與外在表現,有精華也有糟粕。這需要基於人類發展的視野予以全新的解讀,以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寄託。
  • 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開幕
    和煦的冬日暖陽中,迎著東北季風,22日,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宣傳活動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在廈門同安舉行。  據悉,同安是「送王船」舉辦次數最多(152屆)、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區域。而同安呂厝一直是廈門「送王船」活動的最主要的區域之一。
  • 廈門首個申遺成功的項目「送王船」是什麼活動?
    12月17晚,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項目申遺成功,稱為廈門市首個申報成功的項目,如果不是老廈門人,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送王船。
  • 剛剛申遺成功的「送王船」,是一種怎樣的民俗?
    隨後,「送王船」這個看起來有些魔幻的詞彙,開始在朋友圈裡頻繁出現。「太極拳」作為全民皆知的國術在歷經12年的艱苦申遺後終於如願成功,而「送王船」這一主要在東南沿海至東南亞流行的華人民俗則激蕩起了更多人的好奇。
  • 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項目申遺成功
    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項目申遺成功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 2020-12-17 20:39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12月17日晚,在牙買加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和「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
  • ...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開幕式在廈門同安舉行
    你好臺灣網12月23日消息(記者 呂葉松)文化搭臺民心通,海絲相連王船開。12月22日,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開幕式、第152屆同安區呂厝「送王船」文化節在廈門市同安區呂厝社區舉行,馬來西亞馬六甲申遺方通過視頻連線對「送王船」申遺成功表示祝賀,稱將以此為契機,共同傳承和發展中馬兩國的共同文化遺產。「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我國非遺數量世界第一
    原標題: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我國非遺數量世界第一   據
  • 送王船的申遺故事:悠久的海洋文化風俗
    從勇全殿「送王船」的歷史記載中,我驚奇地發現,兩地「送王船」的儀式實踐,如出一轍,同屬一脈,又分屬中、馬的國家級「非遺」。自此開始,中、馬兩地在各個層面的互動合作持續展開。「維繫人與海洋的和諧」是一項共識「送王船」聯合申報啟動後,首要問題,是通過撰寫申遺文本,梳理出「送王船」獨特遺產價值。「送王船」是一項古老的禳災祈安儀式。
  • 送王船被列入人類非遺名錄!
    送王船申遺成功了!送王船申遺工作由中馬兩國文化部門指導廈門市和馬六甲州為主開展。這是我國第一次與「海絲」沿線國家聯合申報成功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我市首個申報成功的項目。廈門一直重視「送王船」習俗的保護和傳承作為閩南送王船的中心區域,廈門送王船當代的傳承傳播最為典型,比較大型的在思明區廈港、何厝、塔埔,湖裡區鍾宅、五通浦口、枋湖村,海滄區鐘山、石塘、芸美、新垵、溫厝、海滄社區,同安區呂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