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山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煤炭」,這要得益於歷史上山西「煤老闆」的名氣,讓人們將山西自動與「煤老闆」對應起來。不過這種說法也有正確的部分,歷史上的山西,尤其是大同,煤炭資源確實很多,有著「中國煤都」的稱號。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是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旅遊資源,但奇怪的是它今年才剛剛脫離貧困縣的名號,它就是渾源縣。
渾源縣,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轄的縣城,地處山西東北部,與多個縣區相鄰,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且渾源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境內海拔較高,山川峻岭眾多,像著名北嶽恆山、穆桂英山、鬍子嶺、馬鬃崖等山勢高聳、綿陽不絕。
尤其以恆山山脈最為陡峭,溝壑縱橫,沿西南走向將整個縣城一分為二,也構成了渾源的地貌骨架。同時河流縱橫,人文景觀眾多,可以說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了。
不僅如此,渾源縣境內還蘊藏著豐富的礦藏資源,目前在渾源境內已探明的礦藏達20多種,其中包括煤炭、油母頁巖、花崗巖、膨潤土、沸石等多種優質礦種。像煤炭覆蓋面積就多達320平方公裡,煤炭地質儲量達36.3多億噸,足以稱得上「中國煤都」的稱號了。
不僅如此,這裡的花崗巖儲量也極為豐富,多達6億立方米,像渾源的青磁窯鄉等南山區尤為眾多。尤其是黑色花崗巖為世界石材精品,被譽為"北嶽黑",出口是常稱為"Shanxi Black"。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自然資源,卻一直發展不起來,這的確是很「扎心」了。
這或許與當地沒有大力宣傳以及沒有相應的對策等問題,讓這座小縣城坐擁無數資源時卻不被人熟知,一直深藏在大同的腹地。
不過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興盛,大同也越來越重視旅遊業發展,在保護原有生態的情況下,最大程度開發自然與人文資源,增加相關設施建設,形成「舊城保護,新城建設」的良好局面。
從現在看來,這些措施是非常有效的,渾源境內的恆山、懸空寺、真武廟等眾多景觀被很好的展示,吸引無數遊客前來參觀。
恆山位於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處,是「五嶽」之中的北嶽。恆山綿延數百裡,錦繡108峰,號稱北國萬山之宗。主峰天峰嶺海拔約2016米,被譽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海拔高聳的兩座山峰相對而立,渾水從中穿過,山谷內古木參天,風光秀麗。恆山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是重要的道教發祥地,山上道教廟觀、殿宇散布,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懸空寺了。
懸空寺坐落在恆山金龍峽翠屏峰的懸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年間,至今已15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現存較早、保存較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
站在恆山腳下,遠遠地就可以看到懸在半山腰的懸空寺,可謂是萬丈深淵上的建築。整個寺院懸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依勢而建,猶如「浮」在半空中,不禁讓人膽戰心驚。懸空寺中共建殿宇40餘座,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具有極高的參觀價值。
除此以外,還有真武廟、九天宮、北嶽廟等眾多豐富的人文景觀,以及一處較大的高溫礦泉——湯頭溫泉,如此豐富的旅遊資源,相信渾源一定會發展的更好,一定 會有更多人到渾源遊玩。(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