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對於山西的描述是:滿是煤礦,灰濛濛的小縣城和蒼涼失落的山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山西是煤炭之都,是霧霾之地,是煤老闆的聚集地,是那些油光滿面,大腹便便的人群。山西也因此被很多人冠上了「土」的稱號。
但是,5000年的華夏文明,在山西盡數展現,龐大的旅遊資源散落在山西的每個角落。在太原的周邊也有一處和山西的發展緊密相關的一個縣城,曾經因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紅遍大江南北,今成為太原周邊大熱的旅行勝地,號稱是「天上雲間」。
嵐縣,山西中西部的一個小縣城,屬呂梁管轄。隋朝時期,嵐縣歸屬忻州,清雍正時期,嵐縣歸屬太原府。和山西的許多縣城一樣,有著坎坷的發展歷程。曾經的嵐縣,擁有著41億噸煤,有著20億噸的鐵礦石。
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嵐縣確實像賈樟柯說的「灰濛濛」,也讓嵐縣一度成為被冷落的最佳旅行地。這個呂梁山上的「小平原」,默默的帶上了「土」的帽子。但是現在的嵐縣可以代表山西,可以顛覆對山西的常規認知。
嵐縣在數千年的沉澱中,保留了許多淳樸的民俗風情,在嵐縣的街頭你可以欣賞到龍燈,旱船,獅子舞等文藝,也可以和嵐縣的百姓,一起做紙紮,麵塑。這便是第一理由,千年的歷史並沒有改變淳樸的民風,千年的變遷也沒有撼動嵐縣的風情。
在千年的歷史沉澱和自然的交融下,讓嵐縣誕生出了獨具魅力的旅遊資源。古嵐縣有八景,八景之首便是嵐縣的第一山——白龍山,是晉西北的明珠,是漫山黃土的翡翠。這便是嵐縣的第二大理由:自然的清秀,讓其有「天上雲間」的稱號。
人類歷史的發展,也讓嵐縣多了幾處觀古思悠之地,在嵐縣縣城南的一公裡處,有一個秀容古城,西漢高祖年間興建,只不過現在只剩遺址,但依舊能看出古嵐縣的輝煌。
所以到嵐縣的三大理由是:人好,景好,底蘊足!
嵐縣的發展和山西的整體發展緊密相關,它境內的景點,風情。讓你感覺山西的並不是「土」,而是淳樸!
以前的嵐縣,是商人聚集之地,現在的嵐縣是嚮往鄉村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地。隨著文化的發展,旅遊的發展,讓嵐縣成為太原周邊大熱的避暑勝地,雖然暑期已過,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在嵐縣的鄉村中感受到一絲溫暖和人情。
嵐縣近幾年開展了許多活動,比如白龍山旅遊文化節和嵐城麵塑藝術節,以及金秋十月賞龍山紅葉等活動,不僅在向遊客展示遊客,更像全國展示山西。鄉村生活的豐富是嵐縣人奮鬥的結果,是對環境改善的結果。你臆想中的山西,絕不是你看到的山西。
當你讀懂嵐縣的美,山西的美,那麼你就會發現旅行的意義。環境是旅行的一部分,但不是決定因素,真正的決定因素便是你的審美觀!
嵐縣的美不可言說,嵐縣的旅遊資源數之不盡。所以正常人應該都可以發現,良好的審美情趣應該都能讀懂。
人文薈萃,紅色古色伴隨,四季皆宜的美景,這便是嵐縣的美。
如果你有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嵐縣是個「文化之都」,這裡誕生了1700多位研究生,120多位博士,試管嬰兒之父——張民覺便是嵐縣之人。
如果你有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嵐縣是個空氣品質超優的勝地,全年有200天以上空氣品質的標準在2級以上。
如果你有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嵐縣是一個古色紅色綠色完美融合之地。120師師部舊址,晉綏軍司令部舊址,白龍山,秀容古城等等。
山西的縣城不止嵐縣一個,有些甚至沒有嵐縣好,因為沒有嵐縣的資源,沒有嵐縣的發展。但是山西所有的縣城都是朝著發展方向努力,朝著理想的勝地努力。古色綠色一直都是山西的主色調,而「土」早已經成為過去式,所以來山西旅遊,先來嵐縣,先從鄉村開始,顛覆你的對山西的認知。
山西的五臺山聞名世界,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山西的雲岡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山西的嵐縣是你最應該去的縣城之一!
本期話題:對於嵐縣你有什麼認識?關於山西,你所了解的「標籤」是什麼?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