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中,對山西的描述是:到處都是煤礦,灰濛濛的小縣城,荒涼的荒山。
許多人的印象中,山西是煤炭之都、煙霧瀰漫之地、煤老闆聚集之地,油光滿面、大腹便便的人群眾多。因此,許多人都把山西稱為「土生土長」的山西。
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卻在山西盡數展現,巨大的旅遊資源散落在山西各地。還有一個縣城,它與山西的發展關係密切,曾經因豐富的礦產資源紅遍大江南北,如今成了太原周邊的旅遊大熱地區,被稱為「天上的雲」。
嵐縣是山西中西部呂梁的一個小縣城。唐代嵐縣屬忻州,清朝雍正年間,嵐縣屬太原府。就像山西的許多縣,發展也是坎坷曲折。過去,嵐縣擁有41億噸煤炭和20億噸鐵礦資源。
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嵐縣的確如賈樟柯所說的「灰濛濛」,也讓嵐縣一度成為最受冷落的旅遊勝地。這呂梁山上的「小平地」,默默地扛著「土」帽。但現在嵐縣可以代表山西,可以顛覆人們對山西的傳統認識。
來嵐縣的三大原因
嵐縣幾千年來的沉澱,保留著許多淳樸的民俗風情,在嵐縣的街頭,你可以欣賞到龍燈、旱船、獅舞等文藝作品,還可以與嵐縣的人民,一起做紙紮、麵塑。千百年的歷史並沒有改變淳樸的民風,千年的變遷也沒有動搖嵐縣的風韻。
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沉澱,與自然融為一體,讓嵐縣產生了獨特的旅遊資源。古嵐縣有八景,八景之首就是嵐縣第一山——白龍山,它是晉西北的明珠,是黃土漫山遍野的翡翠。這就是嵐縣第二大理由:自然清秀,讓它有「天雲間」之稱。
人類史的發展,也讓嵐縣多了幾處觀古思悠之地,在嵐縣縣城南面1公裡處,有一個秀容古城,西漢高祖時修建,只是現在只剩下遺址,但依然可以看到古嵐縣的輝煌。
因此,嵐縣有三大理由來證明:人好,景好,底蘊足!
嵐縣顛覆的不僅僅是人們的認識,而是人們對鄉村生活的嚮往。
嵐縣的發展與山西的整體發展緊密相連,境內風光、風情濃鬱。感覺到山西的不是「土」,而是淳樸!
從前的嵐縣,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則是嚮往鄉村生活人群的生活區。伴隨著文化的發展,旅遊的發展,讓嵐縣成為太原周邊的一個大熱避暑勝地,雖然夏天已經過去,在寒冬裡,可以在嵐縣的鄉間感受一絲暖意與人情。
近幾年嵐縣開展了白龍山旅遊文化節、嵐城麵塑藝術節、金秋十月賞龍山紅葉等活動,不僅讓遊客看到了遊客,更讓人看到了全國的山西。富饒的農村生活是嵐縣人民努力的結果,是改善環境的結果。你們想像中的山西,絕非你們所見的山西。
發現美的眼睛,美好的審美情趣,是你旅行的主調。
在你讀懂嵐縣、山西的美麗之後,你就會發現旅遊的意義。旅遊中的環境是旅遊的一部分,而非決定性的因素,真正的決定因素就是你的審美!
嵐縣之美不可言說,嵐縣的旅遊資源不計其數。因此正常的人應該都能發現,好的審美趣味應該都能讀懂。
人與自然的融為一體,紅色古色相伴,四季如春,這便是嵐縣之美。
假如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嵐縣是一個「文化之都」,這裡誕生了1700多名研究生,120多名博士,就是試管嬰兒的父親——張民覺。
若您有發現美麗的目光,您將發現嵐縣是一個空氣品質超優的地方,全年有超過200天達到2級空氣品質標準。
假如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嵐縣是一片古色古香的紅綠交融之地。三十二師舊址、晉綏軍司令部舊址、白龍山、秀容古城等。
山西的縣城不只是嵐縣,還有一些甚至沒有嵐縣好,因為沒有嵐縣資源,沒有嵐縣發展。但山西的縣城都在朝著發展的方向努力,向理想的目的地努力。古色古香的綠色一直是山西人的主調,而「土」早已成為過去式,所以來山西旅遊,先到嵐縣,先從鄉間開始,顛覆你對山西的認知。
以五臺山為代表的山西,以平遙古城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山西,以雲岡石窟為四大石窟之一的山西,以嵐縣為最應該去的縣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