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菠蘿季。
滿大街的水果店都擺出了新鮮上市的菠蘿,空氣中瀰漫著初戀般甜蜜的味道。
菠蘿炒飯,菠蘿糖水,菠蘿西米露、菠蘿冰沙……這種豔麗而甜蜜水果誰人不愛。
但是,我們了解它嗎?
菠蘿的歷史
菠蘿是原產於南美洲巴西的水果,在很早以前就被印第安人所培育。哥倫布在發現美洲大陸時與印第安人交易時發現了這種水果,覺得十分奇特,於是將其帶回西班牙獻給了國王。西班牙國王品嘗後甚是歡喜,於是稱其為「水果之王」,賜名「pineapple」。菠蘿聲名大噪。
在1605年,葡萄牙的傳教士將菠蘿的幼苗帶到了我國的澳門再傳到了海南島,後來就傳播到了廣東、廣西、臺灣等省份。
而「菠蘿」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源於佛教用語「波羅蜜」,意思是到達彼岸。佛教起源於印度,隨後傳入中國後本土化,是對中國影響很深的一個宗教。吃過菠蘿的人都會看到,菠蘿的外殼上有許多六邊形的果刺,古時的人覺得這很像佛祖、菩薩的螺簪,於是將這種從西方傳入的水果稱為「波羅蜜」,簡稱為「波羅」。而在清朝時《正音撮要》,第一次出現了「菠蘿」但無批註,可能是為了說明它為植物所以加上「艹」字頭作為辨識。
說到菠蘿,就不得不提一個水果——菠蘿蜜。菠蘿蜜是印度的原生水果,在唐代乃至更早以前傳入了中國。菠蘿蜜的名字來源於梵語的「Paramim」,譯為「波羅蜜多」。但是看著它的果實又大又甜,原本的譯名也不太順口,於是古人就把「多」給去了變成「波羅蜜」,後面逐漸變成了「菠蘿蜜」。
菠蘿的營養價值
菠蘿含有高達85%的水分,還富含蛋白質、脂肪、尼克酸、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微量元素、蛋白質分解酵素等。
1. 菠蘿中含有酸丁酯,這是它甜美氣味的來源。這種物質可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慾。
2. 菠蘿中含有菠蘿朊酶,這種物質可以分解蛋白質,溶解堵塞在體內的血凝塊和纖維蛋白,以改善身體的血液流動。
3. 菠蘿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的抗病性。
4. 菠蘿中含有充分的鹽、糖、以及黴,有利尿的效果。
菠蘿和鳳梨傻傻分不清楚
跟水果店老闆賣水果
「老闆來個這個菠蘿。」
「這個叫鳳梨。」
「這有什麼不一樣呀?」
「鳳梨更貴。」
相信有不少小夥伴被鳳梨和菠蘿搞得一臉懵逼吧。鳳梨和菠蘿原來不是一種東西嗎?
其實,鳳梨和菠蘿其實就是同一種植物,都是鳳梨科鳳梨屬,而鳳梨只是菠蘿的其中一個名字。
而有人說「臺灣產出的是鳳梨,大陸生產的叫菠蘿」,其實,菠蘿在最開始被引入臺灣的時候,就被叫做鳳梨。而臺灣育成的菠蘿,其實是一種選育過的品種,叫做無眼菠蘿,並非與菠蘿是不同的品種。
那怎麼去分辨他們呢?
1. 表皮不一樣。菠蘿的表皮較硬且為黃色,而鳳梨較軟則為綠色。
2. 葉子不一樣。菠蘿的葉子帶著鋸齒,而鳳梨則無鋸齒
3. 果眼不一樣。菠蘿的果眼較深,削皮後會留下眼坑,而鳳梨果眼淺,削皮後不會留下眼坑。
為什麼菠蘿會麻嘴巴?
有的小夥伴問:「既然菠蘿和鳳梨是一個品種,為什麼吃菠蘿會麻嘴而吃鳳梨不會!」
其實不是吃鳳梨不麻嘴,而是你吃得不夠多。
吃菠蘿會麻醉主要歸功於一種「菠蘿蛋白酶」的物質,這種物質會麻痺、並刺傷嘴巴。所以為什麼我們吃菠蘿會需要泡鹽水,是因為鹽分可以幫助滅殺這種蛋白酶。而去除這種蛋白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讓其經歷6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進行滅殺,所以我們在吃煲的菠蘿湯水和菠蘿炒飯時,是不會刺嘴的。
下面說說為什麼鳳梨感受不到。其實是因為鳳梨本身經過培育選種,篩選的結果就是變成餓了菠蘿蛋白酶較少的菠蘿品種。但,少不是沒有,鳳梨吃多了,該麻的一樣麻。
生活雖苦,但是菠蘿甜呀
這個時節,那還不快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