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隻小青蛙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它是一款叫做《旅行青蛙》遊戲中的角色。
這款遊戲特別「佛系」,只有一隻小青蛙,每天在一間小屋子裡,孤獨地吃飯、看書、寫信。時間到了,就背起背包出門。過段時間,又會回來重複單調的生活。
為什麼一隻呆萌愛旅行的青蛙會讓許多不在「潮流中心」的父母竟然也開始養起來了,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其實,養蛙的過程分明就是一部養娃的血淚史啊。
耍了這個遊戲朋友,沒有孩子的表示:突然好理解我媽。
《旅行青蛙》裡玩家最大的任務,就是用前院長出的三葉草,購買青蛙旅行時的行李。
而玩家們的角色多像母親,努力為孩子準備最好的行李(物質上的便當、心理上的幸運草)去旅行,出門後又為孩子的旅程境遇充滿擔心。
最讓人掛心的是,終有一天,娃也會像青蛙一樣遠走,而父母只能默默守望。或許就是因為這種共鳴和同理心,才讓這款遊戲得到了那麼多媽媽的喜愛。
1、請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小屋裡的青蛙兒子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做手工……看著那個小小的身影,有點心疼——我的蛙兒子好孤單啊!
真是像極了自己,父母忙於工作,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孩子只能一個人玩玩具、畫畫、看動畫片、讀繪本…
有時候孩子只是想靜靜待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你們非要它出去玩
孩子終於在你的催促下出去玩了
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孩子的生命力才不會被扼殺。
無休止的嘮叨,一系列的要求,一大堆的安排——這是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欲,而不是對孩子愛的表達。
父母的控制欲太強, 孩子聽話就意味著喪失生命力。沒有自由,也就意味著他們白活了。
其實你的孩子很羨慕遊戲裡的那隻小青蛙: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享受美食,不用擔心自己記錄的秘密被偷看...
2、培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對事情的專注
除去呱呱本身呆萌的設計,我們可以發現遊戲裡的小青蛙,坐在客廳一聲不吭地削木頭能花幾個小時,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也能花幾個小時,甚至在床上困得頭一點一點地看書也能花幾個小時。
可以看出,呱呱對每件事情的專注力都是比較強的。
而現實生活裡,專注太難。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生代父母們有時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將孩子交給IPAD和電視,而遊戲和動畫越發緊湊刺激。
王者榮耀一局30分鐘,小馬寶莉一集20分鐘,孩子們在再來一局、再來一集中廢寢忘食,直到休閒時光消耗殆盡,不依哭鬧著匆匆結束。
此時,直接剝奪孩子的電子設備已經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聰明的家長們都選擇了循序漸進,譬如說從節奏更慢的遊戲:Minecraft我的世界出發,給孩子培養更加宏大的世界觀,一點點引發創新能力。
不得不說,養呱不易,養娃更難。在焦慮的時代洪流中,每個人都在儘可能用力過猛地生活著。
所以哪怕是日常玩個遊戲,都能想到孩子的教育能做哪些改進。因為呀,即便《旅行青蛙》再好,但還是養娃更有成就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