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去年以來堅持公共運輸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公共運輸財政投入,推進一系列公交惠民工程,投入5.8億元財政資金購置600輛新能源電動公交車及配套項目全部投入運營使用,為市民乘客提供了更為便利、優質的公交出行服務,助力汕頭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實施公交惠民工程是汕頭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實施公交惠民工程包括完善海濱路公共運輸服務配套;補助購置新能源公交車;以及投入2000多萬元落實中心城區老年人、殘疾人、離休幹部、學生等群體政策性補償,這些民生實事市委、市政府全部兌現承諾。據市交通運輸局統計,全年投放600輛新能源公交車,新建充電樁73個;全市共有公交車2274輛,公交線路140條,其中新能源公交車1595輛,充電樁295個。廣場輪渡新投放2艘渡輪。此外,還推進公交站亭牌的建設,已建成78個公交站亭、升級改造70個電子站牌、新增石椅120個。落實各類特殊人群優惠乘車政策,全國交通一卡通投入使用,實現微信掃碼乘車。公交線網覆蓋面和班線發車密度進一步提高,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特別是為了迎接動車進城,汕頭市交通運輸局結合站前廣場建設,積極謀劃提升高效暢達的交通換乘系統與集疏運體系,在火車站原有18條普通公交線路基礎上,增加了K1至西堤碼頭、K2至汕頭汽車總站、K3至汕頭大學、K4至岐山汽車客運站、K5至濠江區珠浦、K6至濠江區廣澳深水港、K7至潮陽區裕通花園、102K至澄海蓮花山溫泉度假村、161K至南澳縣後宅9條公交快線,目前已全部開通運營,提高火車站出行便捷水平,汕頭站已經成為中心城區綜合性交通樞紐。
汕頭市交通運輸局階段來完成全市公交優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及2018年實施方案的編制,並獲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公交線路運營保障能力、公交智能化出行能力穩步提升,公交服務加快提檔升級。目前,市交通部門已完成公交站場、水上巴士概念性發展等規劃編制,進一步調整、完善、優化公共運輸總體布局,為特區再出發、再創汕頭新輝煌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發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