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修葺接近尾聲,帶你走進這「江南名人第一巷」!

2020-12-12 常州身邊事

青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前。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當時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各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後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常州方言「千」、「青」難辨,才有了現在的「青果巷」。

歷經500年歲月與文墨滋養孕育的青果巷,是建築的作品,也是歷史的著作。青果巷能留存如此大規模的名人故居、府邸宅院,是後人的寶貴財富。青果巷項目組秉持修舊如舊、還原舊貌的原則,力求最大限度保存歷史信息,尊重歷史文脈的延續,如今文保單位大部分已修葺完善。

今日小編帶你一睹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文保單位的芳容。

瞿秋白故居:秋白誕生地

八桂堂天香樓地處青果巷82-84號,為清朝建築。故居坐北朝南,為兩層樓,位於劉國鈞故居第三進,原為唐荊川八宅之一,因宅內植桂八株而得名。晚清時為瞿秋白叔祖、湖北布政使瞿賡甫府第,1899年1月29日秋白誕生於天香樓二層西室。

1996年11月20日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荊川宅

位於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東段,原名保合堂。明崇禎六年(1633年)荊川玄孫唐宇昭改名貞和堂,沿用至今。唐荊川宅原有八桂、貞和、易書、筠星,四並、復始、松健、禮和八堂,號稱「唐氏八宅」,分布在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現以貞和堂保存最完整。

1982年3月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常武古戲樓:楊氏家庭戲樓

地處天寧區和平南路與青果巷交匯處的原新坊橋小學內,一進三開間,北有一對石獅,一棵銀杏,一對六邊形臺基。戲樓坐南面北,直對陽湖縣城隍廟大殿。廟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戲樓建於同治九年(1870),光緒二十二年(1896)。

戲樓為歇山頂兩層木結構,外形為大屋頂。簷下3面均有人物走獸等木雕,柱頭梁架飾脊鬥拱承託,飛簷翹角,裝飾華麗。

1987年12月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6月以「常武古戲樓」的名稱公布其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趙元任故居

地處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16弄,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故居系其曾祖父趙朗浦(清金華府知府)建於鹹豐年間。

1987年12月公布其為第二批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公布其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惲鴻儀故居

位於青果巷中段的天井巷與雪洞巷之間。故居坐北朝南,大廳內部梁柱粗碩,用料講究,所有廳堂沿廊地面滿鋪方形羅磚或長方形青磚,天井地面滿鋪石板,環境清幽,突顯豪門氣派。

2011年12月公布其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氏宗祠

劉氏宗祠為清代建築,位於天寧區東下塘22號。坐南朝北,建造年代約在1865年前後,有樓、平屋多間,硬山造式,建築高大,構件精緻,天井牆壁上曾嵌有晚清名將彭玉麟的4塊梅樁石刻,今尚存二塊。劉氏為當年常州望族,出過大學士劉於義、宰相劉綸、著名經學家、常州學派創始人之一劉逢祿、著名畫家劉海粟等名人。

2008年2月26日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周有光宅

始建於清代鹹豐年間,位於青果巷133號。現存面闊5間的平屋以及回形轉盤樓1座,房屋結構完整。

2013年4月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三錫堂

建於清康熙年間,位於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中段,清末進士汪贊綸曾長期居住於此。「三錫堂」是汪氏堂號。

2018年3月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劉國鈞故居

故居為清代建築,位於青果巷82-84號。故居坐北朝南,原為唐氏八宅之一,圍牆東南角有「敬修堂界」石碑。第一、第二進天井,第二、三進間有花園假山,第三進為瞿秋白誕生天香樓。1948年買下作為住宅。全宅以垣牆圍成院落,牆腳嵌「敬修堂」界石。

1987年12月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湯貽汾故居

地處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東首。故居坐北朝南,建於清朝,園內有明、清石柱多個。故居內存有湯貽汾撰《忠孝祠記》石碑二方。

1987年12月公布其為第二批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史良故居

位於天寧區和平南路143號,史良出生於此,並在此度過少年時代。故居坐西朝東,現存硬山造平房二進。

1987年12月公布其為第二批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約園

建於清代,長135米,寬60米,又名趙家花園,位於常州市區興隆巷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為佔地約19畝的清代私家園林。原為明代官府鹿宛,清乾隆初年為中丞謝旻別墅,後趙翼購得此園,改造成鞓紅新館、梅塢風清等24景,靈巖、縐碧等12峰的江南名園,遂名「約園」。鹹豐年間遭兵火之災,後經修葺稍復舊觀。

1987年12月公布其為第二批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錦繡天寧

相關焦點

  • 江蘇常州:走進「江南名人第一巷」 青果巷歷史街區
    青果巷東至和平北路,西至常州最熱鬧的馬路南大街,南面是護城河,長約1公裡。巷內略顯破敗的老房子與周圍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的對比,老房子裡還零星住著一些居民,它沒有光鮮的外表,卻還留存著些許市井民生。青果巷始建於明萬曆年(公元1581年)前,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備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當時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備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雲:"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後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
  • 常州青果巷的前世今生,帶你360度逛江南名士第一巷!
    2019年4月29日,沉澱了五百年滄桑古樸,承載著幾代常州人家鄉情懷的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在闊別多年後,終於煥新歸來。文史專家談——青果巷為何會成群結隊走出名人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隨著古建修繕不斷深入,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如何綿延常州文脈、展示常州情懷,成為市民遊客普遍關心的話題。
  • 「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是常州新地標,常州史上一條青果巷
    青果巷歷史悠久,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以前,距今約有500年之久。那時,青果巷毗鄰市區運輸河段,類似於一條渡口,來往船隻眾多,尤其是運輸水果的船隻多,因此這一帶沿岸的水果商店特別多,所以最初這裡叫「千果巷」,而常州話中的「千」和「青」很容易混淆,所以才有今天的「青果巷」,讀起來文採十足。
  • 江蘇常州:市民夜遊「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酷暑享清涼!
    2020年7月30日,江蘇常州,盛夏夜幕下的常州青果巷涼風習習,景色迷人,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消暑納涼,在這裡體驗「江南名士第一巷」的江南水鄉之風韻。江蘇常州,盛夏夜幕下的常州青果巷涼風習習,景色迷人,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消暑納涼,在這裡體驗「江南名士第一巷」的江南水鄉之風韻。
  • 常州有條老街,免費開放名人故居林立,被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老街,雖然它們的知名度有高有低,保存現狀有好有壞,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是外人來到當地第一時間內可以對這座城市有個大致認知的地方。因為這條街道不僅有著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免費對外開放,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當地分布著密密麻麻的名人故居和古代建築,簡直是一處古代建築博物館。同樣因為當地的名人眾多,當地有了「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稱呼。
  • 青果巷統戰名巷建設啟動 1個綜合館3個名人故居
    中國江蘇網9月28日訊 記者昨天從市委統戰部獲悉,青果巷統戰名巷建設近日全面啟動。我市計劃用3年時間,把青果巷打造成全國知名的「有重點有人物有載體有傳統有特色有體驗」的統戰名巷和文化地標。自明清以來,青果巷走出了100多位文才武略、享譽中外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史良、劉國鈞、劉海粟、周有光等著名的黨外代表人士。按照總體規劃和部署,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的重點是1個綜合館+3個主題館+3個名人故居,即1個統戰名人綜合館,唐荊川博物館、周有光圖書館、常州民盟盟史館3個主題館,史良、趙元任、劉國鈞3個名人故居。
  • ...都市報總編輯看常州」大型採訪活動正式啟動,首站走進青果巷...
    一條青果巷,半部龍城史。作為常州老城廂重要的組成部分,青果巷承載了一代常州人的記憶。今年以來,常州加快推進老城廂復興發展,努力建設具有鮮明江南特點、獨具魅力特徵的 " 城市會客廳 ",讓常州老城廂既喚起舊記憶,又煥發新魅力。
  • 江蘇常州這處老街巷,緊鄰大運河,素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美譽
    它南臨京杭大運河,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素有「江南名士第一巷」之美譽。它,就是青果巷。它南臨古運河,東起正素巷,西至晉陵中路,直通南大街商業中心,北至古村, 是常州文化名城命脈所在。整個街區內主要以明、清、民國風格的建築為主,古運河東西傍街穿過,小橋流水,青磚石瓦,高牆深院,頗具江南水鄉之韻味。
  • 江南名仕第一巷,夜晚的常州青果巷真的很美,而且商業氣息不濃鬱
    實際上大家現在看到的青果巷,只是修繕了一期,所以比較小,二期已經在修繕中,等到二期和一期連起來,就很大了。青果巷位於常州老城區中部偏南地段,東至和平路琢初橋,西面直通商業中心南大街,南面是護城河。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前,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
  • 青果巷:闊別多年,煥然歸來!
    一個有態度的公眾號 歷經四年全封閉保護修繕 青果巷這條常州市區 保存最為完整、最負盛名的古街巷 今天起部分對外開放啦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發布,設計靈感竟然是這樣的...》近日我市第五屆「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動之一市民走進青果巷系列活動第一場日前舉行30多名高校及中小學教師代表參加青果巷街區修繕已歷時6年。
  • 奮進新時代,建設明星城丨歷時7年匠心修繕江南名巷煥新顏,成為常州...
    一條青果巷,半部龍城史。10月24日晚上," 奮進新時代 建設明星城——全國都市報總編輯看常州 " 大型採訪活動首站走進常州市天寧區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在這個 " 江南名士第一巷 " 裡,感受一段令常州人驕傲的輝煌歷史。
  • 「城事」青果巷深度遊玩攻略來了!「江南名士第一巷」果然名不虛傳!
    隨著青果巷的開街相信不少常州人已經前去打卡但青果巷如何深度遊?故居原有三進,第一進在和平路拓寬時拆除,現剩下硬山造平房兩進,後面還有一進現代修葺的平房,用於展陳史良的一生。正門的館名由前民盟中央主席張寶文親筆題寫,以紀念史良這位曾兩任民盟中央主席的卓越領導人。(圖源 青果巷)步入大門,庭院左手邊是一組融入常州文筆塔、紅梅閣、文亨橋的江南風景青石雕。
  • 常州青果巷裡唯一的明代遺存,帶你穿越五百年
    ,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前,有著「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譽。經歷了五百年滄桑巨變,它已成為巷內保存最完整、規格最高、氣勢最恢宏的古建築。唐荊川仕途坎坷的一生,和唐氏家族曾經的榮耀都被藏在這裡。推開古樸的大門,相信你會和眾多遊人一樣,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和震撼。貞和堂位於青果巷的中段,是唐氏八宅中的主宅,以前也叫保合堂。現在,貞和堂作為明代大家唐荊川紀念館對外開放。
  • 在家看天下·每日一景丨青果巷:江南名士第一巷 桃紅柳綠春意濃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孟建強 陶怡 胡旭東)青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前。《常州賦》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後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常州方言「千」、「青」難辨,才有了「青果巷」。
  • 常州又一古巷走紅,被譽江南名士第一巷,濃鬱江南水鄉風韻
    在全國許多城市裡,舊的街道被拆毀,形成現代步行街,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城市文化失去了載體,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今日講講青果巷的故事,「江南名士第一巷」,常州的新地標,常州的半歷史。青果巷位於古城的中南部。這條古老的街道有將近500年的歷史。它是常州最古老的古巷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的青果巷,文人輩出,虎視眈眈。聽說常州有許多狀元,人才輩出,人傑地靈。
  • 青果巷記-有感於海外華文媒體團常州行
    邁步在石板漫道上,如影隨形,丈量著運河邊高低錯落的石階碼頭,一幢幢民宅盡入眼帘,會元坊,進士柱,狀元樓,走進歷史的懸念裡,都是青磚碧瓦裡的富貴榮華,殘垣斷壁中的傷心別離!主人似乎還在,灶膛裡碳灰尚熱,八仙桌上盤碟交錯,蓑衣草鞋,竹編團籃,一切照舊。
  • 常州青果巷以文促旅 為夜間文旅消費的「江蘇經驗」破題
    青果巷是常州文脈之地,大家氏族聚居,書香盈巷,墨跡飄河,先後走出了近百名科舉才俊和一大批近現代名人,被讚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近期,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將青果巷確定為首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10月14日,採風團夜訪青果巷,看青果巷如何立足區域特色,為夜間文旅消費的「江蘇經驗」破題。
  • 青果巷統戰名巷建設全面啟動 年底完成史良故居等布展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日前從市委統戰部獲悉,青果巷統戰名巷建設近日全面啟動。據了解,按照總體規劃和部署,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將重點打造「1個綜合館+3個主題館+3個名人故居」,即1個統戰名人綜合館,唐荊川博物館、周有光圖書館、常州民盟盟史館3個主題館,史良、趙元任、劉國鈞3個名人故居。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丨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是常州市區保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體歷史風貌的精華所在。不僅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部分歷史遺蹟,還保留有純樸秀麗的傳統建築和名人故居,再加上古運河的毗鄰而居,一派江南水鄉之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