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今天的區委全會通過這兩份...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松江區融媒體中心 上海松江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松江區第五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12月18日在區辦公中心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關於制定松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和《松江區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全會書面審議了2020年區委組織部代區委管理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的情況報告。

區委書記程向民就《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關於制定松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作了說明並講話。

區長李謙就《松江區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討論稿)》作了說明。

會議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副書記肖文高,區委常委於寧、趙勇、吳繼華、竺曉忠、彭瓊林、陳曉軍、孫月忠等出席。

全會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間松江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

全會認為,「十三五」時期是松江改革開放史上具有裡程碑、劃時代意義的五年。五年來,松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秉持新發展理念,改革闢路、創新求實,唯實唯幹、拼搏奮進,開啟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創業之路,向人民交出了「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建設的滿意答卷。歷史方位和戰略空間實現開創性突破,探索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從0到1」重大制度創新突破,從秉持新發展理念的基層生動實踐上升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經濟實現逆環境下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特別是疫情以來,以「三個對衝」搶抓「四個窗口期」,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人民城市建設實現高品質提升,人文松江煥發時代新氣象,生態松江打造「兩山」樣板區,人民生活幸福感顯著增強,城市治理基本形成現代化格局。全面從嚴治黨實現縱深推進。以「十三五」高質量收官為「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

到二〇二五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 「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取得顯著成果,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城市數位化轉型取得重大進展,「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城市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獨立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功能框架。到二〇三五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創策源地、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集聚帶、產城深度融合的世界級科創走廊,基本建成「科創、人文、生態」的現代化新松江,基本建成「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具有獨立功能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

全會強調,要胸懷大局、服務全局、開闢新局,全力創造「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高質量發展新氣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和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部署,聚焦市委對松江「一高地、三生態」要求,著眼育先機、開新局,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發展環境和發展方位。面對世界格局之變,松江要擔當服從服務國家戰略重大使命,推進科創驅動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各項指標走在前列;面對發展階段之變,松江要堅持「科創、人文、生態」卓越價值取向,發力打造具有獨立功能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面對發展格局之變,松江要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重要樞紐之一,推進上海西南五區科創聯盟建設,服務上海和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要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全力建設「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要著眼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以松江新城發力帶動松江全域發展。

松江新城要增創「一廊一軸兩區」的空間發展優勢,松江全域要在松江新城基礎上聯動「三片」高質量發展。要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松江樞紐為戰略支點,以大學城為創新動力源,以上海科技影都為產業發展增長極,以人文生態建設提升城市品質,以優質公共服務配套滿足民生需求,以數位化轉型賦能產業發展和城市治理,實現松江新城率先發力。

劃重點!

2020年松江有這些大事值得關注

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實疫情防控工作

堅持科學嚴格依法防控

完成道口查控219萬人次,居家隔離3.26萬人,集中隔離4.53萬人,核酸檢測16.02萬人次。1.56萬人次警力、3000餘名醫務工作者、564名志願者堅守G60楓涇檢查站、松江南站、松江火車站等第一道「關口」,10批次852名志願者全副武裝投身到機場轉運保障工作中,2批次59名醫務人員支援浦東機場核酸採樣工作。

全區投入2.3億元用於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新建4家發熱門診,新增11臺專屬CT,率先實現全區街鎮發熱哨點全覆蓋。19家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採樣能力,構築起覆蓋全區的疫情「防火牆」。截至12月17日,連續316天無新增病例,保持新增病例和確診病例「雙清零」記錄。

強化「一盤棋」工作理念

主動服務全國抗疫大局,22名松江醫務工作者勇敢逆行,為奪取武漢勝利貢獻了「松江力量」。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先進位造業的技術優勢和集群優勢全面凸顯,有效保障口罩、醫用隔離衣、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防疫物資供應,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類新藥「可利黴素」入選治療新冠肺炎有效藥物官方名單,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性能建築結構密封膠產品等為抗疫大局發揮了松江先進位造業主陣地的支撐作用。

精準科學施策抓實「六穩」「六保」工作

聚焦復工復產,在落實國家和市級惠企政策基礎上,研究出臺惠企「26條」和「19條」等區級政策和一系列實施細則,共減免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房屋租金超1億元,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55.96億元,安排各類政策補貼約2億元;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在全市首創搭建「政府+園區+擔保+銀行」四方協同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新機制,試點推出系列創新金融產品;對接融資需求企業1637家,發放貸款131.57億元,另有已審批待投放74.97億元,為企業紓難解困。

以「三個對衝」創造松江高質量發展逆勢飛揚新奇蹟

全社會R&D投入強度由「十二五」末的3.58%上升到4.32%,其中企業投入佔總量的89.2%。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44家,是「十二五」末的3.7倍。集聚國家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281家,創新策源能力顯著提升。

規模上看

噸位總量創歷史新高,預計地方財政收入今年增長4.8%,連續60個月保持正增長,「十三五」年均增長12.4%,總量比「十二五」末接近翻一番。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2%,總量從「十二五」末的995億元有望提升到1620億元。規上工業產值全年將超391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數達到1490家,5年來新增670家。集聚各類市場主體20萬戶,比「十二五」末增長54.47%。累計上市掛牌企業357家。外貿出口總額今年預計約2000億元。引進合同外資約11億美元,是「十二五」末的2.3倍,「雙循環」的「引力場」效應不斷顯現。

結構上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產業轉型升級,工業固投「十三五」年均增長35.3%,今年有望超200億元,總量比「十二五」接近翻一番。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比從「十二五」末的19.1%提升到28.5%。相比「十三五」期初,製造業稅收佔總稅收比重從35.9%上升到去年的48.5%(去除減稅降費因素),房地產稅收比重從32.4%下降到24.9%,經濟擺脫了對房地產的依賴,實現了發展動能的結構性切換。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16.2%,森林綠化覆蓋率上升3.15%;新增就業崗位18870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控制在市下達的指標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郊區第一。

服務新發展格局,勇當長三角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正式發布,國家領導機制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被列為移民政策實踐基地之一。中國商飛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手共建大飛機產業鏈。產融結合有力推進,央行「15+1」條政策有效落地生根,九城市「雙創債」融資65億元助力企業發展,共同設立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基金。浙江省及金華市、湖州市、蕪湖市、宣城市分別在松江建設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著力補鏈強鏈、集鏈成群,加快培育發展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圍繞「6+X」戰略性新興產業補鏈強鏈,先進位造業項目開工65項、竣工投產85項。一批百億級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450億元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慧超算中心及產業基地開工建設;恆大新能源汽車基地基本建成;超矽半導體300毫米大矽片生產線試投產,在集成電路材料自主可控研發領域填補空白;復宏漢霖項目一期結構封頂;G60商用密碼產業基地開工建設。新增45家企業技術中心。園區能級持續提升,G60電子信息國際創新產業園成為市級26個特色園區之一,上海交科眾創園獲評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為全市3家之一。外商投資持續活躍,合同外資同比增長23.5%,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3.1%,均創「十三五」以來新高。工業用地二次開發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完成工業用地收儲690畝。「四個論英雄」各項指標不斷提升。

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強關鍵領域「0」到「1」重大突破。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G60腦智科創基地二期啟動建設,上海低碳技術創新功能型平臺投入運作。AST450毫米大矽片、ALD光伏工作母機、TP1200渦槳發動機、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類抗生素新藥「可利黴素」等一流原創科研成果不斷湧現,在卡脖子領域和顛覆性技術方面實現「0」到「1」的關鍵突破。2家單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家單位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4個項目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市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51項,位居全市第三。新增院士專家工作站14家。49家企業主導或參與66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同比增長25%、30%,數量均位居全市第三。

精準制度創新和有效制度供給,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一網通辦」為核心,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3.0版。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度不斷提升,新設市場主體3.2萬戶,同比增長30%,其中企業2.7萬戶,同比增長43%。

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不斷增強人文松江城市軟實力

敢創必成全國文明城區

今年累計開展文明創建志願服務項目達480餘個,參與志願者逾5.6萬人次。舉全區之力奮鬥三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區」稱號,同時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

全力打響人文松江品牌

發布《人文松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實體化運作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基本建成人文松江活動中心一期、區職工綜合活動中心主體工程。「百姓明星」文化志願服務獲評國家文旅部2020年全國文化旅遊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深化松江融媒體中心建設,加強輿論引導工作,紮實抓好宣傳報導,充分發揮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築同心的重要作用。

創新打造科技影都

華策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開工建設,以規模化、集群化模式打造具備重要行業影響力的影視科技產業平臺。1-11月,新引進影視企業1228家,同比增長102.98%。

深入推進全域旅遊

新浜鎮胡家埭村被列為文旅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國家級試點單位。1-11月,全區實現旅遊收入100.16億元,接待遊客1037.23萬人次。

踐行「兩山」理念,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全面完成186臺中小燃油燃氣鍋爐提標改造,消除劣Ⅴ類水體,26個國考、市考水質持續穩定達標。5個街鎮完成市級河長制標準化街鎮創建。基本完成632個居民小區雨汙分流改造、2.3萬戶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著力打造綠色生態新空間,基本完成天馬生態片區造林,新增重點生態廊道2772畝、綠色生態面積368.65畝。完成市下達的2850畝低效建設用地減量任務。市容環境綜合考評連續15年保持市郊第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農業發展更加優質高效。深化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綠色食品認證率達33.5%,位居全市第二。鄉村建設更加生態宜居。示範村建設加快推進,完成農民相對集中居住籤約1303戶,石湖蕩東夏村一期150戶新房竣工交付。全面推開43個村的整治任務和40個村的鞏固提升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增收走在前列。積極推進19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二次開發項目建設,14個街鎮完成年度分紅3.48億元,同比增長4.5%。農村綜合幫扶「造血項目」全年實現收益2286.63萬元。全區農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長7.9%,增幅繼續位於全市前列。

堅持人民城市建設理念,更好滿足松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幫扶引領創業690戶,完成職業技能培訓8.5萬人次。養老服務更加方便可及,新建、改建各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613個,新增養老床位3532張。舊城鎮改造累計籤約8508戶,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新增和轉化租賃房源9169套,代理經租房源7489套,區屬動遷安置房開工5015套、竣工6313套,安置在外過渡動遷居民2716戶。完成34.5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惠及3648戶居民。東西部扶貧協作深入推進,對口幫扶的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勐臘縣和西藏定日縣完成脫貧攻堅戰任務。

滿足多領域公共服務需求。開工建設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松江雲間中學、雲間小學,新開辦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附屬泗涇實驗學校等8所學校,解決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大班額」問題。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區中心醫院正式成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完成區域性醫療中心創建。務實推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和松江區牙防所(九院松江口腔醫院)建設。啟動方塔中醫醫院總部院區新建,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建成並啟用佘山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泗涇大居配套衛生服務分中心,完成35所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新建12家智慧健康驛站,實現街鎮全覆蓋。完成松江體育館翻建工程。新建、改造24座街心花園,建成九裡亭公園。浦南天然氣二級管網優化提升,居民天然氣裝接率達到87.7%。啟動第七次人口普查。

健全「四網融合」綜合交通體系。滬蘇湖高鐵上海段暨9臺23線「松江樞紐」正式開工。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預控方案確定。G60高速松江東匝道投入運營。區區對接、大居配套等道路項目有序推進,書林路、辰塔路、五朱公路完工,昆港公路南延伸等5個項目主體貫通,南樂路、葉新公路拓改建泖港段開工建設。多措並舉做好排堵保暢工作,完成43項道路維修工程,對40條道路實施精細化交通微改造。新增停車泊位5836個,新增停車面積40.6萬平方米。南永豐、9號線九亭站公交樞紐開工建設。

文字:代啟應

圖片:張哲倫、姜輝輝、資料圖

原標題:《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今天的區委全會通過這兩份重磅文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會通過這份重要文件!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關於制定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長寧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精神,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長寧發展成就,深入分析「十四五」時期發展形勢,提出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十四五」時期長寧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 州委七屆九次全會召開 提出恩施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全會聽取了《中共恩施州委常委會2020年度抓黨建工作情況報告》,審議了《中共恩施州委常委會向州委七屆九次全會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恩施州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會由州委常委會主持。州委書記柯俊受州委常委會委託作工作報告,就《建議(討論稿)》起草情況作說明並講話。
  • ...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打造旅遊消費新高地
    12月21日,儋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在那大召開,提出儋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規劃壯麗藍圖,推進儋州-洋浦「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消費新高地。
  • 2035年遠景目標是什麼意思?2035年要實現什麼目標
    2035年要實現什麼目標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 2035年遠景目標全文內容九個方面勾畫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什麼 主要內容一覽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於10月26日到2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規劃《建議》描繪了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規劃《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項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我認為,以上幾項原則中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景俊海就省委對吉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作說明
    關於《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景俊海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
  • 黑龍江「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發布、堅決打贏...
    本周關鍵詞:「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疫情防控|糧食應急預案|重點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方案|省本級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糧食生產十七連豐|冬季疫情防護科普|非聯網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 01.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
    轉載學習強國11月3日,新華社受權播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作為這一戰略安排的具體落實,規劃《建議》通過9個方面的具體描繪,勾勒出一幅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美好畫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 衡陽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確定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王倩雯報導 12月22日召開的衡陽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發布了《中共衡陽市委關於制定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從六個方面勾勒了衡陽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明確了全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
  • 李鴻忠:《天津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中加以謀劃,放在黨中央戰略全局中考量,放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中把握,綜合考慮發展的基礎、優勢和短板、困難,對「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安排部署。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制定好省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精心謀劃我省「十四五」發展、確立到2035年遠景目標,事關全省振興大局,事關遼寧未來發展,事關廣大群眾福祉。省委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建議起草工作。去年9月,制定了《建議起草工作方案》;今年4月,印發了《建議總體思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提早思考、超前研究,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奠定基礎。
  • 唐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公布!
    關於《中共唐山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2020年11月26日)張古江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唐山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港產城一體化發展 打造旅遊消費新高地
    本報那大12月21日電 (記者劉襲 特約記者李珂)12月21日,儋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在那大召開,提出儋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規劃壯麗藍圖,推進儋州-洋浦「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消費新高地。
  • 金山區五屆區委十二次全會精神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金山區委關於制定金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區委常委會2021年工作要點,聽取和審議了區委常委會2020年工作報告。近期,金山區教育系統積極組織開展五屆區委十二次全會精神主題學習,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奮力開創金山教育2021新局面。敲黑板,一起來學習全會精神吧!
  • 萬州區委五屆八次全會:加快建設「一區一樞紐兩中心」
    >全會聽取和討論莫恭明受區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關於制定萬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國共產黨重慶市萬州區第五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決議》
  • ...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誕生記  新華社記者趙承、霍小光、韓潔、林暉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逐夢航程,迎來新的出發——  2020年10月29日,如潮的掌聲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誕生記
    2020年12月4日,新改造後的金牛賓館會場,熱烈的掌聲中,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建議》出臺之際,正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徵程即將開啟。
  • 龍灣區委召開老幹部、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區委全會文件的意見...
    12月23日下午,龍灣區委召開老幹部、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區委八屆十一次全會報告、「十四五」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的意見建議。區委書記周一富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座談會上,區委辦公室匯報了區委全會報告、「十四五」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的起草情況。
  • 中共重慶市渝北區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召開
    全會聽取和討論唐川受區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渝北區委關於制定重慶市渝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全會決議全會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化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聽取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中共重慶市渝北區委關於制定重慶市渝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 靜海區委召開「兩代表一委員」和黨外人士座談會 廣泛徵求意見建議...
    12月23日下午,靜海區委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兩代表一委員」和黨外人士對《中共天津市靜海區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意見建議。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出席會議並講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恩海、區政協主席竇雙菊出席,區委副書記許南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