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局勢最新消息:封鎖曼谷引發軍事政變和內戰擔憂

2020-12-13 觀察者網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泰國會陷入新的血腥衝突甚至滑向內戰嗎?隨著反對派「封鎖曼谷」的大示威13日如期而至,國際社會對這個佛教之國的擔憂迅速升溫。宣稱進行「人民革命」的反對派試圖通過封鎖交通令曼谷癱瘓,逼英拉政府辭職,並使定於2月2日舉行的大選流產。

世界輿論則擔心,已經陷入惡性循環的政治對抗在不斷升級中最終失控,把這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拖入長期騷亂。

時間回到8年前的年初,時任泰國總理他信為平息反對派示威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卻被反對派拒絕,後被軍事政變推翻。如今,他信的妹妹英拉麵對幾乎跟當年如出一轍的「兇兆」。而這8年間,無休止的抗議、示威和街頭衝突把泰國政治分裂的口子越撕越深。

持續的衝突不僅讓世人看到泰式民主的斑斑汙漬,更損害了泰國經濟,尤其是這個「微笑之國」重點打造的旅遊業。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稱,泰國的政治衝突就像披著佛教外衣的塔利班,充滿激進的鬥爭思維。這只會造成更多混亂,結果不利於這個國家。

「封鎖曼谷」讓世界皺眉

「封鎖曼谷」引發內戰擔憂 暴力依然是真正威脅

「跡象明顯而不祥,我們正在滑向黑暗深淵的邊緣。」在「封鎖曼谷」行動開始前,《曼谷郵報》針對泰國局勢發出如此警告。13日,反對派組織的「封鎖曼谷」行動如期啟動。美聯社稱,反政府示威者周一佔領曼谷主要路口,導致曼谷主要商業區大部分交通癱瘓。這是歷時數月之久的推翻民選總理英拉示威活動的最新一幕。升級的抗議示威活動可能持續幾周乃至更長時間,13日的示威基本保持和平,但「封鎖」行動使得一場長期危機的潛在後果變得更加嚴峻。過去兩個月的衝突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人們擔心會出現更多流血事件,甚至引發軍隊政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3日報導說,隨著計劃實施一個月的「封鎖曼谷」示威開始,約5萬名示威者在繁忙的曼谷各大主要路口設置路障,以逼英拉下臺。示威者佔領了7個主要路口,封鎖了一處政府辦公樓。示威者稱,他們還將包圍其他政府大樓,並切斷一切政府辦公樓的水電。法新社稱,數萬甚至數十萬示威者在主要路口揮舞旗幟,擺起攤位發放食品,並打起帳篷準備過夜。「鎖城」行動啟動後幾小時,曼谷市中心零售業和酒店集中的地區就遭到嚴重幹擾,許多地方被吹著哨子的抗議者佔領,140多所學校關門,一些居民囤積食品和飲用水。對這個擁有1200萬人口的都市來說,近年來大規模政治示威已經越來越司空見慣,曼谷並沒有徹底癱瘓,地鐵和輕軌照常運行,示威者承諾在每個主要路口留下一條道給公交和救護車通行。示威領導人素貼說,「這是人民革命,英拉不再是總理」。

據鳳凰網報導,素貼還說:「任何條件下我們都不會妥協,這是不可談判的。如果我們輸了此仗,我們便全輸了。如果我們勝出,我們便全勝了,這是沒有雙贏局面的,不可能出現雙贏結果,我們只尋求勝出。」

 反對派領導人素貼:「沒有雙贏。」

記者13日首先來到曼谷素坤逸路,看到平日十分繁華、天天堵車的街道空空蕩蕩,基本沒有什麼車輛,路邊的不少商店也關門歇業。一名店主告訴記者:「最近生意一直不好,曼谷基本上沒有多少外國遊客,店裡只能勉強維持,不知道何時才能平靜?」隨後記者來到拉差巴頌路口,看到這裡已經聚集上萬示威者,人們隨著領導人的口號吹響哨子、大聲歡呼。示威發言人艾格叻對記者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徹底清除他信體制的勢力,英拉政府不下臺,我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今天是封鎖曼谷的第一天,下一步是否升級,將根據情況一步步決定。」

「雖然反對派宣稱和平抗議,一旦出現內戰將取消封城,但暴力依然是真正的威脅,各國使館擔心2011年示威中商店被燒毀、近百人喪生、2000人受傷的騷亂一幕在曼谷重演。」英國《衛報》13日稱,即使陸軍司令巴育也未排除軍事政變的可能性,當局出動1萬警察和8000士兵維護曼谷治安。法新社稱,雖然13日的示威集會上充滿泰國式嘉年華氣氛,但泰國抗議示威有突然轉變成流血事件的傳統。這種事情往往發生在夜間,有時會有身份不明的槍手行動,以此激起暴力。

反對派在勝利紀念碑前舉行大規模集會,造成交通擁堵

「局勢引發泰國可能走向內戰的擔憂。」路透社的評論代表了國際媒體的普遍擔憂。報導稱,示威者打算迫使英拉下臺,並讓一個未經選舉的政府上臺。目前政變傳聞風頭正勁,泰國軍方表示不會站在任何一方,但有人擔心極端分子或挑釁者會策劃暴力事件迫使軍方幹預。《華盛頓郵報》13日說,示威者要求英拉下臺,以非民選產生的「人民委員會」取而代之,有「人民委員會」實施所謂結束腐敗和金錢政治所必需的改革,以防止他信勢力再次贏得大選。有人擔心抗議者企圖煽動暴力,以此促使軍方介入。英拉對抗議者比較溫和,希望緩和局勢。《曼谷郵報》警告稱,鑑於過去10年席捲泰國的政治分裂如此之深,如果發生政變將比泰國過去經歷的邪惡循環更糟,將成為使國家陷入騷亂的火花。

持續衝突顯泰式民主斑斑汙漬 前無出路後無退路

泰國局勢緣何又一次走向激烈對撞?國際媒體13日紛紛進行了梳理。去年11月,英拉所在的為泰黨推動下議院通過一項特赦法案草案,主要內容是特赦曾因參與政治集會而被法律制裁的民眾,以推動國內和解。但反對派認為,該法案有利於他信回國並洗脫罪名。雖然草案被上議院否決,但新一輪示威由此爆發,反對派要求「他信的傀儡」英拉下臺。為平抑抗議呼聲,英拉於去年12月初解散議會,並定於今年2月2日舉行大選。但反對派對選舉進程不滿,而且人們普遍認為,如果選舉英拉的為泰黨很可能再次獲勝。在此情況下,反對派決定抵制大選,並發起「封鎖曼谷」抗議,阻止選舉。

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的文章稱,英拉推出的特赦法案是個昏招,但現在國際社會希望泰國能走出僵局,包括美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都表態支持選舉。《華盛頓郵報》稱,反政府示威者封鎖泰國首都,為這個國家的政治提供了一個恰如其分的暗喻:「前無出路,後無退路。」

前無出路,後無退路

在巨大的壓力下,泰國看守政府總理秘書長素拉南13日下午稱,英拉已指派副總理與選舉委員會官員舉行會談,商討有關推遲選舉事宜,並邀請各方代表15日參加討論。

「曼谷會再次變成戰場嗎?這次破壞又有多大?」馬來西亞《星報》題為「城市戰爭」的報導稱,「封鎖曼谷」是試圖推翻政府的街頭大戲,但軍事政變比街頭示威能更有效地推翻政府。2006年,時任總理他信就被政變推翻。反對派領導人素貼希望再現2006年的局勢。當時反他信民眾堅持示威,令曼谷癱瘓,促使軍隊走向政變。1932年君主專制終結以來,泰國已經歷19次政變或未遂政變,平均4.3年就有一次軍方企圖顛覆政府的行動,與民主國家選舉間隔大致相同。泰國也是民主國家,但「泰國」牌的民主有限,深受軍方勢力的影響,其獨特的街頭示威也影響政府路線。

德國《日報》13日以「曼谷的混沌策略」為題說,泰國似乎總在重複過去,精英政府一次次被推翻,「紅」和「黃」的權力鬥爭不斷上演,而社會問題卻沒有解決。新加坡《新海峽時報》稱,泰國的示威產生一個尷尬問題:如果民主選舉的政府可以被反對派破壞,泰國的民主還剩下什麼呢?

多國發出旅遊警示 泰國國家信用或降到最低點

動亂破壞的還有泰國的經濟。為泰黨經濟顧問披差說,此輪示威開始以來,泰國經濟損失已超過700億泰銖(約合21億美元)。他呼籲反對派放棄「封城」計劃,因為這將令國家信用降到最低點,同時令外國投資下降。《紐約時報》稱,泰國曾被視為亞洲四小虎之一。近年來,泰國因政治動蕩而面臨重重經濟困難。當前動蕩可能給泰國經濟帶來又一大挫折。

動蕩更衝擊了作為泰國支柱產業的旅遊業。鑑於泰國局勢不穩,已有45個國家及地區發出旅遊警示,提醒本國公民注意安全。

《環球時報》記者13日諮詢國內幾家大型旅遊公司,對方均表示泰國旅行線路目前未受到大的影響。同時這些公司也表示,會密切關注局勢變化。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日前發出的旅遊預警稱,為確保安全,避免不測,中國駐泰大使館特別提醒在泰國、尤其是在曼谷的中國公民,密切留意當地安全局勢發展,「封城」集會期間儘量減少外出,遠離集會示威區域,避免捲入遊行活動。如需赴機場,應較往常提前出門,並儘量選擇軌道交通工具。

相關焦點

  • 蒲隆地陷入政變危機 引發內戰重新爆發擔憂(圖)
    蒲隆地地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14日報導,蒲隆地軍方一名高級將領宣布,總統皮埃爾•恩庫倫齊扎在軍事政變中被推翻。該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對蒲隆地局勢的關注。  此前,恩庫倫齊扎在坦尚尼亞出席一次峰會。  據報導,蒲隆地這名將領下令關閉蒲隆地國際機場。
  •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政府發72小時最後通牒 反對派領導人稱不會談判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泰國的動蕩局勢自去年10月持續至今。隨著2月2日大選的臨近,反對派和政府的對峙進一步升級。27日,泰國看守政府要求逮捕所有反對派領導人的申請書已經遞到曼谷法院,副總理差林還給示威者「72小時撤離」的最後通牒。
  •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軍方欲摧毀他信支持基礎 清洗警界高層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泰國軍方接管國家政權後,遭到數十國譴責甚至外交關係遭降溫。在屢遭拒絕、努力改善與他國關係的同時,外媒稱泰國軍方力圖摧毀他信的支持基礎,確保其永遠不會東山再起。外界認為泰國軍方在「重新洗牌」。路透社稱,泰國軍方力圖摧毀前總理他信的全部支持基礎,確保其永遠不能東山再起。
  • 泰國反政府示威者圍堵曼谷國際機場
    中新社曼谷十一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顧時宏)泰國反政府的人民民主聯盟(民盟)二十五日繼續在曼谷舉行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並開始圍堵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民盟示威者今晨繼續在曼谷實行「分頭行動」計劃,除在民盟示威據點——曼谷總理府大院內外繼續舉行示威集會以外,還先後派出人力支援二十四日佔領廊曼機場「臨時總理府」的民盟支持者,圍堵泰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部。
  • 泰國政變打破15年平靜 軍人專制是固有歷史淵源
    9月20日上午  泰國軍事政變領導人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指揮政變的頌提將取代他信出任泰國臨時總理。  與此同時  軍方發言人宣布20日為全國休假日。  隨後  泰國四大軍區司令被任命為各自地區的政府負責人,負責管理曼谷以外的地方政府並確保和平。
  • 防「封城」演變暴力衝突 泰國上萬軍警部署曼谷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外媒報導,泰國警方8日宣布,警方將在首都曼谷部署近15000名軍警,以防止13日的「封鎖曼谷」行動演變成暴力衝突。  同時,泰國陸軍司令巴育說表示,泰國政府在原則上要為示威活動中爆發的任何暴力衝突負責,包括有人員受傷或死亡。他還說,任何政治團體都需要為暴力事件負責。
  • 泰國反政府示威者圍堵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
    中新社曼谷十一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顧時宏)泰國反政府的人民民主聯盟(民盟)二十五日繼續在曼谷舉行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並開始圍堵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民盟示威者今晨繼續在曼谷實行「分頭行動」計劃,除在民盟示威據點——曼谷總理府大院內外繼續舉行示威集會以外,還先後派出人力支援二十四日佔領廊曼機場「臨時總理府」的民盟支持者,圍堵泰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部。當天下午,部分民盟支持者開始前往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進行示威。截止記者發稿時,進出素萬那普機場候機大樓的部分道路已遭到民盟支持者封鎖,造成旅客只能從大樓一樓通道進出。
  • 泰國曼谷遭「封城」 客機很空旅遊團避開曼谷
    原標題:泰國曼谷遭「封城」   泰國反對派13日上午開始「封城」,瞄準主要交通樞紐以及國家通信、衛星和廣播總部,試圖以阻斷交通和掐斷通信的方式使政府運作癱瘓,迫使政府運作失靈,以期政府下臺。   對於「封城」,可預見的結果:政府隱忍下臺;政府動手引發流血而後下臺;軍方出手幹預政府被迫下臺。
  • 背景資料:泰國發生的軍事政變
    背景資料:泰國發生的軍事政變 2014-05-23 00:11:51,泰國共發生大小軍事政變19次。其中主要有:  1932年6月,一批在西方受過教育的軍官和文官組成的革命團(民黨)發動政變,廢除泰國的君主專制,實行君主立憲制。  1958年10月,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沙立在已辭職的前總理他儂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接管政府。1959年2月,沙立出任總理。1963年12月沙立病逝,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他儂繼任總理。
  • 澳門與泰國的航空交通沒有受到軍事政變影響
    澳門國際機場昨(二十一)日四班往返曼谷的航班未受泰國軍事政變影響,惟前往曼谷的乘客銳減,返回澳門的航班則爆滿。有返回澳門的居民表示,曼谷市面未有異樣,商鋪及百貨公司已恢復營業。  泰國發生軍事政變後,兩日來未有影響兩地的航空交通,澳門航空公司和亞洲航空公司昨日提供的四個航班維持正常服務,但更改出發時間的乘客明顯增加,因而昨日每班前往曼谷班機的乘客銳減,更有乘客親自到機場的航空公司櫃檯更改機票,押後出發時間。
  • 泰國軍方宣布縮短宵禁時間 前教育部長攻擊政變被抓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泰國前教育部長差徒龍27日在公共場合路面發表反軍方言論後,被軍隊帶走;而曼谷就分別有支持和反對軍方的示威。軍方宣布從28日起縮短宵禁時間,由原本晚上十時至清晨五時,縮短至午夜十二時至清晨四時。另外,軍方27日證實,已經釋放前總理英拉並準許她回家。發動軍事政變的泰國陸軍司令巴育26日獲得國王授權出任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主席。
  • 泰國軍方領導人宣布政變 素貼等被軍方帶走
    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22日在電視直播中宣布發動軍事政變。【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馬烈】「沒事,不必驚慌!」暗諷「我們習慣了!」曼谷居民在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後發帖調侃道。據法新社5月22日報導,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22日在電視直播中宣布發動軍事政變,並稱軍方維和指揮中心已經從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權力。
  • 泰國軍方全面執掌政權 未來局勢撲朔迷離
    軍方集三權於一身從22日發動政變以來,泰國軍方接管了政府所有部門,更換了所有部長;解散了僅存的立法機構——上議院;撤換了警察總署負責人,並宣布軍事法庭將對違反維和委員會命令的行為以及其他犯罪行為進行審判。由此,軍方已接管了泰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權力。
  • 泰國特別消息:泰國警方出動水炮車清場,示威者在曼谷市中心與警方...
    當西方很多國家仍處在疫情居高不下的形勢之下,在亞洲旅遊勝地泰國的首都曼谷,連續幾天爆發了激烈衝突的大規模抗議集會。實際上數月以來,已有很多年輕人或是學生不間斷地聚集在一起,要求對數十年來主導泰國權力結構的君主制和軍方專制政權進行改革。
  •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英拉申請出境前往香港被拒絕
    泰國局勢最新消息:據泰國《曼谷郵報》7日報導,泰國「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發言人威泰表示,前總理英拉日前向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離開泰國前往香港,但該請求被拒絕。 報導稱,「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認為,英拉在大米補貼計劃中涉嫌瀆職的案件仍在審理,當事人不宜出境。有媒體推測,英拉赴香港,可能是為和她的兄長他信見面。
  • 泰國亂局為何難解
    16日,泰國反政府示威者對首都曼谷的封鎖行動進入第4天,對立雙方互不讓步,這使當地局勢撲朔迷離,面臨隨時失控的危險。封城行動持續反政府示威者16日繼續在曼谷舉行集會,示威者封鎖了部分主要道路,但人數較前幾天有所減少。由於不斷遭到圍攻,泰國一些政府部門不得不調整辦公地點。
  • 泰國政變! 退團至少會損失籤證費-泰國,退團,出境遊-商務指南-hc...
    十一泰國遊將受嚴重衝擊     得知泰國發生政變的消息後,本地旅行社紛紛表示,國慶黃金周的泰國遊將受嚴重衝擊。     廣東國旅假期表示,從明天到國慶期間,該社原定將有10餘個泰國團隊近500名遊客出發。廣之旅則表示,國慶旅遊現正值報名高峰,泰國遊計劃收客1000人,目前已經報滿超過六成。如今受到影響均難以成行。
  • 暹羅拾珠|曼谷戒嚴背後:泰國政治路在何方
    泰國政府和社會並不過分擔心集會本身,但是對於反王群體在王室車隊經過時是否會做出僭越行為,心中充滿擔憂。10月9日,「解放人民團」、「法政大學民主聯合陣線」、「壞學生」等主要反政府團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所有團體合併為一個總團體,名字沿用1932年政變時的「民團」(也譯作「民黨」)。
  • 中國直飛曼谷航班未變 部分旅行社暫停泰國遊
    9月20日清晨,黃青像往常一樣坐公交車去上班,旁邊小夥子手中報紙上一篇名為《泰國突發政變 軍方控制曼谷》的報導,引起她對黃金周「新馬泰」之旅的擔憂。記者了解到,雖然中國直飛曼谷的航班未變,但國內各大旅行社已表示暫停泰國旅遊線路。
  • 建國240年,美國為何從未發生軍事政變?泰國埃及卻經常搞
    美國建國240年,為什麼從來沒有發生過軍事政變?美國歷史上爆發的唯一一次內戰,還是南北戰爭,而這場戰爭就不屬於軍事政變的範疇,與軍事政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聯繫。美國的政權為何能如此穩定,這引起了專家的高度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