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曼谷5月26日電(記者明大軍、李銀澤、張春曉)泰國陸軍司令巴育26日宣讀國王諭令,稱國王任命他為「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維和委員會)主席。巴育說,維和委員會有完整權力管理國家。
觀察人士注意到,巴育在政變後宣布自己為「代理總理」,然而諭令並沒有予以確認。根據泰國法律,總理職務必須由國王任命,而各委員會主席職務並不一定要國王確認。但不管怎樣,國王的任命標誌著軍方全面執掌政權。
軍方集三權於一身
從22日發動政變以來,泰國軍方接管了政府所有部門,更換了所有部長;解散了僅存的立法機構——上議院;撤換了警察總署負責人,並宣布軍事法庭將對違反維和委員會命令的行為以及其他犯罪行為進行審判。由此,軍方已接管了泰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權力。
為確保政變後泰國局勢的穩定,軍方除實行全國範圍的宵禁外,還加強了對媒體的控制。所有電臺和電視臺被勒令停止正常節目的播出,報紙和網絡媒體要接受嚴格的新聞審查。巴育26日在記者會上說,他將對所有媒體和網絡進行監控,禁止所有可能擴大衝突的報導和言論,並將傳喚所有相關人員。
作為維護穩定的重要措施之一,軍方已經傳喚了200多名前政府官員、政界人士、新聞評論員和學者,並對他們進行了實質上的監禁。目前,前總理英拉和民主黨領導人阿披實等30多人已被釋放。
平靜背後隱藏危機
在高壓下,泰國全國相對平靜。電臺和電視臺停播,報紙和網絡媒體上很難看到反對政變的言論,專家、學者也不再對媒體發表不利於軍方的評論。雖然首都曼谷街頭出現了一些抗議示威,但「群龍無首」,難成規模。軍方目前還未對他們採取強制措施,也未發生明顯衝突。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戰略與國際關係學院主任提提南26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未來局勢表示極大擔憂。他說,高壓難以持續奏效,目前暫時的平靜隨時有可能被打破,甚至發生流血事件。
政變後,國際金融評級機構紛紛降低了泰國銀行債券的評級,稱政變將給泰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旅遊業是泰國支柱產業之一,其受到政變的衝擊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政變後,已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發出了對泰國的旅行警告和旅行安全提醒。由於宵禁等原因,曼谷晚上8時後幾乎所有商業活動被迫停止,白天主要旅遊地和商業中心的遊客數量至少減少了30%。許多商業從業人員處於半失業狀態。各旅遊機構抱怨,政變後他們失去了與政府的溝通渠道,出現問題都不知該找誰解決。曼谷的計程車更是出現了無人管理的狀態,遊客紛紛抱怨計程車司機拒絕打表,只能議價,價格是平時的三至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