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源縣黃河人家·沁源民宿(農家樂)
產業發展大會上
受邀專家及民宿設計運營管理團隊與會人員
紛紛對沁源民宿發展建言獻策
旅遊發展,原來主要是依託資源,後來區位的重要性超過了資源,再往後到現在,環境的重要性超過了區位。沁源資源好、環境好。森林覆蓋率高,韓洪溝村利用了大環境、中環境打造了小環境、微環境,形成了獨特的旅遊產品。旅遊要把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注入新的內涵,一切都是文化,一切都是體驗,一切都是享受,一切都是旅遊的目標。尤其是吃和住將成為最重要的旅遊目的,也成為最重要的盈利目的,也就是民宿將來的發展方向。不管是鄉村旅遊,還是民宿服務都要做到,一切行動都沒有障礙,一切都是舒舒服服的,一切融入到自然中,一切融入到鄉村生活中,覺得一切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實際上這都是專家精心設計出來的,村民們精心為他們服務做到的。下一步,運營管理十分重要,要注重細節,加大宣傳,打造民宿品牌,通過小眾旅遊帶動鄉村旅遊、帶動景區旅遊。
這次來到韓洪溝村,體驗了民宿,而且聽到了蟬鳴。我相信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對鄉村文化有一種情結,中老年有一種鄉村的記憶,青年對鄉村有一種嚮往和暢享,尤其是身臨其境以後,對鄉村文化就更有一種特殊的情懷,為我們挖掘特色文化,打造鄉村民宿文化有了一種更深層的基準和基石。
山西省文旅集團是為了整合山西省文化旅遊資源服務的,我們願意同沁源縣委、縣政府合作,跟鄉村的文化進行緊密的融合,共同助力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戰略,今後的發展提交一份亮麗的答卷。
最近一段時間我也去過不少鄉村旅遊農業點,沁源確實是起點高,鄉村旅遊資源很好,前期的工作做的非常到位。
沁源基礎設施、資源條件非常好,在旅遊產業發展中,吸引一個人來,就能吸引一幫人來,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一個人可以吸引這麼多人來促進消費。用什麼辦法吸引人過來,過來以後大家可以做什麼?鄉村旅遊和傳統的旅遊官方是兩回事,休閒的旅遊可以今年來、明年來、還會多次頻繁地住下來,這是我們的亮點。再一個就是一個點的定位,鄉村旅遊必須要有根深蒂固的定位,比如沁源縣的靈空山,可以圍繞在靈空山沿路或者是中間搞旅遊。再一個就是我們城市周邊搞鄉村旅遊要形成規模。比如韓洪溝,要繼續打造可以容納五六十個人的民宿,沁源縣有這麼多這麼好的旅遊村子,鄉村旅遊的點,要想辦法把每一個村串起來,打造成全域的、統一的來進行管理。
我建議韓洪溝要考慮農民在鄉村旅遊裡面承擔什麼角色,農民怎麼幹事?我覺得龍頭村挺好的,每一個民宿、每一個村都應該有農業主導產業,結合鄉村旅遊,把農業、農民放進去,如果沒有農民的參與,我覺得民宿可能就做得不精;另一方面,我認為民宿不是住宿,鄉村旅遊不是一種旅遊的概念,是一種鄉村生活體驗,就是我們住到民宿在這裡體驗一些什麼東西,住在這兒幹什麼,我們做民宿的應該在這方面做一點改進。
沁源從去年到今年在鄉村旅遊發展方面搞得活動多,亮點多,抓的項目也多。我提幾點建議,一是沁源在下一步要抓住龍頭,不管是搞全域旅遊示範縣還是鄉村旅遊,還是得由龍頭景區來牽引,把大家吸引進來。靈空山景區在創4A的同時要按5A景區的標準來布局,要做長遠打算。二是搞好特色。沁源從去年開始,農特產業開發的非常不錯,鄉村民宿建設的非常好,公用設施和綠色驛站也非常好,可以說承擔起慢城生活的典範。三是需要完善設施。下一步在做交通規劃工作的時候要把旅遊考慮進去,增加旅遊公共廁所和驛站。四是提升品質。完善公共設施,提高民宿內部設施。
沁源給我最深的印象是環境非常好。通過近距離的學習,我感受到的不僅有綠色文化、紅色文化,還有2000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在此我談幾點感受,第一是沁源縣鄉村旅遊起點非常高。在長治市開了個好頭,高端設計,為將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個感受是全域的開發、全域的旅遊。我深深地感覺到,每個鄉、每個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兩千年的歷史積澱,通過沁源的民宿才體現出來。作為全域旅遊需要打造精品點,要把精品點串成一條項鍊,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才能讓遊客來參觀旅遊觀光。第三是鄉村旅遊和農民息息相關。需要專業的團隊來經營,需要市場化的理念,需要市場化的手段來進行運作。我相信沁源的鄉村旅遊發展為長治市鄉村旅遊提供了一條可借鑑可學習可操作的方案和經驗,也可促進沁源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也必將促進沁源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沁源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我從2017年到沁源,已有三年時間,太嶽記憶民宿從設計到現在落成,逐漸理清了我的思路。同時縣裡也有一個系統性的思維,即「1+14」鄉村振興系統。首先,這個系統是一個空間系統,它是圍繞著沁源的縣城,然後走進沁源縣城附近的幾個村莊,包括韓洪溝、四維、琴泉、河西村,距離縣城是十分鐘以內的車程。第二是外圈,像五龍川、黑峪村,以及靈空山邊的各個鄉村,把沁源的鄉村建設連成了一個空間的網絡。形成了因地制宜,各有特色的網絡。另外,我們做鄉村改造,從改造具體的物質環境、物理空間,或者民宿狀態,呈現一個設計面貌,像韓洪溝是一個典型的改善了人居環境的例子。從一個荒蕪的村莊,整頓後煥發出全新面貌和氣質。這個空心村不再空了,也不會頹廢了。改造以後帶來了產業,也改變了生態環境。它從一個簡單的擁有生態資源的農村,變成了一個產業興旺的農村。
韓洪溝項目做得非常好,好在三個地方,一是有山水,二是有故事,三是有品質。這裡面我特別要提一下品質。品質的概念梁老師提過,就是說他認為這個項目的特點是在國內是首屈一指,非常優秀的項目,它是代表了傳統和未來,現在紅色文化主題在中國類型太多了,遍地都是,但是絕大部分他只是做傳統,只是做歷史,但是很少有這樣把歷史和現代未來能夠有效的結合開發出來的一個產品。所以這是第一個感受,在有品質上面,我個人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這個項目實際上還有三個未來的可能性和必要的發展,就是有影響、有粘性和有縱深。有影響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步了。有粘性,我相信縣裡的監管部門需要做監管,需要做扶持、口碑、服務等等。有縱深,就是項目的後期,就是有傳播、有效果之後,增加體量。
來沁源做民宿或者旅遊項目特別好,因為沁源有這個後發優勢。沁源縣委、縣政府對鄉村旅遊、民宿發展給予特別大的支持。我們特別有信心,眾人拾柴火焰高。很多時候是需要一種群體的一個氣氛,才能有層次,讓工藝開花。包括剛才聽到隱居鄉裡開發的池上宿集這個項目,我覺得他們的工藝非常好,我很期待這兩個項目的落地,沁源還有花坡、嶺上這些特別好的地方,我都去過。沁源的資源特別好,我希望今後相關的項目能夠一起聯動,成為沁源的民宿集群產業。
韓洪溝只是一個開始,就像是交了一個中期的考卷,成績還可以,但這不是最後期末考。後期希望能夠和縣裡包括村裡進行密切的合作,儘快把民宿運營到位,包括二期建設能夠儘快完成,最終交出一份滿意的期末考卷。
對民宿這個行業來說,鄉村變成了一個新的目的地,鄉村是一種新的短途遊。這裡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我非常看好這個項目後期的前景。
我們目前是打造兩個村子,一個龍頭、一個西良。對於鄉村旅遊、鄉村振興物質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還是人。一方面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培訓以及運營,讓當地人恢復這種自信自尊。另一方面是人才,能把有價值的團隊引到村子裡,村子振興才真的有機會,而不是我們蓋幾個建築能解決,何老師開了個好頭,今後,我們將跟著何老師的步伐繼續往前。
我們的品牌是由莫幹山民宿夏雨晴老師創立,創始人積極響應沁源縣政府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號召,經過多輪選址和調研,將在沁源縣王陶鎮土嶺上村落定沁源時尚宿集。我們將全力推進沁源民宿集群建設,把國內領先民宿品牌和融合業態引進沁源,同時將攜手沁源縣委、縣政府和國內文化機構、供應鏈品牌等合作夥伴,共同挖掘在沁文化產品,以度假為理念,打造沁源縣鄉村舒適生活方式綜合體、沁源縣時尚宿集。我們將積極響應沁源「綠色立縣,建設美麗沁源」發展戰略,以精品民宿作品先鋒業態融合集聚特色的文創、文旅品牌,管理契合消費需求、多點聯動的全域旅遊,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從傳播、流量、導入和媒體引流的強勢業務著手,和大家共同建設沁源,全力推動沁源鄉村民宿發展,實現全域旅遊工作的突破,共同打造時尚宿集。
首先太原理工大學將繼續發揮國家專業院校的智力和人力資源優勢,與沁源縣優美的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的物產建築遺產、歷史文化資源結合,服務沁源縣地方經濟發展。二是利用太原理工大學建築學院三十年的聚落遺產,與建築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積累和研究的工作方法,重點研究沁源鄉村的特色與價值,向史而新,努力創造具有沁源特色的新鄉土建築。三是堅持政、鄉、校、企多方運營,探索以鄉村運營為先導,共同締造沁源鄉村產業轉型 。
我曾數次走進沁源、深入沁源,對沁源飲食文化略有所知,比如沁源的莜麵、煎餅就很獨特,不僅用面獨特,加蘸汁食用也很獨特,全省少見。沁源眾多的美食深藏於民間,「舌尖上的沁源」即是未來沁源文旅深耕的土壤。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西有巨大的文旅資源,美食資源。可喜的是,在全國民宿大發展的今天,沁源縣委、縣政府目光銳利,揚長避短,抓住自身優勢,及早布局,在旅遊事業發展上,下大力氣發展民宿產業的同時,著力打造和扶持農家樂,走在全省的前列,這將會使沁源變成一個具有多重活力的沁源 。
我相信,在沁源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美食資源和人文資源,只要講好沁源故事,一定會打造一個農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沁源,塑造一個創新發展的沁源,建造一個具有全新意義的突顯現代旅遊的沁源。
沁源有山有水,是個好地方。青陽灣迎風溝投資建設牛場項目,一期基本完成,牛場有1000多平米,同時建了300多平米的民宿。在韓洪溝參觀了民宿建設,和我們的建設大有不同,相比之下我們的建設欠缺太多,真誠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到迎風溝看一看,指點指點,把我們這裡的民宿建設發展的更好。
近年來,沁源縣政府牽頭突破轉型,積極打造綠色沁源,將綠色沁源作為口號,穩紮穩打的落實旅遊經濟,我們公司也看好國家、山西省、沁源縣委、縣政府的多項利好政策,將文旅融合、文化自信、鄉村旅遊、振興鄉村等基調轉型投入到文旅事業中來。
我們看重沁源的自然旅遊資源,將致力於在花坡景區打造「花海世界 雲海田園」。在花坡景區嶺上村建立了第一個實驗點,目前我們線下建立新的品牌——半山•雲途。已經做了品牌的IP定位,囊括山隱、觀山民宿、牛欄咖啡館、客來館餐廳、土特產展示中心等;線上以花小卉做網際網路品牌輸出,打造沁源縣乃至山西省內名優土特產,文創產品、文創基地。目前,在策劃以花坡為基點的文創產品,做一個文創基地,還會有旅遊接待中心、小木屋民宿、文化體驗館,比如織布、種植、木雕等體驗中心。希望能夠點成線,線成面,將王陶鎮打造成一個康養小鎮。
(發言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