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帆影」將成海滄新地標 海滄隧道兩座通風塔封頂

2021-01-17 醒獅評論

繼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島內段通風塔10月5日封頂之後,海滄段通風塔也於近日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全線兩座通風塔均已封頂,將在明年春節前完工。按照計劃,海滄隧道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

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據介紹,近期封頂的海滄段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塔身上部開設排風口,下部開設進風口,塔身外部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

早在10月5日就已低調封頂的島內段通風塔,建築高度52米,建築總體取港口城市之意,貨櫃稜角分明之形,外立面採用金屬不鏽鋼幕牆,體現出了濃濃的工業風。

據廈門路橋工程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海滄隧道通風塔具有臨海、建築高度高、結構異形等特點,這給施工作業帶來極大的挑戰。組織參建各方通過事前詳細分析研究施工組織,事中嚴格控制各項安全、質量、進度指標,攻克了深基坑、高大異形模板、高空作業、施工場地狹小等難題。通風塔自2019年12月20日開工以來,歷時11個月,現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工作,計劃將於春節前全面完工。屆時,不僅對隧道通車後的通風除塵起到關鍵作用,亦是一座融合了環保、人文、景觀的標誌性建築。

海滄隧道工程是廈門「兩環八射」路網內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二條連接海滄區與廈門本島的跨海通道,對提升我市綜合交通承載能力,助推「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加快島內外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連結

國內第三條「打眼放炮」海底隧道

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項目起自海滄區馬青路,以海底隧道形式穿越廈門西海域,在象嶼碼頭附近進入本島,以暗挖、明挖的組合形式下穿興湖路、石鼓山立交主幹道,上跨地鐵I#線,終於火炬北路與成功大道相交,並與在建的第二東通道相連。

線路全長7.1公裡,其中隧道長6.3公裡,跨海域寬度2.8公裡,全線設地下互通1處,風塔2座。採用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標準修建,設計車速80km/h。

該項目是國內第三條大斷面鑽爆法(俗稱「打眼放炮」,國內第一條大斷面鑽爆法海底隧道是翔安隧道)公路海底隧道,建設環境複雜,施工難度大。於2016年6月開工,預計2021年上半年建成。(廈門晚報記者 王紹亮 通訊員 洪恬恬)

相關焦點

  • 「海浪帆影」將成海滄新地標 海滄隧道兩座通風塔封頂
    繼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島內段通風塔10月5日封頂之後,海滄段通風塔也於近日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全線兩座通風塔均已封頂,將在明年春節前完工。按照計劃,海滄隧道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據介紹,近期封頂的海滄段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塔身上部開設排風口,下部開設進風口,塔身外部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
  • 海滄隧道海滄端通風塔封頂
    海滄隧道建設迎來新節點!近日,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位於海滄端的通風塔建築高度為92米,塔身上、下部分別開設排風口和進風口。
  • 海滄隧道建設又有新進展!通風塔全線封頂,計劃明年春節前完工
    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建設又有新進展!11 月 30 日,廈門第二西通道 ( 以下簡稱"海滄隧道" ) 工程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廈門路橋工程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海滄隧道全線設置兩座通風塔,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島內通風塔此前已封頂,兩項目計劃於明年春節前全面完工。通風塔將保障海滄隧道內的尾氣及時排出、新鮮空氣換入,保障市民行車過程中的空氣品質。
  • 新進展!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11月29日晚上,隨著海滄端通風塔塔頂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省市重點項目---海滄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兩座通風塔全面封頂。這兩座通風塔分別位於海滄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其中,海滄端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採用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的外立面,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島內端通風塔高52米,設計上取港口城市之意,以稜角分明的貨櫃為造型元素,體現濃濃的工業風。
  • 海滄隧道傳來重大進展!高92米 封頂!
    前方傳來好消息  海滄隧道建設迎來新節點  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  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  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  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  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
  • 海滄隧道建設又有新進展!通風塔全線封頂,計劃明年春節前完工
    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建設又有新進展!11 月 30 日,廈門第二西通道 ( 以下簡稱"海滄隧道" ) 工程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廈門路橋工程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海滄隧道全線設置兩座通風塔,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島內通風塔此前已封頂,兩項目計劃於明年春節前全面完工。通風塔將保障海滄隧道內的尾氣及時排出、新鮮空氣換入,保障市民行車過程中的空氣品質。
  • 新進展!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11月29日晚上,隨著海滄端通風塔塔頂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省市重點項目---海滄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兩座通風塔全面封頂。這兩座通風塔分別位於海滄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其中,海滄端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採用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的外立面,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島內端通風塔高52米,設計上取港口城市之意,以稜角分明的貨櫃為造型元素,體現濃濃的工業風。
  • 廈門第二西通道兩座通風塔都已封頂
    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海滄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造型:設計成子彈狀,有利於未來颱風天氣減小其風阻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島內通風塔。(本組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 攝)建築高度:52米造型:高塔+像貨櫃的低矮裙樓,體現港口城市工業風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盧劍豪 通訊員 洪恬恬)11月30日,廈門第二西通道(以下簡稱「海滄隧道」)工程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
  • 廈門第二西通道兩座通風塔都已封頂 將於明年春節前完工
    (本組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 攝)建築高度:52米造型:高塔+像貨櫃的低矮裙樓,體現港口城市工業風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盧劍豪 通訊員 洪恬恬)11月30日,廈門第二西通道(以下簡稱「海滄隧道」)工程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
  • 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初中部教學樓封頂 校區配套路網建設全面鋪開
    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初中部教學樓封頂。昨日,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初中部教學樓封頂,讓人們的目光再度聚焦這一匯聚了高端教育、醫療配套的起步區域。  保工期 一中新校區初中部明年7月建成交付  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分為初、高中部兩個標段建設施工,初中部與高中部之間設計有一個8000多平方米的特色景觀架空平臺,把初、高中部校區「無縫」連接,同時社會車輛可在平臺下方道路通行,該平臺具有封閉校區與便利交通的雙用途。
  • 海滄隧道全線貫通,永鴻鴻溪谷明年可雙通道加速進出島
    海滄隧道全線貫通,永鴻鴻溪谷明年可雙通道加速進出島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09-24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風化深槽貫通
    9月10日中午,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海底風化深槽段貫通,海底隧道施工最大的安全風險得以消除,也為海滄隧道工程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基礎。18年來,廈門市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圍繞構建「兩環八射」快速交通路網體系,加快島內外一體化發展。而海滄隧道,就是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中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海滄大橋後連接本島至海滄的第二條通道,建成後將極大緩解海滄大橋的交通擁堵情況,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000米),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
  • 翔安隧道鋼結構通風塔建築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以風帆造型裝飾的通風塔帆體鋼結構,今天落成,標誌著這座通風塔全面建成,成為翔安海岸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這座「風帆」造型的建築高58米,採用兩片風帆的變異造型設計,象徵著翔安作為一座崛起的新城、蓬勃向上的城市建設。
  • 廈門海滄隧道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在此之前,廈門海滄隧道服務隧道已提前貫通。至此,海滄隧道三條隧道海域全部實現貫通,按照規劃將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名片海滄隧道海滄隧道又稱廈門第二西通道,是「兩環八射」快速路網中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海滄大橋後連接本島至海滄的第二條通道。
  • 海滄隧道左線全線貫通 明年上半年通車
    昨天上午10點,隨著左線最後一次爆破順利起爆,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左線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項目距離建成又近了一步,向2021年上半年建成通車目標闊步邁進。 現場 興湖路左線暗挖貫通點 昨天上午,導報記者驅車進入海滄隧道島內興湖路段。這裡距離地面垂直高度約20米,挖掘機正在清理爆破後的碎石。「通了!通了!」工人們振臂歡呼。上午10點,隨著左線最後一次爆破順利起爆,海滄隧道左線實現全線貫通。
  • @廈門人:廈門新北站效果圖曝光!海滄隧道再傳捷報
    在兩場夾心地,結合中部進站系統及地鐵客流,將其打造成旅客集散廣場,使消極空間積極化。>(海滄隧道)工程 A3標段隧道主體結構全部順利完成 標誌著廈門海滄隧道 距離通車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 國家級海洋中心落址海滄!最新效果圖曝光
    一直備受廈門人關注的海滄灣近日傳來重量級NEWS!最新規劃出爐高400米「國家級海洋中心」海滄新地標來了!!有望成為新的「廈門第一高樓」......厲!害!了!從內容上可以看到海滄擬在新城灣建設一座國際級地標——「國家級海洋中心」。
  • 翔安隧道通風塔「風帆」建築落成(圖)
    翔安隧道翔安側以風帆造型裝飾的通風塔帆體鋼結構,今天落成,標誌著這座通風塔全面建成,成為翔安海岸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這座「風帆」造型的建築高58米,採用兩片風帆的變異造型設計,象徵著翔安作為一座崛起的新城、蓬勃向上的城市建設。
  • 汕頭海灣隧道南岸風塔封頂
    南方日報訊 (記者/餘丹 辛均慶 通訊員/朱文君)汕頭海灣隧道是國內第一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帶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風塔作為配套設施之一,其建設進度備受關注。7月18日下午,隨著最後一鬥混凝土澆築完畢,高度為64.8米的汕頭海灣隧道南岸風塔成功封頂。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雙線貫通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爆破按鈕啟動,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左右線實現雙線貫通。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公裡),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據介紹,之所以被稱為「廈門第二西通道」,是因為直接連接廈門本島與海滄的第一西通道是海滄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