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內秦淮河的中華門-西水關段西五華裡是老城南歷史文化的重要展示區域。2月14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南京內秦淮河(中華門-西水關段)城市設計公示,徵詢公眾意見。規劃建議西水關段水面局部擴大;建石貓坊新坊,復建北貨果業公所;西五華裡要形成六大特色地塊。
南京內秦淮河中華門-西水關段總平面示意圖文保:
建議西水關段水面局部擴大
南京內秦淮河(中華門-西水關段)城市設計研究範圍:老城南歷史城區(中華路以西),佔地約3.7平方公裡。設計範圍:東至中華路,南至回龍街、柳葉街、船板巷、釣魚臺等沿河街巷,西至鳳臺路,北至生薑巷、徐家巷、玉帶園、牛市、糖坊廊等沿河街巷,城市設計範圍22.7公頃。
該地段是秦淮「全域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城南整體復興的重要紐帶。據了解,此次規劃既要加強歷史遺存保護,又要加強沿河空間與周邊地塊聯接設計,提升旅遊配套設施品質,進一步串聯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及生活服務設施,塑造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線路。建議西水關地段水面局部擴大,呼應曾經的南灣子,同時方便遊船掉頭。
規劃位置圖規劃重設石貓坊新坊
在文物保護上,不可移動文物「昇州路下浮橋23號民國建築」,建議在保護的前提下可以結合周邊綠地廣場,融入新建環境。
老城南曾有石貓坊,又稱「白貓坊」。原址已建設彩霞街菜場無法原址恢復,且牌坊多與建築並存,建議結合柳葉街41號民居設置石貓坊新坊。
對儲藏於秦淮區房產經營公司的生薑巷43號北貨果業公所門頭構件,建議結合具體方案擇址就近展示。
此外,沿線有一些建築雖不是文保單位,但建議保留。比如回龍街5號民居,建議保留並進行整治修繕;徐家巷32號民居,建議保留,但由於位置與規劃道路衝突,建議就近遷移。
南京內秦淮河中華門-西水關段北鳥瞰圖交通:
規劃形成6座機動車橋和兩座步行橋格局
中華門到水西門的交通上,也要進行優化。
局部優化道路線型,減少道路寬度,降低道路等級。比如對生薑巷進行貫穿性修復;五福街北延部分道路紅線寬度由16米調整為10米;把徐家巷西段道路紅線寬度統一調整為7米。
此外,建議形成6座機動車橋和2座步行橋跨河的基本格局。在現有鎮淮橋與西水關總碼頭的基礎上增設石貓坊與釣魚臺碼頭,供畫舫停靠。另外為滿足日後不同型號船舶停靠,設計沿途共11個各類型碼頭,以增強西五華裡水面活動。還要增設旅遊體驗性交通 ,以串聯西五華裡周邊旅遊資源,建議設立回龍街大巴停車點,以及回龍街口大巴停靠處,即停即走。
在公共運輸上,目前計程車停靠點僅沿中華路與中山南路設置,建議新增計程車停靠點,設五福街小巴公交線。
設置濱河步道,讓遊客更親水
為了讓遊客更好欣賞到傳統秦淮河房的魅力,設計建議在局部段落設置濱河步道,併合理降低標高以更為親水,通過碼頭與水上遊線形成水陸接駁。另一方面借高差形成由河岸向城市街道連通的立體慢行系統,濱河建築與駁岸整體設計。
西五華裡要形成六大特色地塊
一、生薑巷地塊:北貨果業公所就近復建
生薑巷地塊效果圖生薑巷地塊北靠昇州路,南臨秦淮河,西接西水關碼頭和遊客服務中心。
昇州路下浮橋23號建築為不可移動文物需要保護,生薑巷43號北貨果業公所門頭構件保留,將就近復建。還建議保留昇州商務和金陵飯店兩棟大體量建築,並進行改造。
二、回龍橋地塊:打造創意街區
回龍橋地塊北臨秦淮河,南接國創園,可拓展國創文化創意辦公業態,並搭配少量文化娛樂業態。西側設文化創意中心,作為會議、展示空間。東側結合回龍街民居布置小尺度創意街區。地塊內回龍街民居具有傳統特色,保存完好,建議保留。
三、下浮橋—規劃橋地塊:地下打造零售商業
下浮橋到規劃橋地塊效果圖這個地塊被徐家巷分為南北兩塊。北側地塊有一定縱深,建議地面1層與地下2層布置零售商業 ,南側地塊沿水,以文化休閒設施為主。由於規劃保留徐家巷32號建築與規劃道路衝突,將遷移至場地東北角。
四、規劃橋—仙鶴橋地塊:打造文化客棧
本段地塊建議布置具有傳統「河廳河房」特色的文化客棧,並布置手工製作的體驗零售業。
五、仙鶴橋—上浮橋地塊:打造石貓坊遺址博物館和主題公園
在上浮橋曾有石貓坊,據王東培 《裡乘備識 》:「上浮橋北岸玉帶巷口…俗名之曰白貓坊。」這個地塊建議結合柳葉街41號民居布局石貓坊新坊,周邊建設石貓坊遺址博物館和主題公園。並打造金陵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融入手工製作、特書書吧等現代商業,滿足周邊市民休閒、參觀的需求。
六、新橋—甘露橋地塊:設置創意展示工作室
本地塊結合釣魚臺192河房以及196河房兩處文保建築,以及雲錦、白局、金陵古琴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設置創意展示工作室和配套的特色零售 。
(圖片來自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