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龍陵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組圖)

2020-12-17 人民網

雲南龍陵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組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5年09月08日09:55


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人民網 薛丹 攝

人民網龍陵9月8日電 (薛丹)7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滇西抗戰研究基地授牌儀式暨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滇西抗戰主戰場——龍陵松山舉行。此次授牌和揭牌,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宣傳推介抗戰文化、教育培訓領導幹部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和載體。

中共龍陵縣委書記段忠華在儀式上表示,建設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就是要以松山戰役舊址為陣地,以抗戰歷史為教材,以抗戰精神為引領,全面加強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激發情感共鳴,增強思想認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把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激發的熱情和幹勁轉化為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自覺行動,把緬懷抗戰先烈、傳承抗戰文化催生的激情和鬥志傾注於爭先進位、趕超跨越的生動實踐,矢志不渝為實現新跨越、爭當排頭兵而頑強拼搏,矢志不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滇西抗戰研究基地的建立,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究滇西抗戰的歷史進程、重大事件、重要地位等問題,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抗戰歷史。基地的建成,將在挖掘整理抗戰史料、保護開發抗戰遺址遺蹟、宣傳弘揚抗戰精神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將在深化抗戰記憶、還原抗戰歷史、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復興力量等方面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據了解,該基地成立後,將充分發揮四大功能作用。一是開展各類幹部教育培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學設計,主要承辦省、市、縣各級組織舉辦的幹部教育培訓,注重加強與縣內不同行業的溝通聯繫,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二是探索開展滇西抗戰研究。加強松山戰役舊址的宣傳推介,廣聚抗戰文化專家、學者和愛好者,群賢畢至,積極開展滇西抗戰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著力打造滇西抗戰品牌,叫響「中國松山,寶地龍陵」這張名片;三是創新開展國防教育。在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建有專門的連部,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在基地掛牌為契機,加強師資隊伍的引進和培養,把國防教育作為基地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凸顯特點、展現亮點,相互促進、實現雙贏;四是參與松山旅遊服務。在做好和滿足幹部教育培訓的同時,充分利用基地現有資源,以市場運作方式承擔部分旅遊服務職能,主動接待一部分外來遊客的食、宿,增加基地收入,不斷拓展自身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相關焦點

  • 「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今日在龍陵松山揭牌
    「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今日揭牌儀式現場9月7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滇西抗戰研究基地授牌儀式暨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儀式」 在滇西抗戰主戰場——龍陵松山舉行。此次揭牌儀式旨在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宣傳推介抗戰文化。據了解,匾牌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授予龍陵縣。授牌揭牌儀式結束後,所有參加儀式的嘉賓一起前往松山戰役舊址,在陣陣松濤聲及滿目戰壕、工事遺址中共同感受那段悲壯的歷史,緬懷抗戰英烈,激發愛國熱情,珍愛和平。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佔地總面積15畝。
  • 留住歷史,留住國家記憶——龍陵打造松山抗戰遺址紅色教育基地紀實
    截至目前,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共承接舉辦各類幹部培訓班1760期53576人。強化基礎支撐,築牢幹教根基松山幹部教育基地坐落在歷史厚重的巍巍松山腳下,總佔地面積21畝,分三期建設。基地依託龍陵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縣內黨史人物陳列館、李鑫故居等黨性教育基地及縣滇西抗戰研究基地、縣松山管理所、縣文管所和預備役等師資力量,開展現場教學活動。
  • 國防大學在松山建滇西抗戰研究基地
    中新網雲南龍陵9月7日電 (王豔龍)國防大學滇西抗戰研究基地暨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7日在雲南龍陵縣松山揭牌,基地將致力於抗戰歷史研究、國防知識教育、軍事理論研究等,為當今研究戰爭、打贏戰爭提供借鑑。  松山位於雲南龍陵縣境內,系高黎貢山山脈,平均海拔2019米,因山上長滿松樹得名。
  • 雲南龍陵松山抗戰遺址被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新華社昆明8月10日電(記者 林碧鋒)記者日前從雲南省保山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獲悉,經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被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龍陵縣位於滇西邊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滇西抗戰的主戰場之一。
  • 雲南龍陵松山抗戰遺址的保護與重生
    在抗戰勝利後的60多年時間裡,雖然松山戰爭遺址入列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多個名錄,但松山在人們眼中的認知度還是十分有限。  一段時期裡,一提起松山人們只知道有一個子高地,而松山到底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多少寶貴的遺產?日軍在盤踞松山的兩年時間裡究竟修築了多少工事和陣地?松山究竟還有多少未解之謎呢?而謎團解開的松山,今後又將走向何方呢?
  • 從滇緬公路走向「一帶一路」2019第二屆中國龍陵松山山地自行車...
    新聞發布會現場比賽獎牌10月26日至27日,從滇緬公路走向「一帶一路」2019第二屆中國龍陵松山山地自行車速降國際邀請賽將在雲南保山龍陵縣舉行。據悉,此次邀請賽秉持「和諧」「綠色」辦賽理念,將自行車速降文化與龍陵松山抗戰文化有機結合,在保護松山大遺址公園的地貌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嚴格按照國際賽事和競賽難度要求重新設計建造一條山地速降賽道。速降賽賽道由國內頂級設計師規劃設計,整個賽道宛若長龍盤旋於松山的田地和山林之間。
  • 龍陵松山景區上線「一部手機遊雲南」
    現在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不用導遊、不用講解,帶著手機就可遊覽松山、了解松山,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松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滇西抗日的主戰場,也是中國抗戰收復的第一片國土。通過近幾年的打造,目前松山抗戰遺址已成為集遺址展示、愛國主義教育、文化交流以及旅遊休閒為一體的交流大平臺。
  • 雲南保山市紮實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規劃及建設工作
    雲南保山市紮實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規劃及建設工作 2018年09月04日 14: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8月28日,保山市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楊敬東率相關人員到龍陵,對松山抗戰遺址進行了全面的實地調研。調研結束後又召開了專題研討會,對松山抗戰遺址下一步的建設規劃、服務提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 雲南龍陵紀念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 多位老兵重回松山戰場
    雲南龍陵紀念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 多位老兵重回松山戰場 2014-09-03 15:56:38繆超 攝   中新網龍陵9月3日電 (記者 史廣林)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8名抗戰老兵齊聚龍陵松山,參觀抗戰遺址、革命先烈故居,重拾歷史,緬懷英烈。  龍陵縣地處雲南省西部邊陲,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滇西抗戰的主戰場,為滇緬公路交通咽喉。
  • 松山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近日,保山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發布通知,松山被正式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 傳承抗戰精神——保山市市運會火種在龍陵松山採集傳遞
    雲南網訊(雲報全媒體記者 朱金磊 通訊員 鄧新強 攝影報導)10月1日,龍陵縣在松山舉行保山市第四屆體育運動會火種採集傳遞活動。按計劃,保山市第四屆體育運動會將於19日在龍陵縣舉行。龍陵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開慶說,龍陵松山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此採集傳遞火炬能更好的體現拼搏精神,以及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
  • 松山抗戰遺址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這也是龍陵「抗戰故地」自2014年獲批省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後,再次從省級「升格」為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也意味著龍陵松山將進一步為海峽兩岸進行民間交流、傳承抗戰文化、增強民族共識和擴大合作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 松山戰役遺址旅遊攻略
    滇西抗戰主戰場-龍陵松山 杜小紅 攝1998年11月,松山被公布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25日,松山戰役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4月列入全國第二批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2014年申報為雲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雲南松山國防小鎮;2015年被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2016年被授予「雲南·松山國防小鎮」「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 2019第二屆中國龍陵松山山地自行車速降國際邀請賽激情開賽
    「從滇緬公路走向『一帶一路』2019第二屆中國龍陵松山山地自行車速降國際邀請賽」於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在龍陵舉行。邀請賽以「從滇緬公路走向『一帶一路』」為主題,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自行車協會進行指導,由龍陵松山大遺址公園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東方雅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視翼揚體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大賽將為中外車手搭建起技藝展示的舞臺,文化交流的平臺,通過體育+文化+旅遊的模式激發龍陵更多的激情與活力,著力打造國內知名山地速降賽基地。
  • 雲南龍陵:保護小黑山生物多樣性 巡迴檢察室掛牌成立
    正義網昆明3月20日電(記者劉呈軍 通訊員廖玉波)3月19日,雲南省龍陵縣檢察院駐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巡迴檢察室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在保護區各基層管護站點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據悉,這是全市首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巡迴檢察室,龍陵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蔣橋原與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劉勇共同為巡迴檢察室揭牌。
  • 映山紅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揭牌成立
    12月15日,映山紅公司舉辦2019映山紅紅色文化教育活動,進一步傳遞2019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活動精神,傳承桑植紅色文化基因  啟動儀式上,映山紅公司與桑植縣旅遊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張家界魅力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籤署桑植縣紅色文化教育聯盟戰略合作協議,並為映山紅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揭牌。根據合作協議,將以映山紅酒店為平臺,助力桑植紅色旅遊發展。
  • 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在雲南龍陵松山的昔日戰場落成
    當日,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在龍陵松山落成。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雲南省委主委楊保建出席雕塑群落成儀式並為雕塑群揭幕。  全國知名抗戰文化專家學者、雕塑界人士、部分遠徵軍將士後人等110餘人參加了活動。  龍陵地處滇緬公路咽喉,是滇西抗日戰爭主戰場。
  • 中國遠徵軍魂留龍陵松山
    滇西松山,現存抗戰遺址69處、遺蹟816個,保存完好的戰壕約1.32萬米,在大小松山、黃土坡等7個高地上,地堡、戰壕、彈坑隨處可見。這一切,記錄的是70多年前,中國遠徵軍尤為悲壯的一幕。 「以往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松山只有一個『子高地』,兩個大彈坑,其實不然。」
  • 南京大學-威布三維科技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正式揭牌成立
    2017年3月14日下午,南京大學-威布三維科技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會上,南京大學與威布三維籤訂科技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深度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 南京大學學科辦副主任董婷主持了會議,並對南京大學-威布三維科技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成立的背景進行了簡要介紹。
  • 西安市確定一批市級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和現場教學點
    為進一步統籌利用好全市幹部教育培訓資源,提升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近日,市委組織部在「一體兩翼」幹部教育培訓格局的基礎上,增設了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吸引力較強的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和現場教學點,其中,基地12個,現場教學點5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