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中國畫藝術是繪畫藝術領域中的一朵奇葩。數千年來,中國畫形成的繪畫技法、意境等在當前藝術語境下遇到了新的挑戰。如何認識當前藝術語境對傳統中國畫藝術的審美需求,如何讓傳統中國畫藝術與時代結合產生新的藝術境界,這是傳統中國畫藝術在當前藝術語境下發展面臨的問題。該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讓傳統中國畫藝術在新時代和新的藝術語境下獲得新生。
關鍵詞:中國畫 藝術 語境 當代 重構發展
傳統中國畫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西學東漸」等藝術語境下發生著變革。時至今日,在文化全球化的藝術語境背景下,傳統中國畫藝術面臨新的挑戰,甚至有「傳統中國畫藝術就此消亡」的危言。從藝術史的視角看待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發展歷程,無不是在挑戰面前以包容的文化性格進行自我改造,與時代接軌,在當時的藝術語境中尋覓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綜觀全球繪畫藝術領域中具有時代性的創新和發展,無不是與時代緊密結合、與藝術語境息息相關、與審美價值休戚與共。傳統中國畫藝術在當前的藝術語境下發生了不同的革新和發展,但終歸要回歸文化自信,以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獲得自內而外的新發展。
一、當前藝術語境下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發展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文化的融合推動著藝術語境的多元融合。在這種變動的藝術語境下,傳統中國畫藝術從20世紀初就開始了探索,主要可分為兩條線路:其一是以傳統技法、內容、思想和精神為主導,將古風古韻作為中國畫藝術的核心,這類中國畫在之後的發展中逐漸式微,與時代脫離、與藝術語境不符的繪畫藝術成為小眾。其二是改良的中國畫藝術,也被稱為實驗水墨、抽象水墨。這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藝術語境下由全新的審美框架所產生的,是將傳統的水墨意識和原本清雅高潔的藝術情趣抽離出來的實驗水墨藝術。
實驗水墨不但將中西方繪畫技法和內容進行融匯、重構,使表象煥然一新,更是將傳統中國畫藝術超脫的藝術境界與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理念相結合,在精神層面上營造出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和摩擦,更符合當前藝術語境下的審美價值。傳統中國畫藝術在西方油畫、壁畫、雕塑等技法影響下,汲取了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精神,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風格與流派,豐富了中國畫的形式。在當前藝術語境下,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發展需要在挑戰前完成自我更新,追求更具旺盛生命力的表現途徑。
二、當前藝術語境下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發展趨勢
傳統中國畫藝術從古至今不斷發展,從自成一體到在新的審美評價體系下被評判和欣賞,這不是單純的藝術問題,更是複雜的歷史、社會問題。歸根結底,是文化信心問題。如果中國畫藝術一味追求西方現代審美標準,那麼土生土長的中國畫藝術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必然要失去根本,造成形式大於內容的局面。如今的藝術市場上充斥著部分不具備中國畫根本特徵和基本訴求的「偽中國畫」混淆視聽。所以,在文化強國建設背景下,中國畫藝術在當前的發展,還是要重構一套適應中國文化和藝術語境的評判標準和價值體系。石濤所講的「筆墨當隨時代」,絕不是放棄筆墨,因此這裡的「筆墨」並不是「新水墨」派所認為的筆墨工具或材料。
在這裡,筆墨代表具有正確使用筆墨材料的功力和中國文人所應具有的筆墨精神。如黃賓虹的水墨畫可謂區別於常人,但在細節上依然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筆墨語言。他用類似西方解構主義的方式將天地山石完全打破重組,卻依然以中國水墨的方式呈現,堅持了傳統的筆墨語言。又如傅抱石,他的作品在繼承了石濤、龔賢等人的筆墨趣味之後亦傾注了自己的精神內涵。當前,中國畫藝術家可以嘗試從自己有能力控制的方面出發,重構藝術作品語境和藝術生產語境的內涵,最終達到重構藝術語境的目的。
三,結語
在各類文化交融、藝術語境紛繁複雜的當下,傳統中國畫藝術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迎來了構建文化語境新秩序的機遇。我們要讓傳統中國畫藝術的內涵更加彰顯。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的時代性創新與適應藝術語境新環境,使中國畫藝術逐漸形成了新時期的繪畫技法、繪畫語言和審美價值。未來,除了中國畫繪畫技法方面的融合、創新,更重要的是建立文化自信,讓傳統中國畫引領文化語境的構建,重構時代性的審美觀和藝術語境。
參考文獻:
[1]吳馨.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畫藝術延展與創新思考.北方文學,
2017(5).
[2]楊祥民,吉琳「.中外之爭」與「古今之辯」——關於中國畫藝術創新
發展的思考.創作與評論,2012(9).
[3]邵大箴.當前中國畫繼承與拓展之我見.中國文藝評論,2017(1)
作者/何雪波;單位:漢口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論油畫當代性與油畫民族性折射多元化發展!
當代中國油畫市場發展進程,前衛藝術的發展,油畫藝術市場的興起
論中國當代油畫發展現狀,中國當代油畫多元化發展形成因素
美術研究|論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的異同!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