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炒茶內幕

2020-12-25 央視網

普洱茶炒茶內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1日 22:55 來源:

來源:南方網

  普洱茶炒茶內幕揭密:5千元普洱叫價2萬

 

3-4月是春茶豐收季節,雲南茶區曬青毛茶市場,新茶剛採下來,茶商們已迫不及待前往「掃貨」

更多財經焦點圖片……

 

芳村茶葉市場高懸的普洱茶橫幅,印證普洱熱炒風潮

廣州的芳村茶葉市場每天人流如鯽,來這裡做普洱交易的不少是富貴人家,在停車場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私家車,其中不少是寶馬奔馳等名車

幾經轉手茶價飆升4倍

  編者按

  「存錢不如存普洱,買店就買茶葉店!」2007年,已持續升溫一段時間的「普洱熱」到了幾近瘋狂的地步。一邊是普洱傳說中的諸多神奇功效吸引了老百姓的熱捧,一邊是普洱不斷飆升的身價引發了投資人的興趣。據統計,目前已有上千萬人在炒普洱。普洱市場是否炒得過熱,這種熱度還能持續多久?它是否真有收藏價值和神奇健身益體功效?本報今日起推出系列報導,透析普洱神話。

  透析普洱神話之瘋狂普洱

  存錢不如存普洱 千萬大軍瘋炒普洱

  茶價飆升 一天一價半個月漲兩千

  廣東茶葉出口連續3年滑坡,但普洱茶卻一枝獨秀。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顧問、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丁俊之提供的相關統計顯示,廣東茶葉出口在2003年達到2.4萬噸,但2004年~2006年  連續3年出現大幅下降的局面,2006年茶葉出口僅為1.1萬噸,與2003年比,下降超過一半。

  但是,另一方面,2006年全年,廣東出口普洱茶量價齊升,出口量達到3479噸,比2005年增長24.3%,出口均價高達4750美元1噸,比2005年大幅上漲48.3%。丁俊之稱:「近年普洱茶市場火爆異常,這股風潮已由廣東刮向海外。」

  近年來,普洱價格瘋狂飆升,已經到了「一天一個價」的程度。走在芳村茶葉市場,時常可以聽到一些「圈內人」這樣的對話:「今天那隻××有沒有貨,賣幾多錢?」「又升了100元,但已經沒貨啦!」行內人告訴記者,現在不僅是大廠茶價飆升,就連小品牌也一致看漲。

  從記者4月份在茶葉市場搜查到的一線情報來看,今年的普洱行情確實很火爆:「下關甲級便沱」農曆春節後僅為100多元/公斤,4月初已經升至300餘元/公斤,4月中則叫價高達380元/公斤;「黎明7540生茶(501批次)」農曆春節後入貨價為5000餘元/件(84片/件),4月中旬被追捧至8000~9000元/件;「勐海7572熟茶(502批次)」去年11月底出貨價為6000元/件(84片/件),現在已經飆升至2萬多元/件;「中茶8991」3月中旬炒單價為2400元/件(42片/件),3月下旬市場見貨時已經升至4500元/件,4月上旬叫價再度飆升至4800元/件。

  全民熱炒 普洱茶市日日人流如鯽

  近年來,普洱茶不僅被茶商當成「發財之源」,就連根本不懂茶的人也「跟風」大量買進普洱茶收藏。丁俊之如是說:「一些人眼裡,普洱茶已經不再是一種茶品那麼簡單,很多人把它當成越放越值錢的『古董』,認為收藏普洱好過存錢入銀行收利息,甚至好過炒股。據了解,在廣東珠三角地區有數十萬噸普洱茶被收藏。」

  而記者在一份《廣州市荔灣區普洱茶文化協會會員名冊》上看到,協會會員有不少是政府辦、人事局、建設局等單位的公務員。據行內人保守估計,現在熱炒普洱茶的人多達千萬,遍布各行各業,上至高官富人,下至平民老百姓。

  最近,記者多次在芳村茶葉市場蹲點觀察,發現從上午8時半開市始一直到晚上8時閉市,全天門庭若市人流如鯽,而且日日如是,其中很多人都是做普洱茶交易的。因工作關係,許多「炒茶人」都是在下午4~5時到達芳村茶葉市場,每天的這個時候,市場裡可謂車滿為患,想找一個停車位都很難。一些「熟門熟路」的炒茶人每次都會將車開到茶具銷售區旁邊的一條小巷裡停泊。令記者大開眼界的是,停車場裡名車多不勝數,奔馳,寶馬,別克數量都不少。而車牌號更是五花八門,粵B、粵E、粵F、粵H、粵S、粵T、粵X、粵Y的都有。甚至還有車牌號是贛字頭、渝字頭的。記者還在現場看到有公檢法專用車。

  哄搶原料 茶商麻袋裝現金樹下等新茶

  面對瘋漲的普洱茶,茶商們的搶「新」行動也更為瘋狂:收茶的人是用麻袋裝著現金,睡在茶農家裡,等待著樹上的春芽。

  茶菁瘋漲3倍仍搶崩頭

  4月,正是收春茶的季節,全國各地的茶商蜂擁到雲南搶貨,而雲南本地各大茶廠也派人到茶山爭搶茶菁(做茶的原料)。一大早,五六個採茶人同時爬上一棵茶樹採摘,收茶人在樹下或坐或站,焦急地等待春芽被摘下來。

  在這個「瘋狂」的搶菁季節裡,買茶的人甚至比賣的人多,進山的土路從早到晚都是煙塵滾滾的。茶藝樂園(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璋剛從雲南回來,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收茶的人是用麻袋裝著現金,睡在茶農家裡,搶收春芽的。」雲南物產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輝補充道:「很多時候是那邊進帳,這邊立馬刷卡的——買茶的人甚至比賣的人多,晚來了一步,即使一個月前交了訂金也會被人搶走原料。我在老班璋茶區就親眼看到有人為此大打出手。」

  據了解,今春茶菁價格是比去年漲了200%~300%。「去年賣100元/公斤的毛茶今年4月中就賣到300元/公斤。老班璋(滋味最好的古樹茶)甚至賣到1800元/公斤,而景邁、易武的古樹茶也同樣漲到450元/公斤」。勐庫喬木茶賣200元/公斤,無量山喬木茶賣到250~260元/公斤。吳建輝向記者一一列舉今年茶價飆的情況。據了解,售價最便宜的臺地茶也從去年的10多元/公斤上升到現在的50~60元/公斤。

  迫於無奈舊料制新茶

    「 太貴了,拿不下手」,老茶商楊老闆抱怨,他這季並沒有入大廠的新貨,而自己做的品牌茶因茶菁價高收得少而產量小。馬來西亞茶商李先生原本想做幾十噸貨的(自己挑選茶菁,找茶廠貼牌制茶),結果因為一是茶菁太貴,二是好茶菁早被別人高價搶完的原因,所以只做了3噸貨。陳國璋的做法似乎更無奈:「我今天新制的『茶藝樂園』茶用的全部都是去年的料,今年的茶菁一分錢也沒有收」,他更自嘲道:「有人想方設法造假騙年份,而我們竟然將去年的料壓製成今年的茶,沒辦法,今年的茶菁實在太貴了。」

  雲南物產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輝向記者吐苦水:「原料價以每年20%~30%的幅度增長是正常的,但高於2~3倍就不正常了。茶菁價漲,對茶農來說是好事,但卻苦了茶商人。苦的不僅是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不知如何為新制的普洱茶定價。」

 大財團入市衝擊市場

  普洱茶炒熱了,茶商高興了,但原料價漲幅大,出乎許多茶商意料。吳建輝分析說:「今年雨水不足,不僅春茶上市時間比去年晚了約20天,且產量減少了。」而《國際名茶專刊》總經理馮子民認為,過度採摘也是造成減產的原因。

  此外,廣東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燕平也表示:「做菸草、藥材、房地產等高消費品的行外人,去年起紛紛涉足普洱茶行業,這些都是大財團,他們的進入對普洱造成了衝擊和影響。還有些政府部門,他們喜歡玩茶,口袋有錢,拿起茶菁根本不與茶農講價,甚至叫高價。如茶農開價75元/公斤,他們就以80元/公斤全收。這樣一來,茶農也變得聰明了, 根本不會給收茶人議價的空間,這樣對我們這些真正做茶的人來說哪裡吃得消?!」

  廣州茶市普洱佔了三成多

  2006年,茶業經營密度(含買進賣出)為67億元,其中普洱約佔1/3;就在六七年前,廣州地區的茶葉經營密度為10多億元,而當時普洱茶所佔比例很少。廣州不是產茶地,但是全國主要的經營茶葉和消費茶葉地。廣東的茶葉經營地區為廣州,近兩年,逐漸加入了潮州、梅州等地,但仍以廣州為主。

  2003年至今,芳村茶葉市場每年經營茶葉店鋪遞增率為10%~15%;營業額每年遞增約20%左右。而關於普洱茶的收藏與飲用比例:若將2003年至今的時間劃分為3份,則前1/3時間為「飲大於藏」;中間1/3時間為「藏大於飲」;後1/3時間為「既藏又飲」。

  (數據提供:廣東茶文化促進會、南方茶葉市場有限公司負責人)

  普洱暴利「泡」出千萬富翁

  「普洱茶成了神話,普洱茶成了鈔票印刷機!」雲南省茶業協會會長鄒家駒在博客裡面的這句話,道出現在茶葉市場排山倒海的「普洱熱」。廣州,作為全國規模最廣、匯聚商家最多、交易量最大的茶葉集散地,普洱更是炒得熱翻天,芳村一帶茶葉市場99%的商戶轉而經營普洱茶,造就出不少百萬、千萬富翁。

  超九成茶商鋪轉營普洱

  廣州芳村大道西一帶先後建成南方茶葉市場、廣東芳村茶葉城、山村茶葉城、承鴻茶世界等近10個茶葉、茶具以及茶工藝品銷售市場,經營戶近4000家,年交易額超30億元,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輻射面最廣、商戶最集中的大型茶葉集散基地。

  「一段時間沒來茶葉市場,普洱茶的牌子這麼多?」看著五花八門的品牌名,記者充滿疑問。「現在的普洱茶牌子成千上萬,加上品系型號、批次等更是多得無法計算。」與記者相熟的朋友感嘆說,「炒茶人」一般是有餘錢的人群,很大部分是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外人」比較警惕,既是保護身份,又是防範同質化競爭。

  據了解,由於普洱茶日益受歡迎,茶葉市場眾多經營者轉做普洱茶生意,連專營烏龍茶的茶店也兼營,普洱茶店(茶行)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據統計,芳村茶葉市場99%的商戶已轉而經營普洱茶。「2002年,普洱茶只佔芳村茶葉市場15%,而現在幾乎是『無店不普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顧問、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丁俊之說。

  「千萬富翁」比比皆是

  現在,芳村茶葉市場已經成為廣州「富人區」,其中「普洱熱」貢獻最大。「在芳村茶葉市場賣茶葉的,3年前幾乎全部騎自行車,現在一輛輛寶馬車停在檔口。」丁俊之說:「這些可作茶商致富的印證。」

  丁俊之告訴記者,2003年起,普洱茶的價格就像插上翅膀,一路飛高。10年前,一個普洱茶餅只要6元,現在100元都買不到,「從產區雲南,到銷區香港、臺灣、珠三角等地,經營普洱茶致富的數不勝數,昔日廉價茶品普洱茶,如今一躍成為茶商和收藏者眼裡的搖錢樹。」

  丁俊之舉例說:「5年前,芳村茶葉市場賣茶的鄭姓檔主一家5口,還是擠在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2003年普洱茶市旺起來後,他就發了,2005年買下市區1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次性付款140多萬元。」

  「在這裡做了10年以上的老商戶,90%以上是百萬富翁,預計千萬富翁也有50%。」一位茶界老行尊如此形容。

  月租不貴頂手費卻走高

  而且,「普洱熱」讓荔灣石圍塘、山村等地的茶鋪,成為茶界的「香餑餑」。南方茶葉市場一鋪難求,周邊茶葉市場鋪位價普遍看漲。雖然茶葉市場鋪面租金不算昂貴,但求租「轉手費」高得驚人,尤其是「老字號場館」。例如:南方茶葉市場、廣東芳村茶葉城。記者調查發現,與廣東茶葉城相鄰的錦桂茶市場,一個面積為18平方米的商鋪,月租金只是2000餘元,但頂手費高達7.5萬元。

  在南方茶葉市場做了10年生意的豐哥,也證實鋪面租金不貴,1995年月租金30多元/平方米,現在70~80元/平方米。但是,記者聽到「場外人」明仔抱怨說,「南方茶葉市場的鋪位難求,上個月與人談好一個60平方米的鋪位頂手費60萬元,誰知他悄悄以80萬元轉給別人。如果他跟我商量,也許我願意出100萬元。」

  利益誘人深入 外行收藏普洱

  富家女7日掙2萬多元

  阿韻既是「富家女」,也是一名「官太」。她爸爸是出名藝術家,丈夫是「頭頂官帽」的國家幹部,優越的生活環境造就阿韻貪玩、爽真、樂觀而又好強的性格。看到身邊的朋友玩起普洱,甚至連自己尊敬的長輩也加入普洱收藏、投資行列。完全不懂茶的阿韻3月中下旬入市,就拿10萬餘元收購普洱茶,短短一周純掙了2萬多元。

  自此,阿韻愛上了普洱,通過個把月學習,味覺靈敏的她略懂得了品茶,且眼光挺準。現在,阿韻不玩大廠貨,入的是一些價位較低,名氣不大,但茶底靚的「生餅」。阿韻說:「我不等錢花,房子也有的是,買批好茶回去放著,幾年後一定大大升值」。

  投資百萬僅算「中等」

  今年38歲的威哥,自己開公司做冷器設備。2006年11月,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琶洲中洲中心舉行,在好朋友盛情邀請下,他天天泡在茶博會,從此喜歡上普洱茶。

  威哥懂得「經營」,讓他「玩」起普洱茶比許多人有優勢。看到普洱茶在茶博會備受歡迎,他迅速調入資金入市,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元。威哥說他玩的不僅是品牌大廠的茶葉,而且樂於參與那些「營銷鏈」完整、靈活的小品牌。出出入入,幾個回合投入百萬元資金,已經全部回本,也就是說,現在壓下的百萬元茶葉貨品是純掙回來的東西。威哥笑著說:「投資百萬元,規模在圈內算是中等水平,有的大戶拿出近億元收藏普洱。」

  夫妻賣屋收藏普洱

  看到朋友「炒賣」普洱茶掙錢快,超叔在朋友誘領下,2005年初加入普洱茶投資收藏行列。與妻子商量後,他竟然把父輩留下的房子賣掉,套現30萬元活躍於芳村茶葉市場。

  超叔告訴記者,2005年初,他用15萬多元一口氣入了勐海(即「大益」)、下關、黎明等知名品牌普洱茶近百件(通常84片/件),結果普洱茶價7月份價格大跌,貨值跌剩一半,直到2006年下半年價格回升,兩夫婦咬著牙,等到10月~11月,各品牌普洱茶價陸續回升至市場受挫前水平,迅速「出手」。

  現在,超叔堅信普洱茶走勢強勁,升值前景向好,不斷增加投資金額,累計購入普洱茶總值達40多萬元,而且在佛山老家租下一間通風乾爽的房子,專門存放普洱茶。

  普洱詞典

  據載:濮人是雲南種茶的始祖,商周時期雲南以茶為貢品。三國時期南中茶子已有盛名,與當時國內外名特水果等產物並列。而普洱茶之名則始見於明代,雲南有名茶出現,焙制方法未臻完善,大葉種茶樹須架梯採摘。清代普洱茶名重天下,成為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錢糧。但到了民國時期,茶事則由興變衰。由此可見,普洱茶的「第一次輝煌」在清代。

  編號規則

  第一、二碼表示配方年份;第三碼表示茶菁級別;第四碼表示生產廠家所屬地(尾碼1為昆明的茶廠、2為勐海茶區的茶廠、3為下關茶區的茶廠)。例如:今麥普茶行銷售的春海牌南糯早春七子餅0612,06表示2006年的配方,1表示1級茶菁,2表示生產廠家在勐海茶區。同理,中茶牌7542,75表示1975年的配方(並非代表75年生產), 4代表4級茶箐,2代表勐海茶區生產。

  透析普洱 神話之炒茶內幕

  茶廠茶商聯合炒價 5千元普洱叫價2萬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徐毅兒 專題攝影 時報記者 黃立科 徐毅兒 實習生 陳文杰

  出廠價5000元/件的普洱茶几經轉手,到了市場至少要價19000元/件。炒茶人是如何提升普洱茶「身價」的?時報記者化身「炒家」,在芳村茶葉市場「潛伏」一個多月,揭開茶廠茶商「坐莊」託價的內幕。捂貨抬價,炒作宣傳等是操盤手最慣用的手法。而在炒茶的過程中,取勝的永遠都是大莊家,跟風的「小股民」難以預測市場風險,往往只賠不賺。

  莊家三招炒高茶價

  捂貨:謊稱沒貨炒至天價後再放貨

  記者在茶葉市場看到,某個牌子的2007年新茶,一到市場每件叫價就超過2萬元。難道它的出廠價就這樣高?茶藝樂園(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璋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秘密」:「據我了解,這個牌子的茶,茶廠與經銷商(茶商向茶廠交納一定的加盟費,即可成為經銷商,據稱加盟金額為1000萬元)協定的規矩是:一手經銷商穩掙4000元/件,二手經銷商掙10000元/件,這樣,如果一件出廠價為5000元/件的普洱茶,到了市場至少已經要價19000元/件。

  東江茶香居酒樓負責人宋鑫林介紹,經銷商「炒」價的巧妙在於:他們通常的做法是先推20%份額的茶品,然後不斷通過吹捧叫價,進行炒作宣傳,待價位升至理想階段,再將其餘80%的貨推出市面。「等這些價格『泡沫』一一破滅後,最後接手的小市民將會被套牢,而這時經銷商、大戶們已經掙得盆滿缽滿,安坐看『熱鬧』了」。至於如何造價?宋鑫林說:「先推出的20%份額茶品,實際上只是在廠家與經銷商內部運轉,他們通過不斷的『出手』和不斷的『回收』,價格就100元、200元、1000元、2000元地被『叫』上去了」。

  廣東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燕平說:「現在的茶市如同股市一樣,由茶廠、經銷商聯合做莊,操控大盤,小買家只是跟著大戶跑」,她直言:「茶根本沒有賣到消費者手中,更不用說被喝掉了。而是一直在經銷商手裡,他們甚至不用轉倉就大大咧咧地喊『沒貨了』。通過不斷的吹風叫價,把茶炒至天價後,這些人才大量出貨換錢。」

  記者在茶市場就有這樣的經歷。4月中旬,記者在芳村茶市場碰到一個來拿貨的福建炒茶人,便跟他搭話:「你拿的100件貨,2400/件,現在已經升到4500元/件了,發啦。」不想福建人一臉無奈:「是升了,又怎樣。他們現在才給了我12件貨,其餘的都壓著沒給,能掙得了多少?」「有的人更慘,同樣是訂100件,現在才拿到5件。我能拿到這麼多,已經算是給我面子了。」原來,一開始廣籌資金「做貨」的人(或稱:總代理)現在又打了個「後手」——貨到手,自己先賣個開門紅,喝「頭啖湯」。當市場快到「飽和」程度,總代理商才給「買單人」發貨,這時候「買單人」想出貨掙錢也不是一件易事了。

  假拍:賣家付費買家舉牌抬價

  「拍賣、評選『茶王』,是普洱茶能夠迅速增值的一種有效方式。跑拍賣市場多年,記者親身看到普洱茶在不斷創造「價格神話」:2004年2月,由魯迅及其夫人許廣平共同珍藏的「百年清宮普洱茶磚」在廣州拍賣,3克普洱茶拍出1.2萬元;2005年10月,張國立捐贈給雲南希望工程的一筒普洱茶拍得160萬元;2006年11月,在「2006 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上,進行慈善義拍的編號為888的「長徵英雄紀念茶」拍出了120萬元高價;2007年4月10日,在第八屆中國普洱茶節拍賣會上,有百位名人親筆籤名的紀念茶「百星捧茗」以28萬元高價拍出……

  「所謂拍賣,有『真拍』和『假拍』兩種方式。『假拍』不存在真的買賣。只要賣家和拍賣行談好交易條件即可,通常是賣家付給拍賣行一定手續費,『買家』應和舉牌應價,而無需真的付錢——普洱茶市場剛剛在內地興起的時候,一些廠家用這種操作賺得了名聲」,東江茶香居酒樓負責人宋鑫林向記者講述了他了解的情況。

  「真拍也有玄妙。手裡有貨的是實力雄厚的大廠家,貨品供不應求,對經銷商有相當的控制力。廠家賣普洱茶,靠的是走量,一般來說利潤並不高,到了經銷商手中,價格成倍攀升,所以經銷商都求著大廠家。廠家要舉辦拍賣會,事先跟經銷商通風,讓大家都來捧場,分別以高價購得拍賣的好茶」,宋鑫林如是說,「這樣經銷商出讓了一部分利益,廠家賺得個面子,大家都得利!」

  炒作:古道開光「聖茶」身價倍增

  去年10月,由70餘名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組成的「2006茶馬古道國際文化之旅」踏上徵程。歷時40餘天的茶馬古道國際文化之旅從景洪出發,途經中國的昆明、大理、香格裡拉、鹽井、芒康、八宿、林芝、拉薩、日喀,到達尼泊爾,再回到中國的那曲、西寧、四川、昭通,然後回到昆明,行程12000多公裡。

  旅程中,在藍毗尼的「中華寺」,當地高僧還為隨行的普洱茶舉行了開光儀式。據悉,開光聖茶還在香港進行慈善拍賣,拍賣所得捐贈給慈善機構。

  近年來,普洱茶價格飆升,還要「歸功」於這樣的公關炒作,正是這種炒作一步一步把普洱茶的價格推向高峰。廣東公正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練認為,適當炒作能讓廣大群眾對普洱茶有更多的認識。

  福建省茶葉學會會長馮廷?稱:「適當的宣傳炒作、操作是一種市場推廣行為,屬於正常的經濟規律,能促進茶產業發展」。馮廷?向記者舉例:「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福建鐵觀音、烏龍也是供不應求,天價頻現。在1984年到1985年期間,鐵觀音就曾在日本拍出了25萬元/500克的高價。現在,好的鐵觀音也要賣到5000元~10000元/500克。所以,普洱茶出現的熱捧現象、價格飆升現象是正常的經濟規律。」

  而廣東省文化學會茶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建璋贊同適當「炒作」的同時,也提出價格與品質相適應的要求:「適當的宣傳炒作可以讓大眾對普洱茶有更多認識,但同時應該注意的是茶的價值不能與茶的品質相背離。」

  小股民入市兇多吉少

  團體玩貨:茶商作中介內部互買賣

  聰明的小市民「炒」茶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結成小團體合作入貨,共擔風險。記者所結識的兩個「圈內人」良哥和強記就是這樣一種合作夥伴。他們還特意在廣州市郊租了一個通爽的倉庫來存放普洱茶。

  良哥和強記這樣合作夥伴關係屬於「小團體」式,有些「小團式」人數多達10多人。再擴大一點,還有「大團體」。就是像會員制這樣的機構,小的有20~30人,大的有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這些人多數玩的是同一牌子的貨,可以相互交流分析市場走勢,也可以內部轉讓貨品。

  但是,據記者一月來的暗訪,了解到更多的炒茶「大團體」是隱性的,眾人互不見面,實質操作權在茶商手中。出貨入貨由茶商作中介聯繫、協調,這樣茶商除了可以先掙第一重利潤外,還可以再掙貨物「中轉費」。

  明知茶商吃了「中轉費」,為何炒茶人仍樂於被吃?這是因為炒茶人都知道,貨物只有流通才能營利,他們看中的是「營銷鏈」。「營銷鏈」越大,貨品越容易流通,炒作、運轉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我們都只是為了掙點快錢,『營銷鏈』大,出手快,省心」,炒茶人源哥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散戶跟風:買錯壞茶一年虧了兩萬

  目前的普洱茶品牌有成千上萬個,加上品系型號、批次等更多得無法計算。「行外人」想入市不太容易,但就算入得了市想賺大錢就更不容易了,往往會「陪了夫人又折兵」。

  華仔的經歷就是一個例子。2005年初,在朋友的介紹慫恿下入資茶市。由於華仔對茶葉一竅不通,所以聽從了朋友的推薦,入了一種叫「××青」的普洱茶。華仔說:「當時,我看到朋友及其一幫朋友都說這種茶好,而且說這種茶有強健的『營銷鏈』,可隨時以市價進行回收」。於是華仔滿懷信心擲4萬餘元入了10件貨(84片/件,約為40多元一片茶)。然而,事實上,華仔入的是一種壞茶,味苦氣黴,是典型的溫倉茶,實際價值為4~5元/片。

  據華仔介紹,2006年底,茶市經過一輪低潮後全面復甦。大市有好價錢,而華仔入的這批「××青」普洱茶的叫價也上升到80餘元/片。於是華仔想出手這批茶,挪出資金來入其他品牌茶。但當華仔欲通過原經銷商出貨時,經銷商卻不兌現承諾,不回收茶葉。逼於無奈,華仔找其他茶行幫忙出貨,這時候他才知道這批茶是壞茶。最終華仔是連欺帶騙其他不懂行的人,終以20元/片的價錢轉手了這批茶——但華仔最終還是虧了2萬多元。

  與華仔同時期入市的芬姐同樣因誤信熟人言,入了壞茶。更為可憐的是,芬姐入的壞茶壓倉3年,至今仍未出手。

  據了解,芬姐入的是一種叫「××磚」的普洱茶,2005年初,她以4萬多元入了18件貨,入貨價為18元/片(144片/件)。當芬姐知道該批茶為壞茶(只值3元/片),想轉手的時候,卻始終沒有「水魚」接手。結果這批茶一直壓倉至今。講起這段經歷,芬姐還不忘告誡我這個「後輩」:「千萬別相信所謂『熟人』言,一定要自己懂行、覺得好才進貨。」

  普洱詞典 投資存茶要點

  一是原料中不能拼入烘青、炒青茶和其他工藝加工的綠茶和紅茶。乾燥過程中出現高溫,改變了茶葉中多酚類化合物的特性,結束了茶葉在某種意義上的生命,越存放越苦。

責編:張健

相關焦點

  • 揭秘:普洱茶價格內幕曝光!看完你就知道普洱茶有多暴利了
    鮮葉中有75-80%的水分,做成幹茶,損耗可想而知。遇到今年這樣乾旱的天氣,損耗更大,鮮葉成本也就更高。鮮葉採摘下來,還要有人炒。炒茶直接關乎茶葉工藝,普洱茶越陳越香,但如果工藝水平不夠,把茶葉炒廢了,再貴的鮮葉,也是一堆垃圾。
  • 茶,普洱茶
    都說名山出名茶,與廬山、黃山不同,雲南適合茶葉生長的山地環境更為普遍,所以 自然環境的多樣性造就了雲南茶品的種類很多,當然 首屈一指的就是普洱茶。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茶,是等待喚醒的生命【普洱茶,古樹普洱茶】古樹普洱茶乃茶中瑰寶
  • 您知道手工茶和機器茶區別嗎?和普洱茶几種炒茶方式?
    臨滄產區幾種常見的炒茶方式第一種是長筒殺青機,這種炒茶的需要茶葉量大,茶嫩。鍋體溫度可控制,想做到細至是不行的,像臺地茶一般就是用這種炒制。第二種是朝天鍋,模擬人工炒制,有用電的有用氣的,有燒柴的。比滾筒殺青要好控制,但是達不到人工炒制的靈活性。第三種是:手工鐵鍋。手工炒制比起機器炒制,更具有靈活性,根據制茶師傅的制茶經驗,制出不同口感的茶葉,對於數量少、價格昂貴的古樹茶,山頭茶,幾乎都是手工來製作。機器茶和手工茶的區別?
  • 訪茶記:雲南普洱茶茶山行
    這老曼俄古寨,這個村寨出產的茶以老曼俄命名,老班章也是村寨命名,這是普洱茶的命名規則,各山頭村寨的茶味道各不相同,炒制方法也有區別。茶蟲,一般情況下,普洱茶很少打藥,特別是古樹普洱。炒茶有用機器的,但是,很多廠家還是堅持在用手工炒茶。
  • 啖茶論道 淺析普洱茶
    雖說不複雜,但也是要用心,才能做出好茶,後期轉化好的陳茶。普洱茶分有生普和熟普。熟普是在生普的工藝基礎上,人工渥堆發酵而成。當然這裡說的是古樹普洱的自然之香,不是炒茶帶來的類似綠茶的香氣,那種香氣意味著出現綠茶化,後面的轉化會受影響。臺地茶完全可以通過殺青呈現烘炒香。古樹普洱的香氣大概有十幾個大類,細分則更多,呈現天然的花香、果香(水果/堅果/果乾)、糖香、香料香和其他香型,其中和臺地茶差異最大的是花果之香。當然花果都是比喻,類似而不完全相同,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
  • 普洱茶著名茶區的山頭有哪些
    隨著普洱茶的出名,普洱茶開始走進萬家愛好普洱的茶友手中,普洱茶山頭也是炒得火熱。有很多剛入門的茶友對於山頭可能會覺得有點懵,有喜歡旅遊的朋友可能去雲南玩耍會發現經常會看見打著某某茗茶山茶的字樣,或許你完全不知道其所云。別急下面帶你了解普洱茶知名茶區有哪些。
  • 遊資爆炒普洱茶 名貴茶品價格三個月翻倍
    樓市已被炒高,而且還遭調控。股市不死不活,讓很多人失去信心。民間資金尋找投資方向,普洱茶的投資屬性又被激活。這一輪炒作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出現苗頭,照現在的趨勢,用『爆炒』來形容是恰如其分的。  ⊙記者 毛明江 ○編輯 陳其珏     「價格雖然漲了一倍,但是買茶葉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 炒茶不比炒股,請謹慎..
    很多人在炒茶之前都會默默的對自己說:「賠不了,普洱茶越陳越香,放幾年價格就又漲起來了。」其實我想說的是,越陳越香對茶葉品質的加成遠遠趕不上炒茶客對茶價的扭曲。簡單來說,一款品相不錯的茶,價格在市場當中屬於正常水平,隨著年份的增長,如果市場沒有大幅度的波動,其價格上漲應該每年保持在3%~5%的水平。當單價達到同類大部分中老期茶以後,則跟隨市場行情上下波動。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 普洱茶是黑茶嗎
    普洱茶產自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區,自古以來就以普洱縣為集散地,因此而得名,是歷史以來形成的雲南特有的地方茶。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普洱茶屬於什麼茶?普洱茶是黑茶嗎?我們都知道,由於製作工藝不同,普洱茶又分為熟普洱和生普洱,那兩種普洱茶都屬於同一類茶麼?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普洱茶是紅茶嗎?普洱茶屬於什麼茶?
    (一般情況下都不將花茶算在分類中,它屬於再制茶類)這六大茶類分類的依據是制茶工藝、茶湯的湯色等品質特徵。普洱茶因雲南普洱而得名。其中,因普洱茶的湯色與紅茶的湯色相似,常有人誤將普洱茶歸入紅茶一類。普洱茶不是紅茶,普洱茶屬於黑茶。
  • 88萬元一餅茶、200萬人搶購,普洱茶還要瘋狂多久?
    你喝過價值上百萬元的普洱茶嗎?近幾年,雲南頻頻傳出「天價」普洱茶,從68萬的茶王再到拍出88萬的冰島老寨古樹茶。每年的天價茶都會掀起一陣輿論狂潮。關於市場出現炒到幾千萬,幾百萬的天價茶,背後也是有多種原因的。炒房子、炒股票、炒鞋子大多也都是同一批人,他們看到有利可圖就來炒茶,但不是真的愛喝茶。炒茶的人大多炒普洱茶。和其他茶葉不同,普洱是可以存放的,而且放越久、發酵時間越長,味道也就越好。
  • 茶有益!炒茶有大益?茶友你片面了
    「中國人還有什麼是炒不上去的?」這是之前討論大益茶時粉絲的一個留言,看著莫名有點喜感,但細想又確實如此,畢竟連「板藍根」、「食醋」等這類日常低價品在特殊時期都能炒至「天價」,中國人這方面的「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 曬青茶是普洱茶嗎,什麼樣的茶才能稱為普洱茶?
    對普洱茶稍微有點了解,就該知道普洱茶一定是曬青毛茶經過後發酵形成的茶品,而後發酵一種是自然發酵,我們稱它為生普洱或者是老生茶,另外一種是人工發酵,通常叫熟普洱或熟茶。沒有經過後發酵挺多只是普洱茶的原料。
  • 普洱茶到底屬於什麼茶|普洱茶知識文化
    目前市面上最受追捧的普洱生茶是什麼茶?目前市面上最受追捧的普洱茶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老茶,尤其是國營時期經典老茶,明星品種,這類老茶講究的是幹倉之美;二是山頭古樹茶,尤其是名山名寨,百年千年古樹茶,這類茶品所追求的是古樹之韻。這兩種普洱茶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普洱茶了,它們為何如此受到追捧呢?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普洱茶和綠茶,紅茶的區別
    普洱茶是什麼?原產地:一種茶,已發展成以地名命名的特產茶。 普洱茶原產於雲南普洱地區,並在普洱市分發。 普洱茶品種是什麼?茶樹的鮮葉是普洱茶的品種,即雲南大葉樹種的茶樹的鮮葉。普洱茶的形狀特點普洱茶的特點是什麼形狀奇異:普洱茶除散茶外,還具有各種形狀,例如小丸,圓球,西洋棋,砣茶,圓餅; 像南瓜,巨型蛋糕,果樹錐,紗窗,大匾等一樣大。普洱茶的質量特點奇特的質量:普洱茶的香氣越來越濃鬱,這與昂貴的茶和酒的特點背道而馳。
  • 胡秀秀:同樣是雲南大葉種茶,普洱茶與滇青茶有什麼不同?
    喝過普洱茶,你一定知道普洱茶的原料是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今天胡秀秀跟你分享另外一個概念——滇青茶。弄清楚滇青茶,對你了解普洱茶的工藝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會提升你對普洱茶的整體認知水平。先來看看曬青茶的概念: 曬青茶,是指鮮葉經過鍋炒殺青、揉捻以後,利用日光曬乾的綠茶。由於太陽曬的溫度較低,時間較長,較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制出的茶葉滋味濃重,且帶有一股日曬特有的味道,喜歡的茶人謂之「濃濃的太陽味」。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
  • 普洱茶入菜的新菜式|茶酒文化
    另一方面,普洱茶的甘醇香氣入到菜味中,也可以錦上添花。今天小編又收集了幾道經典的普洱茶菜,大家可以嘗試下哦。普洱茶入菜的新菜式一.普洱茶燜鳳爪原料:鳳爪。輔料:香菇、青紅椒、泡發芸豆、普洱茶。調味:鹽、白糖、蠔油、生抽、香油、蔥姜、蔥花、白醋、蜂蜜、蒜片。做法:1、雞爪修甲後對半切好洗乾淨。
  • 揭秘普洱茶「內幕」:普洱餅茶和散茶買哪個好?聽聽行內人咋說
    我們知道普洱茶,從形態上講一般分為普洱散茶和餅茶2大類,但是一些朋友,買茶的時候就會糾結散茶和餅茶有什麼區別?這2款茶到底買哪一款好?散狀的茶葉,不需要像餅茶一樣,需要使用茶針、茶刀等工具撬開後,才能泡飲。它很大的一個優勢是,即泡即取。而且能夠仔細的觀察茶葉的外形、色澤,也能夠直觀地看清楚茶葉的原料品質。而普洱茶餅的優勢呢,第一個是餅茶的豐富度較高,層次感強。因為普洱茶餅經過高溫蒸壓過,所以茶葉無論是凝聚力上還是平衡感上,都要優於散茶。
  • 普洱茶遭遊資爆炒再現瘋漲 名貴茶品價格三個月翻倍
    這一輪的普洱茶炒作主力還是民間資本,但卻是被『逼』出來的。樓市已被炒高,而且還遭調控。股市不死不活,讓很多人失去信心。民間資金尋找投資方向,普洱茶的投資屬性又被激活。這一輪炒作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出現苗頭,照現在的趨勢,用『爆炒』來形容是恰如其分的。
  • 普洱茶有「假」茶嗎?
    我們所說的「假」普洱茶指哪些茶,是什麼樣的呢? 一、垃圾茶最早遇到的是這個茶,就是以次充好,用茶渣壓的餅,發酵的時候就有問題的熟茶,存放有問題的茶(比如受潮什麼的)。2007年隨著大益7542瘋狂炒作,加上所謂「越陳越香」的收藏升值的加持,市面上的普洱茶價格一路水漲船高,普洱茶的風光一時無兩,為了規範市場,避免魚目混珠,普洱茶几個主產區,從2007年開始規定,普洱茶包裝應該要有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等等的信息,雖然該標準並不是強制性標準,企業還是可以和以前一樣不打,但是從規範性和區別性的角度來看,還是有重大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