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和茶梅相差不多,都是山茶科山茶屬。目前在花市裡的大多數的茶花是小喬木,而大多數的茶梅為灌木。所以前者枝長葉大花也大。後者枝細葉小花也小。另一個重要的區別是,開花期茶梅為早,茶花要遲一點。目前時期一般茶梅剛開始開花,而茶花還沒有開,而少數茶花開了的也有。從花形的大小來說茶花花朵大花色多,而茶梅相對來說花朵小,花色少一點。
茶花與茶梅最為典型的區別,就是落花的形態:茶梅,是一片片地散落;而山茶花是整朵地凋落。 另外,山茶的花期在1至3月,而茶梅的花期在11月至翌年1月。
茶花的特點:茶花別名山茶花,耐凍,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平滑,灰白色。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黃綠色,平滑無毛。盛花期在1—3月。花一至數枚,生於枝端或葉腋,有大紅、桃紅、銀紅、豔紅、深紫、粉白等色或紅白相間的複色。山茶花品種繁多,根據花瓣有單瓣、雙瓣。蒴果淡綠,表面光滑,秋季成熟。種子球形,深褐色。
茶花生長適溫在20~25℃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溼度6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茶花培植土要偏酸性,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以利根毛髮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要求光照比杜鵑強,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以上圖片均為常見茶花品種
茶梅的特點:茶梅,常綠灌木也是小喬木,高可達12米,也就是說長得比茶花樹小一點罷了。樹冠球形或扁圓形,樹皮灰白色。嫩枝有粗毛,芽鱗表面有倒生柔毛。葉互生,橢圓形至長圓卵形,先端短尖,邊緣有細鋸齒,革質,葉面具光澤,中脈上略有毛,側脈不明顯。11月至翌年1月開花,白色或紅色,略芳香。蒴果球形,稍被毛。
茶梅性喜陰溼,以半陰半陽最為適宜。強烈陽光會灼傷其葉和芽,導致 茶梅葉卷脫落。但它又需要有適當的光照,才能開花繁茂鮮豔。茶梅喜溫暖溼潤氣候。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土壤中,鹼性土和粘土不適宜種植茶梅。
盆土要適宜,施肥要清淡,澆水要得法,遮蔭要適當。澆水以保持盆土溼潤又不積水為宜。
夏季每日早晚各澆1次,冬季可數日澆1次,除冬季外,還應隔幾天向葉面噴1次水,以保持葉面清潔。
澆水必須澆透。施肥宜清淡,特別在幼苗期。一般2-3月份可施l一2次人類尿,促使其枝葉生長;4-5月施1次餅肥水,促其花芽分化;9-10月再施1次磷肥,促其開好花,也有利於過冬。
除冬季應移入室內過冬外,茶梅均應放在蔭棚下養護。
冬季,移入室內後室溫不可超過7℃,以3-6℃為宜。
花市上鑑別的方法
1、葉片光滑,光亮並呈中等大小的,通常屬於紅山茶(C.japonica)品系。
2、葉片大,葉面粗糙,厚革質,葉齒尖,通常屬於滇山茶(C.reticulata)品系。
3、葉片小,光滑,葉柄有毛,通常屬於茶梅(C.sasanqua)品系。
4、葉片小,尾尖或者葉片小,表面粗糙,通常屬於非滇山茶雜交種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