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口病流行季,要不要打手足口病疫苗?
之前介紹了手足口病的預防,可點擊進行了解,今日為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疫苗相關問題,搬好板凳聽課啦~要不要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因為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是輕症的,7-10天可自愈,需要在家隔離2周左右,不需要特殊治療。出現重症感染很少見,那麼接種疫苗的必要性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大?即便是如此,但還是建議適齡兒童接種手足口病疫苗。
-
手足口病高發期:打了手足口病疫苗還可能會得病,那有必要打嗎?
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畢竟打疫苗才幾百塊錢,能降低可能引起孩子死亡的機率,千萬不要因小失大。手足口病疫苗什麼時候打好專家鼓勵寶寶在6月齡開始接種,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根據現有數據顯示,EV71腸道病毒在母傳抗體水平出生後逐漸衰減,在嬰兒5—11月齡時最低,而發病率最高的年齡組在6月齡—2歲。
-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一些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其中,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傳染病進入高發期。而5歲以下的孩子抵抗力較弱,是高發人群。在此,西安市第三醫院兒科主任孫大慶提醒各位家長,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提防。 兩種傳染病這樣來區分 「每年的4-6月、9-11月是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由於兩者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具體的致病病毒有不少重合之處,所以在症狀和傳播途徑上極為相似,流行時間基本重合。主要從皰疹位置和發病位置來區分。」
-
又到手足口病高發期 大家不可掉以輕心 15字口訣要記牢!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各位家長請注意,現在又到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這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自2008年5月法定報告以來,每年報告病例數在百萬例以上,大家可不能掉以輕心。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發病率更高。目前,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南昌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醫師童小琴介紹,手足口病的症狀一般都比較輕微,主要是發熱、手部足部還有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症狀一般持續七到十天。
-
手足口病疫苗有用嗎 到底要不要打?
,因此疫苗的研發及使用對預防和控制該病流行至關重要。所以從2008年開始國內多家疫苗研製企業陸續開始立項研發,衛生計生委也將其納入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予以支持。經過各方努力,2015年12月3日,一個中國自主研發的預防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獲得批准。而在以往,為了預防手足口病,除了勤洗手,做好防護和隔離並沒有太多的辦法。而EV71疫苗上市,給大家多了一個選擇。
-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水痘,這些小痘痘怎麼分清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水痘都會在寶寶身上起痘痘,很多媽媽對這些小痘痘分不清。那麼如何區分這三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又該如何預防?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希華副教授,讓她為我們一一解答。
-
疫情期間兒童接種疫苗不及時?看看各類疫苗的接種時間限制吧
卡介苗:一般出生時在產院就接種。補種需要到卡介苗門診。 <3月齡,可以直接補種; 3月齡-3歲,要先做PPD試驗,結果陰性才補種; ≥4歲,不予補種。 大部分孩子是不需要補種卡介苗的,家長可以不用擔心。
-
兒童感染科主任的乾貨: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仍處高發期 要這樣...
溫州網6月28日訊(記者 鮑苗苗)最近兒科門診皰疹性咽峽炎小病人又多了起來。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很相似,目前這兩種病仍處在高發期,一不留神,小朋友就可能會出現發熱、咽痛及口腔和手足部的皰疹。 除了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處,家長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2018版指南解「燃眉之急」
健康無小事,疫情無小事,兒童無小事。對於5 歲以下兒童多發的手足口病,自2008年起,發病人數一直位列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的首位,每年平均報告病例數約200萬例,死亡人數居丙類傳染病首位。為何一種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且7-10天可痊癒的疾病會帶來如此危害?
-
北京6歲以下兒童可免費接種麻疹疫苗
1月1日—21日,北京市已報告68例麻疹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28例。日前,市疾控中心發出預警:北京市即將進入麻疹發病的季節性高峰,請市民做好防護。此外,6歲以下兒童可免費接種三劑次的含麻疹成分疫苗。從北京市疾控中心歷年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麻疹的流行特徵是每年從1月開始發病人數漸上升,4-5月達到發病的季節性高峰。
-
手足口病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先了解這5個問題
6月齡到5歲內的娃(尤其是3歲以內),是手足口病的主力部隊;剛好這個年齡段的娃,都是「以瘋跑為己任,用生命在玩耍」,稍有不慎就會中招。手足口常見症狀 :·出疹前或中大部分娃會伴有小於38.3攝氏度的低燒。
-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嗎?與其讓孩子受罪,不如學點防治常識
每到夏季,溫度升高給生活帶來了便利,寶寶不再像冬天穿著厚實的衣物。但是,在5-7月(南方4-7月,北方6-8月)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父母遇到孩子高燒不退,手足或屁股上起一些紅色的斑點,就擔心孩子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寶兒,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
手足口疫苗只有中國在打 到底為什麼?
每年5-6月,都是年輕爸媽們最頭疼的時候——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又到了!手足口病就像幼兒園一霸,最喜歡欺負5歲以下的小朋友,孩子痛苦,家長也很焦慮。[3]但是,少數手足口病患者(尤其<3歲的兒童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併發症。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即便存活也可能留有包括神經系統損害在內的後遺症[3][4]。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佔總病例數的90%。
-
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童接種疫苗 家長存三類誤區
北京2020年4月27日 /美通社/ --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2000年以後,中國兒童預防接種進入免疫規劃階段,免費接種的疫苗覆蓋的病種越來越多,到2007年已經有14種疫苗,能夠預防控制15種傳染病。
-
疫苗接種記錄查詢方法 附0-6周歲疫苗清單
自7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公布長春長生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後,近日又接連爆出長春長生及武漢生物的2個批次百白破疫苗也出事。 實際上,問題百白破疫苗在2017年11月就已被監管部門發現。
-
手足口疫苗來了 孩子到底要不要打
手足口疫苗孩子到底要不要打 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種對象是6個月-3歲的孩子。 原因是:其一,年齡越小感染腸道病毒71型後的症狀越重,91%的重症手足口病為3歲以下的兒童,較大兒童和成人感染後症狀較輕或為無症狀;其二,6個月-3歲的孩子在疫苗的臨床試驗中已經獲得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 接種手足口病疫苗應與其他疫苗接種的時間至少間隔兩周,與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時間應至少間隔1個月。接種疫苗後孩子如果出現明顯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不可不知的手足口病小常識
一下子震驚了奕媽,這是五歲的奕奕第一次得手足口病,而且天天待在家裡怎麼就得了手足口病了呢?後來,經過大概一周的時間,奕奕的手足口病才完全好。今天,奕媽就來和各位寶媽寶爸一起來聊聊這個可怕的手足口病。一、發病時間和易感人群春末夏初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高發於5歲以下兒童,其中1—2歲寶寶發病風險最高。在這裡要提醒媽媽們,第一手足口病作為我國發病率第一的兒童傳染病可是全年都有發作的可能哦,只不過每年的4-9月份更加常見而已。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非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節只分析Hib單苗,說明書推薦接種程序多為自2~3月齡起,每間隔1個月接種1劑,共3劑,18月齡加強接種1劑;6~12月齡兒童,每間隔1個月接種1劑,共2劑,18月齡加強接種1劑;1~5周歲兒童,僅需接種1劑。具體詳見不同品牌疫苗說明書。
-
北京兒童醫院提醒您:又到手足口病高發期,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要注意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經過胃腸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潛伏期平均3-5天,發病最多的是0到5歲兒童。為提高疾病防範意識,保護孩子的健康,請您做好日常預防工作。【預防手段】1、教育兒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2、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兒接觸。3、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經常通風換氣。
-
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疫苗接種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中安在線訊 4月25日是第31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接種日的宣傳主題是「規範接種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孩子為什麼要接種疫苗?到哪裡去可以接種?接種時間怎麼掌握?接種前後得注意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安徽省兒童醫院計劃免疫室,採訪了計劃免疫室張衛平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