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江安,一座至今已有1674年歷史的古老城市,源遠流長的長江文明,在這裡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澱。古往今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化的文明風氣,賦予了這裡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觀。日前,小編有幸來到這座美麗的城市,在兩天的行程中,遊覽了幾處代表性的景點,所觀所感讓人意猶未盡,在此與小夥伴們分享。
長江竹島
要說現在江安最火的景點,那就應該是一個與縣城隔水相望的長江島嶼了,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長江竹島。
江安長江竹島航拍(江安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江竹島原名河中村,因形似牛角,江安本地人又叫它牛角壩,是長江上遊首個以竹生態、竹文化為主題的生態博覽園,也是全國最大的江中島生態博覽園。
說它是博覽園可一點也不為過,全島共栽植竹類植物400餘種,包含宜賓本地常見的楠竹、水竹、撐綠竹等,還有來自緬甸的巨龍竹,非洲的酒竹,日本的紅竹等珍稀品種,總量近50萬株(棵)。為了讓遊客更好地了解竹子,竹島為每一種竹子設置一個銘牌,詳細介紹該類竹子的情況,同時可掃描二維碼獲得更多相關介紹,來長江竹島,絕對能讓你漲知識。
除了隨處可見的竹子外,來竹島旅遊,下面這些景點可不能錯過。
在小編看來,竹島的最佳觀景點無疑是位於島首的觀景平臺,站在平臺上遠眺長江,可欣賞夕陽西下時「長河落日圓」的美景,也可近距離感受「滾滾長江」迎面而來的宏偉壯觀。
黃國偉 攝
在島上的竹林裡還隱藏著一條500米長的空中棧道,行在上面猶如穿梭在竹海中。有趣的是,棧道上還設置有3處玻璃平臺,每一處都有不少形態各異的大熊貓模型以供遊客拍照,無疑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地方。
李飈 攝
說到竹島的標誌性建築,就要屬奇竹園了,這裡栽植著在江安自然氣候下無法生存的珍稀竹類品種,其建築外形均為曲線,造型優美,從空中俯瞰時,整個建築呈現為太極陰陽圖,建築物部分突出為陽,景觀部分下沉為陰,極具中國哲學寓意。
另外,最有意思的是,竹島除了是一個竹子王國外,還是一個文化之島。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位於島尾的偶住亭說起了。
「偶住亭」是江安縣古八景之一,始建於宋代,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留寓江安時曾小住於此,親書「琴操」二字並取名「偶住亭」。(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偶住亭」原建早已不復存在,如今我們看到的是1:1的復原建築。)
正因於此,設計者為豐富竹島文化內涵,將「黃庭堅」生平事跡、主要詩作等巧妙布置於竹島各個景觀節點,將各種竹子所代表的文化與黃庭堅的精神結合。
設置在偶住亭的黃庭堅雕像
比如:「黃金剛竹」代表黃庭堅「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品行,「孝順竹」對應黃庭堅「滌親溺器」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在空中棧道沿線植入黃庭堅的生平事跡,代表他一生的起伏;石竹園內石頭與竹子的結合,以石刻詩詞的形式來展現黃庭堅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即使被貶也不畏權貴;在偶住亭設置黃庭堅雕像、「偶住亭序」碑;島尾紫竹廣場命名為「鳳起園」,對應黃庭堅在被貶宜賓後重新啟用,寓意其鳳凰涅槃及紫氣東來,用石雕的形式來描述黃庭堅在宜賓被提拔的故事;通過以上文化渲染,增加竹島與黃庭堅的關係,讓竹島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之島。
黃國偉 攝
當然,竹島的美遠不止上述那些,留點懸念,大家不妨親自去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