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造飛機第一人又造了艘快艇

2020-12-25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35歲的電焊工王海廣敢於追求夢想。為圓飛天夢,2015年他造了一架三角翼動力飛機,成為西寧造飛機第一人,試飛時由於速度不足,試飛失敗。最近,他又造了一艘快艇,六一兒童節,拉著妻子去西鋼湟水公園人工湖圓夢試航。

幾年前,王海廣帶著妻子從河南農村來到西寧打工,憑著過硬的電焊技術,在西杏園附近開了間五金焊接鋪。

2015年初,王海廣在電視上看到外地有農民造了架飛機,並且成功起飛,這讓他想起了兒時造飛機的夢想。

初中畢業的王海廣沒有造飛機的知識,他認為通過學習,再加上自己的技術優勢,造一架三角翼動力飛機是有可能的。為此,他閒暇時就上網查資料,邊琢磨、邊製作。

機身骨架、三角翼材料使用航空鋁材成本高,他就用鋼管或鋁合金代替。而飛機發動機,則是他用三輪摩託車發動機改裝的。

花了近一年時間,王海廣的飛機終於造好了。這架飛機翼展9.2米,自重80多公斤,時速能達到六七十公裡,發動機馬力很足,經過初步測試,機身穩定性還不錯。

2015年9月底,王海廣找了一處場地首次試飛。試飛滑行時,飛機差點傾覆,螺旋槳也被打碎了。他分析失敗原因,一是跑道太短,二是飛機自重過大,機體設計也有缺陷。

隨後,王海廣對機身做了改進,還加裝了防傾覆裝置。一個月後再次試飛時,機身離地十釐米左右,但就持續了短短幾秒鐘。

試飛時機身平穩,沒出現大的狀況,但他心裡還是發怵,考慮到安全,油門只加到了一多半,飛機最終沒飛起來。

之後的王海廣消停了下來,繼續以焊接工作為生,養家餬口。一晃幾年過去了,王海廣又不安分起來,他說還有一個航海夢要圓,要造一艘快艇。

說幹就幹,經過二十多天的設計、焊接、安裝,一艘全金屬快艇造好了。快艇長3米、寬1.3米、高0.7米,自重40公斤左右,發動機是綠化農藥噴灑藥機上配套的發動機。

快艇螺旋槳以及傳動軸是王海廣設計打造的。為了防止快艇傾覆下沉,他還在艇身前後設計了密閉浮力箱體,整個快艇製造材料成本1500元左右。

6月1日,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王海廣用三輪車將快艇拉到西鋼湟水公園試航。他說,西鋼湟水公園人工湖水深三米左右,非常適合快艇試航,試航事先徵得了公園安保的同意。

眾人七手八腳將快艇抬放到人工湖上,快艇平衡性及浮力良好,王海廣一個健步跳上了快艇。

發動機啟動順利,可噪聲巨大,奇怪的是,發動機油門開到最大了,可螺旋槳轉速很低,快艇航行的速度還不如牛車。

不一會兒,快艇發動機連接傳動軸的離合器冒起了青煙,王海廣趕緊用備好的水桶舀水,給離合器及傳動軸降溫。

「傳動軸的設計上還是有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出在離合器上,發動機轉速很高,但離合器導致Z形傳動軸及螺旋槳轉速降低,再加上水的阻力,螺旋槳受阻,導致離合器片產生摩擦高溫損壞。」王海廣分析說。

雖然首次試航失敗,但王海廣說,艇身焊接到位,沒有漏水跡象,吃水線也和設計參數差不多,回去後改進傳動軸設計,快艇正常航行應該沒有問題。

6月2日,記者收到王海廣從湟中縣海子溝鄉發來的第二次試航的視頻,視頻中快艇速度明顯提高,航行中船體非常平穩,船舵方向控制良好,不過發動機噪聲依舊很大。

王海廣說,試航後回去發現離合器內的離合片與傳動軸接觸不緊密,導致傳動軸鬆脫無法加力,他調整了離合器,第二次試航基本成功。試航中觀察發現,發動機馬力不足,換一臺大馬力發動機,快艇速度會更快。

「幾年前他造飛機時,因為危險性大,我當時很反對,他是趁我送孩子去老家休假的間隙,趕時間造出了飛機並試飛。試飛那天我才知道,當時心懸在嗓子眼上,好在試飛平安無事。」王海廣的妻子黃平麗說,「他想造船喊了兩三年了,前幾年手頭沒錢,我沒同意,今年經濟條件好轉了,這次他造船,我沒攔著,他想玩就玩。我們雖然老大不小了,但這個兒童節過得很有意義。」

相關焦點

  • 二戰最大潛艇日本製造,可攻擊全球,能彈射飛機,只造出來3艘!
    二戰最大潛艇日本製造,可攻擊全球,能彈射飛機,只造出來3艘!這型潛艇不僅航程遠,還可以裝「艇載機」,它的意義甚至比「大和」號戰列艦還大,是日本在二戰中造的最好的海軍兵器之一。二戰期間,只有日本讓潛艇帶著飛機出去作戰。飛機可以利用空中優勢偵查敵艦,潛艇則利用水下優勢偷襲,同時,飛機還可以校正彈道。1942年11月,日軍潛艇就成功突破封鎖,帶著一架飛機抵達美國西海岸,並順利投下兩顆炸彈。
  • 造飛機的成都「萊特兄弟」:用造飛機緩解中年危機 正在做機翼,預計...
    在成都生活工作的老虞、強哥和博叔三人,都是從事機務維修工作,面對中年危機,三個人想著幹點一直想幹的事——造飛機!說來就來,當天確定飛機設計圖樣,第三天前往北京溝通飛機零件購買……憑藉專業知識,他們利用業餘時間,買材料、組裝……如今,三人在做飛機機翼,預計在明年1月份飛機成型。總費用在20萬元內,三個人全部AA制。
  • 《絕命島》打造驚悚大片 造海島炸飛機不惜血本
    《絕命島》打造驚悚大片 造海島炸飛機不惜血本 片中被炸的價值不菲的快艇  由龍騰藝都(北京)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中影數字與電廣傳媒聯合發行,內地職業導演馮超執導的美式驚悚動作大片《絕命島》即將上映,本片由劉樺
  • 像造汽車一樣造飛機 造咱老百姓也買得起的飛機
    作為新一代輕型運動飛機,AG50飛機的研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的原則。該機型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可廣泛應用於私人飛行、飛行體驗、航空觀光、飛行培訓、農林作業、航空攝影等領域,有望成為我國一款經典的入門級輕型運動飛機。
  • 美軍造艦新計劃5年造82艘!美國人受到驚嚇,這是被中國刺激了?
    報導所指的造艦計劃是指未來30年美國海軍為打造艦隊的規劃,不過這個規劃在美國國內存在廣泛爭議,川普要求快速打造擁有355艘軍艦的艦隊,以彌補美國海軍現有艦艇的不足,據報導美國海軍現有290艘軍艦。新的國防計劃對美國海軍的造艦做出了大規模的變更,原來計劃在2021年到2025年的五年間建造44艘軍艦,耗資1020億美元。新的造艦計劃規劃2022年到2026年的五年間,美國海軍應該建造82艘新軍艦,投入資金1470億美元。這比之前的費用增加了450億美元,軍艦增加了38艘。
  • 美國海軍:5年造82艘、退役39艘!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獲通過
    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0號,根據美國五角大樓方面的相關消息,美國政府通過了美國海軍最新的30年造艦計劃,也就是2021財年30年造艦計劃。時間跨度從2022財年到2051財年,將分階段完成不同的造艦目標。
  • 揚州造2.5米長快艇模型參展工博會 10人團隊純手工打造
    記者了解到,由上海一家軍工企業下屬單位委託揚州模型愛好者製作、名為「海威一號」的快艇正式亮相。2.5米長的快艇模型逼真又好看,在展會上吸引了許多觀眾。【工博會開展】揚州造2.5米長快艇模型亮相這艘快艇模型名為「海威一號」,周身灰色,長達2.5米,立體又壯觀,在前幾天剛落幕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一亮相,就吸引了許多參展商和觀眾的關注。記者了解到,這艘快艇模型出自於揚州模型愛好者之手。
  • 像陳墨造飛機,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
    陳墨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目標是什麼,請堅持下去,並且足夠努力,或許有一天,夢想就像陳墨的飛機一樣沖天而起。前兩天,到處都是陝西渭南小夥將自己讀大學時造的飛機捐給母校的消息,一時間陳墨這個名字和西北工業大學又火了一把。
  • 造一艘航母真有那麼難?那為什麼在二戰,美國就造了147艘航母?
    其中泰國的航空母艦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作用,已經成了人們觀光打卡的一個景點了,而俄羅斯僅有的航母還沒有離開修理廠,具備了製造6萬噸級航母能力的國家僅有三個,分別是美國、中國以及英國,而英國在完成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的建造工作後,在接下來的很長一個時期內,再也造不出同級別或更高級別的航空母艦了,也就意味著進行未來航母競爭的兩大國主要就是中美兩國,這也從側面說明,即使是到了高度發展的21世紀,建造航母依然有著很大的難度
  • 海軍造艦馬不停蹄:055追加8艘,054A再造20艘,052D繼續建造!
    現在,我國又要開始新一輪的造船狂潮了,055增加8艘,054A建造20艘,052D繼續建造!自從第30型054A護衛艦下水以來,我國已經兩年多沒下水一艘新的中型護衛艦了。在今年8號055和25號052D下水後,目前兩個造船廠沒有新的驅逐艦段。看來,中國海軍的「造艦狂潮」已經結束了。
  • 農民可不可以造飛機
    他們使用的設備十分簡陋,基本上沒有生產設備可言,摩託車發動機、吉普車發動機,是他們飛機的動力裝置。相當一部分人造飛機時沒有圖紙,有的人在造飛機前甚至沒見過飛機。這些人,往往被稱為現代的堂·吉訶德。  圍繞農民造飛機的議論,存在著巨大的分歧。褒之者大讚他們「探索科學」的精神,但更多的人認為農民造飛機是偏執的表現。
  • 緊張局勢增加,印度24艘新快艇部署班公湖,和解放軍巡邏艇比太菜
    新傳來的一則消息報導表明,印度軍隊開始再一次向班公湖水域增派裝備和兵力,並且這一次較之以往來說還數量不少,有多達24艘的新式快艇被運抵了班公湖水域。只不過單從裝備性能這一點上來看,印度軍隊此次運抵新到的這批快艇,和解放軍的同類型裝備相比之下實在是太菜。
  • 加速追趕055,美國海軍造艦計劃曝光,未來一年將造3艘伯克3
    根據合約內容,巴斯鋼鐵船廠將會得到2019年建造第二艘伯克3的預算,就在第2艘伯克3開工之後,伯克3項目將會步入穩定發展階段,以後每年的建造數量將會維持在3艘。如果按照這個進度建造的話,伯克3首批次10艘將會在2022年以前,全部都能進入建造期。對於美國這樣的建造進度,外媒少不了會把目光放在同樣正在大建海軍的中國身上。
  • 東方鄰居偷偷造4艘「航母」,暗中瞄準中國
    國際社會對日本進行了懲罰,日本先發第9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日本的憲法也對日本的軍隊進行的定義,只允許有自衛能力的自衛隊。
  • 巴基斯坦農民高手手工造「飛機」
    巴基斯坦農民高手手工造「飛機」 (1/4) "← →"翻頁
  • 中國只有一座城市,既能造飛機,還能造汽車火箭輪船
    中國只有一座城市,既能造飛機,還能造汽車火箭輪船!這座城市就是上海。了解上海歷史的都知道,上海是以工業為本的城市,解放前上海的產業工人數量是天津廣州之和,迄今為止只有上海一個城市既能造飛機,還能造汽車,火箭,輪船。
  • 中國為大馬造的第二艘瀕海艦下水:每艘4.4億元,需造18艘
    其中「瀕海任務艦」共計劃訂購18艘,第一批四艘由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開發和製造。第一批在中國建造的該級艦,只裝備了較簡單的海上搜索雷達和火炮火控雷達,武器只有2門中國造H/PJ17型單30毫米艦炮。但是該艦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以隨時改裝較大口徑艦炮、飛彈、魚雷和布/掃雷裝備。在防務展上,歐洲公司還向馬來西亞推銷可用於該艦的120毫米艦載迫擊炮模塊,但馬國海軍並沒有表示感興趣。
  • 美海軍405艘的造艦計劃頒布,是否在給下屆「挖坑」?
    近期,川普將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調整到405艘,有觀點認為這無疑是在給未來的拜登政府「挖坑」;但是,本文分析認為,如果拜登認為這是個大坑,可以自己填土變小;拜登要填坑,只怕國會大佬不答應。首先,總體來看,美國海軍的30年造艦計劃還是具有一定的可執行性的,這份計劃充分考慮到維持美國本身的造艦能力和工業基礎的現實需求,適應了美軍預算水平不斷增長的現狀,而且由於科技的發展提高了造艦的效費比,適應了當前的印太安全戰略。但是,美國海軍造艦成本的大幅增加,也一定會衝淡美軍其他軍種在軍費預算中的佔比,看上去是一個大坑。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要說中國農民造飛機的第一人,非四川綿陽老農曹正書莫屬。從1984年開始,他造飛機的行動已經持續了20多年,從旋翼機到固定翼都有,只是以現代的眼光看,他的飛機簡陋至極:機翼蒙皮是尼絨膠布;機身由輕鋁管加杉木棍構成;發動機是摩託車上的汽油機;飛機輪子則是來自童車……他的飛機多次「改進」,先後六次試飛,無一成功。
  • 三年造六艘?蔡英文猛誇臺軍造艦,為年底衝業績?
    有臺灣媒體注意到,蔡英文此前透過社交媒體臉書宣揚「沱江級」後續艦將提前至2023年底完成六艘。國民黨籍民代馬文君對此質疑稱,這與臺海軍原規劃2025年完成三艘有重大歧異,等於臺海軍未來三年將以「四倍速」趕工造艦,臺防務部門預算要追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