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發現鹹豐古橋,潛伏水底60年

2020-12-20 瀏陽網

    觀貴橋,鹹豐己未年(1859年)重修,民國丁丑年(1937年)補修其橋碑上,精心雕刻了三尊手執象徵著仙家吉祥物的仙人橋的兩端則雕刻了飛天蜈蚣與祥雲等圖案。

 

    「獨自驅車向晚,春來滿眼新芽,洞陽水庫水還賒,露出鹹豐那夏。依舊小橋流水,依稀淺草紅花,小姑長大嫁誰家,當年橋下浣紗。」(周自然《西江月﹒水庫水幹見底露出古橋古村》)

 

    近日,在經開區上班的戶外愛好者周自然在外出郊遊的時候無意來到洞陽水庫處,卻有了一個驚人發現:乾涸的洞陽水庫露底後,居然在庫區中央發現了一座跨度約為5米、寬3米左右的單拱石橋,而這座石橋的「年齡」至少在158歲以上。

 

    文/圖瀏陽日報記者歐陽穩江彭紅霞

 

    鹹豐古橋水中「躲」了60年

 

    「真是神奇,怎麼都想不到水庫的庫底藏有一座古代石橋,而且保存得如此完整。」兩岸青山疊翠,水波粼粼,對於平日的洞陽水庫,戶外愛好者周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然而,最近的一次出遊,卻讓他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常年豐盈的洞陽水庫最近乾涸見底,而在庫區中央居然橫臥著一座精美的單拱石橋。

 

    出於好奇,周自然小心地繞過淤泥,走到了石拱橋的旁邊一探究竟。這一看不要緊,石橋除了建造精美之外,橋身上刻著的年份卻將他嚇了一大跳:觀貴橋,鹹豐己未年(1859年)重修,民國丁丑年(1937年)補修。

 

    「洞陽水庫是1957年修建,這樣看來,這座古橋在水中『躲』了60年。」繞著古橋細細查看了一番,周自然發現古橋全身皆為米餘長的麻石砌成。用以作為橋碑的那塊石頭上除了橋名與紀年外,更是精心雕刻了三尊手執象徵著仙家吉祥物的仙人。而橋的兩端則在石頭上雕上了飛天蜈蚣與祥雲等圖案,周自然猜測「應該是寓意闢邪求平安的。」

 

    期盼

 

    希望古建築專家能作進一步探究

 

    「洞陽水庫原名雙江水庫,為途經龍洞、九溪的溪流與途經小洞、觀前的溪流匯合而成,故當時名為『雙江』。1957年間,在原雙江位置修建了後來的洞陽水庫。而這座小橋,自從水庫修建蓄水後便潛伏於水底……」對於洞陽水庫潛伏的這座古橋,家住洞陽鎮洞陽社區小洞片的居民蘇蛟吾表示聽老人講過一些:因為洞陽水庫水源充沛,因此年近半百的他亦不曾見過。現在這座古橋能在水庫幹後重現,從其橋碑紀年來推測:數百年前庫區所在地應該是一個充滿著詩意的自然村落,小橋流水人家應為最自然不過的景色之一。

 

    「橋長跨度為5米,橋寬約為3米。最為神奇的應該是橋下那條小溪居然還保持了原貌且清晰可見,橋身在浸沒水底那麼久也不曾被各種藻類或水底植物所依附,這應該是洞陽水庫的水質非常好的緣故。」對此,周自然希望有古建築專家能對這座鹹豐古橋在水底「躲了60年貓貓」仍能保持完好如初的面貌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連結

 

    洞陽洗藥橋可與鹹豐古橋媲美

 

    「其實,除了最近發現的這座觀貴橋『年齡』比較大外,離此處約三四裡路處的洞陽山還有一座古橋可與之媲美——那就是洗藥橋。它與瀏陽城區思邈公園的洗藥橋同名,相傳皆與藥王孫思邈有關。」因為曾系統地關注過瀏陽的老橋,我市青年文史愛好者湯銳表示洞陽山附近還有一座洗藥橋亦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老橋。

 

    「此橋位於洞陽鎮洞陽社區觀前片入口田塅中,有一個橋墩,長約6米,高約3米。橋面原鋪青石板,被毀後以水泥代替石板,寬約1米。這座石橋所跨小河的水源來自於洞陽山西南諸峰,為洞陽河源流之一。此河經橋下流淌數公裡,與九溪洞的小河水交匯,得名雙江,原有雙江村,雙江水庫一說便來源於此。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生產生活需要,這裡的村民紛紛遷出,修建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洞陽水庫(即原雙江水庫)。2015年,為方便周邊村民出行,水利部門等在洞陽水庫上架起一座長餘百米的隱真大橋。因此,洞陽山附近這座古橋引發的關注度也就不是很高了。」

 

    據湯銳介紹,此橋名為洗藥,又名大橋,同治《瀏陽縣誌》未作記載,因此具體的修建年份無從考證,但這並不妨礙推測洗藥橋的「年齡」:在清代道光年間,隱真觀道士張達漢寫有《仙濟石橋》一詩,並在詩作題下做了小註:「即孫仙洗藥橋,一名大橋。」由此推測,這座橋至少是在清代道光年間之前修的,至少有160餘年的歷史了。(獎勵線索提供人湯先生話費50元)

 

相關焦點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他曾為道光十四年同科舉人瀏陽鄒焌傑(道光二十年進士)的母親劉氏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壽贈作壽序。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曾國藩年譜》道光十七年(1837年),載「公聞瀏陽文廟用古樂,詣瀏陽縣,與其邑舉人賀以南等諮考聲音律呂之源流,留兩月乃歸」。
  • 天下花炮數瀏陽!1986年,瀏陽花炮走向世界
    6月18日,《長沙晚報》「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榮譽檔案裡的長沙故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報導」推出關於瀏陽花炮的的特別報導——《瀏陽焰火升空那一刻 摩納哥海灣沸騰了》,帶大家回顧70年來瀏陽花炮的進步與輝煌。1986年是瀏陽花炮發展史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年。
  •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歷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尤其是那些歷經千年的古橋,靜靜地矗立在哪裡,望著歲月,期待著一個個能懂它的,能欣賞它的人。說起古橋,我能想起來的並不是很多,但是趙州橋卻是我第一個想起的,之所以想起這座古橋,可能是對小學課本中的《趙州橋》記憶深刻,也可能是耳邊聽到過「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的歌曲,但是作為一座舉世聞名的古橋,對它記憶深刻也很正常。
  •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桃花水母
    當「哦豁姐」和同行的朋友分享起這一發現時,對方表示完全沒看到並質疑是水泡。雖然很小,但模樣和動態分明像縮小版的水母,它們到底是啥?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哦豁姐」用套了防水殼的手機拍了一段視頻,「只拍到了一隻,實在是不敢靠近這些不明生物。」回家後,「哦豁姐」立即到網上搜索,發現這種生活在淡水裡的小小精靈,有個好聽的名字——桃花水母,是我國唯一的淡水水母。
  • 清代瀏陽一共出了16位進士,快來看你們家族出過進士嗎?
    據《瀏陽縣誌》記載,明代瀏陽進士僅有4人,分別是洪武十八年乙丑科進士劉宗海,嘉靖二十年辛丑科進士鄧巍,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進士胡廷黼,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進士胡應臺。譚繼洵,鹹豐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第三甲第86名,賜同進士出身。
  • 瀏陽大鴻運國旅專業地接部0731-83685388.83681699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瀏陽歡迎您!
    再乘車赴【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文家市會師舊址於瀏陽文家市裡仁學校。1927年9月,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進攻中心城市失利後,毛澤東領導的各部隊在此會師。裡仁學校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原名文華書院,佔地約5000平方米。1962年,國務院公布裡仁學校及標語巷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乘車赴市區入住市內酒店。
  • 宣城中央公園湖底發現一座古橋
    這座古橋現在已被加固保護為一處景觀。這一發現,也為宣城創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送來一份「驚喜」!4月底發現的。有群眾在水庫東湖上遊發現了這座古橋,並反映到了市文物局。「市文物局查勘後,又諮詢了宣城的'文化老人』奚本金,得知這很有可能就是過去的『二裡橋』,或建於明代,距今至少有300多年歷史,希望我們做好保護工作。」
  • 這60家瀏陽餐飲店,你最想打卡哪一家?
    但就是誰也替代不了這60家瀏陽餐飲店你最想打卡哪一家?為加快推進瀏陽「三間」經濟發展,深入挖掘瀏陽地方特色菜餚的內涵,充分展示瀏陽餐飲文化,提高旅遊資源綜合影響力,推動瀏陽本地餐飲業轉型升級,打造瀏陽美食名片和放心舒心消費環境,2020年4月,由瀏陽市商務局、市文旅廣體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瀏陽市融媒體中心承辦,瀏陽市餐飲行業協會協辦的瀏陽「
  • 瀏陽又添6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瀏陽又添6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03-06 15:19:53 編輯:戴鵬 來源:瀏陽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條
  • 文華書院山長同治六年丁卯科舉人陳運精及其家族瀏陽金剛虎潭陳氏
    陳運精是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舉人,這一科瀏陽人的成績相當不錯,同榜的瀏陽人有第一名解元劉人熙(字艮生,號蔚廬),第六名任焌(字參霄,號珊樵),他是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任貴震(字鼎卿,號宇恬)的堂侄孫,還有邱景沂。
  • 株洲以東,醴陵官莊水庫澗江河下遊,瀏陽西鄉蘇故官橋的前世今生
    在湘潭以東,醴陵官莊水庫下遊,瀏陽官橋鎮的蘇故村,有一座頗具特色的古橋叫官橋,橋上有一頂官轎,雖然仿古的橋面是近年才修的,但橋面下四個大石墩卻也是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老橋墩了。據《瀏陽縣誌》記載:」劉家橋,在蘇家坊,距縣九十五裡,達湘潭、醴陵孔道,高二丈、長十二丈、闊一丈,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劉彤彩建,同治六年(1866年)其後裔又增一墩,共五搭,八年水圮。「可見,在古代從醴陵過瀏陽到湘潭,是要經過這座橋。光緒十八年(1892年)當地劉家的劉忠亨捐資在劉家橋舊址上修建了一座石墩木面橋,如今官橋的四個石墩應該就是那時候的。
  • 十多條電鰻潛伏水底同時放電,電翻大量溪魚,不會電到自己嗎?
    然而,近日發生在遙遠亞馬遜叢林中的一幕「電魚場面」,卻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驚嘆——一群電鰻將一大群溪流魚群趕到一起,隨後同時放電,將它們電暈吞食……可以看到,十多條烏黑的「陰影」潛伏在水下——這正是已經形成合圍的電鰻群體。
  • 兩百年前戰死在葉爾羌的湖南瀏陽人蕭大賓及其家族蘭陵堂瀏東蕭氏
    同治《瀏陽縣誌》選舉 武舉 蕭大賓正是一百九十多年前的道光六年(1826年)張格爾入侵葉爾羌,駐防葉爾羌的延西鎮屬靖邊營都司瀏陽人蕭大賓遭張格爾叛軍偷襲在防所戰死。蕭大賓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恩科的武舉人,歷任福建桐山營、陝西寧羌營守備,陞靖邊營都司,署遊擊。《瀏陽縣誌》人物誌有忠烈《蕭大賓傳》「蕭大賓,字寅谷,東鄉人,善篆書,幼嫻弓馬,中乾隆甲寅武舉,充兵部差官,補授福建桐山營守備。嘉慶十三年謝病解任,旋起授陝西寧羌營守備,既之任延西鎮屬靖邊營都司,道光三年派往葉爾羌駐防,六年回逆滋擾,大賓在防所戰沒。
  • 113幅鋼筆畫,溯源時光裡的老瀏陽
    古蹟在消失,生命也敲響了警鐘,79歲身患肺癌的瀏陽人沈博愛,對自己也像是對大家,一字一頓地說出這句話。    歷時數年,像是一場賽跑,他跑遍了瀏陽,趕在諸多古蹟消失之前,用鋼筆畫下三百多幅畫,其中113幅集結成冊,編成《蹉跎坡舊畫》出版,忠實記錄了老瀏陽縣境內古井、古橋、古牆、古民居、古街老巷等16類即將進入歷史的風物與建築印記。
  • 朝陽棚改發現罕見古橋遺址 現場挖出三尊鎮水獸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崔毅飛)歷史上的朝陽區有諸多古橋,但倖存下來的卻並不多。近日,《法制晚報》記者從朝陽區文化委員會獲悉,黑橋村在棚改拆遷過程中找到了一座被埋多年的古橋,現場還發現三尊鎮水獸。朝陽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黑橋村發現古橋對於研究京城水系變遷具有重要價值。
  • 【自駕,發現湘東】瀏陽:花「花」世界裡有點小清新
    【自駕,發現湘東】平江:一半清水,一半是火焰  【自駕,發現湘東】關於茶陵,這些事你不可不知  【編者按】  自駕湘東,你得先換個姿勢。  在湖南東部,平汝高速串起的是一片別致清麗的小微景觀,是一段刻滿回憶的紅色走廊。在這兒等著你的沒有嘈雜和世故,只有一場逍遙的快旅慢遊。
  • 瀏陽十大美景任你挑
    近年來,瀏陽旅遊工作圍繞「建設兩個中心,進軍全國十強」的戰略目標,按照「以大圍山為龍頭,以瀏陽河為主軸,以十條精品旅遊線路為紐帶」的理念,通過全面整合資源,優化旅遊環境,推動產業融合,構建大旅遊發展體系,確立旅遊產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將瀏陽建設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知名休閒觀光旅遊目的地。
  • 煙花璀璨瀏陽河(神州觀覽)
    《中國競業志·湖南篇》記述:「湖南為爆竹的發源地,而『湖南爆竹之製造,始於唐盛於宋,發源於瀏陽也』。」新中國成立之後,煙花爆竹更以它特有的彩焰圖案,表達著人民群眾的特殊情感和家國情懷。想到這裡,1986年8月,瀏陽參賽團隊在第二十一屆摩納哥國際煙花節奪魁的動人情景又出現在我的眼前。
  •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第一屆畢業生瀏陽李鴻樾及伯祖兩江總督李興銳
    李鴻樾,字孝起,號頤賓,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於瀏陽三口筱水壠村(今三口鎮寶蓋寺村鶴源片筱水壠),一字玉林,人稱玉林先生,母親是江蘇人。民國八年(1919年)6月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在王國維的指導下和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人的栽培下,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出色地完成了《古文字學》課題的研究,於1926年6月畢業。李鴻樾畢業後相繼在湖南省立一師、楚怡高級工業學校、瀏陽公學(瀏陽縣立初級中學,瀏陽一中)、長郡中學等學校任教。
  • 瀏陽花炮對於瀏陽人民的意義不僅僅是榮耀和GDP
    瀏陽市作為中部的丘陵地帶的縣級市,到處是山,人均耕地面積也不高,也沒有其他地區那麼便利的交通,一曲"瀏陽河"讓瀏陽名揚中國,而瀏陽花炮則讓瀏陽世界揚名。僅從這裡,就能讓人理解花炮對於瀏陽的意義了。「世界煙花看中國,中國煙花看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