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瀏陽「好生態」的佐證
生態環境好不好,大自然的精靈最敏感。8月14日,瀏陽網友「哦豁姐」在道吾山山頂的天湖(即道吾山水庫)意外邂逅了一些指甲蓋大小、疑似水母的「不明生物」,隨後被部門證實系桃花水母——我國境內唯一的淡水水母。
8月16日,市民張先生帶著孩子去張坊一處小溪抓螃蟹,結果翻出一條娃娃魚。
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廖伏初介紹,不管是桃花水母還是娃娃魚,都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在自然條件優越、水質極好的地方才能生存。這些生物的出現,證明瀏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羅時茂
道吾山山頂天湖,網友邂逅桃花水母
8月14日傍晚,網友「哦豁姐」在道吾山山頂的天湖裡,發現水面以下有大量白色、半透明狀的東西,「一收一縮,一直在動,起碼有一兩百個。」平靜的湖水裡突然出現這麼多沒見過的活物,著實嚇了她一跳。
「水母?」但她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第一感覺,「水母不是只有海裡才有的嗎?」當「哦豁姐」和同行的朋友分享起這一發現時,對方表示完全沒看到並質疑是水泡。
雖然很小,但模樣和動態分明像縮小版的水母,它們到底是啥?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哦豁姐」用套了防水殼的手機拍了一段視頻,「只拍到了一隻,實在是不敢靠近這些不明生物。」
回家後,「哦豁姐」立即到網上搜索,發現這種生活在淡水裡的小小精靈,有個好聽的名字——桃花水母,是我國唯一的淡水水母。
8月15日、16日,她連著兩天再去拍攝。「知道這種水母無毒,膽子就大了一些。」她找了一處桃花水母多的水域拍了一段一分多鐘的視頻,同一個鏡頭裡,多達十幾隻。這些小水母有四五瓣桃花分布的觸角狀部位,有節奏地朝中間收縮,帶動半透明的傘體一開一合,靈動悠然,很是飄逸。
視頻通過抖音平臺傳播後,引發了關注。「哦豁姐」表示,希望大家一起保護桃花水母和其生存的水體環境,讓精靈們自由生長,「畢竟,瀏陽環境好,才能讓這種美好持續。」
「有桃花水母的地方水質都是極好的」
有資料顯示,桃花水母屬於瀕危物種,已有6.5億年生存歷史,活體罕見,極難製成標本,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它對水環境的要求特別高,水質不能有任何汙染。
查閱媒體報導,近年來,長沙石燕湖、尖山湖、松雅湖等多地陸續發現過桃花水母。不過,這些地方都有外部輸入水源,但1958年興修的天湖位於道吾山山頂,海拔546米,除了雨水和高山流下來的山泉,再無其他輸入性水源。天湖裡的桃花水母是從哪來的?難道是原生物種?為何此前沒發現過?
昨天上午,記者把「哦豁姐」拍的視頻發給市農業農村局水產漁政管理站副站長吳宗耀,他仔細查看後,判斷「是桃花水母,瀕危物種」。
吳宗耀解釋,環境直接影響桃花水母的生長形態,一般情況下,它以水螅體的形態出現,因體態較小,肉眼難以發現。在水質、溫度等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才變成水母,一年當中只出現幾周或稍長一點的時間。
吳宗耀認為,可能是水庫放魚時,隨著魚水從外部輸入的。不過,這也只是猜測,他這種審慎的態度不無理由。
廖伏初表示,淡水裡的水母非常少,一般都屬於桃花水母,但對於其起源,沒有深入研究過。他也證實,水螅體和水母是桃花水母生長過程中兩個不同階段的狀態,以水母形態出現的時間並不長。
「能確定的是,有桃花水母的地方,水質都是極好的。」廖伏初說。
相關新聞
去小溪裡釣螃蟹,意外翻出娃娃魚
「哦豁姐」在天湖意外邂逅桃花水母,市民張先生帶著孩子去接觸自然,也有意外收穫。
8月16日上午,張先生一家和朋友慕名前往張坊鎮一處小溪裡釣螃蟹,「聽說那裡螃蟹非常多,多的時候能釣小半桶。」
為了多釣點螃蟹,張先生一家準備了一些雞腸子,「有經驗的朋友說,用石頭把雞腸子壓在水底,一會兒工夫就能拉起一串螃蟹。」不過,在溪流裡摸了半小時,他們卻只釣到了一隻螃蟹,令大夥有些洩氣。
「哎呀,什麼東西?」朋友伸手沿著水底摸螃蟹時,意外觸碰到一坨軟綿綿的物體,嚇得他叫出聲來,手像觸電一樣彈回。
到底是什麼東西?大家小心翼翼地翻開石頭,一條黑褐色的「魚」慢悠悠遊出來了。定睛一看,還有4條腿。
「娃娃魚!」小孩們反倒一眼認出,頓時一掃失望情緒,都興奮不已。這條娃娃魚體長一尺左右,身體軟軟的、癟癟的。
「爸爸,娃娃魚是保護動物,不能抓的!」孩子義正言辭,張先生也覺得這是一次教育孩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好機會。考慮到小溪裡水淺,擔心娃娃魚容易被抓到或受到天敵侵襲,大家一合計,決定把它帶走。
當天下午,在市農業農村局水產漁政管理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張先生一行選擇了大溪河一處人跡罕至、水質較好的河灣將娃娃魚放生。
雖然沒抓到螃蟹,但保護了一條娃娃魚,張先生一行都覺得不虛此行。
生態瀏陽
優良的生態讓罕見生物更好繁衍生息
瀏陽曆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今年是「強力推進生態環境大治理,堅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三年來,瀏陽通過實施「五氣」(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揚塵灰氣、亂燒煙氣、餐飲油氣)共管、「五水」(生活汙水、畜禽糞水、工業廢水、居民飲水、生態流水)共治、「五廢」(生活廢物、工業廢物、農業廢物、危險廢物、建築廢物)共抓,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娃娃魚頻頻在瀏陽多地出現,加上桃花水母的出現,說明瀏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優良的生態環境也會讓這些罕見的生物更好地繁衍生息。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