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啦~
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準備年夜飯啦!
今年你家餐桌上有哪些特色菜品呢!
如果還不知道年夜飯準備做什麼的小夥伴
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雲南各市州在年夜飯上吃什麼!
長菜,寓意長吃常有,長長久久。大年三十的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這個,必須得給客人來一碗!長菜,是老昆明年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多用醃肉湯加青白菜、豌豆尖、青蒜、韭菜、粉絲煮,所有的料都不能切斷,意為「長長久久,青青白白」。滿滿一大鍋菜,接連加菜加料,從年三十吃到正月十五,越到後來,裡面的青菜煮的時間太長發酸後,味道就越正宗。
玉溪人對米線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雲南人過年的餐桌上,也通常有一道涼米線。玉溪是個好地方,氣候好,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因而玉溪素有滇中糧倉的美譽。玉溪人常說,玉溪的米好,所以玉溪的米線好。玉溪的涼米線軟硬適中,佐料更是鮮香、酸甜,在米線上鋪的幾塊豌豆粉是點睛之筆,一口咬下,瞬間消弭於唇齒間,那股濃濃的豆香味充斥開來,從口中瀰漫到鼻腔,使人慾罷不能。
在過去,撫仙湖裡的魚可多了,鮮活的魚被漁民打撈起來後,抹上鮮紅的辣椒、酒、鹽、蜂蜜等醃漬,風乾後只需要蒸製就可以享用。鮮香麻辣的味道早就將魚腥味遮掩,雖然辣但非常受人喜愛。
雲南人過年,不能沒有餌塊。久負盛名的"大救駕"不可缺少。大救駕做法:選用優質大米做成餌塊,切成片,再配上鮮肉、火腿、雞蛋、冬菇、泡辣椒等烹炒,味道軟、香、爽口。傳說明末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追趕後逃到騰衝,又飢又累,村民奉上當地的美味食品炒餌塊,永曆帝吃後贊口不絕,稱之救了聯的大駕!「大救駕」便由此而得名。
吃洋芋長子弟,是雲南人的一句口頭禪。昭通洋芋吃法甚多,年夜飯上隨便一種都讓人淌口水!雲南昭通屬滇東北馬鈴薯生產主要片區之一,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十分利於馬鈴薯澱粉積累。昭通市種植馬鈴薯是明末清初開始的。所產馬鈴薯個大,表面光滑,澱粉含量高。 昭通洋芋吃法甚多、做法易學,常見做法有吹灰點心、炸洋芋果、煎洋芋餅、炒洋芋絲、炸洋芋片、粉蒸洋芋、紅燒洋芋、老奶洋芋、涼拌洋芋、酸菜洋芋湯、洋芋燜飯、洋芋圓子……
昭通的腊味與其他地方的不同,每年10月底後,你就會看到很多人家的煙囪都飄著青煙。
每年殺豬的前一天,會先用黃豆磨漿做成豆腐,等殺豬後,將豬血倒進豆腐中,加上香料攪拌在一起,待凝固後晾乾,有的人將其塞到腸子裡,有的人與肉一起製成餅燻制而吃。
在傣味菜中,有一種包著燒的菜餚格外受歡迎。這種菜餚吃起來,有著植物的清香,而且不會走味。包燒是西雙版納傣族特殊的一種烹飪食品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鍋具,以天然綠葉——芭蕉葉或柊葉(竹芋科植物)為烹飪工具,將食材用鮮葉包裹,以火塘的炭火為熱源,將食品燒熟。包燒這種方法,可加工小菜、水產品、肉食。除了包燒使用植物葉子包裹外,粽子也是用粽葉包裹的。包燒常用的葉子,有粽葉、柊葉和芭蕉葉。
大理有句俗話,叫「吃凍魚,曬肚皮」大理凍魚,魚鮮、味濃,自然凍。過年自然離不了如此美味~大年三十那天大理人中午一般會吃生肉,而到了晚上那頓一定會少不了衝菜炒臘肉、八寶飯和涼菜,而一道叫做「凍魚」的菜,一般只會在冬季才能吃到。這道菜已從南詔流傳至今,聞名遐邇。高原明珠洱海盛產鯽魚,當地居民常常挑選洱海盛產的二三兩鯽魚,去鱗、肋、腸、肚洗淨,下鍋用魚油煎黃(也可不煎),烹煮時加湯放佐料:醬油、醋、鹽、辣椒麵、花椒、蔥、姜、紅糖等。煮到魚入味,湯收濃,盛入大湯碗內,然後置於涼處自然冷凍,次日用餐時在盤中加入醃菜、芫荽,將碗中凍魚扣盤便可上席。
有著千年歷史的諾鄧天然鹽井,造就了諾鄧火腿所獨具的美味,還上了央視攝製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每年殺完年豬,諾鄧人都會把最好的豬後腿留著醃製火腿。而年夜飯餐桌上的通常都已是陳年火腿。
沒吃上一口宣威火腿,過年就不是過年,春季也不是春季。宣威火腿,是宣威漢族在數百年醃臘肉的實踐中創造出的臘肉精品。它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鬱,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
麗江年夜飯,除了雞、鴨、魚。帶皮黑山羊、臘排骨火鍋...令人饞涎欲滴。最值得一提的是,納西風味的米灌腸,一定要試試。納西風味米灌腸,每年的大年三十前吃殺豬飯時家裡的長輩都會親自做這道菜,然後保存著等到過年吃。米灌腸是由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灌入加工過的豬腸子而製成的。食用時切成圓片,或用熱油煎炸,或用蒸鍋蒸熟。米灌腸色澤古樸油亮,香味濃鬱,營養價值高,是補血,補氣之佳品。
麗江人每年到了冬季殺豬後,取每頭豬的軟排(即筋排)作為醃製主料,因為軟排的肉比較多。挑選好後,放到大缸子裡撒上鹽均勻塗抹、醃漬,用紗布遮蓋保持通風後,等一個月或一個半月風乾後,就可食用了。
過新年,飯桌上一定要有一道國宴名餚。那就是三七汽鍋雞,湯鮮味美,飄香誘人,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吃過喲。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三七汽鍋雞是在汽鍋燉雞中加入雲南文山出產的珍貴藥材「三七」製作而成。不僅增加了營養價值,還能滋補強身,而且對體弱、頭昏、乏力等症有一定輔助治療的作用,對冠心病、神經衰弱等也具有療效。
鐵廠臘肉的製作講究豬肉的選料和烘烤的火候,每年臘月宰殺的年豬,用料要選用不添加混合飼料,完全用紅薯、芭蕉芋和山上的野菜等綠色食物餵養出來的豬肉,選擇最精華的豬腿和「三線肉」來醃製,時間集中在農曆十月至十二月立春前。
犛牛肉——「肉牛之冠」,過年的餐桌上,怎麼能少得了迪慶民族風味犛牛肉呢?迪慶犛牛肉,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區的著名土特產,可涼拌、紅燒、清燉或晾曬成乾巴吃,也可做火鍋,其營養價值很高,是食用、送禮的很好選擇。迪慶犛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區,這些地方生長著許多野生藥材,如貝母、蟲草等,犛牛常食用這些藥材,其肉鮮美無比。
當地人每年在殺豬後,將內臟和骨頭剔除後,留下完整軀體,加入花椒麵、草果面、鹽巴、酒等等調料,不斷揉搓,將開口的地方用針線縫合,縫合的地方抹上用香油調好的灶灰,然後用木板或石板壓在上面等待晾乾後便可享用,口味獨特,在當地十分受歡迎。
肉心水酥是普洱地區的傳統名菜,也是「壓桌菜」,這菜得給客人來一道。肉心水酥的特點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既是菜又是湯,男女老少均愛吃。原料為瘦豬肉、花生仁、雞蛋、麵粉等,拌好後放入油鍋炸至微黃取出晾乾,然後放入清雞湯或豬排骨湯中煮至浮起,再撒進味精、胡椒粉,然後舀入裝有豌豆尖的菜碗裡即成。
當地人一般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期間做,家裡殺了豬以後,取新鮮的豬頭肉、豬腳,煮熟後,放入辣椒、花椒等,再混入拌好料的豬血,一起放入土罐裡,密封上一周左右就可以吃了。不過,整個樣子都是血淋淋的,應該不是一般人敢吃的。不過煮在湯裡也是很美味的,堪稱腊味中的「重口味」。
火燒乳豬,外焦裡嫩,吃起來讓人流口水,是傣族待客的一道上等菜。火燒乳豬,要選用德宏小耳豬,皮薄、肉質細嫩,最好半年左右的小豬,去內臟,塞入調料後用竹篾縫合,用文火燒烤,燒到焦黃冒油時,邊燒邊用尖刀將皮刺破,灑上溼稻草灰,再用火烘烤,待散發肉香時即可切片入席。食時要配傣味蘸水碟。
過大年,吃年糕那是絕對少不了的。「年年糕」,「年年高」,寓意生活越過越好。蒙自年糕有著香香的、甜甜的、潤潤的「年」滋味。雲南蒙自年糕是一种放紅糖或玫瑰糖的甜年糕。她實在是年糕界的俏嬌娘,水磨的糯米加入紅糖芝麻、玫瑰、花生仁、雲腿等好料,把材料調成糊狀,入碗足足用150度的高溫蒸熟再冷卻後才算完成。
臨滄雞肉爛飯,清香酸辣、山野味十足。佤族人們迎賓待客的美味佳餚。雞肉爛飯是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點。其主要原料為雞肉、大米、酸筍等,加之姜、芝麻、辣子、香茅草等位料,並不斷地攪拌,待飯煮成稠糊狀即成雞肉爛飯。
傣族嗜好酸辣,耿馬孟定等地傣族喜愛醃製各種肉類,酸肉為其一。酸肉傣語叫「訥宋」,做法是取上好的鮮豬肉和牛肉各半剁細,加入燒熟後切成薄片的豬皮和少許鹽巴。
「手抓飯」、「同心酒」。左手當碗右手為筷,享受饕餮大餐。那才是款待客人的最高禮遇。「手抓飯」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風味特色的小吃。其選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特產的香米煮熟後倒在一個洗滌乾淨的簸箕內,在米飯上放上切成小塊的黃燜小豬肉、火燒雞、熟火腿和油煎土豆、涼拌魚腥草、清煮南瓜及佐料,然後盛一碗雞湯在每一個客人前面。
阿老表,阿表妹,一起來把豬舌嘗。楚雄人民過年前夕便會開始準備殺豬飯,當天殺豬留下的豬頭到了年三十晚上可是一道好菜。豬臉剝下後會把豬舌頭剝離掉,醃製後煮了吃,在盤子上拼成好看的樣子。楚雄人喊豬舌頭作「招財」。打上蘸水蘸了吃,相當有嚼頭。吃招財也意為新的一年「招財進寶」的意思。
今夜,讓我們和家人一起享受這場饕餮盛宴!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文章由微遊雲南綜合整理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