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是日本列島中,最靠近北方的區域,較高的緯度帶來了相對寒冷的氣候,使得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北海道都沒有太多的人類活動。在古代,日本的大和民族並沒有充分控制北海道地區,這裡一直都是土著居民阿伊努人的家園,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規模化地對北海道進行開發。雖然日本國土狹窄人口密集,但是北海道卻顯得非常空曠,猶如日本的西伯利亞。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座小城,就位於北海道西南部。
在大規模開發前,北海道的土地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為了進行現代化的社會生產,日本政府在北海道建立了幾座嶄新的城市,而小樽,就是其中之一。北海道開拓始於明治維新後,這一時期的日本正全面學習西方近代的科學與文化,所以北海道的城市與古色古香的傳統日本城市不同,充滿了歐式風情。二十世紀初,日本在北海道西南部的石狩灣建立了小樽市,非常優越的地理條件讓小樽成為了一座天生的良港。
與人口密集的本州、九州和四國島相比,地廣人稀且未被充分開發的北海道,有著非常豐富的各類資源,為方便北海道產出的各類物資的轉運,面朝日本海的小樽很快就成為了整個北海道最繁忙的物資集散地,為方便貨物的裝卸和運輸,當地還挖掘了一條運河,讓市內不臨海的區域也能夠直接開通航運。如今,小樽的港口不再繁忙,運河卻成了這座城市的象徵。
隨著北海道開發的繼續進行,更多的城市和港口開始興起,小樽逐漸地失去了原本的樞紐地位,札幌的崛起更是讓小樽開始走向衰落。二十世紀中葉,小樽的港口不再繁忙,運河也被淤泥阻塞,成為了一座被遺忘的城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日本經濟的騰飛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大背景下,小樽抓住了機遇,充分利用了北國歐風的城市景觀,重點發展觀光旅遊業,成為了各國遊客嚮往的聖地。
用我們的標準來看,人口僅十多萬的小樽很難稱得上是一座像樣的城市,即使繞市區走一圈也用不了太長時間,對於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來說,來到小樽這樣一座如同童話中歐洲小鎮一般的城市,無疑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放鬆。冬天的小樽總是被白雪所覆蓋,無論是道路、屋頂還是樹木,一片銀裝素裹,雖然寒冷,卻是旅遊業最火爆的季節,比起更加現代化、規模化的札幌,小樽更加接近人們預期中的北國形象。
由於小樽在建設時大量採用了西方的建築風格,所以城市中有很多歐洲風情的石材建築,這成為了小樽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當地將城市風貌與特產結合起來,非常成功地打造出了一座日本人不出國門也能訪問的異國小鎮。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就是以小樽為拍攝背景,這部電影讓小樽成為了中國很多七零後的共同記憶。
除了美麗精緻的城市風景外,小樽還有很多特產,不僅包括如蟹、紅鮭、昆布等海產品,還有不少僅僅在當地才能買到的工藝品。小樽的玻璃及相關製品產業非常發達,在城市中隨時都可以見到寫著「硝子(日語的玻璃一詞)」的店鋪,很多遊客都會在小樽選擇一件自己喜愛的精美玻璃工藝品,作為自己家中珍貴的收藏。
小樽還有一件很有名的產品,那就是八音盒,在小樽的八音盒博物館中,有著各種形狀的八音盒,其中不乏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或是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的珍品,在參觀的同時,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款八音盒當作收藏或是禮物。
北海道農牧產業發達,盛產優質牛奶,所以北海道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甜品品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源自札幌的白色戀人和Royce系列巧克力烘焙品外,還特別推薦小樽當地的芝士蛋糕品牌Letao,在小樽的門店中購買,要比國內的店裡划算很多。
最後再向大家推薦一家非常不可錯過的咖啡店:小樽Hello Kitty Cafe,其中有一款咖啡,裝在Hello Kitty造型的杯子中,喝完之後,可以將杯子清洗乾淨、包裝起來帶回家。小樽距離札幌不到50公裡,遊客可以從札幌乘坐巴士或者JR列車前往,車次很多,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