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日本北國小城,因為一部電影,而成為中國七零後的共同記憶

2021-01-09 攝影師Kain

北海道是日本列島中,最靠近北方的區域,較高的緯度帶來了相對寒冷的氣候,使得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北海道都沒有太多的人類活動。在古代,日本的大和民族並沒有充分控制北海道地區,這裡一直都是土著居民阿伊努人的家園,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規模化地對北海道進行開發。雖然日本國土狹窄人口密集,但是北海道卻顯得非常空曠,猶如日本的西伯利亞。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座小城,就位於北海道西南部。

在大規模開發前,北海道的土地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為了進行現代化的社會生產,日本政府在北海道建立了幾座嶄新的城市,而小樽,就是其中之一。北海道開拓始於明治維新後,這一時期的日本正全面學習西方近代的科學與文化,所以北海道的城市與古色古香的傳統日本城市不同,充滿了歐式風情。二十世紀初,日本在北海道西南部的石狩灣建立了小樽市,非常優越的地理條件讓小樽成為了一座天生的良港。

與人口密集的本州、九州和四國島相比,地廣人稀且未被充分開發的北海道,有著非常豐富的各類資源,為方便北海道產出的各類物資的轉運,面朝日本海的小樽很快就成為了整個北海道最繁忙的物資集散地,為方便貨物的裝卸和運輸,當地還挖掘了一條運河,讓市內不臨海的區域也能夠直接開通航運。如今,小樽的港口不再繁忙,運河卻成了這座城市的象徵。

隨著北海道開發的繼續進行,更多的城市和港口開始興起,小樽逐漸地失去了原本的樞紐地位,札幌的崛起更是讓小樽開始走向衰落。二十世紀中葉,小樽的港口不再繁忙,運河也被淤泥阻塞,成為了一座被遺忘的城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日本經濟的騰飛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大背景下,小樽抓住了機遇,充分利用了北國歐風的城市景觀,重點發展觀光旅遊業,成為了各國遊客嚮往的聖地。

用我們的標準來看,人口僅十多萬的小樽很難稱得上是一座像樣的城市,即使繞市區走一圈也用不了太長時間,對於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來說,來到小樽這樣一座如同童話中歐洲小鎮一般的城市,無疑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放鬆。冬天的小樽總是被白雪所覆蓋,無論是道路、屋頂還是樹木,一片銀裝素裹,雖然寒冷,卻是旅遊業最火爆的季節,比起更加現代化、規模化的札幌,小樽更加接近人們預期中的北國形象。

由於小樽在建設時大量採用了西方的建築風格,所以城市中有很多歐洲風情的石材建築,這成為了小樽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當地將城市風貌與特產結合起來,非常成功地打造出了一座日本人不出國門也能訪問的異國小鎮。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就是以小樽為拍攝背景,這部電影讓小樽成為了中國很多七零後的共同記憶。

除了美麗精緻的城市風景外,小樽還有很多特產,不僅包括如蟹、紅鮭、昆布等海產品,還有不少僅僅在當地才能買到的工藝品。小樽的玻璃及相關製品產業非常發達,在城市中隨時都可以見到寫著「硝子(日語的玻璃一詞)」的店鋪,很多遊客都會在小樽選擇一件自己喜愛的精美玻璃工藝品,作為自己家中珍貴的收藏。

小樽還有一件很有名的產品,那就是八音盒,在小樽的八音盒博物館中,有著各種形狀的八音盒,其中不乏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或是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的珍品,在參觀的同時,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款八音盒當作收藏或是禮物。

北海道農牧產業發達,盛產優質牛奶,所以北海道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甜品品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源自札幌的白色戀人和Royce系列巧克力烘焙品外,還特別推薦小樽當地的芝士蛋糕品牌Letao,在小樽的門店中購買,要比國內的店裡划算很多。

最後再向大家推薦一家非常不可錯過的咖啡店:小樽Hello Kitty Cafe,其中有一款咖啡,裝在Hello Kitty造型的杯子中,喝完之後,可以將杯子清洗乾淨、包裝起來帶回家。小樽距離札幌不到50公裡,遊客可以從札幌乘坐巴士或者JR列車前往,車次很多,非常方便。

相關焦點

  • 一座日本北國小城,因為一部電影,而成為中國七零後的共同記憶
    在古代,日本的大和民族並沒有充分控制北海道地區,這裡一直都是土著居民阿伊努人的家園,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規模化地對北海道進行開發。雖然日本國土狹窄人口密集,但是北海道卻顯得非常空曠,猶如日本的西伯利亞。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座小城,就位於北海道西南部。
  • 一部電影一座城 那些經典電影中的城
    電影與城市有著難以言喻的聯繫,其實者不難理解,因為電影是一種來源於生活,並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創作,和生活相關就離不開人類聚居的城市。很多經典的電影在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讓我們記住了那些城市。  電影是造夢的機器,一部經典的電影,令人難忘的不僅是美好浪漫故事,還有故事發生的城市,這些城市才是夢開始的地方。
  • 七位「七零後」武星! 中國功夫電影的未來巨星(圖)
    今天小編想跟大列舉幾位有望成為巨星的打星,比如樊少皇,1973年6月19日出生,他自幼便隨邵氏武打演員的父親樊梅生接觸電影圈,可以說是從小耳濡目染。釋行宇,1978年12月27日出生,相比較其他人而言,釋行宇比較幸運,他剛入圈就讓觀眾記憶深刻,因為他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周星馳的《功夫》,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影迷依舊記得他就是「十二路譚腿」的苦力強。
  • 日劇《北國之戀》離開小城,東奔西走,最後定居在這座海邊城市!
    兩部劇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電視上初相遇的,一部是《東京愛情故事》;另一部是《來自北國》。後來影碟業和網際網路發達,看過很多日劇,但是這兩部一直佔據著排行榜的頭兩位,三十多年過去了,從未改變。年輕的時候,喜歡《東愛》多一些,都市的漂泊生活,動蕩的愛情歲月,因這部劇與自己經歷和情感的契合,便和人生糾纏在一起。
  • 記憶香港丨香港,一部電影一座城
    恩,這個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地方,小小的一個地方,沒想到竟然成為了中國電影的頭號重鎮。香港確實也是個移民都市,香港電影的起源其實和上海電影人密不可分,沒有那一波走到香港的電影人,就沒有後來我們看到的香港電影。香港,當年只不過是一個小漁村。這次,我想看看一些香港電影中,那些與香港有關的片段。先看看1880年的維多利亞港吧。
  • 小城之春:最值得看的一部老電影
    1948年的電影了,老電影,很多人眼裡的中國第一神片。好波瀾不驚的一段往事啊,女主人公就這麼娓娓道來,平靜地語氣下,將生活在小城的日子如畫卷般展現在我們眼前,有時候我也在想,也許我們以後的生活都是這般無聊平靜吧,波瀾不驚,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走那些走了千百回的路,做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事,時間就這麼從指間溜走,回過頭才發現日子一晃眼都過了這麼久了。
  • 這10部日本動畫電影,帶走中國21.97億票房,你肯定看過其中一部
    提到日本電影,動漫電影的知名度可要比真人電影要高很多,國人對於日本動漫電影的喜愛程度,看看動漫電影在國內上映的票房就能知道。從2015年到今年年初,在中國上映的日本動漫電影票房上億的就有10部,總票房合計21.97億,平均單部電影的票房約2.1億。可見日本動漫電影在國內的粉絲量也是十分可觀的。
  • 因為一部電影,我想去那個地方旅行
    因為一部電影 我想去那個地方旅行 你有沒有因為看了一部電影,非常非常想去到電影中的那個地方呢?,一個小地點,一個小瞬間,他都可以想到一些電影,不一定是在這裡拍的,但是因為發生的瞬間相似,或是單純因為作者的某些思緒,就能發生奇妙的結合,看書的時候,總是很衝動,想要去看他說的電影。
  • 江南電影:基於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的影像記憶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也是華語電影的源頭和根脈。最早的江南電影也誕生於上海,即為1922年在上海拍攝的《勞工之愛情》,導演為張石川,編劇為鄭正秋,兩人都是中國「第一代」導演的旗手人物,曾共同在上海創辦了明星影業公司,《勞工之愛情》便是由該公司出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上海孕育和發展了江南電影,並使其大放光彩,對國內的電影創作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
  • 日本北海道這座浪漫小城,拍攝多部著名電影吸引無數中國粉絲
    小樽,是日本北海道一座非常文藝和小資的城市,是日本浪漫愛情電影《情書》和中國電影《非誠勿擾》的拍攝地,吸引了無數中國粉絲來這裡旅遊。日本教父式的明星高倉健也非常鍾愛這座小城,在這裡拍過多部電影。城市的各個角落無不充盈著浪漫動人的氣氛。小樽擁有許多老式建築,其中不少為一二百年前的古建,有著濃厚的歷史味道。建築的風格雜糅了日本近代與歐洲的風格。小城很久以前就盛產玻璃製品,最早生產的就是玻璃製造的煤油燈。
  • 導演梁鳴:因為愛電影所以堅持,《日光之下》是很純粹的創作
    他摸了摸後腦勺,笑著對新京報記者說:「突然間,我作為觀眾感受到的與電影的共鳴很讓我激動,也慶幸自己記錄了角色的生活和一段過去了的時光,電影總是這麼美好地給人啟迪,所以這麼多年依然很愛電影,依然堅持,想投身其中,想為這個行業做點什麼。」《日光之下》講述了少女谷溪與哥哥谷亮在東北小城相依為命,但隨著哥哥女友的到來,三人的關係隨著氣溫的驟降變得危險且曖昧。
  • 日本冬季旅遊勝地,因一部電影大火,被譽為「雪國淨土」
    因為距我國較近且人文方面有著一些相似之處,日本逐漸成為我國遊客出境旅行的首選而對於大部分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而言。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東京、大阪等主要熱門城市,整個旅遊區域較為集中,並不能很全面地感受當地的主要特色,有鑑於此,一些「低調」但卻風景十分壯美的景區十分值得向大家推薦。
  • 2019年值得看的電影,尤其是後一部
    這個故事是黑幫從鼎盛到衰落的漫長過程,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因為他的緊張和悲傷。值得一看的電影。第4部分:《哪吒之魔童降》豆瓣評分:8.0中國新生的國產動畫以一種悲傷的方式講述了哪吒童年的悲傷,興奮中有悲傷,他以兒童的方式向成年人展示。
  • 此生必去-朗伊爾城(一座沒有生與死的小城)
    那麼重點來了:讓我對這個小城產生興趣的並不是它的地理位子,也不是它那美麗的雷射,而是在這裡沒有生與死亡的這則規定.規定是這麼說的:在這裡不允許有新生命的誕生,也不允許有即將去世的事情發生,如果身懷絕症或者生病,必須前往挪威的其他大城市接受治療.
  • 東北一座五線小城,卻是中國楓葉之都,一入秋進入高光時刻
    東北一座五線小城,卻是中國楓葉之都,一入秋進入高光時刻說起東北人們最先想到了可能就是感染力強悍的東北話、熱情豪爽的東北姑娘,還有冬天的雪花。東北天氣特別冷,一到冬天就會像毛爺爺寫的那首詞一樣,「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不過也很美,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世人皆知東北冬天很美,卻忘了東北的秋天也很美,只不過要找對地方。
  • 我們為什麼要看一部爬山的電影?因為山在那裡
    因為很多中國觀眾,對「冒險片」是沒概念的。而在好萊塢,它有一個專門的類型:Adventure。它所指的,是人物面對血肉之軀難以抵抗的強大阻礙時,一切試圖達成目標的行動。 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而主旋律電影,在這個國慶檔並不是唯一一部。 那麼,中國有多少人願意買張票,去看一群人登山?
  • 日本十大經典動畫電影之一,它是最早進軍中國影視界的一部
    關於動漫動畫放眼全世界,在動畫電影方面有著較高造詣的,也就是日本了,日本是最早進行動畫電影吧製作的國家之一,在日本,就數動畫產業最為讓世界影迷感興趣,全世界有很多影響廣泛的動畫影片都是出自日本,而今天這部上映與上世紀90年代的動畫電影也是出自日本著名動畫製片人,而且原著還是日本著名動漫作家宮崎駿之手。
  • 採擷古驛小城的記憶(3)
    採擷古驛小城的記憶——鄭義研(3)走進記憶的林園賓館 古驛小城通遠堡,雖是彈丸之地,卻也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後因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雖然原來的驛站功能已經消失殆盡,但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為周邊鄉鎮如弟兄山、草河口、四門子、青城子、劉家河等等地區通往外界的一個必須的交通中轉樞紐。因此,雖然通遠堡經濟開發區位於丹東市的最北端,可謂僻壤之地,但卻素以丹東的北大門而著稱。
  • 「福建電影百年情緣」 《小城春秋》
    日記的主人叫蔣夷牧,他是省文聯副主席,他翻動著日記本,緩緩地向記者講述一部叫《小城春秋》的電影片的幕後往事。這部福建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承載著當年福建電影人的夢想和努力……  兩套方案角逐首部故事片  當蔣夷牧輕撫日記時,他仿佛回到了1980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當時他是福建電影製片廠的編劇。
  • 因為有你,集安更美
    所以,當嶺南春意盎然的時候,嶺北仍然是雪舞冰封,一派北國風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嶺南嶺北雕琢得如此寒暖錯落,千姿百態,一日遊冬春,兩日遊四季。因為毗鄰雲峰水庫,鴨綠江水到這裡變得舒緩平靜,大片葡萄園中的一幢帶著歐陸風情的藍頂白房子建築顯得特別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