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2020-05-25 小艾瑪的遊樂園

2020年4月初,天洪和夥伴們來到可可西裡拍攝。雖然在中國的大多數地區,4月已經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時節,但是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的可可西裡無人區仍然是平均氣溫零下十幾度的寒冬。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無人區內被冰雪覆蓋的信號基站

除了氣溫極低,這裡的平均風速可達8級。縱使穿上厚厚的羽絨服,身體也常被猛烈的寒風吹得瑟瑟發抖。冰湖尚未解凍,綠草尚未露出萌芽,暴雪時常降臨,這裡怎麼看也不像有活物出沒。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被冰層覆蓋的湖面和積雪的可可西裡山脈

人類在可可西裡無人區內的生活堪稱噩夢。每天,天洪都忍耐著劇烈的高原反應和寒冷,吃的是六七十度就沸騰的熱水衝泡的方便麵,喝的是同樣六七十度衝泡的藏式奶茶。晚上,十個人擠在狹小的帳篷裡,鑽進冰冷的睡袋中,沒有任何可供取暖的設施,氣溫降至零下二十度以下,睡袋上都結出了密密的冰層。在可可西裡的一周內,我們沒有人洗過臉、刷過牙,甚至連上廁所都需要提前進行規劃,因為僅僅是蹲下來,在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都太難做到了。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看看天洪是照片中的哪一個

但這片人跡罕至的荒蕪之地,卻是野生動物的伊甸園。在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200多種野生動物世代棲息於這片4.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本期《小艾瑪的遊樂園》,我們來到這片秘境,細數一下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們。

高原精靈:藏羚羊


提到可可西裡,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就是藏羚羊。事實上,藏羚羊也確實離不開可可西裡。位於可可西裡無人區腹地的卓乃湖,是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最重要的繁育地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夕陽下的卓乃湖

每年6、7月份,數以萬計的藏羚羊會紛紛遷徙至卓乃湖。雌性藏羚羊會在此產仔。產後的幼崽會在卓乃湖周邊適應一段時間,隨後就緊跟藏羚羊媽媽,趕在冬季來臨前,繼續它們遷徙的旅途。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歷史上,藏羚羊的數量曾超過百萬隻,但隨著盜獵的猖獗,整個青海、西藏範圍內的藏羚羊數量一度銳減至不足5萬隻。藏羚羊的皮毛被稱為「軟黃金」,江湖上有個說法:優質的藏羚羊皮可以從戒指的孔中穿過,可見其柔軟細膩的程度。因此,用藏羚羊皮毛製作的披肩在國際市場上大受追捧。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巡山隊與盜獵者的戰鬥就沒有停止過。今天建立在109國道邊的索南達傑保護站,就是以與盜獵分子槍戰後壯烈犧牲的英雄命名的。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桑傑·索南達傑紀念碑

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的5月9日。巡山隊繳獲了700餘張藏羚羊皮,5月份正是藏羚羊分娩的時節,因此死去的藏羚羊腹中大多已經育有幼崽,如果算上幼崽,這夥盜獵分子殺害的藏羚羊數量達到了上千隻。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但那也是可可西裡保護區最後一次響起偷獵的槍聲。從那以後的十餘年間,再也沒有發現過盜獵者的蹤跡。藏羚羊的數量也迅速恢復至30萬隻以上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如今在國道邊也常能看到藏羚羊的身影


高原傻狍子:藏原羚


在可可西裡,有一種動物乍看起來和藏羚羊有幾分相像,卻缺少了藏羚羊頭頂長長的角和優雅的身姿。它們就是被稱為高原傻狍子的藏原羚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咦?誰說我傻!

藏原羚最具辨識度的,就是屁股上的白色桃心。當它們背對著你奔跑時,白色的桃心會隨著跳躍的律動一顛一顛的,容易讓人跟柯基聯繫到一起。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之所以被稱為高原傻狍子,是因為藏原羚對人類的戒備心較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才讓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它。儘管看起來不如藏羚羊好看,但藏原羚的皮毛也同樣是黑市的搶手貨。好在藏原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活動範圍又和藏羚羊高度重合,因此也順帶得到了保護。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自由奔跑的藏原羚群


犟驢:西藏野驢


西藏野驢俗稱藏野驢,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常見的動物之一。如果駕車走109國道經過五道梁附近,就一定會看到三五成群的藏野驢在路邊吃草、發呆。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你瞅啥?!

藏野驢是驢脾氣這一說法的完美詮釋。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它們對路過車輛的「不依不饒」。藏野驢見到與它們平行行駛的車輛,一定會飛奔起來努力超過汽車,要從車前跑過去才罷休。倘若車輛一直以60km/h的速度行駛,藏野驢就會持續高速奔跑,最遠能跑十餘公裡。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速度幾十邁,心情是自由自在」

儘管是高原生物,對缺氧的環境已十分適應,但是長距離不間斷的奔跑對藏野驢的傷害依然巨大。因此,過往司機如果看到藏野驢想和自己「飆車」,通常都會選擇減速停車,等藏野驢超過自己,從車前大搖大擺地走過去後,才會發動車輛,悻悻離去。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在乾旱的季節,藏野驢會選擇在低洼的河谷地帶用蹄子刨坑來獲取地下的水源。這種做法不但讓自己免於被渴死,還在無意中保護了其他動物:藏羚羊、藏原羚在藏野驢走後,也會在野驢刨的坑裡飲水。

棕熊中的戰鬥機: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是棕熊種的一個亞種,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胸前的白色「V」字。說它是棕熊中的戰鬥機,是因為西藏棕熊是棕熊種中跑得最快的,時速可達56km/h。換句話說,在青藏高原如果遇上一隻朝你狂奔而來的熊,你大可放棄抵抗,沒必要在臨死前再犯一場高反。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放棄吧!人類!」

天洪前往可可西裡是在3月底、4月初,正是棕熊們結束冬眠,大批出來覓食的時候。在從卓乃湖前往豹子峽的路上,我們邂逅了至少5隻棕熊。有的在山中若隱若現,有的是母子相伴出行,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一隻在冰湖上覓食的棕熊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熊媽媽和熊寶寶一同覓食中

起初,由於距離較遠,我們只是看到冰湖上的一個黑點,誤認為是野犛牛。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黑點慢慢變大、變清晰。我發現這是一隻棕熊,它正低著頭,專心啃食著凍在冰面上的野犛牛頭呢。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唔!好香~」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誒?什麼聲音?」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咋回事?啥情況?」

看我們車子越來越近,它竟然站了起來,兩隻前爪就放在腰間,動作十分像人。能看得出來,儘管我們一行有四輛車,但它並不怕我們,一直看著我們開到它跟前。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站起來嚇嚇他們!」

直到我們停好車,端著「長槍短炮」下來對著它一通猛拍,它才不情願地扭過頭,向遠處的山上跑去。想必它也是餓極了,不然怎麼會對又硬肉又少的凍犛牛頭那麼戀戀不捨呢?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老子過會兒再來!」


高原方舟:野犛牛


野犛牛和藏族人家中養的犛牛看上去沒什麼區別,只是個子要大上好幾圈。粗曠的外表下,是同樣粗曠的內心。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極為耐寒、耐飢、耐渴,可以生活在海拔5000-6000米動物罕至的高原。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不少野犛牛,駕駛車輛的巡山隊員每次見到野犛牛都會繞得遠遠的,儘量和它們保持距離。儘管大多數野犛牛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也有少數性情暴烈的。據說,在可可西裡,曾經有野犛牛直接將越野車頂翻。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食物鏈頂端:狼


以上說到的眾多野生動物,除了棕熊以外,都是狼的食物。狼也成為了站在可可西裡無人區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為了方便捕獵,狼大多以群體的形式出現。在本次行程中,我們有幸見到了狼群包抄配合捉捕獵物的場景。我們視線中的3、4隻狼有組織、有規劃地繞著一群十幾隻藏原羚進行迂迴包抄,羚羊群也被狼群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奔逃。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現場至少有4隻狼在包抄一小撮藏原羚

可惜的是我們無意的出現,大概打亂了狼群本來的部署。它們大概是意識到有幾輛車駛入了它們的包抄圈,便放棄了對藏原羚的追捕,轉而十分有秩序地撤退了。

豐富的生物圈:從角百靈到高原鼠兔


除了這些大型哺乳類動物,可可西裡的土地上、天空中還有無數小型動物豐富著這裡的生物多樣性。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遷徙路過的燕鷗

此行我們最常見到的一種鳥類,是長得像麻雀,但又比麻雀更大更肥的角百靈。這種小鳥在白茫茫的大地上跳躍著,刨開積雪,尋找著食物。面對人類,它完全不害怕,我們常常可以靠近到三、四米的距離進行拍攝,這才留下了如此清晰的照片。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除了角百靈,還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鳥類也出現在這片無人區。有猛禽、有遊禽也有鳴禽。也許是季節還太早,天氣太冷,它們大多單獨出現,總給人一種迷了路誤入可可西裡的感覺。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能是大鵟

在地面上,除了大型哺乳動物,還有不少小動物。最可愛的是高原鼠兔,這種看起來很萌的小傢伙一度被當作草原退化的元兇而加以迫害、毒殺。事實上,高原鼠兔泛濫的區域往往是草場已經被畜牧業破壞的區域,而不是因為有鼠兔草原才退化。相反,高原鼠兔發達的洞穴為不少鳥類和蜥蜴等提供了巢穴,也為植物多樣性提供了條件。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的野兔看上去就沒有那麼萌了。它們常常會隱藏在土地中,等車輛駛過時突然狂奔,穿過車前,引得駕駛員一陣驚呼。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結語


由於是工作關係,我們有幸進入到可可西裡的腹地,在無人區行駛了兩天後,我們才真正看到了成群的狼、棕熊和野犛牛。也就是說,豐富的物種都集中在距離人類文明非常遙遠的、環境極為惡劣的區域。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聽巡山隊員說,藏羚羊產仔的卓乃湖下遊出現了一個缺口。目前,卓乃湖的湖水正在流失。是堵住缺口,還是任由湖水向下遊流去,目前學界仍在討論。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坐落在卓乃湖畔的保護站暸望塔

我們經歷過瘋狂盜獵的時代,隨著國家的重視和人們意識的提升,盜獵已經漸漸減少。但生態環境的保護不能只靠「不買賣,不殺害」,對生態的治理還需要科學合理的手段和全社會各界的努力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此行從庫賽湖畔取出的紅外相機中,發現了雪豹的身影。這是可可西裡地區首次使用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雪豹的現身,說明可可西裡的生態環境確實好起來了。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紅外相機在夜間捕捉到的雪豹照片

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正式成立,也將成為中國首個現代化國家公園,可可西裡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希望在未來,我們無需深入到可可西裡的腹地,也能看到種類繁多的動物們。


▲文/天洪 圖/天洪、耳東▲

相關焦點

  •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
  •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可可西裡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可可西裡。祝貴福/攝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裡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1項世界遺產。目前,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已有12項,其與澳大利亞、美國並列世界首位。
  • 人類的禁區,野生動物的天堂,北方的空地,青藏高原的可可西裡
    但是,可可西裡卻有著嚴酷的生存環境和美得超乎想像的景色,強烈地吸引無數人想去投入它的懷抱。同時,它還是中國建成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自然環境較好的保護區之一。與羌塘、阿爾金山、羅布泊,並稱為「中國四大無人區」。
  • 青海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天堂
    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面積4.5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是國內海拔最高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2017年7月,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是2020年9月23日在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藏羚羊。
  • 可可西裡的秘密,人類的禁地動物的天堂,死亡率比珠峰更高
    可可西裡簡介可可西裡位於青海省玉樹自治州西部地區,總面積450萬公頃,平均海拔達到5000米以上。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自然生態保存比較完整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最大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 人類「生命的禁區」又是野生動物的遊樂園——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在藏語中的意思為「青色的山梁」,這裡自然條件極其惡劣,氣候嚴酷,人類無法長期居住,因此又被稱為是「生命的禁區」。然而,正是因為人跡罕至,才為高原野生動物創造了極好的生存環境,使得可可西裡又成為了「野生動物的樂園」。其實,人們通常所說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和「可可西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探險科考的天堂,最低溫可達零下46.2度
    也讓青海可可西裡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熱門。可可西裡,以前在陸川執導的電影《可可西裡》裡面看到過,留下深刻印象。那裡有雄鷹,有天葬,還有流沙,以及藏羚羊,鷹隼,等等。廣袤的大地,人煙稀少,遇到暴風雪,可能都有生命之憂。這就是可可西裡,總面積450萬公頃。
  • 是天堂,是地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滿懷敬畏走近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是藏羚羊的故鄉,藏羚羊又是可可西裡的驕傲。可誰又能想到在可可西裡生活了幾百年的藏羚羊,卻在上世紀80年代慘遭屠殺,瀕臨滅絕!1994年1月,在索南達傑第12次深入可可西裡的時候,他沒有能再回來,與18名盜獵分子的搏鬥流盡了他最後一滴血。
  • 旅遊,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可可西裡失聯大學生,死後被動物攻擊
    可可西裡無人區,位於我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無人區(4.5萬平方公裡),號稱生命的禁區,也是國際第三大無人區。可可西裡無人區,不適宜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沒有淡水,不能種植農作物,只有野生動物出沒。
  • 為什麼說可可西裡無人區很可怕?
    但可可西裡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生動物資源極其豐富,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藏原羚、喜馬拉雅旱獺、棕熊、猞猁、狼、雪豹、豺、藏雪雞、褐背擬地鴉、長嘴百靈、雪雀、大天鵝、兀鷲等野生動物們。最後還有野生動物的襲擊,可可西裡是中國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在可可西裡有棕熊
  • 可可西裡是文青的夢中天堂?一篇文章帶你讀懂它的真實與殘酷
    提到可可西裡,就繞不開藏羚羊、無人區、雪山、偷獵,等等。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的可可西裡,是生與死、正義與邪惡交織的地方,是人跡罕至又大美無雙的地方,而這一切,無形中就增加了可可西裡的神秘色彩。越是神秘越讓人好奇,越是小眾越令人神往,也因此成為很多追求文藝、浪漫的年輕人嚮往的地方。就好像去一趟可可西裡就升華了,一個人去可可西裡就無敵了。
  • 可可西裡,是天堂,亦是地獄
    有人叫它無人區可去過的人都說到過了天堂!有人稱它「人類最後一片淨土」一旦去過,其它都成了將就!>有這麼一群人,不畏艱難守護藏羚羊,和這裡的一切因為缺氧,這些「守護者」們極少說話,除了巡邏,他們幾乎沒有大塊時間做其他的事因為可可西裡太大了
  • 一路向西,可可西裡
    有人說「西藏是一種病,不去治不好」,有人說「大美新疆,天堂正中央」,有人說「去一次青海,你就有了十次旅行」,可可西裡便是西藏、青海、新疆交匯之處,青藏高原上的最美麗「少女」,天堂中的天堂,無數人憧憬的人間最後淨土,世間再無第二
  • 可可西裡是荒野還是水鄉?(圖文版)
    點地梅適應高原生活的野生動物也出沒於可可西裡據統計,藏羚羊為野生動物數量之最,其次是藏野驢、野犛牛,另外還有黃羊、狗熊、狼等。玉虛峰可可西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可可西裡的哭泣》可可西裡,是天堂——導演陸川也許,對野生動物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被打擾。可可西裡本就不屬於人類。停止我們踏入的腳步,將可可西裡留給藏羚羊去世世代代奔跑吧。
  • 走過可可西裡
    從看過電影《可可西裡》後,便有了對這個艽野荒原的嚮往。影片中充滿血腥的殺害讓人深感痛心和憤怒!對那些誓死保護野生動物的勇士們不由得肅然起敬!或許,這並不是一片可以輕易踏足的地方,但我一直都相信,這個願望,一定可以實現。8月21日,我們從曲麻萊前往格爾木,沿著215國道穿越了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 可可西裡——在這裡,人是渺小的,詩和遠方都是荒謬的
    可可西裡人跡罕至,周圍沒有一家飯館,甚至可能連個人影都看不見,不過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比如說傳聞穿山甲的外殼有包治百病之效,不同野生動物的不同器官有著不同的效果,簡直比藥物還要神奇。正是因為這些謠言,使得我國很多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地步。而這片被稱為「人類禁區」的地方,卻因為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等野生動物的存在,近年來很多狩獵者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前往可可西裡。
  • 可可西裡迎來大規模回遷季,生命與信仰聖地
    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其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無數人憧憬的人間最後淨土,世間再無第二。
  • 可可西裡,中國最偉大的荒野!思鹿旅行推薦
    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聖地......無數人憧憬的人間最後淨土可可西裡也許你中國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併且分布著中國最年輕的山脈群那裡有巍峨雪山、奇雄冰川、晶瑩湖泊莽莽草野、蒼茫戈壁、野生動物......
  • 未報備,不準進入生命禁區可可西裡景區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進入遊遍明川旅遊頻道,歡迎來到可可西裡,我是小川,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可可西裡。2004年陸川導演一部《可可西裡》讓這個安睡在美麗寂寥的原始生態保護區用熒幕的形式展現在了大家面前,這個被譽為生命的禁區的野生動物天堂。
  • 可可西裡、阿爾金山、羌塘 我國三大保護區嚴禁非法穿越
    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