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史料記載還是民間傳言,我們總能找到關於龍的相關描述,種種跡象似乎都在表明龍可能真的曾經在歷史上存在過。
不少人還能拿出看似難以反駁的證據,最常聽到的不外乎這幾點:
中國12生肖中除了龍其他都是真實存在的,古代的中國人為何要單單加個虛構的動物在裡面呢?
不論古代還是近代都有不少龍的記載,最有名的就是營口墜龍事件了,當時不但轟動全國,甚至登上當時的報紙。
歷史上關於龍的記載
關於龍的記載在中華文化剛剛起源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古書記載,華夏民族祖先伏羲氏中,各氏族的名稱都有龍字,如: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等。
在挖掘出土的五千年前的古代遺蹟中也發現不少龍形的石器、玉器。可以說,龍一直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圖騰,我們中國人也一直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後來的各個朝代都有關於龍的記載,如《後漢書·五行志》、《唐年補錄》、《清史稿》等中,不少都詳細描述了當時人們觀察到的龍的體態、樣貌及龍現身時的場景。
像《本草綱目.翼》中就有這樣的描寫: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鱗,其聲如戛銅盤,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可以看出歷史上對龍的記載不勝枚舉且都大體相似,這裡就不一一列舉,簡單總結一下就是,龍是能夠上天入海的動物,每次出現時必有異象。
那麼,龍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是生活在深海還沒有發現嗎?只有中國有龍的傳說嗎?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從科學的角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從生存環境來分析
如果傳說中的龍存在於深海中,它的身體首先要承受100-1000個大氣壓!它的承壓極限要比大理石還強大!
按照p=ρgh=10^3x10x1000=10^7Pa=100個大氣壓(當然海水的密度比純水大,約為純水的1.03倍,約103個大氣壓,同時海平面承受1個大氣壓=1.01×10^5 Pa,所以粗略估計1000深海處所受壓強約為104個大氣壓,取100個大氣壓)。
這意味著,1平方米將受到1000萬牛的力,即1平方米承受100萬公斤重物。而且海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深度每增加10米,壓力就要增加一個大氣壓。
在水深1000米的地方,海水可以把木材的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在7600米的深處,空氣會被壓得像水一樣密實。
由此可見,如果龍真的存在,它需要具有比蛟龍號深潛器2倍多的抗壓能力,而且只能生活在深海而不能遊出水面,否則由於其體內高壓將會爆炸。如此艱苦的生存環境,即便龍是神獸,估計也扛不住吧!
二、從食物來源來分析
如此大的水壓下,深海和海底還能有什麼東西呢?實際上,人類在深海發現了各種生物,比如在8000米的深度上,科學家發現了20釐米長的深海魚;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基本看不到大一點的生物,都是一些細小的蟲類或者微生物。
以龍那麼大的身體,消耗的食物肯定是海量的。深海之下,已無大型生物。所以單就食物這一個因素,就可以否決龍的存在,畢竟龍也是肉長得,它們也需要補充能量。
三、從繁衍角度來分析
一個物種如果要延續下去,必然需要一定的種群數量才行,例如全世界只剩下一男一女了,那麼人類這個種族肯定會完蛋。
因為基因的多樣性太低了,導致繁衍下來的後代不是殘疾就是傻子,且無法對抗疾病。龍這個物種如果要繁衍下去,至少需要50隻到100隻左右,如此之多的龍,不可能一點活動的痕跡都沒有。
所以,綜合來看,龍只存在於傳統文化中,它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