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才是大腸癌?哪些異常要警惕?

2022-01-29 喬治與魚

閱讀本文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喬治與魚」,再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聽醫生一句勸,如果你經常出現排便異常的問題,那麼一定要去醫院做肛腸檢查,現在肛腸問題越來愈多,肛腸癌的患者越來越普遍、年紀越來越小,而且惡化的程度也越來越嚴重……

病例一:

江先生是廣東江門某地的務工人員,今年45歲,平日愛好抽菸喝酒。據患者回憶, 今年1月份開始,他就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有時候肚子會咕嚕咕嚕地叫,有時候會出現脹痛的問題。

但是江先生剛開始並沒有在意,依舊我行我素喝酒抽菸,平時還喜歡和朋友去吃海鮮、燒烤。大約在6月份開始,江先生出現了便 血的問題,一開始只在擦屁股的時候有血跡殘留在紙巾上,慢慢的,大便上也開始沾染鮮血,7月份的時候,江先生由於便秘,用力過度拉出了大量鮮血,這是江先生才知道害怕。

於是,江先生火速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廣州某三甲醫院肛腸科就診,醫生先讓他做血液檢查,結果發現江先生已經有一些輕微貧血、白細胞數增加、腫瘤標誌物異常!於是醫生立即為江先生做了肛門指檢,結果在他的直腸處發現了癌症灶。

最終經過病理分析,江先生患的是「直腸癌」但是運氣還不錯,是未分化的早期直腸癌,在幾個月內,江先生經過手術、靶向藥治療、化療多管齊下,最終康復出院,目前江先生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只需要定期複查,就可以安穩的活下去。

病例二:

24歲小李是廣東某大學的大學生,在求學期間,小李為了省時間,每天不是吃外賣就是不吃飯,有的時候還連續喝奶茶、吃燒烤,結果在一個月前他就出現了不良症狀。

剛開始,小李感覺自己的便意越來越多,但是每次當他蹲下去排洩的時候,等來的確實一陣又一陣的臭屁,蹲了好一會,才有一點點大便出來。慢慢的,小李一天內可以出現3次以上的大便,早上正常排洩,中午便秘,晚上拉稀,這讓他苦不堪言。

由於缺乏基礎知識,小李並沒有將這件事情看得太重要,反而在舍友的建議下買了一些「瀉藥」服用,當晚,小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通暢,但是第二天小李開始出現「便血」的問題,這是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第二天,小李喊來了父母去附近的大醫院做檢查,進了肛腸科大門,醫生讓他半側臥在檢查床上,然後帶上手套給他做指檢,一會後,醫生嚴肅的叫小李起來,讓他去做個血液檢查和大便分析。

半小時後,小李被確診為直腸癌中期,部分腸段出血破裂,由於問題比較嚴重,醫生安排小李立即入院治療,經過幾天的討論,肛腸專家們一致表示保守治療肯定不行了,只能切除癌變的腸道,然後人工造肛門才能挽救小李的生命。

經過思想鬥爭後,小李極其父母只能接受這個結果,可惜小李年紀輕輕卻要終生掛著屎袋,要是他早點尋求治療,或許就是另一個結局了。

二,一天三次,三天一次就是腸癌?

以上兩個腸癌的病例都展現了腸癌的特點,最明顯的就是大便的改變。有人問:醫生我三天拉一次大便是不是有問題?也有人:醫生我一天拉三次這正常嗎?

事實上,一天三次、三天一次,只要你拉大便的時間和次數是有規律的,那就恭喜你都是正常的。大便間隔時間、間隔次數並不能用於腸癌的診斷,但是如果你原本一天拉三次,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三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六次,那麼你一定要小心了,這極有可能是腸道癌症所導致的。

臨床大多數的腸癌患者都有比較明顯的症狀,例如大便次數改變、有出血灶等等,但是他們幾乎無法在第一時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腸癌一拖再拖,拖到了中期、晚期,一旦腸癌擴散,那麼患者的生命也幾乎走到了盡頭。

所以,大便異常需要警惕,醫生整理了一些可能是腸癌所致的大便異常的症狀給大家分享一下。

1,大便顏色、硬度、溼度改變

正常的大便顏色應該是黃色、棕黃色、偏黑色,硬度像剝了皮的香蕉一樣,溼度適中,排洩無壓力。

但是如果患者腸道有癌症,那麼大便就會改變:

(1)顏色:有可能是黑色、紅色、綠色等異常顏色。

(2)硬度:要麼特別硬,像便秘一樣。要麼提別溼,像便秘。

(3)溼度:大多數有腸道癌症的患者的大便是以偏溼的稀塘大便為主,這裡要注意有癌症灶的患者的大便表面有很多粘液,這是因為腸道表面因為癌細胞的攻擊產生了異常分泌物。

除此以外,如果大便呈現稜狀、塊狀,排除了痔瘡的原因後就有可能是腸道癌症腫瘤的問題。

大便的形狀

布裡斯託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是醫學上一種簡單直觀的大便形態分類法,它將大便分成七類,可以幫助我們來了解不同大便形態的意義。

具體分類法如下:

* 第一型:一顆顆的硬球,(排便困難)

* 第二型:香腸狀,表面凹凸

* 第三型:臘腸狀,表面有裂痕

* 第四型:像蛇或香腸一樣,表面光滑

* 第五型:軟軟的一坨,邊界清晰

* 第六型:鬆軟的一坨,呈糊狀,邊界不清晰

* 第七型:水狀,沒有固體塊(完全液體)

第一及第二類型說明有便秘;第三及第四是理想的大便形狀,第五至七型則表示可能有腹瀉的情況。

2,有無隱血

大便隱血是判斷患者是否發生腸癌的重要指標。

如果大便黑色或者大便內隱血,癌症灶有可能在腸道上段或者胃部。因此如果是胃內出血,那麼血液在胃酸的消化下會變成黑色,所以呈現黑便,如果出血點在腸道上段,那麼血液就會在大便的內部。

如果大便外部有血,排除痔瘡破裂出血後可以高度懷疑是結直腸部位的癌症灶導致的出血點,具體情況需要做肛門指檢或者腸鏡。

3,消瘦、無力、貧血

如果你經常出現便血的問題,然後開始出現無力、頭暈的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血液,如果發現貧血,那麼腸癌發作的概率就已經達到了65%以上,因此癌症首先會競爭腸道吸收營養的能力,其次會造成腸道出血,然後患者就會出現貧血、消瘦的狀況。

因此,大便是重要的信息來源,決不可輕易對待。

總結:

綜上所述,大多數的腸癌都是有預兆的,而且基本在大便上就能表現出來,因此多關注大便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那麼腸癌也不是什麼可怕的絕症。不過醫生還是建議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關注身體,能不患癌就不患癌,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

相關焦點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才是大腸癌?哪些異常要警惕?
    2013年2月,原本身強體壯的他開始出現大便異常,變細帶血、一天3遍,持續了2個月。但由於沒有其它症狀,他以為只是吃壞了肚子,沒有多大在意。直到後來出現持續腹痛、腹脹,忍無可忍才到當地醫院就診。 一檢查,結果讓他震驚了——「直腸腺癌」。 謝先生住院後,隨即進行了手術及三期化療,並且成功保住了肛門。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可能是大腸癌?2個症狀不得不防
    很多人會通過糞便排洩的情況來了解身體是否有疾病,確實,糞便是疾病的警報器,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糞便會有異樣,如果可以及時察覺並馬上採取應對措施,身體健康才不容易受到影響。部分人三天排便一次,也有部分人一天三次糞便排出,究竟哪一種情況是對健康不利需要去了解清楚。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可能是大腸癌?2個症狀不得不防
    很多人會通過糞便排洩的情況來了解身體是否有疾病,確實,糞便是疾病的警報器,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糞便會有異樣,如果可以及時察覺並馬上採取應對措施,身體健康才不容易受到影響。部分人三天排便一次,也有部分人一天三次糞便排出,究竟哪一種情況是對健康不利需要去了解清楚。
  • 大便一天3次、三天1次大便,哪個離大腸癌近?這樣排便才健康
    很多人排便卻不規律,無法保持正常的排便習慣,無論是一天三次糞便排出還是三天排一次糞便都應該提高警惕,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要了解排便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只有身體保持健康,消化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這些不良症狀才會減輕。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一個是大腸癌呢?
  • 1天大便3次,和3天大便1次,哪一種比較好?哪種有腸癌的可能?
    人這一生重複著吃喝拉撒睡這五件事,很多人認為上廁所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但其實排便時間和大便也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也就導致了排便時間也有所不一樣,有人一天大便三次有人三天大便一次,不同規律的人可能互相覺得對方腸胃有問題,那麼事實如何呢?這兩種是不是有一種會得腸癌?
  • 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哪個危害更大,多久排便一次最健康
    通過排便能排出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糞便生成後結腸不停蠕動,使得各部結腸收縮,把糞便推向遠端結腸,通常一天排1~2次大便。排便過程較複雜,有的人一天拉三次大便,但也有的人三天才拉一次大便,那哪種更傷身呢。
  • 消化科醫生提醒:這樣的大便,可能預示著大腸癌上身!
    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到我們內鏡中心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結腸癌導致的! 在全球屬於第三大惡性腫瘤,在我國一些大城市,如滬、廣、深、京已經是第二位,有超越肺癌成為新癌王的趨勢;全國發病率位次從過去的第 6、7 位上升到現在的第 3、4 位。 以上海為例,大腸癌的發病率在迅速上升。近 30年來,結腸癌以4.5%的速度上升,而直腸癌則以1.2%~1.5%的速度上升。所以就上海的數據而言,從2003 年起,大腸癌是位居第二位的惡性腫瘤。
  • 大便異常,可能是大腸腫瘤先兆
    專家提醒: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肛門瘙癢或疼痛等是結直腸癌的早期重要症狀市民撥打大河報健康熱線0371-65795660可申請免費篩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    57歲的馮女士近3個月總是排便困難,且越來越嚴重,近日診斷為大腸癌;43歲的何先生因不明便血就診
  • 患上大腸癌的人,大便多有3個特徵,及時發現或能躲過一劫
    腸癌的發病率高,可以分為大腸癌以及結腸癌兩種類型。很多人平時出現了腸道病變,在腸道功能紊亂影響下帶來許多不良症狀而沒有重視,任由腸道疾病繼續發展,有可能就會導致大腸癌形成。大腸癌出現之後糞便會有一些明顯的標誌,因此觀察到糞便有不良症狀存在需要警惕大腸癌。那麼,大便有哪些標誌說明大腸癌已經形成呢?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健康的表現?今天告訴你答案
    不要著急,小編接下來就跟你探討探討關於大便的那些事。正常的大便什麼樣?正常的大便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描述:1、不幹不稀。正常大便最好成形,但又不會太幹,便出呈長條樣。如果大便過稀,比較常見於急、慢性腸炎的患者。
  • 排便時大便粘在馬桶上,究竟是不是大腸癌,每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上完廁所才發現大便黏在馬桶上,用水衝根本衝不掉,趕時間去上班,準備等下班回來再好好整理,可是下班了才發現,之前黏在馬桶上的大便已經發硬,再去清理顯得困難重重。偶爾有一次這樣的情況問題不大,可總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的腸道出現了病變,比如是不是得了大腸癌?
  • 大便帶血,別再傻傻以為是「痔瘡」,實際卻是大腸癌來臨的徵兆
    據了解,家住湖南沅江、71歲的袁爺爺自2017年在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確診肺腺癌後,一直口服靶向藥物治療,每3個月複查1次。 今年1月初,袁爺爺在家解大便時發現便中帶血,因為之前有痔瘡便血的病史,他以為這次是痔瘡又犯了,於是去藥店買了痔瘡栓使用,一開始痔瘡栓確實有效果,但是時間一長,還是會出現便血。因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袁爺爺不想麻煩家人,一直和老伴隱瞞著家人。
  • 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為什麼有的人一天三次,而有的人三天一次?
    同樣是一天三頓飯,有的人一天只拉一次,有的人一天拉三次。其實排便的次數和腸胃真的有關係,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對腸胃更健康呢?一天幾次大便正常?但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體質、飲食生活習慣等都存在差異,因此無論是一天排便三次還是三天排便一次,都是正常的情況,具體說來,每周3-21次大便都是正常的。排便的頻率和次數並不是我們需要過度關心的問題,只要沒有排便困難或明顯拉稀等情況,都只要「欣然接受」就可以了。
  • 一天大便三次,和三天大便一次相比,哪種傷身?哪種情況是腸癌?
    30歲的小張是一名電商模特,最近商家要上新款,於是小張開始加班,常常一拍就是幾個小時,熬夜是常有的事兒,吃飯也不規律,都是等工作結束才能吃飯。由於小張很年輕,所以即使是高強度的工作,身體也沒出現什麼問題。
  • 大便不成形是腸癌?早期真正與腸癌有關的症狀,常見3個
    比如大腸癌造成的大便不成形,就與普通腸胃疾病相似!所以,這裡也需強調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大便不成形,都是腸癌的信號!在臨床看來,有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大便不成形,比如一次性吃下了大量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這些物質不能被機體完全吸收和利用,大便自然會呈現出溏稀、不成形的狀態。
  • 一天大便三次,和三天大便一次相比,哪種傷身?哪種情況是腸癌?
    30歲的小張是一名電商模特,最近商家要上新款,於是小張開始加班,常常一拍就是幾個小時,熬夜是常有的事兒,吃飯也不規律,都是等工作結束才能吃飯。由於小張很年輕,所以即使是高強度的工作,身體也沒出現什麼問題。
  • 排便時大便粘在馬桶上,究竟是不是大腸癌,每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上完廁所才發現大便黏在馬桶上,用水衝根本衝不掉,趕時間去上班,準備等下班回來再好好整理,可是下班了才發現,之前黏在馬桶上的大便已經發硬,再去清理顯得困難重重。偶爾有一次這樣的情況問題不大,可總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的腸道出現了病變,比如是不是得了大腸癌?
  • 三天拉一次大便,和一天拉三次大便,哪種不正常?是腸癌嗎?
    生活中每個人上廁所的頻次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上廁所的次數比較多,可能一天拉三次大便,而一些上廁所比較少的人則是三天拉一次大便。可能有人會擔心,這些情況是不是會是腸癌的影響呢?那種屬於不正常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三天拉一次大便,和一天拉三次大便,哪種不正常?是腸癌的影響嗎?
  • 寶寶2、3天大便一次,是便秘嗎?幾次算正常?
    可是樂媽想說,嬰兒時期的餵養和照料,爸媽們能做到事無巨細自然是有必要且非常好的,只是若草木皆兵,不僅人累,心更累!就拿這個事兒來說,1、寶寶2、3天大便一次,是便秘嗎?其實,這得分情況來看!這裡,再次科普下什麼是便秘: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時稱為便秘。注意這裡兩個關鍵詞,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 黑豹男演員患結腸癌去世,大便異常要警惕,這6類人必須做腸鏡!
    腸鏡檢查是發現腸息肉非常重要的方式,然而由於對腸鏡的恐懼、不了解,我國腸癌篩查的普及率並不高,連8%都到達不到,導致很多患者來就診時已經到了晚期,而晚期大腸癌五年的生存率都不足5%。所以,當大便出現異常時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