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減少致臺灣士林夜市生意衰減,店家質疑當局不顧民生

2020-12-18 澎湃新聞

大陸遊客減少致臺灣士林夜市生意衰減,店家質疑當局不顧民生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6-08-09 14:22 來源:澎湃新聞

臺北士林夜市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過去馬英九當局8年來接受「九二共識」所獲致的「和平紅利」正在快速消耗中;其中,大陸遊客赴臺急速減少,在觀光旅遊相關行業感受最清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士林夜市專賣伴手禮店家對蔡英文當局否定「九二共識」發出怨言,呼籲為百姓生計救救兩岸關係。

據中評網走訪士林市場攤商,阿亮面線老闆阿亮及著名小吃攤忠誠號均指出,大陸遊客大概從年初起到現在已減少四、五成;擺遊戲攤的張二姐更抱怨,今年生意比起去年和前年差了一半,以她的攤位來說,大陸遊客更是少了八、九成。

販賣伴手禮的店家亦感受到這波觀光寒流,以花生糖、杏仁酥飄香士林夜市40年的爵林堅果坊為例,在大陸遊客不來以後,店裡業績掉了三分之二。

老闆遊建昌表示,他不懂為什麼蔡英文要那麼堅持不接受「九二共識」,蔡當局不要大陸遊客,說要增加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旅客,但是像歐美旅客來士林夜市根本不花錢,純粹就是來逛而已,加上又沒有買伴手禮的習慣,商家們根本賺不到錢。

遊建昌感嘆,現在全世界都在搶著做大陸的生意,只有臺灣不要,難道小老百姓的生活不重要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灣士林夜市

相關推薦

評論(518)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減少 臺灣士林夜市攤商急喊救兩岸關係
    士林市場攤商們感受陸客減少,嚴重影響生意壓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9日訊 過去馬英九當局8年來接受「九二共識」所獲致的「和平紅利」正在快速消耗中;其中,大陸遊客赴臺急速減少,在觀光旅遊相關行業感受最清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士林夜市專賣伴手禮店家對蔡英文當局否定「九二共識」發出怨言,呼籲為百姓生計救救兩岸關係。
  • 陸客減少租金高昂 臺北士林夜市湧現退租潮
    【觀察者網綜合】據TVBS新聞10月26日報導,陸客減少持續衝擊臺北各大商圈,尤其以士林夜市和淡水老街最嚴重,士林夜市現在更出現退租潮,大東路、陽明戲院的黃金店面現在都貼出出租告示,因為陸客減少店家生意不好負擔不起沉重房租,光是591租屋網,招租店面就超過50間,臺北市長稱會繼續推特色商圈增加促進夜市發展,不過攤販老闆表示,客人都不來店面再有特色都沒用。
  • 臺灣夜市頻頻倒閉,臺媒分析:大陸遊客銳減是最重要原因
    臺灣夜市頻頻倒閉,臺媒分析:大陸遊客銳減是最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夜市始終是臺灣旅遊業的招牌,但如今,臺灣島內卻接連傳出知名夜市倒閉的消息。
  • 高雄六合夜市因陸客減少生意慘澹 店家:開始思考投韓國瑜
    原標題:高雄六合夜市因陸客減少生意慘澹 店家:開始思考投韓國瑜   高雄市六合夜市生意不如以往,儘管是周五晚間,許多攤位都空著。(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蔡英文當局上任後兩岸關係急凍,赴臺大陸遊客人數大量減少。
  • [海峽午報]臺灣:大陸遊客減少 客源嚴重流失 臺北士林夜市面臨經營...
    [海峽午報]臺灣:大陸遊客減少 客源嚴重流失 臺北士林夜市面臨經營困境 臺灣:大陸遊客減少,客源嚴重流失, 臺北士林夜市面臨經營困境。
  • 人潮銳減爆倒店潮,臺灣夜市慘兮兮!士林夜市業務量只剩10%,為何...
    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臺灣旅遊業者生意慘澹 蔡當局減稅被批開錯藥方
    臺灣旅遊業者生意慘澹齊苦撐 蔡當局可聽民意心聲?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訊 「以前是遊覽車載著大陸遊客一車一車的來,現在大陸遊客不來,生意掉一半!」臺灣旅遊業者的心聲道出了當下島內觀光業冷清的狀況。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六合夜市在大陸遊客鼎盛時期,每天有上百輛遊覽車,現在只剩不到30輛,觀光人潮掉7成。
  • 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中新社石家莊9月20日電 題: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作者 李茜  連日來,每當河北省會石家莊夜幕降臨,來自臺灣的53歲蚵仔煎鋪老闆陳忠雄便格外忙碌,他不僅要照顧自家店鋪生意,還要到其他攤鋪轉轉,看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
  • 臺夜市爆發「倒店潮」,蔡英文害苦臺灣人
    導讀:近日,根據臺灣相關媒體報導,臺灣當地不少夜市由於生意蕭條,引發倒閉潮。此前,比較受大陸遊客青睞的士林夜市,也因為經濟蕭條,生意冷淡而開啟歇業關門模式。士林夜市在臺灣地區是非常知名的夜市,尤其是對於大陸遊客來說,士林夜市幾乎是到臺灣旅遊的必打卡之地,該夜市擁有近百年歷史,巔峰時期,周邊店鋪林立,附近攤販接近3000家,每到旅遊旺季之時,單日遊客數能夠突破十萬。對於很多臺灣當地人來說,士林夜市承載著他們太多兒時的回憶,如今卻如此蕭條,真的讓人唏噓感慨。
  • 「開一天賠一天」 臺灣知名商圈店家只能硬撐或關門
    臺灣部分夜市商家受疫情衝擊只能關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臺灣地區觀光型商圈遊客驟減。島內部分著名商圈受到嚴重衝擊,越來越多店鋪關門,業者們感嘆「開一天賠一天」。
  • 臺灣學者稱臺北政策失誤毀了士林等三大夜市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最大夜市——士林夜市,每天華燈初上,就開始演繹熱鬧非凡的夜市景象。士林夜市已有百餘年歷史,這裡美食眾多,攤點林立,不僅臺北市民熱衷前往,就連外地觀光客也趨之若鶩。楊傑 攝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士林夜市、師大商圈和建成圓環等臺北3大夜市昔日觀光勝地人潮銳減,當地攤商苦不堪言。
  • 民進黨當局「拼臺獨」害苦了臺灣民眾,多家夜市出現集體倒閉!
    目前,有消息稱,臺灣地區的許多觀光產業受挫,與旅遊相關的店鋪紛紛倒閉,而背後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鬥爭。民進黨當局鬥爭波及民眾根據11月18日中國臺灣網的相關信息稱,臺灣地區與大陸的矛盾持續上升,關係急劇惡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各種「臺獨」動作不斷,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導致原本平穩的臺海局勢兇變。
  • 人潮銳減 臺灣夜市慘兮兮
    (資料圖片) 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
  • 臺灣夜市業者嘆:臺當局不讓陸客來臺比較傻
    現在陸客來臺更困難,不如把臺灣道地小吃帶到大陸比較快,現在士林攤商每年約50攤到上海錦江樂園擺攤6個月,已經持續合作了3年,也有攤商前進河南、新疆、蒙古,小老百姓很簡單,就是看能不能賺錢而已。臺北市士林夜市是臺灣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文林路的陽明戲院,以及大南路的慈誠宮為中心,向外擴散。
  • 臺夜市商家坑大陸遊客,水果賣高價,這次竟然連綠媒都看不下去了
    有臺灣網友爆料稱大陸遊客被在士林夜市買到天價水果(Facebook截圖)綜合臺灣「東森新聞網」等媒體5月4日報導,有網友近日在社交網站爆料,臺北士林夜市奸商坑人事件屢禁不止,有水果商販把一小袋水果開到1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19元)高價,坑大陸遊客。
  • 臺灣最出名的夜市無人去,店家竟怪起了大陸遊客,引兩岸網友熱議
    臺灣省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經濟發展的趨勢還是不錯的,近些年來,也有不少遊客去臺灣這邊旅遊,而來到臺灣就一定得品嘗一下當地的美食,很多遊客必去的地方就是逢甲夜市商圈了,這是臺灣最出名也是最大的夜市了,最早的時候就是一條小小的商業圈,慢慢的,臺灣也開始發展起了旅遊業,而這裡就逐漸成為了臺灣標誌性的小吃街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臺媒:去年大陸赴臺遊客人數減少百萬 臺灣旅遊業損失超五百億
    臺灣士林夜市(資料圖) 臺「移民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大陸遊客個人遊入境人數為7萬多人次,較去年同期的15萬人次減少8萬人次,跌幅高達55.26%臺「交通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1至2月來臺遊客都是負增長。 臺「交通部」的數字顯示,今年2月赴臺大陸遊客(含個人遊、團客)為20萬多人次,較去年同期的40萬多人次減少20萬人次,跌幅50.09%。 「春節原本是陸客來臺的大月,但今年2月比過去更慘。」臺灣南部一家星級旅館總經理表示,大陸個人遊客原本佔他旅館住房率的15%,如今只剩下5%,跌了三分之二。
  • 陸客不來臺灣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臺媒也曾報導過臺灣其他夜市的慘狀,比如凱旋夜市原本700多的攤位,如今只剩20攤,不少店家整排座位只有2、3個人,每個月還要面臨高達100多萬(新臺幣,下同)的虧損;瑞豐夜市也好不到哪兒去,臺中逢甲夜市的管理者坦言,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大陸遊客銳減。過去每晚都有不少陸客團遊覽車停在夜市,現在車少多了,人沒了,錢也跑了……對此,島內旅遊業者紛紛搖頭感嘆,「觀光」要成「關光」了;也有網友嘲諷,這不就是你們要的沒有陸客的安靜臺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