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紮根深圳十六年服務城市一體化發展

2021-01-20 SZNEWS

2020年10月28日,地鐵4號線三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車,新車從福田口岸一路向北穿越城市中軸,將觀瀾納入中心城區45分鐘交通圈。10月30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3號線PPP項目籤約儀式順利舉行,港鐵聯營公司取得深圳市地鐵13號線PPP項目的經營權。從2004年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成立至今,港鐵紮根深圳16年提供專業軌道交通服務,2010年運營地鐵4號線以來累計服務運輸乘客17.24億人次,助力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發展。

2020年12月8日,深圳舉辦全球招商大會,港鐵(深圳)軌道交通公司榮獲「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突出貢獻外資企業」,這是對港鐵參與深圳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認可,也是對港鐵專業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服務的肯定。日前,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永健表示,將積極響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抓住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機遇,融入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A

「霧化消毒機器人」上崗,地鐵密閉空間深層消毒

地鐵4號線是南北向骨幹軌道交通線路,已經成為龍華往返中心城區首選交通工具,同樣也是載客量及載客密度居前的地鐵線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港鐵(深圳)公司快速啟動防控管理機制。黃永健表示,2020年1月23日廣東省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機制,港鐵(深圳)公司按照《傳染病管理手冊》進行了最高級別的響應,公司各部門負責人組成安全管理委員會,每日定期開會討論措施,統籌應對疫情的各項舉措,疫情穩定後改為雙周會議。

如何做好地下密閉人流密集區域的疫情防控?2020年1月25日起,地鐵4號線(一、二期)車站34個安檢點開始體溫監測,重點車站配備紅外體溫監測儀,車站公共區域兩小時一次消毒,深圳北站作為高鐵客運樞紐及換乘車站,每小時消毒一次。港鐵(深圳)公司還將列車和車站調整為新風系統,加強過濾清洗和消毒。公共衛生間配置含醇消毒劑,帶蓋踏板垃圾桶、一次性工作帽、固定橡膠手套等。為強化疫情期間公共衛生環境的消毒清潔,港鐵(深圳)從香港總部引進智能「霧化消毒機器人」,為列車車廂等相對密閉的空間提供深層消毒,保障乘客及員工的健康。

自疫情防控以來,港鐵(深圳)公司積極響應省、市相關部門的防控安排,要求與乘客密切接觸的一線工作人員(列車司機、站務員、列車安全員、車輛維修跟車人員等)原則上不建議離開深圳,如遇特殊情況離開深圳需嚴格遵守規定,視情況進行核酸檢測及自我隔離。黃永健表示,一線員工許多人也因此近一年時間未回家,包括來自香港的管理層也近300天未返鄉,他們是疫情的「逆行者」和「守護者」。

「疫情暴發初期,大家了解甚少,一線員工每天要面對大量乘客,心中難免有擔憂和恐慌。在防疫物資非常緊缺的情況下,公司通過各種渠道採購物資,為一線員工配齊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並在車站公共場所強化消毒,公司盡全力保障每位員工的安全和健康。迄今為止,公司員工無一例因工作而受感染的病例,也無一人因疫情而離崗。」

B

地鐵4號線北延至觀瀾,港鐵與城市共同繁榮發展

2020年10月28日,地鐵4號線三期工程開通,觀瀾正式進入軌道交通時代。為使一、二期與三期車站在設備設施方面實現順利銜接,港鐵(深圳)公司運營團隊在建設時期提早介入,就車站機電系統差異性等問題進行針對性整改,使之銜接更順暢。在試運行期間,各部門組成「保駕護航」專項小組,整體調配人員安排,確保三期順利開通。6月起,4號線三期車站進入試運行階段,從單車試運行過渡到多車試運行期間,每個時刻表需要在一、二期的正常運營和全線列車試運行之間切換。列車出車收車銜接每一步都要精心計算,還要將大量數據導入系統中,在不到40天的時間裡,團隊編制出24個時刻表,保障試運行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期車站試運行期間,載客區域和非載客區域需連貫進行試運行,為確保列車順利到達三期車站,每一趟到達清湖站(前往牛湖方向)的列車均需清客。港鐵(深圳)公司通過新媒體、車站和列車廣播進行宣傳,安排列車安全員和職員分別在車廂和站臺上做好指引,確保無乘客誤入三期車站。為了更好地測試車站各項設備運行情況並回應市民對於三期車站的熱切期望,在三期車站開通前,港鐵(深圳)公司創新地開展了「全民免票體驗日」,讓市民於指定時間免票參觀4號線三期車站及在三期各車站間免費搭乘列車。當天,公司70多位經理級以上的員工前往車站當「志願者」,為乘搭的乘客做好指引和諮詢,當天新車站的訪問量也超過兩萬人。

「2020年之前,4號線日均客流66萬次,最高將近80萬人次。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客流最低為22萬。在復工復產以及10月份線網新線陸續開通的協同作用下,4號線的日均客流為54萬人次,較2019年負增長18%。這也是自4號線於2010年接管運營以後首次出現客流負增長。」黃永健表示,儘管客流減少,港鐵(深圳)公司仍不斷優化行車安排,優化大小交路運營組織,在早高峰尖峰時刻的重點車站(清湖、紅山、深圳北站)額外安排加班車,方便上班族出行。「我們希望伴隨著地鐵的通達,4號線可作為載體帶動觀瀾片區快速發展,我們非常樂意與片區共同發展、繁榮。」

C

探索投融資改革,創新國內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範例

地鐵4號線是深圳最早開工建設的線路,一期工程從深港相連的福田口岸到位於市中心的少年宮,二期工程從蓮花北站向北延伸到清湖站,三期工程繼續向北延伸到深莞交界處的牛湖站。「2004年香港鐵路在深圳成立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從2010年港鐵接手運營地鐵4號線至今,4號線的運營裡程從4.5公裡增加到31.3公裡,實現了深港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帶動了深圳經濟特區城市一體化發展」。

作為深圳和香港經濟社會合作的重點項目,地鐵4號線的延伸也見證了深港合作的深化。地鐵4號線分三期建設,分別採用了三種不同的經營模式,這是深圳市政府在探索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的持續創新,為深圳市乃至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提供了範例。據介紹,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採取租賃特許經營模式,二期工程則採取了建設-運營-移交的BOT特許模式,三期工程則是政府投資、企業代建並代運營的運營管理特許經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深圳正在全力推進地鐵四期工程建設,也繼續在城市重大基建領域開展金融創新。在地鐵4號線三期建成通車不久,港鐵旗下的港鐵諮詢公司與中鐵電氣化局正式中標地鐵13號線PPP項目,雙方聯合體負責投資、建設車輛、信號、自動售檢票系統等機電設備及鋪軌工程,總投資額約49.1億元人民幣。「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深圳地鐵四期是引領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城市均衡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13號線的公私合營全新模式將是地鐵經營管理改革的試驗田,也對促進深港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黃永健介紹,港鐵擁有超過40年的全生命周期鐵路發展和營運經驗,鐵路服務經驗也引進到北京、深圳、杭州、澳門以及英國倫敦、瑞典斯德哥爾摩、澳洲墨爾本等多個城市,在香港之外運營或正運作鐵路項目總長達到2362公裡。

黃永健表示,未來將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發展藍圖,積極融入到國家的發展大局,融入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黃永健:期待更多香港年輕人來深創業

黃永健從事軌道交通行業近三十年,身上仍洋溢著年輕人幹事創業的熱情,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讓香港年輕人到深圳創業。

黃永健199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之後加入香港地鐵從事鐵路建設和運營管理。他是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員,也是中國鐵路學會高級會員。2019年7月,他到深圳就任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深圳工作不到半年,就遇到了疫情的考驗,之後又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4號線三期工程通車和地鐵13號線PPP項目籤約。

2020年春節之後,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黃永健結束休假返回到工作崗位,到現在為止已經近一年的時間沒有返回香港。「也很想念在香港的親人,希望香港早點控制住疫情,讓我們這些『遊子』可以早點回家。」在深圳工作的時間裡,除了順利完成各項工作,閒暇時間他也有機會深入到深圳及周邊城市。「今次疫情令我有更多時間認識深圳和內地其他城市,周末和假期,我經常去爬山,龍華的陽臺山、福田蓮花山、羅湖梧桐山、大鵬七娘山……深圳的山我基本都跑遍了,風景秀麗,空氣和環境很好。我也喜歡到惠州、東莞、佛山等城市看看當地的環境和人文。」

黃永健表示,內地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的應用更是廣泛而普及,希望香港更多青年來大灣區走走,了解內地的新變化。「接下來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希望香港的人才、資金可以更好地參與進來,希望更多香港年輕人參與到大灣區軌道交通發展中來。」

2020年地鐵4號線服務提升亮點頻頻

隨著智能化生活的到來以及人們日益提高的出行要求,軌道交通作為「硬體」設施,要在「不變」中尋求變化,令人們感受到「硬體」優化帶來的高效以及「軟性」服務提升帶來的舒適。為此,港鐵(深圳)公司不斷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持續提升軌道交通服務水平。

1.車站內增設風扇座椅

港鐵(深圳)在客流較為密集的民樂站站內客流管理區域加裝牛角扇,在白石龍和上塘站加裝鼓風機,以此改善地面及高鐵車站通風環境,提升車站的整體環境。

綜合考慮早高峰客流管理、車站消防應急等因素,在上塘站、紅山站、龍華站、龍勝站高架車站新增座椅,提升乘客候車的舒適度。

2.增加列車班次

工作日早高峰的尖峰時刻,港鐵(深圳)在客流密集的車站(清湖站、紅山站、深圳北站)加開班車,提升運能。同時加強周末列車班次,行車間隔壓縮至3.5分鐘,提升乘客搭乘體驗。

3.開放式服務平臺方便乘客

三期車站客服中心全部為開放式服務平臺,並專門規劃了低位的服務窗口,充分考慮輪椅人士、孩童及有需要人士的需要,方便與客服職員的溝通。

4.新增自助票務處理機

4號線三期車站每個車站新增「自助票務處理」系統,支持乘客在自助票務終端上完成票卡查詢、儲值、超時和超程等異常情況處理等功能。減輕站務人員服務壓力,也省去大量乘客排隊等候時間,為市民帶來更智能的出行體驗。

5.三期車站增加廁位

2020年港鐵(深圳)加速推進4號線「廁所革命」,一、二期車站12個車站洗手間已全面完成升級改造;三期車站洗手間設施提升,平均每個洗手間設置7個廁位,比一、二期增加至少50%以上。

6.每站增6臺電扶梯垂梯

地鐵4號線三期車站在主道路兩側都設有電梯,在具備條件出入口上下行雙向設自動扶梯,平均每站有13部電梯,相較一、二期車站,每站約增設了5臺電扶梯,每個站均增設1部垂直電梯。

7.增設燈光警示帶

4號線三期車站的電扶梯全部設置了燈光警示帶,用燈光視覺強化市民安全意識,提醒市民留意腳下安全。

本版撰文 徐興東 王瑩瑩

相關焦點

  • 廣東支持深圳中山一體化發展
    :下一步,廣東省將加大力度支持深圳、中山兩市加強現代產業對接合作,並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加快對接融合,不斷提升深中兩市一體化發展水平。  一、關於加快大灣區東西兩岸交通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大力度推進跨珠江口通道規劃建設工作,加快補齊跨珠江口通道短板。目前,虎門大橋、黃埔大橋、南沙大橋和港珠澳大橋等公路通道和廣深港高鐵已建成通車。
  •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 珠海將面臨類似深圳的發展機遇
    珠海將面臨類似深圳的發展機遇」……12月12日,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舉辦「201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如何規劃發展,港珠澳大橋將帶來哪些改變等熱點話題,眾多專家、學者坐而論道,進行思想碰撞。
  • 港鐵(深圳)這5年,見證深圳高速發展
    從2004年來到深圳工作,12年過去了,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鐵(深圳)]總經理胡瑞華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今年6月是港鐵(深圳)地鐵4號線全線開通運營5周年。5年前,深圳人從「港思維遇上深智慧,愛上深港相連的精彩」這句廣告詞裡認識了最初的4號線。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助推長三角郵輪產業一體化發展
    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長江經濟帶沿線行)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助推長三角郵輪產業一體化發展中新社上海8月15日電 (王子濤 汪青 周歆)「要藉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拓展郵輪產業發展新空間。」上海市寶山區委書記汪泓告訴中新社記者,要通過建設長三角郵輪組合母港,推動郵輪產業布局、郵輪製造、郵輪旅遊市場等一體化,帶動整個長三角郵輪產業一體化發展。在上海寶山,一座擁有20多年歷史的滾裝碼頭,現已成功轉型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功能性項目——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走進這座郵輪港,便能看到兩棟新啟用的客運大樓。
  • 嘉興港區加快建設「三港一城」 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右先鋒
    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嘉興港區充分發揮港區獨特優勢,加快建設「三港一城」,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右先鋒。上半年,港區共有包括GDP、工業總產值等在內的11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列全市第一。這兩天,在乍浦港區內河貨櫃作業區,吞吐繁忙。
  • 深圳港澳通行證續籤可用微信城市服務預約了
    [摘要]9月12日起,深圳市民可以通過微信的「城市服務"裡在線預約續籤港澳通行證啦!  9月12日,廣東省與騰訊籤署合作協議。繼率先上線的廣州、深圳及佛山後,省內又有18個城市上線微信「城市服務」,微信「城市服務」功能實現了全省覆蓋。
  • 深圳將打造全球樞紐港,並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體系等一系列促進灣區港口協同發展的措施,力爭將深圳港打造成為自由貿易港及「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成為綠色智慧的全球樞紐港,並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在建設深港組合港方面,《若干意見》提出,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導下,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為平臺,創新深港港口快速通關模式,開展「深港自貿通」試點,形成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與香港間的直通物流大通道,探索建設深港組合港,實現兩地港口物流服務一體化。
  • 廣州港進一步實現與香港港、深圳港錯位發展
    廣州港進一步實現與香港港、深圳港錯位發展金羊網  作者:馬化展、鄭志珣  2019-02-22 金羊網訊 記者馬化展、通訊員鄭志珣報導: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為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發展注入新活力
  • 建設新海港促港產城一體化發展
    12月11日,俯瞰海口港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集散區基礎開挖、中心區地下室基坑開挖等施工。該項目建成後,將大幅提升新海港接待服務水平,並輻射帶動周邊旅遊、商業、文化、服務等產業的整體發展,促進海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
  • ...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港產城一體化發展 打造旅遊消費新高地
    本報那大12月21日電 (記者劉襲 特約記者李珂)12月21日,儋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在那大召開,提出儋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規劃壯麗藍圖,推進儋州-洋浦「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消費新高地。
  • 【央企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⑪】中國建築:服務新格局 奮進長三角
    自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中央企業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融合等方面優勢,以實際行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8月28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央企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 深圳公布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方案
    11月12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近期,深圳將積極開展深莞惠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到2035年與灣區中心城市實現半小時直達。
  • 海岸線上繪就港產城一體化發展藍圖——綏中沿海經濟帶發展紀實
    綏中縣委、遼寧東戴河新區黨工委主要領導表示,「要實現港口建設的新突破,舉全縣之力支持服務綏中港建設,把綏中港打造成連接內蒙古東重要出海通道;實現產業發展的新突破,緊緊抓住港口發展面臨的新機遇,認真研究臨港產業,大力發展臨港經濟,從而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實現城市建設的新突破,通過港口的建設,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向東戴河集聚,加快形成集聚效應。」
  • 深圳擬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
    記者在深圳交委的通報中了解到,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深圳交委已開展對外通道布局規劃研究,下一步將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深圳交通發展策略和行動方案。深圳交委表示,在航運方面,強化深圳世界級貨櫃樞紐港地位,爭取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口岸功能向周邊內陸港延伸,構建內陸港合作網絡,發展西江水轉運和泛珠三角海鐵聯運。
  • 深圳跨市地鐵有望納入五期規劃,2035年深圳與大灣區中心城市半小時...
    11 月 12 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召開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將在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區域交通一體化、城市交通治理現代化、交通科技創新四個方面先行示範。
  • 深圳深莞惠軌道納入深圳地鐵五期建設
    其中涉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建設、高度城市化地區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及自由流收費體系建設、智慧交通科技創新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點。  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  西麗樞紐和機場東樞紐建設完成,形成可操作、可複製推廣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一體化工作流程。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機制進一步優化,銜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撐區域高效聯動發展。
  • 捷運破局 打開深圳更大發展空間
    開通城際通勤交通功能的軌道線有利促進深圳、惠州與汕尾三市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 加之去年9月1日開通的深圳北站至深圳坪山站高鐵捷運線,可以說,深圳正走進交通捷運化,而交通捷運化也將深刻改變深圳! 在此之前,或許需要對「捷運」一詞進行說明。捷運一詞的來源,與臺灣把英語「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直譯為捷運有關。
  • 深圳鹽田將建成國際航運發展標杆性樣板
    深圳海事局推出六大類22項舉措,全力支持該區建設國際航運樞紐。此舉對鹽田區而言,將助力鹽田在未來15年建成國際航運發展的標杆性樣板;對深圳市而言,將助力我市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同時,也將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 港媒:香港航空業未來 在港深珠澳機場一體化
    不過,當局注資之餘,也必須反思航空產業的未來發展,因為隨著珠三角經濟的迅速增長,香港、廣州、深圳、珠海及澳門等地機場早已出現定位重複的惡性競爭,本港優勢大不如前,如不著手統一市場資源、重新分配定位,恐怕日後只能不斷注資航空公司。 受新冠肺炎打擊,國泰航空4月及5月的客運量下跌超過9成,幾乎無法再支撐其龐大的營運開支。
  • 【經濟新聞】深圳港:現代海絲之路「橋頭堡」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港航處處長董燕澤說,深圳港進出口貨運的「井噴」式發展,有力帶動了當地物流等現代生產、服務業的發展,深圳港迅速崛起為全球知名的貨櫃幹線港,成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補充。  自2010年至今,深圳港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開始大力建設綠色港口、智慧港口,郵輪經濟成為港口發展的新亮點。2013年,深圳港超越香港港躋身全球貨櫃港口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