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度,在緬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業後繼有人,被認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從此可以「成人」,受到社會的尊重,是一件榮耀的事。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已縮短為7天。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僧人多,自然寺院也多,佛學院也多,在緬甸,最大的僧院要數馬哈伽納揚僧院。這個春節不出門,就隨著鴨鴨的鏡頭來看看這個全緬甸著名的僧院,也是一個奇特的景點。這裡猶如一所僧人大學,學生人數接近2000人。在院裡的僧人們都遵守著過午不食的戒律,因此每天上午10點,各國遊客雲集至此,目睹千名和尚一同用午餐的畫面,場面十分震撼。
這裡不允許帶專業相機拍照(單反之類),允許用手機,自拍杆、穩定器不能攜帶,據說是因為18年我們國家兩個老法師為了搶機位大打出手而使得千人僧飯的儀式差點中斷,之後就出了這個規定,哎,丟人!
大概在10:15分僧人陸續排隊走出來,最前面的是穿白色僧袍的小沙彌。緬甸男人一生都至少要出家一次,出家次數不限,時間可長可短,有的終身當和尚,更多的則是幾年、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星期。出家就是去侍奉佛祖,所以在緬甸就有這樣一種風俗,只有出了家的男孩才能有資格踏入社會,只有侍奉了佛祖的男孩才能算是男人,才能娶妻生子,就相當於是他們那裡的成人禮吧。
其實,吃飯也被圍觀,大概不是一件美好的感受吧,但這裡的僧人仿佛已經習慣了,波瀾不驚,臉上無驚無喜,無論是老和尚還是小沙彌,都是從容淡定,眼神堅毅的看著前方。或許已經習慣或許心中信仰無比堅定。
圍觀的遊客有的會往僧人的缽盂中放些零食,零錢。緬甸的僧人不避諱葷腥,雞鴨魚肉、水果蔬菜、茶水飲料一樣不少。一般情況下,化緣得到什麼就吃什麼。但一天只吃兩餐,一餐在清晨4點鐘,一餐在上午10點鐘,過午不食,只能喝水。這對於成人來說還好,但對於那些小沙彌正在長身體的階段可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隊伍極其龐大,整個從最開始的僧人走出來到最後一個,大概要一個多小時,遊客隨著僧人的儀式結束紛紛散開。這其實算不上一個景點,但卻又成為每個到緬甸到曼德勒旅遊必須參觀的項目。一個全民信佛的國度,將出家作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在這裡,你大概能感受到什麼叫信仰的力量。
緬甸最獨特的「景點」,圍觀2000人排隊吃飯,場面壯觀遊客紛紛施捨,表示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