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沙巴玩戲劇遊學,體驗魯濱遜漂流記,深入最後的海洋遊牧民族

2020-12-14 大洋研學

每每臨近寒假,總有粉絲問我們:」寒假帶娃去哪裡旅遊好啊?」「有什麼避世的海島推薦?」

我們覺得,寒假帶娃旅行自然更適合去溫暖的地方,飛行時間也最好不要太長,如果要去海島度假那麼選擇一個人少景美的地方很重要。當然,如果旅行線路能比較奇趣,讓孩子學有所獲就更好啦!

這不,這個寒假,

我們就為小夥伴們特地定製了一趟超不一樣

的沙巴親子戲劇遊學之旅!

讓孩子登上沙巴的唯美小島,

去體驗一回魯濱遜漂流記!

and此次還包含了亞洲航空的往返機票,

性價比超級高!

先說說沙巴這個地方

沙巴可謂是馬來西亞的絕妙旅遊地,來到這裡,你會驚訝於馬來西亞豐富的旅遊資料。這裡沒有颱風,也沒有地震,被叫做「風下之鄉」。

美得像天堂一樣存在的沙巴被認為是性價比最高的島嶼之一,你可以在這看到世界上最美的日落;完成探秘純淨海底世界的願望;可以到叢林探險挑戰自我;還有藍天大海沙灘椰林,以及美食。

再來說說:戲劇遊學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要帶孩子體驗這趟沙巴戲劇遊學 ?

獨有的體驗創作式兒童戲劇專業課程,寓教於樂,還原孩子的童真.:本次活動特意以著名的《魯冰遜漂遊記》作為體驗互動的背景設計,糅合教育戲劇、藝術創作、自然教育等帶領方式,通過肢體定格、角色 入戲的方法讓孩子體驗及了解「魯濱遜」的角色,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對話思考,讓孩子們【玩】中學習。隨著故事情節的編寫發展,孩子們還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材料的創作與運用,體驗動手創作的樂趣。

專業兒童戲劇教育導師帶隊,從授課效果到行程安排力求專業、有效:此次活動由教育戲劇踐行者專業帶隊,將帶領爸爸媽媽和孩子們通過戲劇體驗魯濱遜的漂流經歷。學習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克服困難,提升語言的表達能力,增強抗逆力。

利用純天然的沙巴-美人魚島嶼,進行環境戲劇的營造和體驗,增強角色代入感,在真實的環境裡,讓孩子學習如何挑戰以及克服困難:本次旅程選擇馬來西亞的旅遊勝地——沙巴,那裡的海島成群、碧藍的海天一色,而美人魚島是沙巴地區的著名海島,沙灘潔白細軟,海水清澈見底,因附近海域曾經有兩隻野生的海牛,也就是俗稱的「美人魚」而得名。這裡是著名的觀鳥勝地,由於遠離大陸,島上缺乏鳥類天敵,為鳥類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場所。這也為我們此次的戲劇創作提供了自然的場所,不僅可以融合戲劇進行環境的營造和體驗,而且還增強了角色代入感,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環境裡,挑戰學習如何克服困難。

激發孩子無窮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兒童戲劇課程的意義,在於帶著孩子創造一個特殊的情境,讓他們自然而然投入去創造。藉由老師們引導,透過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開啟一連串的故事發展冒險旅程,激發孩子無窮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帶著孩子旅行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把握最美好的陪伴的時光,更好地加強親子關係:往日的一句留言「世界那麼大,我想要去看看」,轟動了多少人的內心。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是毫不含糊,願意花更多的錢請家教上輔導班,可是卻由於工作的忙碌而無法抽出更多的 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所以一旦有閒暇時間就帶上孩子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吧,一段有趣的親子旅程,不僅能提升親子間陪伴的質量,還能促進彼此的交流與互動,更重要是能成為彼此心裡有趣而溫暖的回憶。

玩 啥 學 啥

此次的行程全程都融入了戲劇故事劇本,孩子們要學習一些戲劇的表達和練習,跟著劇本深入沙巴的自然中,展開一趟趟奇趣的當地體驗,完成任務卡。

1、戲劇知識課程

首先,我們要在戲劇工作坊,學習戲劇的肢體練習與表達,然後植入我們此次行程的戲劇故事背景:魯濱遜與他的家庭。孩子們要閱讀故事劇本和任務卡,用筆在記事本上記錄。

行程結束時,我們還會體驗教育戲劇《回家》,讓戲劇真正貫穿整個行程,學有所獲。

2、戲劇&自然體驗課程之紅樹林的長鼻猴

長鼻猴小百科:

長鼻猴(學名:Nasalis larvatus),是東南亞加裡曼丹的特有動物,是唯一發現的不屬於反芻亞目卻能夠反芻的物種。它們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激動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而雌性的鼻子卻比較正常。長鼻猴的大肚子中有著一個很大的、袋狀的胃,在解剖孢和生理上都與反芻動物的胃十分近似,在胃中生存著大量可以發酵食物的多種微生物,使長鼻猴能夠消化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植物葉子,因此它所吃的植物種類要比其他靈長類動物更多。此外,生長在它胃中的微生物還能分解某些毒素,萬一吃到有毒的食物,會在被吸收進入血液以前就被微生物分解而失效。

去馬來西亞沙巴紅樹林「偶遇」長鼻猴,沙巴紅樹林是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各種熱帶植物層層疊疊,喬木高聳入雲,挺拔壯麗;次冠層植物、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和各種數不清的蕨類早在一億九千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這裡。

紅樹林一般生長在高鹽度的沼澤河口地帶,海邊交界處的鹹水間。紅樹林屬於熱帶雨林帶,雨林是一種茂盛的森林類型。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長鼻猴生存至今的唯一理由。馬來西亞婆羅洲,是觀賞長鼻猴的最佳地點。

讓我們了解標記紅樹林的作用及特色以及觀察到的動物吧。

3、戲劇&自然體驗課程之最美的螢火蟲觀賞地

螢火蟲小百科:

螢科通稱「螢火蟲」。全世界已知約200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記載10屬54種。常見種類:中華黃螢,山窗螢,黃緣螢。螢科昆蟲體長4-18mm;體扁,多黑色、紅褐色或褐色。成蟲壽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發光用以吸引異性,發光時間一般只維持2至3小時,不同種閃光間隔不一樣。成、幼蟲均捕食性,一般多發生在水邊和溫暖潮溼的地方。其它兩科均白天活動,不發光。

深入最美的螢火蟲觀賞地——Kawa紅樹林,這是亞庇三大紅樹林之一,以灘涂日落而著稱。

遊覽Kawa紅樹林,不僅可以看到美麗的灘涂落日,還可以看到螢火蟲。Kawa開發較晚,因此原生態系統保持的相對完好,螢火蟲數量也較多。

4、戲劇&自然體驗課程之神山

神奇的婆羅洲第一神山沙巴神山是馬來西亞的名勝之一,神山(Mount Kinabalu)又稱為神山公園,是馬來西亞首個世界自然遺址,是東南亞最高的山峰,海拔為4019.5 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

這裡生長著四季都能生存的植物。神山的花草樹木都有著上億年的歷史,僅僅是蘭花就有100多種。有很多大自然愛好者慕名而來!

神奇的婆羅洲神山有露天硫磺波令溫泉、吊橋、奶牛場、世界上最大的大王花,現場還可以品嘗奶牛場裡的牛奶、冰淇淋都非常的美味,當您看到一塵不染的藍天、白雲,就會感嘆自己仿佛置身在紐西蘭大自然牧場之上。

5、戲劇&自然體驗課程之「海上吉普賽人」巴瑤族

走進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海上吉普賽人」——巴瑤族!

巴瑤族(Bajau)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多數人潛海捕魚為生,常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被認為是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

巴瑤人是一群數百年來,世世代代生活東南亞海域,甚少踏足土地。巴瑤族人住在高高架起在水中的房屋中,生活中使用一種叫萊帕-萊帕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有許多漁民就常年居住在手工船上。

巴瑤族人是自由潛泳的高手,能潛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魚,尋找珍珠以及海參。海參不僅是巴瑤族的美食,也是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巴瑤族向外界兜售的珍品。

潛水時,他們都會佩戴鑲著玻璃鏡片手雕刻的木質護目鏡,手持利用船上廢舊材料改制的漁叉。

讓我們和巴瑤族孩子一起製作原始部落的服裝和臉繪,完成原始部落儀式。

我 們 住 哪

The Palace Hotel Kota Kinabalu或同級

第1-4晚入住

The Palace Hotel Kota Kinabalu酒店開幕於1987,不僅為亞庇增添風採也是旅客們的優質選擇。在這裡,住客們可輕鬆前往市區內各大旅遊、購物、餐飲地點。這家現代化酒店臨近帝苑, 沙巴旅遊, 金屏影院等熱門景點。大部分客房都配有平板電視,地毯,獨立客廳, 煙霧探測器, 無線上網,再講究的客人也能感受到酒店服務的誠意與品質。遠足步道, 按摩浴缸, 健身中心, 高爾夫球場(3公裡範圍內), 室外遊泳池能讓您玩足一整天,開心一整天。

行 程 安 排

D1(1.31) 香港-沙巴

用餐:含晚餐

住宿:The Palace Hotel Kota Kinabalu或同級

- 約定時間乘坐航班飛往馬來西亞沙巴

- 15:30-17:30:戲劇課程《魯賓遜漂流記》(籤到、戲劇工作坊:肢體練習與表達、故事背景植入:魯濱遜與他的家庭)

- 19:00-20:30 晚餐

- 20:30 第二天活動準備,以及劇本內容

D2(2.1) 沙巴

用餐:含早、午、晚餐

住宿:The Palace Hotel Kota Kinabalu或同級

- 酒店早餐,戶外戲劇體驗課程 1:第一次航海

【上午】

09:00-10:00 戲劇課程:介紹故事背景,回想昨日的安排。閱讀故事劇本,任務卡、筆、記事本

10:00-12:00 體驗課程:戲劇情境代入與建構:分發任務卡,了解標記紅樹林的作用及特色以及觀察到的動物

12:30-13:30 午餐

【下午】

14:30-16:30 體驗課程 1:魯濱遜的逃亡 1

17:30-19:30 自由活動&海邊落日&晚餐

【晚上】

19:30—20:00 體驗課程 2:魯濱遜的逃亡2·螢火蟲導賞

20:00-21:00 回程

D3(2.2) 沙巴

用餐:含早、午、晚餐

住宿:The Palace Hotel Kota Kinabalu或同級

- 酒店早餐,戶外戲劇體驗課程 2:魯濱遜孤島之旅 1

【上午】

9:00-10:00 乘車去往神山公園

10:30-12:00 戲劇&自然體驗課程 1:魯濱遜的莊園 · 牧場體驗活動 · 登山的活動安排

12:00-14:30

午餐&午休&自由活動

【下午】

14:30-17:30 戲劇&自然體驗課程 2:魯濱遜孤島之旅(親子體驗)

17:30-18:30 市區遊覽

19:00-20:00 晚餐

D4(2.3) 沙巴

用餐:含早、午、晚餐

住宿:The Palace Hotel Kota Kinabalu或同級

- 酒店早餐,戶外戲劇體驗課程 3:魯濱遜孤島之旅 2

【上午】

9:00-10:00 戲劇課程體驗 1:閱讀劇本,分配任務

10:30-12:00 乘車去往巴瑤族

12:00-16:00 午餐&午休&自由活動

【下午】

16:00-17:30 戲劇&自然體驗課程 2:和巴瑤族孩子一起製作原始部落的服裝和臉繪,完成原始部落儀式

17:30-18:30 海邊落日自由活動

19:00-20:00 晚餐

D5(2.4) 沙巴-香港

用餐:含早餐

住宿:無

- 酒店早餐,戲劇體驗課程結束

【上午】

10:00-12:00 課程結束:教育戲劇《回家》,魯濱遜回去現代社會合影留念、頒獎

【下午】

搭乘飛機回家

*本行程為示範行程,最終行程有可能會根據當地客觀條件及天氣適當調整

相關焦點

  • 魯濱遜漂流記,在哪個小島生活五年?
    你可能對胡-費群島不是很熟,但你應該知道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那本名著《魯濱遜飄流記》吧。這本書,和胡-費群島有著解不開的緣份。胡-費群島總面積185平方公裡,共有3個島:聖克拉拉島、馬斯地島、馬斯阿富埃拉島。胡-費群島人口稀少,只有900人常年捕蝦的漁民居住,主要集中在馬斯地島北岸的魯濱遜村。
  • 流落孤島,卻穿梭於異空間,少女版「魯濱遜漂流記」你玩了嗎?
    《魯濱遜漂流記》對大家而言都不會陌生,一個人流落荒島與世隔絕28年,最終又回到了人類社會。這是一段非常奇妙的旅程,也是充滿挑戰和危機的故事。愛冒險的心人人都有,對現在的我們來說,肯定是無法親身去體驗這樣一場精彩刺激的旅程,但我們可以去遊戲中找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少女版「魯濱遜漂流記」——《永進》。
  • 《魯濱遜漂流記》:普通人的傳奇小說,中產階級的光榮與夢想
    在這樣的背景下,《魯濱遜漂流記》應運而生了。《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在1719年創作的虛構小說。小說於1719年4月發布第一版,刻意不署名,製造出真實經歷的假象。
  • 魯濱遜漂流記:製造「經典」,被「文化帝國」內化的類型小說先驅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在1719年創作的虛構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問世後,受到了中下層讀者的熱烈歡迎,5個月內就重印了4次。後來不僅風靡海外,還獲得上流文化圈層認可,進入了英國基礎教育體系,並伴隨英國殖民擴張,在全球各地的英殖民地被講解。
  • 《魯濱遜漂流記》三百周年 小說原型原來是個臭名昭著的海盜
    三個世紀前,也就是1719年4月25日,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的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首次印刷問世。《魯濱遜漂流記》,1719年第一版笛福的作品被改編成很多版本的電視劇和電影,這部小說對今天的讀者來說仍然是經典之作。
  • 《魯濱遜漂流記》和《格列佛遊記》情節概括和真題模擬
    《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性格特點:魯濱遜是一個充滿勞動熱情的人,堅毅的人。自己搭建房屋,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麵包,在這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直至27年時,星期五出現了。
  • 荒島求生的鼻祖,一部充滿了傳奇的冒險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我則跟他打著趣,說他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一輩子都沒種過地的農村娃怎麼在小島上生存,於是兩人的神侃從淡水、火種、戶外小刀、繩子到菸絲、白酒,再到太陽能發電板、手搖充電器等等一切與小島生存有關的東西,最後靈犀一點的我想起了笛福筆下的魯濱遜在荒島求生的故事,於是從書櫃找出了《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拿給了朋友,讓他回去仔細研讀才結束了兩人的神侃。
  • 生活在大海中的民族,依靠捕魚為生,是世界上最後的海洋遊牧民族
    一些人喜歡在國內旅遊體驗一下我國的大好山河。有的一些人喜歡在國外旅遊,體驗一下異國風情。一些喜歡出國旅遊的人,比較喜歡去一些距離我們比較近的的國家,比如說泰國,俄羅斯,日本等等。特別是一些東南亞國家,深受我國遊客的喜愛,這些東南亞國家當地的消費水平比較低,風景也符合我們國人的眼光。今天我們所講的內容是有關東南亞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和其他的民族是不一樣,常年生活在海上。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403班小記者 王梓豪    一個熱愛冒險的年輕人,一個可憐的島上生存者,他就是魯濱遜。他不顧父親叮囑,坐上船出海遠遊,不幸的是船翻了,倖存的他拼命遊上一座小島,苦苦生活了28年後才重返家園。最令我欽佩的是魯濱遜與一群野人拼殺的場景:面對人數上和力量上的懸殊,他毫不畏懼,衝著野人吶喊,在氣勢上壓倒野人;明知打不過野人,可他衝上去的腳步是那樣堅定,像一名真正的勇士奮力廝殺,在「星期五」的幫助下,野人們被嚇住了,死的死,逃的逃。是什麼力量讓魯濱遜以2人之力戰勝了21個野人呢?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魯濱遜那份無畏的勇氣令我敬佩,這也令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 常年生活在海上,沒有國籍,靠捕魚為生,解密最後的海洋遊牧部落
    巴瑤族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是"以海為家」的馬來原住民,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人口數量很少。他們靠潛海捕魚為生,被認為是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東南亞廣大的珊瑚三角區,有一個巴瑤族,他們在水上蓋起了高腳小木屋。
  • 《魯濱遜漂流記》手抄報素材,帶著手抄報和我一起走進經典名著
    《聖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穫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衣物。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鬥勇。後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僕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
  • RPG版魯濱遜漂流記《魔獸爭霸3》重製地圖擱淺詮釋孤島求生
    RPG版魯濱遜漂流記《魔獸爭霸3》重製地圖擱淺詮釋孤島求生 大概有許多人小時都拜讀過《魯濱遜漂流記
  • 新飛飛周五活動:魯濱遜漂流記(二)
    知道魯濱遜不?此人雖然不是什麼帥哥,但他的事跡卻是帥呆了!想當年他獨自流落荒島,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不但沒有忍受飢餓,甚至還自建了房子、打敗了野獸和食人族、救了個叫「星期五」的人做自己的僕人,這麼多牛事擺在一起,魯濱遜簡直就是名荒島英雄~這不,為了紀念這位荒島英雄,考驗大家的智慧和生存能力,瑞加的幾家遊樂場老闆共同籌集資金,建了這座魯濱遜漂流記大型主題遊樂島,希望大家高高興興而來,賺得滿盆獎勵滿意而去~活動時間
  • 最後一批海洋遊牧民族,世代生活在海洋中,幾乎從未踏上過陸地
    他在船上待了20多年,從來沒有下過船去陸地。他對大陸也有過憧憬和幻想,但在最後一刻毅然放棄,令人惋惜,也令人尊敬。像1900這樣的天才並不多見,但有一個民族像他一樣,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海裡,幾乎從未踏上過陸地,那就是巴瑤人,地球上最後的海洋遊牧民族。巴瑤,一個常年生活在東南亞海域的民族,"巴瑤"在印尼語中是"海上人家"的意思,非常形象清晰。
  • 真實的「魯濱遜」漂流記,在海上漂浮了三個月之久被人救起
    我們都知道《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在沒有人的海島上獨自一人存活了28年,在二戰時期,也有一位中國的小哥,獨自一人在海上漂流了133天,可以說他是中國版的魯濱遜了。18歲的他跟著親人去了上海,在一艘船上當學徒,這一待就是3年。後來有了一定的經驗後,他去了一艘大船上當服務生,掙的錢也相對較多一些。當時二戰正在爆發,他們所在的這艘船當時正在執行一項運輸的任務,但是因為遭到了德國的攻擊導致船沉了。他在船下沉的那段時間找到了救生衣穿在了身上,才得以活了下來。
  • 「現存最後的海洋遊牧民族」:與海洋融為一體,終生不能上岸
    地球的大部分面積都是海洋,海洋對於全球的動物和植物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海洋的季節性的洋流給陸地帶來的降雨和調節氣候。特別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降雨量能保證莊稼作物的生長存活,還有飲水的重要保障。位於亞熱帶氣候的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來說,溫暖的氣候和蔚藍的海洋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自然資源。
  • 想要玩好沙巴,pick這篇攻略先!
    作者:不會融化的雪-夢回沙巴沙巴,又稱風夏之鄉,一個我生活了6年的城市,距離中國很近的海島,籤證簡單,是很多小夥伴海島之行的必選地。還在為如何玩?如何吃?如何住?而糾結麼?看完這篇攻略相信你能夠輕鬆駕馭沙巴,仙本那,帶著輕鬆的心情去享受絕美的沙灘,螢火蟲,深潛,以及一切你想在海島嗨的方式..
  • 「最後的一支海洋遊牧民族」:迫於生計,他們進化出不一樣的身體
    他們擁有眾多不同的名號,「海上吉普賽人」;「海上遊牧民族」等等,那是因為他們,被認為是現存的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他們連一個能夠稱之為自己家園的存在都沒有。幾乎沒有鐘錶、日曆、生日之類的東西,對時間和年齡幾乎沒有感覺。他們有的,就是與海洋的融為一體。因為這些特別,這些年來不少的攝影愛好者,學者,還有研究人員等都試圖接觸這一個群體,用照片,文字和數據,將其神秘的一面揭開。
  • 「最後的一支海洋遊牧民族」:迫於生計,他們進化出不一樣的身體
    他們擁有眾多不同的名號,「海上吉普賽人」;「海上遊牧民族」等等,那是因為他們,被認為是現存的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他們連一個能夠稱之為自己家園的存在都沒有。幾乎沒有鐘錶、日曆、生日之類的東西,對時間和年齡幾乎沒有感覺。他們有的,就是與海洋的融為一體。
  • 東南亞玩海去哪裡?沙巴不二之選
    自從在三亞玩了一次潛水之後,特別喜歡,感慨水下世界的美麗,這次還想找一個適合潛水的地方再玩一次。在網上查了一些地方,去泰國,峇里島等大熱門地方的中國人太多了,不喜歡,還有的地方正值雨季,也不太合適,最終選擇去沙巴。